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际上的正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国际上伸张正义,支援他国人民解除危困,帮助他国人民发展进步,这是国际主义精神;热爱、保卫、建设、奉献于祖国,这是宝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人类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在我们祖国需要加快建设和发展的今天,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人,发扬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是相当的重要!
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既高度发扬了国际主义精神,又以保家卫国的实际行动大力发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使这两者得到了高度统一。因此,我们向志愿军学习,首先要学习她大力发扬的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刘少奇同志为志愿军烈士陵园曾这样题词:我们必须用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精神来教育我国的人民和军队。这在今天依然是非常需要的。
把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统一起来
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幸福,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对战争、支持和平,是共产主义者的历史责任。因此,为了正义事业和尽共产主义者的责任,既需要爱国主义,也需要发扬国际主义精神。这在志愿军这里就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志愿军出国作战,任务异常艰巨复杂,为使广大指战员正确认识抗美援朝作战的正义性和必要性,以高昂的战斗情绪投入战斗,志愿军普遍深入地进行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教育。
1950年10月9日、16日,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分别在军以上和师以上干部会议上,传达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关于组织志愿军出国作战的决定,进行政治动员。22日,志愿军政治部发布动员令,要求全军指战员发扬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保证初战获胜。各部队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中心内容,深入进行热爱祖国、热爱朝鲜、热爱世界和平和仇视、蔑视、鄙视美帝国主义的教育,使广大指战员认清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认清抗美援朝与保家卫国的一致性,增强了敢打必胜的信心,极大地激发了指战员们的战斗积极性。
10月25日,志愿军发起第一次战役,初战告捷,将“联合国军”打退至清川江以南地区。第二次战役,志愿军把“联合国军”打退至“三八线”以南地区,扭转了朝鲜战局。在胜利面前,针对部队中出现的轻敌速胜及害怕艰苦的情绪,志愿军党委要求部队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加紧准备再战。各部队运用多种形式,深入进行战争形势教育,使指战员认清了战争的艰苦性和长期性。第五次战役后,志愿军由以运动战为主转变为阵地战为主,开始了停战谈判。志愿军政治工作以宣传“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主要内容,教育部队正确认识“打”与“谈”的关系,端正对停战谈判的认识,坚定持久作战的决心。
实现停战后,教育部队维护停战协定,帮助朝鲜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1958年6月,志愿军号召全军“不骄不懈、善始善终;军队撤出,友谊长存”,保证撤军任务的圆满完成。志愿军政治部还通过组织归国代表团向亲人汇报和迎接祖国人民赴朝慰问等活动,增进广大指战员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由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主办的《志愿军》报,及群众创作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等,对鼓舞士气、保证作战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志愿军每个指战员都能把发扬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抗美援朝是在中国解放战争刚结束时开始的,人民解放军各部队有的在执行剿匪任务,有的正在休整,有的已脱下军装,赴边疆参加生产和修建铁路、开发矿山等,但当接到抗美援朝任务时,毫不犹豫,立即拿起枪奔赴援朝战场。有许多解放军指战员已经确定复员,有的已在执行其他任务,有的需要养伤,有的已30多岁甚至40多岁未成家,一二十年还未回过家,长期战争之后,他们急需要休养生息、结婚成家。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发扬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毅然决然地走向了异国战场,置个人幸福、冷暖、安全甚至生命于脑后,用大义大爱写就了一段辉煌人生,有多少个志愿军指战员就有多少个感人故事。这里仅举两例:
毛泽东痛失长子毛岸英
毛泽东长子毛岸英1949年10月结婚。结婚不到一年,朝鲜战争爆发了。他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坚决要求上前线。
1950年10月8日,毛岸英随彭德怀乘机来到东北。起飞不久,坐在前排的一位苏联专家掉下一支钢笔,毛岸英拍拍专家的肩膀,指着钢笔说:“格尔瓦斯!”
张养吾学过俄语,知道“格尔瓦斯”就是俄语中的“钢笔”。他好生惊奇:“这个同志年纪轻轻的,怎么懂俄语呢?”于是他就比较注意毛岸英的举动了。
张养吾悄悄问彭德怀:“那个小同志会讲俄语,他是谁?”
彭德怀似乎忘记了毛泽东关于“保密”要求,也悄悄回答:“他是毛主席的儿子,叫毛岸英,原来在北京机器总厂当党总支副书记,注意保密!”
当日傍晚,彭德怀把张养吾、郭洪光、毛岸英叫到一间会客室开会。彭德怀说:“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吧?中央决定派志愿军到朝鲜,帮助朝鲜人民军打击美国侵略者。我们都是共产党员,都要无条件地服从中央的决定。从今天起,我们4个就是一个党小组,你们说谁当小组长?”
