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心理健康
5619900000008

第8章 医治心病——消除发展的障碍

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概述

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心理障碍与心身疾病是精神病学和变态心理学的主要任务。了解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有助于大学生控制和消除个体和环境中不良因素对自身的影响,更好地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本篇将结合对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实际,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作简要介绍,以提高我们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和理解。需要指出的是,对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般要由精神科医生和专家来诊治。不要轻易草率地对号人座,给自己下错误的结论。

心理健康与否或心理正常与否的界限是相对而言的,并无截然或经织寸的分界线。不过,为了心理治疗和学术研究及交流的目的,有关专家曾为精神alb理疾病拟定了一些诊断标准。例如,美国精神病协会编制《精神及自理疾病诊断和统封手册》(Diagnosticand Statistical Manual,简称为DSM)中就对一些心理问题的诊断作了明确的规定,但这些标准和规定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具体清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随意地给任何这个有心理问题的人贴士患有某种精神或心理疾病的“标签”。这是因为一旦给这个椒改上了标签,就可能会牢牢地粘在他的身上,再想除去就十分困难,而且这样做还会起到一种自我暗示的作用,即其本沐讲没有那种心理疾病,但由于标签的作用,反而使其越来越像一个有那种病的患者了,这种作用不仅限于其本人,而且还包括他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甚至包括大夫。

那么,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心理疾病的标准有哪些呢?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三条:

1.反常行为

反常行为表现为质量上的或者是数量上的反常。质量上的反常行为主要是违反了社会文化及道德规范的一些行为,有些行为甚至让人觉得稀奇古怪;数量上的反常行为则是偏离了统计学上的平均值,即高于或低于平均值。例如,一名妇女一天洗3次手是正常的,而另一名妇女一天洗30次手则是不正常的。

但行为反常并不就足以说明其患有心理疾病,因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奥运会冠军都可能会有一些反常行为,但却未必患有心理疾病。而数量上的反常行为也并不意味着有心理疾病。如一名医生在为病人检查的过程中每天洗手30遍,绝不能就此说他患了心理疾病。因此,在判断一些反常行为是否为心理疾病的症状之前,必须要先弄清其发生的原因。

2.适应不良

根据适应不良的标准,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个人的社会活动、学业、工作或生活,那么,他将被视为患有心理疾病。例如,一个患有广场恐怖这种心理疾病的人,其特征是害怕出现在公共场所,这种人可能会害怕离开家里,这也许会导致其与朋友疏远、休学或失业。但适应不良行为并不一定就是一种心理疾病的症状,这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个人的忧伤和烦恼

这一标准是根据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如焦虑、悲伤、烦恼等,以此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心理疾病。不过,一般说来,这些主观感觉的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常常显得更为重要。

给心理疾病制定一个单一的标准是困难的。不过,上述三条标准的存在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患心理疾病的最有力指征。

心理疾病的主要分类如下:

(一)神经症

神经症过去称为神经官能症,是一组心理疾病的总称。神经症根据不同症状又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N症、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等。

1.病因

大多数神经症的病因主要为心理社会因素,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突然遇到不幸或意外事件,或长期处于一种心理矛盾或冲突状态中难以解脱。例如,父母或配偶的意外死亡,突发的交通事故、离婚、失恋、受到处分、触犯刑律等,均可引起神经症。

此外,遗传因素在焦虑症、抑郁症和强迫症中较为明显,如患精神分裂症的母亲所生的子女发生神经症的较多。

人格因素与神经症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如焦虑症患者有易激惹、不安全感和自信心不足等人格特点;恐怖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为内向、兴趣爱好少、依赖性强、缺乏自信等;抑郁症患者有孤独、内向、多虑、固执、过于谨慎、情感脆弱、易于悲伤等特点。

2.常见症状

(1)有各种神经系统及身体方面的不适,但一般又缺乏有器质性病变的证据。

(2)由于存在各种主观体验的症状,常对个人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3)努力想摆脱痛苦的体验,但又觉得无能为力,并为此感到苦恼。

(4)除少数类型外,大都能承认自己是处在病理状态,会主动要求治疗。

(5)各类神经症大都有睡眠障碍、情绪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失眠、多梦、头晕头痛、焦虑及易激惹等。

3.主要类型

(1)恐怖性神经症。又称恐怖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其所害怕的客观环境是外在的,尽管当时并无危险,恐怖发作时往往伴有显着的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其所害怕的客观环境,虽然知道自己的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合理的,但也不能防止其恐怖的发作。

(2)强迫性神经症。又称强迫症,是一种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常常为那些反复出现的强迫现象所困扰,虽竭力克制,但仍难以摆脱。

(3)抑郁性神经症。又称神经性抑郁症,是一种由社会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常主动求治。日常生活能力不受显着影响,但对生活失去兴趣。无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病程可迁延,治疗效果良好。

(4)焦虑性神经症。又称焦虑症,以发作或持续性出现焦虑、紧张、恐惧,伴有头晕、心悸、胸闷、呼吸急促、出汗、口干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患者的焦虑情绪并非由实际的威胁所引起,而是一种没有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5)疑病性神经症。又称疑病症,是一类临床表现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过分关注,深信自己患了某种或多种躯体疾病,而实际上却并未患那种病,同时伴有焦虑不安的功能性疾病。患者可四处求医,反复做各种检查,但检查结果及医生的解释并不能消除患者固有成见。

(6)神经衰弱。是一类以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劳,伴有睡眠障碍和各种躯体不适感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症状时轻时重,病程迁延,病情的波动常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7)症。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组由精神刺激或暗示等引起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包括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急性的短暂的精神障碍。患者的症状以无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为病理基础,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除。

(二)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为变态人格、人格异常、病态人格或精神病态人格)患者的人格特征显着偏离正常,但人格的常态与变态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与其所处社会人群的均数相比较而言。现实生活中的人常常在某种性格的优点后面同时潜伏着相对的缺点,如富有进取心、活动能力强的人常伴有武断、冲动的缺点;而守规矩、谨慎的人又常伴有怯懦、缺乏信心与被动的缺点。几乎每个人都存在着人格方面的这样或那样的欠缺和不足,因此,在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人格障碍时就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问题,一定要慎重从事,不要把正常人格的一些差异或有些行为怪僻的正常人误认为有人格障碍。

1.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一般认为人格障碍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生物遗传因素。有关研究表明,人格障碍在家族成员中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成正比,血缘关系越近,其发生率越高,而且人格障碍者的父母亲脑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也较高。在孪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中也证实,人格障碍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还有学者发现,性染色体的异常往往伴有人格障碍。怀孕期,母亲营养不良、中毒或感染等因素均可影响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娩时,胎儿脑部损伤、低体重及出生后两年内营养缺乏、感染等,也都会给其大脑的正常发育带来明显影响,这些均可使患者的智力发育受阻,从而影响其正常人格的形成。

(2)心理及社会环境因素。有学者认为,人格障碍所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和异常的情绪反应均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得的。因此,婴幼儿时期母爱的剥夺、父母的离异、家庭不和睦、过分溺爱、被遗弃或受虐待、双亲中有人犯罪等,在人格障碍的形成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恶劣的社会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等也是造成人格障碍的潜在原因。

