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房四宝古韵
56227300000002

第2章 毛笔(1)

笔是“文房四宝”之首,特指我国传统的毛笔。我国毛笔历史悠久,在形成过程中,无论从名称还是从制作使用,都有大量的经验积累。它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

毛笔在我国古代是主流的书写工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内涵。作为东方文明的传承工具,其本身就是悠久深邃的文明的象征,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并在我国乃至海外各地长盛不衰。

毛笔发明与早期发展

那是在我国秦王朝建立的前夕,秦军统一六国的战争已接近尾声。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奉命挥师南下,兵伐楚地中山,平息那里的叛乱。

在进军途中,蒙恬路经自己的家乡项城,便在项城一带驻扎下来,稍作休整,同时进一步了解楚地的情况。蒙恬带兵在外作战,需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王嬴政,以便让秦王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

蒙恬军中有个叫刘寅的人,职务是军中文书,负责记载军中事迹,传达命令,帮助主将蒙恬处理军务。由于当时还没有使用纸和毛笔,书写文字是用硬笔,也就是用“字刀”将文字刻写在竹简上的,既费时又费力。

蒙恬虽是个武将,却有着满肚子的文采。他看到刘寅整天辛苦疲惫,很是心疼,便想制作一种书写文字的新工具。

一天,一只野兔跑进军营附近一个石灰池里淹死了。蒙恬巡察到此,他看到石灰池里的野兔,突发奇想何不用兔子的尾巴书写文字?于是,蒙恬让刘寅将兔子的尾巴割下来,试着在竹简上写字。刘寅写着写着,他觉得既顺手又轻松,这比用“字刀”刻写文字方便多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蒙恬不断对笔进行改进。他用动物毛发和麻共同浸泡于石灰水中,然后用丝绳缠绕扎紧,将竹管的一端镂空,将笔头插入竹管之上使用,书写更加流畅。

从此以后,文书刘寅就开始用这种笔书写文字了,渐渐这种笔开始在全国流行,最终形成了毛笔。

除了这个传说,对于蒙恬造笔,古书中也有记载。西晋经学博士崔豹在《古今注》中说:

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

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毛颖传》,用拟人的手法为毛笔立传,考证毛笔的先祖,使整个故事具有滑稽效果。

据《毛颖传》的描述,毛颖是中山人,他的先人是兔子,曾辅佐大禹治水,去世后成神。蒙恬兵伐楚国时,在中山附近的项城停留,准备举行大型的狩猎行动来威吓楚国,就召集部下,用《连山》占卜这次行动,预测天时、地利、人和。

占卜者恭贺道:“这次要捕获的动物,可以取它的毛,用来做写书册的东西,以后天下都用这种东西来书写文字。”于是,蒙恬开始狩猎,围捕了毛颖一族,拔下它们的毛。

后来,蒙恬将毛颖带回来献给秦始皇。秦始皇让蒙恬将毛颖放入池中沐浴,并赐毛颖封地于管城,又赐名字叫管城子。

毛颖具有非凡的记忆力,从大禹时起直到秦始皇时,凡阴阳、占卜、相术、医疗、方术、民族姓氏,以及诸子百家的书全能详细地记下。因此,后世就以“毛颖”、“管城子”为笔的代称。

其实,我国“文房四宝”中的毛笔起源很早,可上溯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从我国民族考古学调查材料得知,我国先民最初削尖竹木作为书画工具。

从考古发掘来看,先秦早期的毛笔是将兔毛等兽毛缠在竹竿上而成,形制尚较简单粗糙。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书写工具的发展,毛笔制作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后来有的地方甚至还保持着使用竹笔的习俗,也就是将竹管削成三角形的竹笔,一端削成坡面,一端削为单刃成笔头,蘸墨书写。用这种竹笔书写,挺健有余但柔软不足,无疑会影响到书写以及绘画的生动流畅。

还有,人们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发掘先秦墓葬时,出土的文物中包括凹形石砚、研杵、染色物等工具和陶制水杯等一些彩绘陶器。这些彩绘陶器上所绘图案流畅清晰,装饰花纹粗细得体,这并不是竹木削成的笔所能做到的。因此,人们推断,这时可能已经出现毛笔的雏形了。

另外,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笔”的象形文字,形似一个人正在用手握笔的样子。商代陶片与甲骨上保留着用墨书写的卜辞,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陶片上有一个“祀”字,笔锋清晰,粗细轻重得体,而只有用富有弹性的毛笔,才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