张养吾第一个发言:“毛岸英同志在工厂当过副书记,我选他当小组长。”彭总表示同意,小郭也赞成。彭德怀说:“那就这么定了。以后我们这个党小组就由毛岸英同志负责。”当时,东北边防军尚未改成“志愿军”番号,毛岸英所在的这个党小组,可以说是志愿军的第一党小组。后来这个党小组又增加了彭德怀的军事秘书杨凤安、朝语翻译金昌勋和驾驶员刘祥等人,仍由毛岸英任组长。
毛岸英对工作认真负责,成立党小组的当天晚上,他就找郭洪光谈心。郭如实地向小组长汇报了思想:“如果可能,我愿回部队去带兵。”毛岸英想批评郭洪光,但又忍住了,因为他对郭洪光还不了解。第二天,毛岸英找张养吾商量:“郭洪光不想到朝鲜,这种思想不好!你看应该怎样帮助他呢?”
毛岸英在志愿军总部虽然只有50天,但他却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和毛岸英同龄一代青年中,像他那样受过良好教育和磨炼的人也是不多的。毛岸英出生在长沙,童年时跟母亲杨开慧坐过牢;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和东方语言学院学习过5年,当过苏军的坦克兵中尉,参加过苏德战争;抗战结束后回到延安,搞过土地改革工作;入朝前在北京机器总厂当过党总支副书记。大家都为他的牺牲感到十分惋惜。
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传出后,有人提议将毛岸英的尸体运回北京安葬。彭德怀从大局考虑,没有同意这个建议。11月25日,他亲笔给周恩来总理写信,明确表示:“我意即埋在朝北,以志司或志愿军司令员名义立碑,说明其自愿参军和牺牲的经过,不愧为毛泽东的好儿子,与其同时牺牲的另一参谋高瑞欣合埋一处,似此对朝鲜人民教育意义较好,其死难烈士家属亦无异议。”
中央采纳了彭德怀的建议。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用大理石为毛岸英立了墓碑,墓碑的前面镌刻着“毛岸英同志之墓”7个大字。墓碑的北面,刻有如下碑文:
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1950年1 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
毛岸英同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青年一代。
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毛泽东对其爱子毛岸英之死悲痛不已。在他听到这一消息的当天晚上彻夜不眠,他坐在沙发里拼命吸烟,低头沉思。他想到毛岸英苦难的童年,想到毛岸英与他母亲杨开慧生离死别的悲惨经历。
那还是20年前的事。1930年10月的一天早上,一群清乡团把杨开慧抓走,并把保姆陈玉英及8岁的岸英一块押走。杨开慧先后被关进4个监狱,受尽酷刑。
杨开慧牺牲后,长沙地下党千方百计地把保姆陈玉英和岸英兄弟营救出来,并把岸英兄弟3人送往上海。不幸,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岸英兄弟3人就在上海漂泊、流浪。当时岸英只有10岁,岸青8岁,岸龙3岁……
想到这里毛泽东掉泪了。他从沙发上站起来,在屋里走来走去。警卫员多次请他吃饭,他也没听见。只听到他不时地自言自语地说:“他死得太早了,刚满28岁,他尽到了自己的历史责任。”毛泽东为儿子壮烈牺牲异常难过,他又为儿子的壮烈牺牲感到自豪。
第二次战役后,彭德怀回国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其中也谈到了毛岸英的牺牲。彭总说:“我没有照顾好岸英,我感到内疚啊……”
“革命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嘛!”不等彭德怀说完,毛泽东就紧紧握住彭德怀的手并安慰说:“为了国际主义,反击侵略者,中国人民以自己最优秀的儿女组成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牺牲了多少个优秀的战士啊!”
“岸英是属于革命烈士的一员。”毛泽东说,“你回去要讲,岸英是志愿军的一名普通战士。至于岸英的遗体没有运回国内,埋在朝鲜的国土上,这体现了我们与朝鲜军民同甘苦、共患难的革命精神,也说明我们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凝成的。你们做得对,做得好。”
彭德怀听着毛泽东这一番话,久久不能平静。他回到朝鲜前线,经常对总部的参谋们讲:“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有些高级干部就没有做到,但毛岸英做到了,毛岸英是坚决请求到朝鲜抗美援朝的。”
毛岸英是毛泽东主席一家中的第六位革命烈士。另五位先烈是:毛主席的夫人杨开慧,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堂妹毛泽建,侄儿毛楚雄。毛泽东一家为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不愧为革命之家。
毛岸英英勇牺牲了,带着他28年火红的岁月走了!从此,毛泽东送子参加抗美援朝,毛岸英在朝鲜前线壮烈牺牲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朝鲜,传遍全中国,更加有力地推动了神州大地的抗美援朝运动!
