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让你的焦虑,拖累你的人生
56242200000005

第5章 小城市里,也没有你想要的现世安稳

“我觉得这里不适合我,我打算回老家了!”

说这话时,小桔低下头,一脸平静,抿了口面前的奶茶,然后把头转向窗外。外面熙来攘往、川流不息,各色行人匆匆奔走,恨不得赶在明天的前面过完今天。这时,有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女士路过奶茶店的橱窗,气质飒爽,虽然穿着防水台高跟鞋,但如履平地,走得昂扬有气势。小桔把目光锁定在她身上,眼波流转间,许多复杂的情绪倾泻开来。

那位女士,曾是小桔想成为的那种人。

两年前,小桔研究生毕业,带着满腔美好的憧憬来到这里。和许多不谙世事的社会新人一样,她对自己即将面对的生活一无所知,有些许盲目乐观:我年轻,我有拿得出手的学历,我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我还有美好的梦想,那么,我应该不会过得太差吧。

但际遇这东西,有时候非常诡异。它喜欢给暗夜送去一根火柴,更喜欢给飞扬的面孔准备一盆冷水。很多人在涉世未深的时候,也都喜欢拿自己拥有的软硬件条件来衡量和预测未来的生活水准,但现实总要教会他们这样一件事:当下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往往会让自己以后过得很艰难,你会很快丢掉天真,猝不及防。

小桔的工作找得并不顺利。和绝大多数毕业生一样,她在选择工作时,会去搜索公司规模和业界影响力,会关注职位名称的体面与否,会计算所付薪水能支撑自己过上怎样的生活,会考虑办公环境是否优越有排场,会无知地询问一些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形而上的问题,会强调一些自认为能够作为筹码的所谓履历,会刻意展示自己的个人形象和个人魅力,唯独不会考虑:公司为什么要我?我能为公司带来什么?殊不知,这恰恰是公司最为关注的方面。

就好像,他们在挑选工作的时候占据了绝对主动权,他们挤在人才市场中,不是因为被选择,只是为了在诸多职位中,为自己的欲求匹配一个合理的选项。

那段日子,小桔的自信心被打击得快要变成负值。甚至有些她自认为“屈尊”投出的简历,也没能获得期待的回应。有人问她近况,她常说:“总是遇不上合适的工作。”

其实,并不是没有合适的工作,而是,想让不合适的工作变得合适,需要调整的,是她自己。但她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过了几个月,在账户里的钱即将花完之前,小桔总算得到了一个试用机会。对于那份工作,她不是很满意,但迫于生活,她只能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先把自己安顿下来。

磕磕绊绊工作三个月,小桔受尽白眼和职场冷暴力,在即将转正之前,她辞职了。

她说:“我觉得这里不适合我。”

这三个月试用期赚的钱,足够支撑小桔度过一段无业的时光,专心寻找适合她的工作。她重新包装自己,也从上一份工作中学到些职场经验,很快得到了另一家公司的聘用。

小桔在这家公司做了两年,公司内部人际关系较为简单,每个人只需要本本分分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即可。薪资水平也还可观,又与小桔的专业对口,本以为她能一直做下去,但某一天,她又生出辞职的念头,这次,她的理由是:“我不适合这种生活。”

这种生活是哪种生活呢?

离家千里之外,一个人租住在破旧的筒子楼里,每天早起和一群不友好的大爷大妈挤公交车,为了省钱,要自己带饭、要自己做饭,不敢买太贵的衣服和名牌包包,没有太多的闲钱去旅行,偶尔装把小资想讲究一番也感觉非常吃力。更重要的是,以她的条件,在这座城市里找不到条件好一些的男朋友,只能去找和她境遇差不多的对象捆绑在一起供房供车,想通过婚姻走捷径的路基本被堵死。而凭她自己,想要在这里安身立命,几乎不可能。

最重要的是,在这座城市里,实在缺乏稳定的生活和看得见的未来,她害怕自己奋斗到三十几岁,仍然要面对从头再来的窘境,她耗不起。

所以,经历了重重挫折的她说:“我觉得这里不适合我,我打算回老家了!”

小桔后来报考了老家一所中学的教师招生考试,为此准备了很久,还特意花钱参加了培训学习,最后被如愿录取。她离开公司的时候,又恢复了初来这座城市的神采奕奕。说实话,老家中学的教师岗位也不是铁饭碗,环境一般,薪资不高,待遇也一般,但她总觉得,这种一眼就能望到老的妥当生活,可能更适合她。

小桔工作半年后,经同校老师介绍,与当地的一个公务员谈了一段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结婚时,两人相处不足半年,但条件比较合适。大家原以为小桔就此拥有了现世安稳,颇为她祝福。但不出半年,她似乎又从这种现状中发现了“不适合”自己的地方。

老公很无趣,一点儿浪漫都不懂,婚姻生活没有滋味。

工作很累,组长让她带一个班级,每天早上七点半就要到校组织学生早自习。

学生很淘气,课堂上她镇不住场面,自己也没有办法实施管理,甚至被气哭多次。

家长很难缠,不理解也不支持班主任的工作,都觉得自己的孩子特别优秀,想让孩子进步又不能容忍学校的管教。

小城镇实在太小了,连电影院都没有,感觉自己要与现代社会脱节了。

每天都要上课,实在是太累了。

每节课都要重复讲一些烂熟于心的内容,特别无聊,一想到这种生活要过几十年,就特别绝望……

她说:“这种生活也不适合我,我想参加公务员考试,去社区工作,只要轻松就好。”

朋友们向她列举了一些社区工作人员需要面对的无奈之处,但她似乎没有听进去,执意要试试。

至此,从大城市的小白领到小城镇的中学老师,从小城镇的中学老师到小社区的工作人员,这些年,在本该择业拼搏、择城终老的年纪,小桔一直在干一件事:寻找容器。

是的,她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够正正好好把自己的个性与欲求包裹起来的容器,要不留一丝缝隙、不产生一丝摩擦、不存在一点儿适应的强制性需求,保证一切尽如她意。

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谁也不知道她未来会怎样,但她确实成了很多人的反面教材和参考实例。尤其是那些厌倦了大城市的快节奏、很想退回小城市享受岁月静好的小伙伴,他们开始思考、开始审视自己:究竟是因为什么要离开?是否对离开之后的生活有更理智、更清醒的认识?以后的生活该如何安排?

毕竟,到了一定年纪按照人生规划主动离开大城市去小城市终老,和因为在大城市混不下去而不得不退回小城市继续混生活,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有规划的离开,一定会把大小城市的利弊考虑得面面俱到;但不得已的离开,纯粹是绝望之后的冲动逃离,只挂念着那里民风淳朴、没有竞争、生活成本低廉,根本没想过,这种无压力的现状,源于无动力、无生气的地域特色。而且,小城市就算没有大城市的问题,也会有它自身的问题,你不具备解决大城市问题的能力,未必就具备解决小城市问题的能力,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想明白,回到小城市的生活,也一定不会现世安稳,还是会鸡飞狗跳。

所以,不管我们最终要去过怎样的生活,都不要以一个逃兵的姿态撤退。如果你觉得这份工作不适合你,那你应该等到自己能做好业务之后再走;如果你觉得这个城市不适合你,那你应该等到自己有能力适应这里之后再走。我们不该让下一个选择,成为我们无能的接盘侠。人这一生,总要经历些许动荡,每一个阶段,都该倾尽努力为它画上完美的句号。希望等到我们老了以后再回首往事,我们能够看到一步一步踏实前行的脚印,而不是一个又一个烂尾工程。唯有不过抱头逃窜的生活,人生才能过得从从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