2.人格障碍的表现

人格障碍的表现多种多样,一般来说,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点:

(1)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开始。

(2)人格严重偏离正常,不协调,性格的某些方面过分发展,不符合社会规范。

(3)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很难纠正,不易改变,常持续终生,但到晚年可渐趋缓和。

(4)对社会适应不良,常贻害他人或自己。

(5)对人格障碍缺乏自知力,不能吸取教训,认识不到自己的缺陷,不能自我纠正。

人格障碍患者往往将自己遇到的困难或不良处境归咎于他人,以自己的利益压倒一切,不顾他人的利益,对给他人和社会造成的伤害漠然置之,毫无愧疚或罪恶感;对自己的异常行为不但毫无认识或悔改之意,而且还往往作出一些毫无理由或自以为是的辩解。

3.人格障碍的类型

(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也称之为无情型或违纪型人格障碍,是对社会影响较严重的一种类型。

(2)冲动型人格障碍。此类型人格障碍以意志控制障碍为主要特征,包括纵火狂、偷窃狂、漫游狂、间歇性爆发障碍及单次爆发障碍等。

(3)偏执型人格障碍。多见于男性,主要表现为猜疑与敏感。

(4)分裂型人格障碍。其主要表现为过分内倾、孤僻、退缩,喜欢幻想,常做白日梦,言行古怪,情感冷漠,不通人情,缺乏进取心。

(5)疮病型人格障碍。女性多见,以戏剧化表现、寻求新鲜刺激和自我中心为主要特征。

(6)强迫型人格障碍。此型人格障碍的典型表现为惰性、犹豫不决和按步就班;对自己要求十全十美,过分追求完美主义;墨守成规,缺乏应变能力。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人格障碍,如情感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等。

(三)精神性疾病

1.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为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病。

(1)病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为止尚不明确,一般认为精神分裂症并非由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在多种因素交织或共同作用下引发的。该病的病因可能与遗传、器质性病变和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

(2)主要表现。其表现复杂多样,主要特点是情感淡摸、思维破裂、脱离现实。可出现情感倒错,该喜时反而悲伤;联想障碍,思维活动无逻辑性以致无法理解,言语支离破碎,缺乏联系;精神活动脱离现实,还可伴有各种幻觉、妄想、行为与动作障碍等症状。

2.情感性障碍

情感性障碍又称躁狂抑郁症(躁郁症)、情感性精神病、心境障碍,是以显着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精神活动基本正常。

(1)病因。该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据认为可能与遗传,生化代谢及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

(2)主要表现。如以躁狂为主,又称躁狂症,其典型表现艾心境高涨,思维活动加速,言语动作增多,严重时可有妄想;如以抑郁为主,又称抑郁症,其典型表现为心境抑郁,思维缓慢,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严重者可达木僵状态。

3.偏执性精神障碍

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组精神疾病的总称。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行为和情感反应与妄想内容相一致,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患者可不出现明显的精神异常。

(1)病因。此类精神障碍的发生据认为可能与其个性缺陷及人格的不健全有关,是在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发展起来。遗传在发病中的作用尚不肯定。

(2)主要表现。①偏执狂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不可动摇的、固定的系统性妄想,逐渐发展,常以被害妄想开始,继而出现夸大妄想,两种妄想交织,互相影响,妄想一旦形成很难完全消失。

病人以中年男性多见。②偏执性精神病则起病较慢,症状以妄想为主,多为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件的曲解而发病,逐渐形成妄想,妄想内容多为被害、夸大、钟情等,病人以中年女性居多。

神经症

《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cc-NM-2-R)(1994),神经症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1994)

1.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及其他非器质性精神病性障碍

3.情感性精神障碍

4.神经症以及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的精神障碍

5.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的生理和行为障碍

6.人格障碍、冲动控制障碍与性行为障碍

7.精神发育迟滞

8.儿童和少年时期精神障碍

9.其他精神障碍及与心理卫生密切相关的几种情况

10.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精神疾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神疾病,指以精神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包括精神疾病分类中的所有精神疾患。狭义的精神疾病则不包括神经症、人格障碍、心理生理障碍和智力发育迟滞等,特指以严重的精神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社会交往能力均受到严重的损害,以致丧失自知力和检验现实的能力,不能正常参与社会生活,有可能危及自身、他人和社会,因而需要住院治疗或受到监护。即便是重性精神病,也并非不治之症。不管是哪种精神疾病,都要求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一、神经症概述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轻度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降低(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思维与工作效率降低),情绪波动与烦恼,体感性不适增加。体检无器质性疾病,自知力良好,无精神病性症状。

一般认为,神经症的形成主要是由内部心理因素决定的,病前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个体早年心理发展过程中对冲突的过分压抑、错误的学习过程均起重要作用。起病与工作学习负担过重或与精神应激因素有关,但症状没有心因性精神障碍那样严重,患者虽有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甚至影响工作、学习、生活或社交,但能主动要求治疗。符合上述症状但病程不足三个月的,诊断为神经症性反应。大学生中的神经症多由环境因素引起,如过重的学习压力和生活负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人际关系长期紧张,交友恋爱中的挫折,以及不适当的心理防卫机制等。一个人是否患病及何时患病,主要取决于心理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神经症症状有时虽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障碍等重性精神病,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前者通常自知力良好,能主动求医。后者通常存在幻觉、妄想、注意、思维等方面的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及人格改变等症状,检验现实的能力受损,对所患疾病无自知力,不主动就医或拒绝治疗,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神经症的矫治主要靠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神经症及其严重程度,确定不同的治疗目标,采用相应的方法。同时,尽可能减轻患者过重的负担,调整生活方式,鼓励患者从事适度的体育锻炼,进行自我调节。由于神经症的病程也依赖于环境的影响,心理治疗与环境治疗应结合使用。研究表明,有针对性地综合应用多种治疗方法,比采用某种单一疗法更为有效。

二、几种常见的神经症

(一)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在大学生中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除了少数人因此不能坚持学习而休学或退学外,还有相当多的人虽能坚持正常学习,但其学习效率和成绩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调查,神经衰弱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率约在8.5%左右,无男女之差。

1.神经衰弱发生的原因

一般来说,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产生疲劳之后,经过适当的休息和放松便可得到恢复。人每天的活动都依赖于能量(精神活动也需要能量),当能量因消耗下降到一定水平时,就会感到疲劳。在疲劳的情况下,精神、躯体方面的效率降低,主动性下降。疲劳本身不是什么问题,在一天的劳累之后,产生疲劳是正常现象,而休息又可以克服疲劳,精力旺盛的人通过正常的睡眠,能量可以很快恢复。但神经衰弱患者由于精神长期紧张,再加上有睡眠障碍,其能量得不到恢复,疲劳也不能消除,精神和躯体的活动都受到影响,便表现出神经衰弱的一些症状。过去认为工作劳累是神经衰弱的主要原因,但近来的研究表明,单纯的劳累本身并不会引起神经衰弱,而任何原因引起的神经活动过度紧张,如不良的情绪反应等,则常是神经衰弱的主要致病原因。可以说,神经衰弱是由持续存在的精神因素所引起的焦虑紧张的心理反应,健康人在同样条件下也会产生这种反应,但大多是暂时的,当情况改善后,反应就会消失。