后来,人们在河南地区出土一件朱笔书写的陶器和刻有文字的甲骨片,笔迹清晰流畅,挥洒婉转自如,粗细轻重得体,也是用毛笔书写出来的。

诸多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依照自己的方式认识自然,把握规律,逐渐养成了与自然相互协调的观念,并进而形成阴阳、刚柔等易学思想。在这种观念和思想养成的过程中,人们选择了软质的毛笔作为书写工具。

战国时代是毛笔的发展期。战国时期帛画《龙凤仕女图》和《人物驭龙图》,画中线条有扁有圆,粗细变化自然,显然为毛笔所画。

从文物出土分布地区看,到了战国时,毛笔在华夏区域已被广泛应用于书写文字和绘画。当时毛笔样式仍较原始,但制作已很精良。

后来,考古专家从长沙郊外的左家公山新挖掘的15号战国楚墓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书写工具,有铜削、竹片、小竹筒。竹片相当于后来的纸,铜削用来刮削竹片,小竹筒应是用来存放墨、颜料等物。而令人惊讶的竟然有一只保存完好的毛笔,因为这是先秦毛笔首次在世人面前揭开面纱。

这支笔出土时套在一枝小竹管内,笔管长18.5厘米,口径0.4厘米,笔毛长2.5厘米。它选用的是上好的兔箭毫,笔毛包扎在笔杆外围,以麻丝缠紧,外面再涂漆粘牢。

笔杆系竹制,裹以麻丝,髹以漆汁,笔锋坚挺,是抄写竹木简牍的良好工具。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实物,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最早的毛笔”。

还有,人们在河南信阳长台关的战国楚墓内,也发现了一支竹杆毛笔,造型和制法基本和左家公山出土的近似。

当时,毛笔尚无统一的名称。后来东汉著名文学家许慎在他所编著的《说文解字》中有“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拂”,以及“秦谓之笔,从聿从竹”的记载,这说明了先秦毛笔的别称很多,“战国七雄”对毛笔的称谓都不相同。

战国时期的文明进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促使文字的应用日益频繁与广泛。先秦传统文字便沿着贵族化、平民化两极发展。贵族化字体工整,多见用于礼器铭文;平民化文字较为草率,大多见用于印玺、货币、陶器上的文字,呈现简易、速成的趋向。

贵族化的工整体文字,成为后来篆书的起源;平民化草书体文字,时称“草篆”或“古隶”,成为后来隶书的起源。

到了秦代,秦代是毛笔工艺发展的开端,这一时期确定了毛笔的基本形制,为后世毛笔制作奠定了基础,拉开了中华民族书写历史的新篇章。

秦代毛笔最大的特点是“以竹为管”,是由秦将蒙恬所创,然后由其部下随从传承下来,逐步推广到全国。

“蒙恬笔”即为秦笔。在春秋战国时期,书写工具尚无统一的名称,直到秦代,“笔”才正式成为书写工具的称谓,这正好与东汉文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笔的解释相互印证,其文曰:“秦谓之笔,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由此可知,笔的叫法自秦代以后才开始统一。

蒙恬的文书刘寅和秦代文字学家程邈相交甚厚。程邈获罪入狱,他殚精竭虑,以10年之功创隶书3000多字。秦统一六国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并且把原秦国使用的小篆这种文字,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程邈又在小篆的基础上,创立了隶书。隶书比小篆更为先进。后来,隶书取代了小篆,秦隶便普及到了全国。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毛笔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

秦代毛笔书法除以上书法杰作外,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气魄宏大,有开创先河之功,而秦代蒙恬发明并改进毛笔,更是书写了我国毛笔史上开天辟地的光辉一页。

知识点滴

秦代蒙恬发明了毛笔,而刘寅便是我国第一个使用毛笔写字的人。刘寅的后人为了纪念刘寅,便精制了一种毛笔,名为汝阳刘毛笔,是河南传统的手工制笔技艺。

汝阳刘毛笔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有名讳的制笔工艺传承人不胜枚举。汝阳刘村素有“毛笔之乡”、“妙笔之乡”的美誉。“汝阳刘”毛笔选料考究,仅兔毫的选择标准是秋毫取健,取尖,春夏毫则不要;狼毫的选择就必须要到东北去采集过冬的黄鼠狼尾毛来制作。

汉代毛笔发展与别称

在汉代时,毛笔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开创了在笔杆上刻字、镶饰的装潢工艺,比如甘肃武威磨嘴子东汉两墓中各出土一支刻有“白马作”和“史虎作”的毛笔,都是当时毛笔技术进步的实物资料。

汉代时还出现了专论毛笔制作的著述,比如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所著的《笔赋》,这是我国制笔史上的第一部专著,对毛笔的选料、制作、功能等作了评述,结束了汉代以前无文字评述毛笔的历史。与此同时,汉代还出现了“簪白笔”等特殊形式。

