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深处的漫步
56258200000028

第28章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11世纪,经院哲学在教父哲学的基础上形成。这是基督教理论化系统化的第二个高潮。经院哲学的根本任务是为基督教的教义和教条作论证,使其系统化哲学化。经院哲学分两个阶段。第一个时期是准备形成时期。出现了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论。第二个时期出现了托马斯主义和反托马斯主义的思潮。

唯名论与唯实论的论争(这是经院哲学在其内部产生的两种思潮),他们争论的问题是“一般”是实在的,还是“个别”是实在的。“一般”是指一类事物形成类事物的概念,“个别”是指具体事物。一般和个别哪一个是实在的(真实存在的),这个问题包含着对其基督教思想——上帝存在的一个论证。

唯名论者认为,真实存在的只有个别没有一般,一般仅仅是人们用来表述事物的名称和概念的。唯名论有两种形式。极端唯名论和概念论。

极端唯名论认为不仅客观上不存在一般,就是人们的思想上也没有一般的概念。所谓一般只是一个名词,或者说只是一种声音。在他们看来,一般的概念和具体的事物的关系是偶然的,而不是必然的,即桌子与真实的个别的桌子之间只存在起名的偶然性。把一般名词化,把一般和个别关系偶然化,这就是一种极端的唯名论思想,代表人物是罗瑟林(神学家)。

概念论认为一般不单是个词,也是人心中的概念。它概括了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因此,这个一般是个概念,它和具体事物的关系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

唯实论认为,概念概括了事物的基本特征,它是能够成为决定具体事物的东西。一般(概念)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真实存在的是一般(概念),而不是个别。如:具体桌子是不真实的,因为它们形态各异,各种各样,不断变化,我们的思想无法把握,但那个一般的桌子的概念是不动的,它概括了所有桌子的共同特征,是真实的,它是我们思想能够把握的东西。而个别事物正因为无法把握,所以是不真实的,神学观点认为:一般(概念)是上帝创造事物的一个原型(依照一般创造具体事物)。

经院哲学的发展在早期论争了几百年,后人怎样评价这个论争呢?其实,人们认为他们的论争是其内部两股哲学思潮的论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论争。

下面介绍一位重要的经院哲学家的思想,他就是实在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安瑟伦。

安瑟伦(1033-1109年),意大利人,基督教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二十六岁进入本笃修会,先后任法国柏克隐修院副院长、院长,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大主教任内曾因主教续任权与英王争执,两次遭驱逐。他认为信仰高于理性,是理性的基础,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论证,即上帝是最完美者,而不存在者不是最完美者,故上帝必然存在,为上帝和教会高于一切作了哲学论证。有最后一位教父和第一位经院哲学家之称。

首先,他提出了信仰高于理性,理性服从信仰的基本原则。他说,上帝把理性交给信仰使唤,人们不能先理解再去信仰,而是先信仰然后再去理解。在神学发展史上,他最著名的是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这个证明,体现了基督教神学哲学化最典型的特征。基督教是宗教,是神学,神的存在是靠信仰支持的。上帝是否存在,只能靠信仰。一些神学家用哲学的方法去证明上帝的存在,最著名的两个人是安瑟伦和托马斯。我们来看他们是怎样证明上帝存在的。

安瑟伦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有上帝观念的。一种人承认有上帝存在,另一种人不承认有上帝存在,不承认有上帝存在的人,但他的头脑中也有上帝的观念。当你说没有上帝的时候,其实有一个上帝,你已经用来否认它了,所以,所有人心中都有上帝的观念。因此,上帝的存在是一个自明的、必然的真理,否认上帝的存在必然导致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因而证明上帝的存在不需要借助有限的经验事实,只需要借助先验的逻辑力量,仅仅从概念就可以推演出上帝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本体论证明”。

在安瑟伦看来,即使是不信上帝的“愚人”,在心里也有一个上帝的观念,亦即一个“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的存在者”,既然如此,“还有一个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的东西,它不能仅仅在心中存在,因为,即使它仅仅在心中存在,但是它还可能被设想为也在实际上存在,那就更伟大了。”这就是说,如果这个“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仅仅是“可设想的”即在思想之中,那就不是“无与伦比”的了。因为不仅在思想中也在实际上存在比它更“无与伦比”也更伟大。但我思想中的上帝观念的确是无与伦比的,所以认为“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仅仅存在于思想中,肯定是自相矛盾的。换言之,只要你心中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即上帝的观念,它就不可能不包括存在的性质,因而,一定也在现实中存在。有上帝的观念,就意味着上帝存在——上帝意味着绝对的完善,因此。它就不可能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也存在于现实当中,这体现了实在论的基本观点。

本体论的证明,属启示神学,它从观念出发,把观念作为一般,它不仅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也存在于现实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