通常,神经衰弱的一些常见致病因素主要有:

(1)遭遇某些负性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与家人、同学或导师及上级领导关系紧张,失恋、学业上的失败等,由这些负性生活事件所引起的忧虑、愤怒、怨恨、委屈及悲伤等情绪体验可导致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失调,进而发生神经衰弱。

(2)生活及学习安排不当、杂乱无章,对所计划或规定完成的学习任务难以完成时所产生的慌乱和紧迫感,以及对学习、生活环境突然改变的适应困难等等,也可促成大脑神经活动的过度紧张而产生神经衰弱。

(3)学习及脑力劳动时间过长,缺乏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同时伴有思想负担或压力,或者对学习或工作不满,但又非要完成不可,由此所产生的抵触情绪也往往易于导致神经衰弱的发生。

(4)身体患有某些急慢性疾病、长期失眠及其他可能削弱机体功能的各种生理因素均能助长神经衰弱的发生。

(5)个性及体型也与神经衰弱的发病有关。多数患者病前的性格偏于情绪不稳、敏感多疑、易激动、急躁、自制力差、心胸狭窄、胆怯等。此外,患神经衰弱者大都属于身体瘦长和肌肉不结实的无力体型。不过,神经衰弱除少数是由于某种过强的精神刺激引起外,大多是上述多种原因共同作用所致。

2.神经衰弱的判断

神经衰弱的症状复杂,表现也多种多样,但其主要表现有如下几点:

(1)易于疲劳和衰弱。

(2)情绪改变。

(3)兴奋与易激惹。

(4)紧张性疼痛。

(5)睡眠障碍。

而且必须至少同时具有上述症状或表现中的三项,才考虑患神经衰弱的可能。

3.神经衰弱的防治

对神经衰弱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如下几点:

(1)合理安排学习、生活与娱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要注意劳逸结合,在紧张的学习间隙应有短暂的休息和放松,尤其是要学会积极性休息,如做课间操及进行一些球类活动等。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神经衰弱患者的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基本原理是帮助病人充分认识该病的发生原因及变化规律,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端正其对疾病的不正确认识和错误态度,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心理治疗一般分为集体心理治疗和个别心理治疗两种,集体心理治疗主要是采取集中多个病人举办讲座及分小组讨论座谈等方式进行;个别心理治疗是由心理医生与某个病人单独在一起分析发病原因和症状特点,认识此病的本质,消除其心理上的疑虑和担忧。

(3)药物治疗。主要在病情较重及必要时使用,常用的有抗焦虑药物、镇静催眠剂及中药等。

(4)其他疗法。主要有体力活动疗法。体力活动能增强体质,而有趣的体育活动可使人精神轻松愉快,并能提高大脑皮质的张力,但在开始时要注意活动量不宜过大、过多,要逐渐增加,并要坚持每天有规律地进行。针刺及其他物理疗法,如针灸、电针、耳针及电兴奋等,都有一定疗效。此外,祖国传统的气功及太极拳等,对神经衰弱的防治和恢复也有很好的效果。

镜头一

某女,20岁,大学生(一年级)。

据本人讲,近一个月来由于头痛,功课拉下很多,总想把它补上,自己设法想多学一点,可怎么也看不进去,越看书头反而越疼,并感到耳朵根及后脑勺麻木,有时会有一阵莫名奇妙的紧张感。学习赶不上已成为该学生最痛苦的事。希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查明病情,使其恢复以往的学习能力,否则,只有休学。

她对自已性格的自我评定是“自卑,偏于内向”。经了解,其原在农村中学上学,能考上重点大学已是不易。到大学后,先是一个月的军训,倒还没感觉有何不适。自从军训结束返校后,便开始感到了学习的压力,尤其是当了班干部之后,认为要比其他同学学得更好才行。但由于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有一天睡觉起床后,感到两耳闷塞,头后枕部麻木,肌肉发紧、不适,并开始失眠,看书学习时间稍长即感到头脑发涨、头痛,想学却学不进去,便变得越来越焦虑,并怀疑自己的大脑有问题。到医院去看五官科,自我感觉听力不好,但经医生检查未发现异常。前天因睡眠不好服用了3片安眠药后,睡眠情况有好转,但睡醒后感到昏昏沉沉,照样学不进去。常常有一种强迫自已去学习或睡眠的想法,甚至产生过绝望和自杀的念头。

诊断分析

综合其上述情况,考虑到她目前神经衰弱的可能性大,对其采用认知心理疗法,以正确、合理的认知代替不正确和不合理的认知,改变其一些看待问题的错误方法。咨询医师向她提出建议:①要学会使自我放松,有张有弛,并教她掌握一些自我放松的技术;②要敢于面对现实,承认自己的不足;③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学习和生活计划,合理安排时间;④学习中遇到问题要多请教他人,不要以为自己是学生干部而怕丢面子;⑤要提高战胜困难的信心,不要轻易使用安眠药,应争取自然人眠。两周后,当她第二次来时,对过去的问题已有明确认识,承认自己在学习上的差距,并说在她能面对这一现实之后,学习的信心反而明显增强了,现已不再考虑休学的问题了。就此,咨询医师进一步指出,能承认自己存在的不足,并想要坚持学习下去,这说明你认知的方法已经有了改变,神经紧张状态也就随之减轻。如果自己的学习基础确实较差,可以把学习成绩目标定低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最后,医师还建议该女生改变早晨睡醒后不愿立刻起床,而到了晚上又常常是毫无睡意便提前上床的不良习惯,并适当从事一些体育锻炼,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更有条理一些。到了第三周,她前来告知,睡眠基本恢复正常,学习状况已明显改善,自信心显着增强,身心状态都比较好。

(二)抑郁症

抑郁症又叫优郁症,是最常见的一类情绪障碍,其发生约占整个人群的4%。该症主要是对痛苦经历的抑郁反应,但抑郁的程度常与其痛苦经历不相称。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凄凉悲哀,暗自伤心落泪,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不愿与人交往,感到处处不如意,总觉得有什么不幸的事情要发生,甚至悲观厌世,觉得活着没意思,想以死来寻求解脱。据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估计,约有15%的患者可能会自杀。此外,他们常伴有身体不适感,如食欲减退、失眠等。

抑郁症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是心理因素。绝大多数患者都是由一定的负性生活事件所引起,如亲人的死亡、与亲友分离、较大或慢性伤病、工作学习上的挫折及经济问题等。但这些负性生活事件之所以会导致本症的发生,与下列一些基本因素有关:

(1)患者病前多情绪不稳、性格不开朗、思虑过多、依赖心重等。这些性格特点对他们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反应强度和性质起着决定作用。

(2)由于在生活中遭受的挫折或损伤所引起的心境突然改变,破坏了其情感生活的平衡。

(3)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其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动摇了原有的自信心和价值观。