打完仗回来再结婚
这里说的是一级模范孙凤钜。他1926年出生于山东蓬莱县,1939年5月参加了八路军。一年后当了卫生员。由于他勤奋好学,很快学会了一般医务常识,担起繁重的护理任务。他常讲:技术不高,多看看,多问问,只要是腿勤、嘴勤,一次不会,下次就会了。1942年11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护理班长、团卫生队军医、后方医院内科医生、华东第9纵队卫生部外科手术室室长、手术队队长。
1950年10月,他探亲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在他回家之前,父亲为他相好一个对象,准备等儿子回家时给他完婚。孙凤钜回到家里,父亲自然欢天喜地,张罗给他娶媳妇。大喜当天,孙凤钜接到“立即归队”的电报,小孙看到电报后明白了,部队肯定要执行打仗的任务,否则不可能这样急。
怎么办?父亲说,“今晚就结婚,明天你出发去部队,耽误不了时间。”小孙一听急了,“部队叫我立即归队,明天就可能晚了,我保证打完仗回来再结婚。”他反复跟父亲说明时间对打仗的重要性,一刻也不能耽误,必须马上出发。这样,小孙在离洞房花烛夜仅差几个小时,就匆匆踏上了归队的道路。
他一路乘马车、汽车、火车,赶回部队时,刚好赶上正出发的部队,随即来到朝鲜战场上。
到了战场上,他任志愿军第9兵团卫生部医疗手术队队长、前线救护所所长、医疗所副所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参加了第二、第四、第五次战役,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和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战役。其间,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在炮火下抢救伤病员,先后救活十几名生命垂危的伤员,在朝鲜战场被官兵们誉为“神医”。
1950年11月下旬的一天,孙凤钜身着白衣,面向窗外站着,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刚刚把工作服脱下,一位军医闯进来,说前方来了个病号:呕吐、肚痛,严重休克。他来不及去穿工作服,穿上棉衣就往外跑,脑子里不停地转着病员的情况。他赶到1班病室,病员辛正池脸色苍白,两眼凹进,呼吸困难,嘴边滴着褐色的苦沫,正无力地呻吟。孙凤钜依据病情,初步诊断为“肠梗阻”,再查证,确诊为此病。他让护士把病员迅速抬到手术室,立即施行腹部手术。病员的腹部被剖开,发现肠子胀得像铁棒。孙凤钜在肠子上切开一个口,让气体和液体全放出来,又缝好,但却找不到“梗阻”的位置。他细心地顺着小肠找寻,终于发现小肠与肝粘连在一起了。手术成功了,辛正池得救了,孙凤钜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医术,又一次挽救了同志的生命。
195l年夏天,志愿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战斗打得空前激烈,伤员一批又一批从火线上抬下来。孙凤钜的手术队出色地完成了收容伤员、抢救重危伤员、使重伤员安全转移后方的任务。
有一天,孙凤钜连续工作了十多个小时后,又来到病区检查伤员。在4班病区,他发现有3个伤员下肢溃肿。他仔细察看和询问,断定为“气性坏疽”,是一种同“破伤风”一样可怕的传染病,必须迅速动手术。这时,2班病区的医生向他报告,有两个伤员的病情很严重。他立即赶到2班病区察看:一个伤员左手缠着厚厚的绷带,一滴一滴地流着血,掌心动脉受了伤;另一个伤员左臂被打断,动脉断端被血栓堵住,一旦血压冲破血栓,就会因大出血而丧失生命。孙凤钜决定,这5个伤员必须立即进行手术。
孙凤钜飞快地跑回手术室,眼前的境况使他大吃一惊:用雨布搭成的手术棚被拆除了。护士告诉他:敌军正向这里展开猛烈的反冲击,司令部下达了转移命令。孙凤钜听了转移的命令后,立即想到这等于将这5个同志往绝路上送。他找到范队长,汇报了5个伤员的病情,请求留下来进行手术。范队长经慎重考虑,并请示上级获准同意。孙凤钜又回到了手术室,把医生、司药、护士班长召集起来,说:“上级已经批准我们留下来给5名重伤员动手术”,停了停,他望着开始转移的部队说:“主要是要快,一刻也不能停。停顿、迟缓,就是伤员的死亡,就是我们大家的危险。”
隆隆炮声在不远的地方响着。手术棚又重支起来,一个伤员抬进来,又一个伤员抬进来。炮声一阵紧似一阵,帆布棚被震得不停地抖动着。手术室里,人和器械在不停地工作:消毒、注射、剖割、缝合、扎绷带,把伤员抬出去,又一个伤员抬出去,紧张的工作持续了半天。5名伤员平安地转到后方去了。
一个月后,孙凤钜的手术队到达金城前线。这里房子被炸平了,伤员住在潮湿的山洞里。一个名叫韩世仁的战士的肠子被弹片穿了三个洞。他的肠子虽然已经缝好,然而呕吐、冒虚汗不止,严重失血,生命垂危。孙凤钜双手抚摸着韩世仁,说:“你看,他们都是肠子受了伤,不是已经好了吗?你也会好的。”韩世仁听到这慈祥的声音,停止了呻吟。孙凤钜立即给韩世仁输血,抢救他的生命。他认为,战士们边自己的生命都能无畏地献出,我们捐献点血算什么,即使损失了,伤员治不好,也是必要的。只有当我们最后尽到了自己的责任,那么我们才能在同志们面前无愧于医生的称号。
医生、护士都明白了,挽救韩世仁的生命,只有输血最后一条路了。护士们忙着将器械消了毒,输血的准备工作开始紧张地进行着。这时,司药室的同志讲,输血用的抗血凝药没有了。孙凤钜听到后十分着急,没有这种药,血流很容易凝固,无法注入伤员的血管里。怎么办?难道韩世仁的生命之路真的走到绝壁上了?他反复思考后决定:没有抗血凝药也要输血。输血者的胳膊、护士的注射器和伤员的胳膊紧紧地排列在一起,一个护士把针头从输血者的胳膊上拔下,另一个护士接过来插入韩世仁的血管内,整个输血工作就像一架精密的机器,有节奏地进行着。