后来,人们发现在甘肃武威市磨嘴子汉墓中出土的众多文物里,有一支毛笔,它属于国宝级文物,人称为“白马作”毛笔。

这支“白马作”毛笔杆直径0.6厘米,笔头长1.6厘米,通长23.5厘米,正好是汉制长度单位的一尺,与王充《论衡》所言“一尺之笔”的长度吻合。“白马作”笔杆竹制,中空,浅褐色,精细匀正。

“白马作”笔杆中下部阴刻篆体“白马作”3字,刀法工秀整齐,反映了当时“物勒工名”的手工业管理制度。“白马”是制作这支毛笔的工匠名。

“白马作”毛笔笔杆嵌笔头处略有收分,笔头外覆黄褐色软毛,笔芯及锋用紫黑色硬毛,刚柔并济,富有弹性,已经完全具备了古人对一支好笔所要求的“尖、齐、圆、健”4个条件,这也就是古人常说的“笔之四德”。这支毛笔很适合在简牍上书写,其制作方式与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笔一样,杆前端中空以纳笔头,外扎丝后髹漆以加固,整体笔形已经与后来的毛笔没有什么差别,同时这支毛笔对汉代阴刻艺术也有很大影响。

在汉代,官员们常将未蘸过墨,或用后洗净的毛笔尾端,横插入发中或冠上,以便随时取用,俗称“簪白笔”,所以杆顶端通常被削细便于簪插。同时,祭祀者也常在头上簪笔以表示恭敬。时间长了,这种习惯就变成一种风度。

文吏们的这种风习,战国时就已经存在。“白马作”毛笔出土时的位置,正好在墓主人头部左侧,这也表明入殓时笔就簪在头上,可以印证出汉代官员的“簪笔”习俗。

在汉代,著名发明家蔡伦改进纸张以后,当时制笔的方法,有的用兔毫和羊毛,有的再夹上人的头发。可见,汉代制笔是硬、软毫并用,也可谓是早期的兼毫毛笔了。

汉时,人们对于笔管质地、装饰也渐渐重视起来,有的人还以金银为饰,使毛笔更加美观。同时,汉代隶书渐趋于成熟,碑版大字隶书的兴盛,蔡伦发明造纸术及东汉造纸技术的发展,要求毛笔形制更大,表现力更加丰富,这些都对汉代毛笔发展有很大影响。

此外,汉代出现了专门赞美毛笔的文章,汉代文学家蔡邕在他所写的《笔赋》中称赞毛笔道:

惟其翰之所生,生于季冬之狡兔。

据文献记载,朝廷月供有大笔。汉代古籍中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红管大笔具体多大不得而知。从出土的实物可知,汉代毛笔制作沿袭旧法,一种是将笔头装入空腔,另一种将笔杆头部劈分为数片夹住笔头。

人们在江苏东汉古墓中出土了一些毛笔,其中有一枝毫长4.1厘米,竟有2厘米储入管内。将笔毛的一半纳入腔中,这正是汉笔大料制小笔的特点。一则由于技术的局限,因势利用紫毫的特点;再则为了增加锋尖的弹力,笔头短,锋颖自然比较突出,更富有弹性。

同样在这处汉墓中,还出土了一只长竹管做成笔套,整笔能套入笔套之中,这支毛笔的制作应该说是很精细的,笔毫浸入水中毛能自然张开,上下左右轻轻旋转能自然张合一致,尖齐圆健,均属上乘。

两支笔管均为木质,上下同粗,其中居延笔天然木质本色不加任何修饰,自然纯真,光艳内含,手感舒适,久玩不腻,越用越光洁。

这种短而粗的形制一直影响到后来唐代,唐代著名的鸡距笔可谓此种形制的极致典型。物极必反,至唐末短而粗的形制渐渐发生了转变。

还有,汉朝的毛笔逐渐重视笔管的质地,还用金银镶饰。据东晋著名文学家葛洪在他所著的《西京杂记》中记载:

天子笔管以错宝为跗,毛皆以秋兔之毫,官师路扈为之。以杂宝为匣,厕以玉璧翠羽,皆直百金。

由此可见,汉代笔杆的造型和装饰日趋考究,已经远远超过了实用价值,毛笔也成了精致工艺品和身份象征。这种工艺化倾向对后代影响颇为深远,到后来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知识点滴

汉代,是我国文字发展的一个变革时期,隶书的成熟,草书的演变,都在这一时期。汉代文字特点促成了汉代毛笔需要“加力、流畅”,还需“耐用”。这一点,和当时的时代是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