对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是心理治疗和药物疗法,尤其是症状明显期可合并应用这两种疗法。心理治疗主要是认知和支持疗法,帮助病人认识或找出致病的心理因素。这些因素有时比较明显,易于发现,有时则比较隐晦,不易察觉,常需要帮助患者仔细回顾与分析方能发现。总之,心理治疗是一项细致而费时的工作,医生和病人都应有耐心、有信心。药物治疗常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如应用得当,多能收到良好疗效。

镜头二

某男,18岁,大学生(二年级)。

自述“心情忧郁、乏力,对学习反感,精力难以集中,做亭无兴趣,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其在高三时,常胃痛、腹泻,当时医生诊断为“胃肠炎”,经治疗后好转。但进入大学后,先去参加军训,在军训时,消化差,常有腹痛、腹泻。返校后症状未改善,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服药治疗后效果不佳,因此感到焦虑不安,进而影响学习。到第二学期时,学习兴趣下降,进而讨厌学习,不愿看书,上课听不进去。无任何业余爱好,从不参加课外活动,业余时间常看一些医学书籍。最近一学期学习成绩下降,有些科目(主课)考试不及格。此后,有时想抓紧时间学习,但因头晕、胃部不适未能坚持。很少与他人交往,养成了孤僻的性格,常常独坐一处,感到孤独、忧郁。

咨询过程中,总是问一句才答一句,回答问题时语调很低,有气无力,行动迟缓,反应较慢,始终低垂看头。为其测查“SDS”后,咨询者建议:①胃病是否真的那么严重。不要总是抱着医学书籍不放。所谓“医学生病”,就是因为医学书籍看的多了,又不能科学理解,总是和自身相联系,结果本来没病也看出病来了。②适当从享一些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

经对其情况进行分析,并联系测查结果,初步考虑其可能为“抑郁症”。其第二次来时,除继续进行心理治疗外,又为其加用了杭抑郁药。一周后,自觉情绪好转,症状明显减轻,从外观上看行动已不那么迟缓,谈话中已可见到笑容,睡眠也较好,对学习也有兴趣了。除继续用药外,仍建议多做户外活动。两周后,症状明显好转,学习及生活基本恢复正常,每周到户外活动2-3次,还坚持在室内练习举哑铃,自我感觉良好。

(三)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个体在面临不良刺激或预感到会出现挫折情境时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消极或不愉快的情绪状态。轻度焦虑在正常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会发生,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不要将其看成是焦虑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还是一种有益的保护性反应,因为适度的焦虑对学习和工作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还会使你设法去应付不良的处境,渡过难关。而真正的焦虑症却不同,它是一个人在毫无原由或在一些无关紧要的情况下,反而呈现出严重的焦虑不安、胆战心惊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其紧张及焦虑的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引起焦虑症的原因主要有:

1.遗传因素

据研究,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35%,高于全部其他的神经症。

2.心理因素

心理素质在焦虑症的发生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焦虑症患者大都谨小慎微、胆小怕事、情绪不稳,对轻微的心理挫折或身体不适极易发生焦虑和紧张。

3.精神压力因素

当人们长期面临威胁,处于不利环境之中,或遭遇重大的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等),就更易于发生焦虑症。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时期的创伤性体验常会由于现实生活中某些事件的唤起作用而诱发焦虑症。

焦虑症的主要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形式:

1.急性形式(或称惊恐发作)

患者常出现大祸临头或死亡来临之感,使他们恐惧不安、尖叫或逃离,同时伴有心慌、心悸、气急等,发作时通常可持续数分钟。

2.慢性形式(或称普遍性焦虑)

比前者更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精神不安、心情紧张和容易激怒等,有时感到心惊肉跳、头痛、背痛、全身颤抖等,患者常因不明原因的惊恐感而意志消沉、优虑不安,夜间人睡困难。

焦虑症的防治方法主要有:

1.轻度的焦虑可通过自我调节来缓解

常用的方法有:

(1)树立信心,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力量。

(2)适当运动。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在感到焦虑紧张时做一些简便易行的运动,可消除疲劳,减轻压力。

(3)保持良好充足的睡眠。

(4)适当做一些放松活动,如反复用腹式呼吸做几遍深呼吸等。

(5)调整自己的目标或期望值,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2.心理治疗

放松疗法对该症有明显效果。当个体全身松弛时,生理警醒水平也全面降低,心率、呼吸、脉搏、血压、肌电、皮电等生理指标可出现与焦虑状态逆向的变化。许多研究证实,松弛不仅产生生理效果,亦有相应的心理效果。生物反馈疗法、音乐疗法、瑜咖、静气功等都具有放松的效果。此外,焦虑症患者病前常经历较多的生活事件,病后又常出现所谓的“期待性焦虑”,总担心结果不妙,在过分警觉的状态下又会对周围环境和人物产生错误感知或评价,因而有草木皆兵或大祸临头之感,此时,可用认知疗法帮助患者认识理解,进而解决这些问题。

3.药物治疗

常用的主要有抗焦虑类药、镇静药及抗抑郁药等,也可在专门训练的心理医生指导下采用综合治疗,能收到理想的疗效。

4.预防

学习一些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掌握一些心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及放松的技术,遇事期望值不宜太高,等等。

镜头三

某女,22岁,大学生(四年级)。

自述一年多之前,其父因患肝癌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受到一些医护人员的冷遇,心中不免感到世态炎凉。不久,其父病逝,由于与父亲的感情较深,她的许多亭情都是由父亲代办或安排好的,养成了对父亲的依赖性。父亲的去世使她一下于失去了依靠,再加上因为分遗产的事与亲友们又发生了很大纠纷,就更加觉得人世间似乎一点儿爱和人情味都没有了,常有一种末日来临的感觉,遇到一点儿小事就会控制不住地大发脾气,或不由自主地浑身发抖,甚至当着亲友们的面随意砸坏室内的家具或其他很好的物品。近来常做恶梦,心烦意乱,有一种强烈的报复心理,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千方百计想逃脱痛苦,有时真想一死了之。

听完她的陈述之后,咨询工作者指出:①这次遇到的这些事件乃是人生所能遇到的最大的打击之一;②在遭受到这样大的打击之后,人们都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创伤,并经历一段情绪低落期,但重要的是要能尽快地摆脱这些痛苦的情绪,尽早得到恢复;③可重新布置一下家庭内的环境,如家具的摆设等,将父亲用过的物品收藏起来,以免触景生情;④对遗产的处理等,只是生气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可以借助法律手段;⑤要真正懂得目前的不利状况都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己的主动应付,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她听后表示理解,一周后前来告知,情况已大有好转。

(四)恐怖症

恐怖症患者的特点多为羞怯、胆小、内向、依赖性强,遇事易出现焦虑和强迫倾向。大多数成人的单纯恐怖来源于儿童期曾有过的体验。明显的精神刺激可诱发恐怖症的产生。

常见的恐怖症类型主要有如下几种:

1.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主要表现为在社交场所出现恐怖。患者在大庭广众下害怕被人注视,或害怕会当众出丑。因此,在这种场合下,患者不敢看人,不敢讲话,不敢写字,甚至不敢进教室,严重者可出现面红耳赤、出汗、心慌、震颤、眩晕、呕吐等。患者可因恐怖而回避朋友及同学,不愿出门,不愿上学,几乎与社会隔绝,失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若患者害怕与他人对视,称为对视恐怖;若害怕与人相处时会脸红或坚信自己有脸红,称为赤面恐怖。

