"都市农业"的概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换言之,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都市农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它所包括的范围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的农业,不同于一般城郊型农业。
(2)都市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农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安排,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等,必须首先服从城市的需要并为此服务。这种由城市需要决定农业的发展,体现了大都市对农业的依赖性,并进而实现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关系。
(3)都市农业不仅是经济功能的开发,而且要进行生态、社会等功能的开发,并进而实现全功能性的大农业。
(4)农业生产经营明显的表现为高度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进而达到高度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为都市服务的特殊功能。
最早提出建设"都市农业"构想的是二战之后的日本京都,但真正实施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20世纪60年代末,伴随着日本经济的起飞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农业外受经贸自由化、内受农业兼业化的双重压力,农民土地被大量蚕食,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为了制止农业滑坡,在都市圈保住这一基础性产业,于是人们提出了建设多功能都市农业的设想,并采取立法保障,经过近30年坚持不懈开拓创新,终于保住了占京都总面积约5.4%的农田,并建成了具有镶嵌式"绿岛农业"和兴建大批农业高科技产业为两大特色的新型都市农业。与日本的被迫性建设都市农业不同,新加坡建设都市农业纯属主动规划。新加坡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国以后,政府在城市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大力倡导花园城市运动,有计划地推进城乡绿化和特色园林建设,并资助创建兼具观赏休闲和出口创汇功能的十大高科技农业园区,一举成为享誉世界的东方旅游王国。
中国都市农业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等发达地区发展较早。上海市明确提出加快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变,建立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现代化都市型农业,并列入"九五"至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其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北京市明确提出要以现代农业作为"都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强化其食品供应、生态屏障、休闲观光和科技示范功能。1994年,北京朝阳区率先把发展都市农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深圳市早于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都市农业概念,政府为适应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作为特区再创辉煌的重要战略选择。中国东部、中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发挥城市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人力资本集中的优势,借助高新技术的应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成为"都市农业"的重要走向。
尽管各国建设都市农业的背景不同,开发也各具特色,但无疑都同经济起飞和农村城市化的推动密切相关。一是经济起飞,诱导农业向多功能转型;二是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促使农业加速与都市的科技、旅游、食品、商贸等产业相联结乃至融合,为都市农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生长点。
由于都市农业大都定位在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的局部地区,因此,都市农业的主要功能是:经济功能和公益功能。其中公益功能则是指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抗灾防灾功能等诸种复合功能。都市农业发展十分注重与整个城市的良性生态环境相配套,为都市创造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通过发挥生态、社会等公益功能,来带动和发挥其经济功能。
从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观光休闲型农业;二是设施型农业;三是特色型农业,如通过大型农业集团企业建设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基地,并依托都市科技优势进行深层次开发,以形成具有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