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第三卷
56223700000014

第14章 阿拉伯—拜占庭战争

阿拉伯—拜占庭战争指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哈利发国为争夺近东、地中海区域和南高加索的统治权而进行的历次战争。这些战争是在“传播伊斯兰教”和“展开反对异教徒的圣战”的口号下进行的。

632~634年哈利发的执政者阿布·贝克雷侵占地中海东岸是阿拜战争的序曲。633年,阿拉伯人在死海以南的瓦迪—阿拉巴一带首次大败拜占庭军队。

7世纪下半叶,拜占庭屡战屡败,丧失了在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拉克、埃及、南高加索和北非的领地。646年,哈利发军队最后占领了亚历山大城。648年和654年又先后占领了塞浦路斯群岛和罗得岛。自668年起,战争主要在小亚细亚进行。668~669年,673~678年,716~717年间,阿拉伯军队在海军的支援下多次远征君士坦丁堡,但屡攻未克。

717年最后一次远征,哈利发的陆海军均告败北,阿拉伯丧失了在安纳托利亚的领地。在这以后的20年中,双方在这个地区作战互有胜负。739年,拜占庭军队在阿克罗因附近击溃阿军。

于是,阿拉伯军队撤出了小亚细亚西部。至9世纪初,拜占庭军队占领了从叙利亚到亚美尼亚的大片土地,在帝国东部边境建立了防线。阿拉伯人也面对这条防线构筑了许多工事。其中最重要的工事是塔尔斯要塞。战事几乎连年不断,主要在要塞防线一带进行。

在阿拉伯—拜占庭战争进程中,在地中海上也展开了作战行动。阿拉伯人利用其海军优势,于823年占领克里特岛,858年又占领马耳他岛。西西里岛争夺战持续了50多年,于878年终为阿拉伯军队所占领。阿军以西西里岛和地中海其他岛屿为基地,对拜占庭在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和阿普利亚的领地不断发起攻击。

自9世纪末起,克里特岛也成了阿拉伯海盗袭击伯罗奔尼撒半岛各城市和爱琴海各岛屿的基地。在军队的武器和技术装备方面远不及拜占庭的阿拉伯哈利发所以能多次取胜,是因为拜占庭同伊朗进行的战争使拜占庭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大为削弱。

另一方面受拜占庭残酷压迫的人民奋起反抗,尽管力量不大,但对阿拉伯人的胜利也有所帮助。以后哈利发衰落,拜占庭于10世纪初占领了叙利亚北部地区,而10世纪后半叶又收复了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岛和罗得岛。到11世纪初,拜占庭遇到了新的劲敌土耳其塞尔柱人的国家,因此与阿拉伯的竞争比以前有所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