2.场所恐饰症

场所恐怖症主要表现为对公共场所产生恐怖,因而害怕到各种公共场所中去。当患者看到周围都是人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恐怖感,担心自己无法自控或晕倒,或出现濒死感焦虑不安。

有些患者对高空或黑暗等产生恐怖,不敢在高处停留,甚至不敢与大学生谈心理健康一曲在高楼上居住,或不敢独自一人处于黑暗中。

3.物体恐怖症

物体恐怖症主要表现为对某些特定的物体产生恐怖。如对动物的恐怖,害怕猫、老鼠、狗、蛇、鸟类及昆虫等;有些患者表现为对尖锐物体的恐怖,不敢接触尖锐物体,害怕自己或他人会受到这些物体的伤害等。

恐怖症的防治方法:一般可先用药物减轻患者的焦虑或恐怖,然后,采用包括行为疗法在内的心理治疗,以消除患者的恐怖回避行为。

心理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鼓励患者要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进行治疗。目前,对恐怖症的最主要的心理治疗方法是行为治疗,其中,又以暴露疗法为主。也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系统脱敏或松弛疗法,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分析或认知疗法也是可以的。

镜头四

某男,19岁,大学生(二年级)。

自述对与其他人的接触有一种恐惧感,尤其是陌生人,如果与他们在一起时,便会感到一种莫名奇妙的紧张。当他与别人并肩而坐的时候,心中总是想要看看别人,这种欲望很强,但又因为恐惧而不敢转过脸去看。如因有事必须要与他人接触时,不论对方是男是女,一走近对方,便感到心慌、神情紧张、面部发热,不敢抬头正视对方,如果与陌生人坐在一起,相距两米左右时,就开始感到焦虑不安、手心出汗,神情也极不自然。由于这一原因,他很害怕与别人接触,进而害怕到教室去上课,尤其是小教室,以至于每个学期都有两至三门功课,因不敢去上课而缺课,并影响了学习成绩和正常活动,内心感到非常痛苦。

这是一种因对社交的恐怖而造成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主要解决办法是采用系统脱敏法,使其逐渐消除对他人的恐惧。

经过几周的咨询帮助,其问题明显减轻。

(五)神经性厌食症

有些少女由于担心自己变胖,失去苗条的身材,便设法控制自己的饮食或自行减肥;有的虽然体重是在正常范围,甚至低于正常,但由于她们对自己的体态有一种曲解的幻象,仍会继续限制饮食。因此,像她们这样对自身的体重控制走到了极端,就算作是一种病态了,即“神经性厌食症”或称为“饥饿病”。

该病早在1968年由格尔(Gull)提出,曾被称为神经疥病。

患者绝大多数为年轻女性,近年来,此症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

患者在发病前常会将某个苗条少女的身材作为一种效仿的样板,而其本人则常自以为肥胖或发胖,即使体重已严重减轻,她仍然感到自己肥胖。当家人或朋友对此感到惊讶时,她会与他们争吵,并在体重已下降了1/3或1/4之后仍拒绝进食。或者她偶尔也会大吃一顿,尔后又马上诱导自己将吃下去的食物呕吐出来,或者服用缓泻剂或利尿剂,以加速物质的排出。该病偶尔继发于严重的精神病。神经性厌食症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据国外统计,该病患者约有15%-21%因严重营养不良及饥饿而死。许多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并拒绝接受治疗。

1972年,费纳尔和鲁塞尔等学者先后为该病提出6条诊断标准:

(1)25岁以前起病。

(2)有追求体型美的欲望。

(3)消瘦明显,体重较原来减轻25%以上,或体重减轻在标准体重的30%以下。

(4)对食物和体重的态度异常。

(5)闭经3个月以上。

(6)无其他内科和精神疾病。

一般来说,如有3条或3条以上症状,便可怀疑其患有该症。

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常会遇到阻力,但当患者一旦意识到她们的情况非常严重,需要救治时,常能较快得到恢复。因此,心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如采用认知及顿悟心理疗法,帮助其认清问题的起因和根源,消除不利的心理因素,了解问题的严重性,改变其不正确的认识和看法。专家们认为,在心理治疗的同时辅以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如补充营养、改善营养不良状况(给予鼻饲等)。有人报告,使用抗抑郁药也有一定疗效。

(六)心理急症——自杀

自杀,通常被称为心理卫生及精神医学上的“急症”。美国甚至将自杀称为心理卫生的一种“流行病”,全美国每年约有1万名大学生企图自杀,并有约1000名以上自杀身亡。据统计,我国学生死因中居第一位的是意外死亡,约占死亡总数的40%;居第二位的便是自杀,约占33.3%;其后才是癌症及其他疾病,占26.7%。这一比例与国外有关资料大致相近,即在大学生的死因中,自杀占1/3,仅次于意外事故引起的死亡,居死因中的第二位。

大学生中自杀发生率最高的时间是在每学期的开始或期末,一年级和四年级大学生为自杀发生率较高的两个年级。企图自杀的大学生中女生约为男生的3倍,但男生的自杀成功率则为女生的3倍。大学生自杀时采用的方式主要有服毒或药物、坠楼、卧轨、切断血管及自绕等。

1.大学生自杀的常见原因

大学生是正处于人生重要转换期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虽然在外观上已是成人,但其心理的发展尚未完善,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应变能力及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其所处的特殊环境也常会给他们带来比其他人群更多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压力,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应付各种心理问题和适应特殊的环境,便很可能会将矛盾和冲突转向自身,以自杀作为自我解脱或结束心理痛苦的一种方法。

据研究,青少年的自杀与抑郁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他一些较常见的自杀者的心理及性格特征是:敌意、与社会隔离、社会交往少、缺乏决断力、行为冲动、焦虑、失眠、优伤、丧失感及无助感等。此外,企图自杀者的行为问题较常见,如吸毒、药物成瘾及酒精的滥用等,其比例可达22%。但大学生自杀者中也不乏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往往对自己期望过高、自尊心过强及争强好胜等。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常见原因如下:

(1)情绪忧郁。据估计,80%-94%的自杀与情绪忧郁有关,而重型抑郁患者的自杀危险约比正常人高500倍。

(2)恋爱及性问题。如失恋、婚前性行为、被强奸、未婚先孕等。

(3)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不良。

(4)人际关系及家庭纠纷。有资料表明,导致女大学生自杀尝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们与双亲的矛盾或纠纷。

(5)学习压力及学业问题。

(6)其他原因。如信仰危机、严重的精神疾病、宗教迷信等。

2.企图自杀的危险信号及早期识别

自杀通常是一种求救的借口,而且自杀常常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个人为逃避现实中难以忍受的生活挫折所作出的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即使是易于冲动而很快将自杀念头付诸行动的人,也会在尝试自杀前出现一些反常现象。因此,当遇到下列情况时,应高度警惕其自杀的危险可能:

(1)情绪的改变。优郁、失望、极端动荡不安等。

(2)行为的变化。饮食、睡眠出现反常现象,个人卫生习惯变坏,等等。

(3)学习兴趣下降。

(4)丢弃或毁坏个人平素十分喜爱的物品。

(5)经历亲友死亡等重大负性生活事件。

(6)自杀意图的表露。如谈论自己的死或与死有关的间题,或写下遗嘱一类的东西。

(7)原先自杀未遂者。

3.如何挽救自杀者

如果发现某人出现上述的一些企图自杀的危险信号,或者其明确表示不愿再活下去了,甚至直接说想要自杀,在这种情况下,决不可等闲视之,而应及时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以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1)尽快与心理卫生工作者或医院的急诊医生取得联系,以求得他们的帮助。

(2)不要让其独处,与其保持连续接触。

(3)对他们要表现出非常关心及深切同情,不要说一些可能会伤害他们的话。

(4)设法提出一些良好的建议,但勿谈及自杀问题。

(5)设法将他们手中持有的自杀用的器具除去。

(6)当你不得不暂时离开他们时,别忘记与其约定好下一次会面的具体时间及地点。

总之,要慎重地对待每个自杀者,要意识到自杀的征兆实际上是他们的求救信号,如果能及时有效地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救助,则许多自杀是能够防止的。

镜头五

某女,21岁,大学生(四年级)。

第一次见面时,情绪极不稳定,忧郁低沉,烦躁不安,自称“刚刚经历了一场失恋的打击,对此内心感到很痛苦,目前对生活失去了兴趣,处于一种欲活不能、欲死不得的境地。原来,在半年前的一次舞会,她结识了一位长得很帅的小伙子,当然,她也是一个很漂亮的姑娘,这位小伙子是本校学生会的一个学生干部,大学三年级学生。经过几次接触之后,两人的来往增多,感情发展迅速,很快便进入了热恋,但是,也逐渐产生了一些矛盾:她发现小伙子是一个有政治头脑、会耍手腕、不择手段往上爬、在政治上有“野心”的人;而她本人则是一个安分守己、容易满足、没有什么远大志向、喜欢过一种舒适安逸生活的人。并发现他们之间在性格上有许多地方不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争吵之后,两人终于不欢而散。但当他们真正分手之后,她却又感到难以接受,又想到对方的许多长处和优点。姑娘想和对方重归于好,可未曾想分手后没多久,小伙子便找到了另一个姑娘,这使她感到大为恼火,进而感到心灰意冷,心理上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一亭实,于是,就想到了死。

咨询工作者首先指出:①恋爱是男女双方的事,不能强求;②在恋爱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成与不成的两种可能;③如果双方存在很多不合之处,那么,分手也未必就是坏事;④既然小伙子很快便又找到了另外的姑娘,说明他对你并无多少深厚的感情,那还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呢。然后,请她回去后再认真地思考。

三天后,该女生如约前来,并告诉说,经过三天来痛苦的思索,内心已逐渐恢复平静,情绪也明显好转。

人格与性心理障碍

一、人格障碍的定义

当一个人所特有的人格特征持久显着地偏离正常,并由此引起较严重的痛苦状态或明显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称为人格障碍。狭义的人格障碍专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格障碍患者与正常人的差别主要不在于人格特征本身,而在于其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文化期望的范围,且具有显着性和突出性。人格障碍表现为自我评价、选择行为方式和情感控制方面的障碍,集中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即不能根据外界环境所提供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其内心体验常背离生活常情,外在行为常违背社会准则,因此难以保持稳定的人际关系,不但给他I、和社会带来伤害,患者自己也因此蒙受伤害和痛苦。

由于人格障碍的本质和发生原因尚不明确,因此对治疗的作用估价不一。药物治疗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人格结构,但对某些症状可能有一定效果。心理治疗有可能增强其内在的责任感和羞愧感,提高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力。

二、几种常见的人格障碍

(一)反社会型人格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表现为:

1.极端的以自我为中心。一切言行纯粹以自我为中心,不遵守社会规范,常侵犯他人或社会利益以满足私欲。两性关系上也纯粹以自我满足为出发点,不愿对他人付出应有的亲情和爱心。

2.无责任心和义务感。不论对人对事,均无责任心和义务感,经常不承担经济的和亲情的责任和义务,如不偿还债务,不赡养父母。

3.无羞耻感和内疚感。缺乏判断是非善恶和从失败或惩罚中吸取教训的能力,对自己反社会行为产生的恶果不感到痛苦,知过而不改,且诱过于人。

4.易冲动易激怒。对侵犯他人或社会的行为,事先无明确的动机和计划,多起于一时冲动。多有攻击和斗殴行为,惩罚也不能对其构成威胁。

5.情感冷漠。对自身和他人安全都漠不关心,情绪上极少有焦虑和恐惧反应,也少激动。在特定情境中也缺乏相应的情感表达,不具备常人受感动时特有的喜怒哀乐。

6.虚伪,缺乏坦诚。相貌和智力常在中等以上,常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从不关心他人却强烈需要他人的关注和信赖。不尊重事实,经常撒谎,欺骗他人以获取个人利益和享乐,因而无法取信于人。

7.自毁行为。生活无目的、无计划、无方向,缺乏领悟能力,常在幻想状态下恶作剧,言行粗鄙,惹人讨厌。就其自身幸福而言,其所有言行无异于自我毁灭。

本型患者病因涉及生物、心理、社会诸多因素,心理治疗可综合采用个别治疗或小组治疗方法,综合心理教育和社会训练结合进行。如有违法行为,可在接受惩罚或服刑同时,辅以心理治疗。

(二)表演型人格

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或戏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过分情感化和夸张言行吸引注意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主要表现有:

1.表情夸张,情感肤浅。人际交往中表面热情,但实际上情感体验肤浅,嫉妒心重,与人缺乏真诚的情感交流。

2.表现欲强。有高度的自我表现欲,通常有突出的能给人深刻印象的表演天赋。其表现欲不仅涉及外在自我表现,也涉及对表演的内在体验欲,并从中获得满足。

3.自我为中心。常以自我为中心,争强好胜,稍不如意就强烈不满或给人难堪。喜欢操纵别人为自己服务,甚至不顾起码的尊严,用色情达到目的。

4.寻求注意。渴望并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以期引人注目。为寻求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在外貌上表现得过于吸引异性,或在行为上有惊人之举,以赢得注意和赞赏。

5.病理性说谎。说话常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有时为了打动对方,不惜编造谎言,常用想像和谎言补充事实。一般人说谎有自知力,但患者常对不称心的客观事实加以潜抑,说谎时也意识不到,他们对自己的真实情感一般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可以心安理得地生活在谎言之中。

6.受暗示性强。易受他人暗示的影响。当这种暗示符合其个人利益时,很快就会转化为表演型行为。

7.社会适应不良。表面聪明伶俐,但思维肤浅,缺乏深思熟虑。表面有适应和交往能力,但由于缺乏真诚,很难与人建立深厚持久的人际关系,常导致与周围同事和邻里关系紧张。

由于适应不良,患者常以躯体主诉,如失眠、胃病、心跳过速等求医,希望引起医生的注意。治疗中面对患者的表演行为或戏剧性描述应小心谨慎,持克制、观望态度,将患者的叙述看作某些需要的表达形式。对表演型人格障碍,心理治疗的作用有限,但对解决和处理其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仍是有益的。