几天之后,韩世仁从病床上走下来,要往后方转移了。当他迈着轻步走上担架时,眼眶里禁不住流出泪花,他紧紧握住孙凤钜的手说:“我这条命是你们救出来的啊!”
1952年9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为孙凤钜记特等功,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模范”称号,同年10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孙凤钜历任解放军卫生科长、军区医院副院长。
爱国成就伟业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并不矛盾,它们是统一的,但对于一个人来说,你首先要爱国,只有爱国才能谈得上国际主义。
爱国,首先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爱国主义传统表现为对祖国的历史、山川和灿烂文化的深厚情感,表现为对祖国命运的关注,表现为祖国的独立自由、文明昌盛而奋斗,表现为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涌现出一代又一代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人物。像战国时期的屈原,汉代的苏武,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岳飞、陆游、文天祥,元代的关汉卿,明代的史可法、郑成功,清代的林则徐……等等,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我们熟知的民族英雄,都有杰出的爱国主义的代表人物。这些爱国英雄,有的鏖战沙场,有的吟诗作赋,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就要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力。真正的爱国主义不能停留在理论上和感情上,更不能停留在侃侃而谈的漂亮话上,而应该体现在为祖国大厦添砖加瓦,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行动上,否则,就会成为一个光说不做的“愚贱人”。正如清代“岭南七子”之一的陈恭君诗云:
猛士不带剑,威武岂得申?
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爱国,就是维护祖国的尊严。这就需要从小培养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祖国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只有这样,长大后才能自觉地维护祖国的尊严。
爱国,就要爱人民。人民是祖国历史和文化的创造者,是祖国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是推动祖国前进的动力。爱人民,就要自觉维护人民的利益。为了使人民生活得更美好,就要对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多给人民办好事。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矛盾时,就要服从人民的利益。要勇于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和背叛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必要时,要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维护人民的利益。
抗美援朝的战士们,均是爱国勇士。这场战争进行了两年零九个月,志愿军有36万优秀儿女的鲜血洒在朝鲜的土地上,其中有11万余名烈士长眠在异国他乡。他们当中,有军职干部3名,师职干部10余名,团职干部200余名。他们当中,有抱炸药冲敌阵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战友伤、自己上、炸死敌军的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有双腿伤、忍痛爬、捐躯开路的许家朋,有弹打光抱雷冲血染阵地的孙占元,有卧火海忍剧痛一动不动的邱少云,有抢修桥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战终日歼顽敌屡建战功的杨春增,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这些烈士,出征前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各行各业。除西藏外,所有省市区都有烈士的英名留在抗美援朝的史册上。其中北京市1438名,天津市977名,河北省10115名,山西省5835名,内蒙古自治区1683名,辽宁省13374名,吉林省18260名,黑龙江省8222名,山东省19685名,上海市7268名,安徽省4551名,浙江省3732名,江西省2162名,福建省982名,河南省10673名,湖北省5167名,湖南省10687名,广东省3186名,广西省2915名,陕西省2802名,宁夏回族自治区461名,甘肃省1041名,青海省48名,新疆维吾自治区61名,四川省30789名,贵州省2799名,云南省1482名。
这些英烈,他们以生命为代价,铸就了一座座国际主义爱国主义丰碑。抚今追昔,他们的这种精神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