本症预后较好,一般随年龄增高,症状会逐渐缓解。

(三)冲动型人格

冲动型人格障碍又称爆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表现为:

1.行为冲动。行为暴躁,难以自控,有不可预测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在行为受阻或受到批评时,极易与人发生争吵和冲突,具有明显的冲动性。

2.情绪不稳。缺乏对情绪的控制,很小刺激就能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情绪反复无常,可突发抑郁、焦虑、激惹,随后又如常人。

3.人际关系失调。不能忍受孤独,有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要么与人关系极好,要么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

4.生活空虚,焦虑不安。生活无目的,尤其不能事先计划或预见将会发生的事件。做事缺乏坚持性,并因此长期感到空虚和焦虑不安,甚至有自伤行为。

冲动型人格障碍与先天气质因素有一定关系。有人认为是素质上缺少应激能力或自主神经功能不稳。行为治疗与社会适应训练结合,对人格改善有一定帮助。

(四)偏执型人格

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表现为:

1.敏感多疑几主观,敏感,常将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或无端怀疑自己被人利用和伤害。过分警觉与防卫,常处于戒备和紧张状态。

2.极端自负。极端自信自负,总认为自己正确和重要,将挫折和失败归因于他人和客观。自命不凡,自高自大,常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受到他人特别是领导压制。

3.敌对固执。主观性强,好诡辩,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的权益。不相信他人,很难以事实或说理来改变他们的认识和观念。

4.病理性嫉妒。心胸狭隘,好嫉妒。常无端怀疑配偶或恋爱对象另有新欢,对自己不忠,明知自己无根据,但无法控制。

常跟踪逼问对方以求证实,即使不能证实也坚信如故。

由于患者对他人缺乏信任,也不相信治疗会有帮助,治疗者对患者表现出充分的尊重、信赖和诚挚的态度非常必要,以争取患者的配合。

(五)焦虑型人格

焦虑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缺乏自信和行为退缩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表现为:

1.个性敏感。情感细腻、多愁善感、敏感羞涩、怯懦胆小,极易因受到批评或反对蒙受情感伤害,因此常心事重重,坐卧不安。面临应激或挫折,缺乏情绪表达能力,常将负性体验保存在意识中。

2.缺乏自信。通常有较强的理想追求,但由于人格的敏感和脆弱,一方面积极肯干、任劳任怨,另一方面对外界评价特别敏感,害怕承担重要职责,很难自我实现。当理想目标与现实性格产生明显冲突时,极易出现自我评价危机,表现为缺乏自信,怀疑自身价值。

3.行为被动退缩。具有交往需要和被动交往能力。希望被人接纳,又担心遭人拒绝和嫌弃伤及自尊。人际交往中也少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或者回避,或者无条件迁就他人,难以进行深人的情感交流。

4.焦虑体验。有交往需要,但对社交不利的后果非常敏感。因不能获得周围人同情与肯定,常与周围环境保持相当距离。这种矛盾和冲突常带来烦恼和优愁。

心理治疗以认知治疗为主,使患者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特别是不适当的防卫方式。治疗中充分肯定其感觉敏锐、谦虚、富有正义感和移情能力的长处,鼓励患者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此外可辅以自信心训练。

三、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又称性变态或性心理异常,指个体在性心理和性行为上明显偏离正常。这类心理障碍的共同特征是性兴奋的唤起,性对象的选择以及性行为方式等方面出现持久性异常表现。

性心理障碍成因复杂,生物学原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是通过后天心理和社会因素形成的,其中儿童早期经验对性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一)同性恋

在正常生活条件下,同性成员之间具有性爱的吸引力,并持续表现性爱倾向,称为同性恋。

同性恋通常始于少年期。一般认为童年期家长对子女的性别期望、教养方式及个体所处不良环境,是同性恋形成的重要因素。大学校园中,较多的是同性成员间的情感依赖,而不是性行为。有无同性性行为是区别是否真同性恋的重要指标。

临床上同性恋和异性恋表现为一个连续的移行的带谱。同性恋的性爱倾向是指思想与情感倾向,可伴有或不伴有性行为。

具有同性恋倾向的人,对异性成员可以毫无性爱倾向,也可以仍有较弱的性爱倾向或正常的性行为。以同性性爱倾向为主的人被诊断为同性恋。

同性恋者通常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如陷人情感危机或关系破裂,面临个人或社会冲突时,才感到需要求助于心理医师。心理治疗常采用支持性疗法,消除疑虑,寻找原因,使患者正视问题所在。继而采用行为治疗的厌恶疗法及行为矫正方法,培养患者对异性的正常情感。

(二)易性癖

心理上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相反,具有持续存在的改变本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称为易性癖。

临床上易性癖患者坚信自己属于另一种性别,对自己解剖生理的性别特征表示厌恶或痛苦,强烈要求转变为异性的解剖生理特征,如要求实行变性手术或服用异性激素。患者本身并无生殖器官解剖生理畸变与内分泌腺体异常,也不是由其他精神疾病导致的替身或化变妄想。通常这种愿望至少存在两年以上,且持续存在。

易性癖的病因尚不清楚,少数男性患者有性染色体畸变(XXY)或轻微脑功能缺陷。由于患者一般期望激素治疗或手术改变性别(换性术),故心理治疗难以奏效。但心理治疗对于患者面临的人际冲突和社会困境仍有帮助。

(三)恋物癖

受强烈的性欲望与性兴奋的联想驱使,反复出现收集异性使用的无生命物体,称为恋物癖。

临床上恋物癖几乎仅见于男性,所恋物体多为女性身体接触的东西,如内衣、乳罩、头巾、鞋袜等,通过抚摸、嗅闻引起性兴奋,或伴以手淫获得性满足。异性身体的一部分,如毛发、指甲等也可成为收集的对象。患者为了取得他们渴求的物体,常不惜采用偷窃的方法,但应与偷窃癖相区别。青少年或大学生通过正常交往获得异性的物品并加以珍藏,如纪念品或信物等,但不以此作为性刺激的重要来源或获得性满足的基本条件,是正常的,不属于恋物癖。

(四)异装癖

具有正常异性恋的男性有反复出现穿着女性装饰的强烈欲望,并由此引起性兴奋,称为异装癖。

临床上异装癖并非是由于特殊文化背景或社会流行风尚所致,纯属个体为获得性兴奋的特殊行为。通常该行为反复出现半年以上,且受强烈欲望驱使,如果加以抑制则引起明显的不安情绪。异性装扮本身不引起性兴奋者不属于异装癖。与易性癖不同的是,患者性爱的对象为异性,且不排斥自身的性器官,也不要求改变自身性别特征。异装癖与恋物癖关系密切,如果二者集于一身,则诊断为恋物性异装癖。

异装癖多源于童年家庭中不正确的性别角色期待和不良的教育环境。

(五)窥阴癖

反复暗中窥视异性裸体或性活动,以达到引起自身性兴奋的强烈欲望称为窥阴癖。

临床上,窥阴癖几乎仅限于男性,常在15岁前开始。患者受强烈性欲望和性兴奋的联想驱使,在半年以上时间内反复出现暗中窥视异性裸体或与性有关的活动,伴有当场手淫或事后回忆窥视景象同时手淫,以获得性满足。窥阴癖患者个性通常拘谨、胆怯,缺乏自信,羞于与异性交往,但对内心性冲动难以自制。患者一般具有不安全感,很少有性攻击行为。通过对淫秽及裸体画的欣赏并获得性的满足不属于窥阴癖。

窥阴癖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随性生理心理成熟,对异性躯体或生殖器官好奇,产生窥视行为,一旦与性体验建立条件反射,再加上个性缺陷发展而成。少年期不良家庭环境及色情文化影响,也是重要原因。

性心理障碍的矫治,通常需要消除患者的疑虑,帮助患者寻找原因,使其正视问题,树立治愈的信心,进而引导患者建立正常的性爱关系,如提供社交和集体活动条件,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等。心理治疗可采取放松疗法,解除紧张情绪,采取系统脱敏疗法减少异性交往中的恐惧和痛苦,采用厌恶疗法缓解和消除异常行为,同时辅以实际训练,塑造正常性行为。

心理治疗与心理辅导方法简介

在现代生活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对于平衡人们的心理,改善人们的适应能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可以增长知识,并且有助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一、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不仅是一种治疗方法,其理论也是当代心理治疗的基础。在人们所采用的各种治疗手段中,绝大多数技术都从精神分析系统中吸取了某些基本原则和技术,或受到了精神分析理论的推动。精神分析法是由弗洛伊德(Freud)在20世纪初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认为被压抑的情绪和心理冲突可成为导致人体功能失调的致病因素,是引起心理失常、损害人体健康的动力性原因。精神分析法间世以来,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从中产生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理论派别和治疗方法。在这里主要介绍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及治疗技术。

(一)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理论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观基础之上的。他认为人的行为是一个能量系统。人的各种本能需求构成心理能量,以冲动的形式被翻译或转移,但不会消失。人的本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包括性、饥、渴等维持生存所必要的驱动力;另一类是死的本能,与攻击和破坏有关。

人类的行为遵循快乐原则,追求欲望的立刻和全部的满足。但是人的本能欲望常与外部世界的要求相冲突,人不得不采用种种方法去折衷协调。弗洛伊德认为科学和艺术活动及所有文明的产物都是性与攻击性能量表达的产物。

1.无意识理论

精神分析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作为一切意识行为基础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他曾形象地比喻说,心理活动犹如一座冰山,意识是冰山露在洋面上的小小山岩,而无意识则是洋面下那看不见的巨大部分。他把人的意识状态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的心理部分,是随时随地可以认识到的现象。

意识不到的记忆、体验、感情和需要等心理活动属于无意识,无意识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另一个是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其中的思想暂时不属于意识,但可以回忆起来,转变成意识。人的精神活动主要由意识和无意识组成。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前意识之中的内容与意识之中的内容相互转换非常容易,而无意识部分的东西要进到意识中来则非常困难。无意识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影响。

无意识中包含了各种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所不容的原始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以及与各种本能有关的欲望。当这些欲望出现时就会在意识中唤起焦虑、羞耻感和罪恶感,从而加以抵抗,进行压抑。但是无意识之中的各种本能冲动或动机、欲望一直都在积极活动之中,有时还很急迫,力求在意识的行为中得到表现。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与生俱有的,是心理能量和本能的源泉。本我中的能量处于一种活跃状态。这些本能和欲望强烈地冲动着,不懂得逻辑、道德和价值观念,一味寻求无条件的、即刻的满足。本我是一种基本的动机力量,激发人们去寻求快乐并逃避痛苦,即遵循快乐原则。本我代表着非理性。弗洛伊德认为非理性更为重要,是理性的基础。本我是无意识的,不能直接同外部世界接触。本我总是在急切地寻找自己的出路,而其惟一的出路是通过自我。

弗洛伊德认为婴儿的人格结构完全属于本我。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自我既有防御机能,又有自主的机能。自我一部分是无意识的,一部分是有意识的,而其主要为意识的。

自我同时侍奉着三个严厉的主人: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而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协调本我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它对外感受现实,正确认识现实和适应现实,对内调节本我中本能欲望的宣泄。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

超我是从自我发展出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超我分为自我理想和良心两部分。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良心则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需要有一种控制攻击性的力量,于是出现了超我。超我大部分是无意识的,是父母权威的内化。它遵循至善原则,追求的是完善而不是现实中的快乐。超我是一切道德的代表,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

简单地讲,本我是心理能量的源泉,并且是求生存的必要的原动力。本我只能通过欲望的实现来得到满足,而自我可以通过从环境中选择对象来理智地满足本我的冲动,并降低紧张和带来愉快。超我代表了人格结构中的社会道德力量,它可以用良心去阻止心理能量的释放,或者用自我理念引导心理能量释放的方向。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个系统是有机地结合在一的,它们之间的作用是均衡协调的。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按现实可能的情况,允许来自本我的冲动产生有限的表达。如果这三种力量不能保持动态的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

3.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要协调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的要求和需要,如果它难以忍受其压力,就会产生焦虑反应。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以一定的方式调解冲突,使现实能够允许,超我可以接受,而本我又能有满足感。这种机能就是自我防御机制,又称心理防御机制。简言之,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用以降低焦虑的方法。防御机制的方法不是直接去面对产生焦虑的情境,而是通过否认、歪曲现实的方法去应付产生焦虑的情境。自我在采用防御机制时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它所消耗的能量完全可以挪作他用。心理防御机制是在无意识之中进行的一种儿童式的反应,这可能会阻碍现实行为的发展。大多数人通常都会采用这种保护性的机制。对于个人来说,不会采用所有可能的心理防御机制,而只会有选择地采用其中的某些机制,这些机制就可能在其自我中固定下来。综合弗洛伊德和其他精神分析学家的看法,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有下述几种。

(1)压抑

一些为社会伦理道德所不容的冲动、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这种机制叫压抑。虽然个人把痛苦或危险的想法和经历保存和隐藏起来,不让它们在意识中出现,但这些东西并未消失,仍在无意识中积极活动,寻求满足。被压抑的欲望会以梦、笔误、口误、记忆错误等方式出现。病态的压抑可能导致心理疾病,以神经症的形式表现出来。压抑可能是暂时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直到个人找到更为有效的应付方式。然而,压抑也可能使个体欺骗自己,阻碍自己学习更为有效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例如,一个不想下井的矿工,总是自己制造伤病,结果不能工作,但自己并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这种想法。

(2)投射

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或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欲望和动机,而这些东西往往是超我所不能容忍的。例如,与同学关系不好时声明:我喜欢我的同学,但他们讨厌我。

(3)反向形成

危险的冲动被与之相反的感情或行为所取代,把无意识之中不能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之中的相反的行为。例如,拿了桌子上苹果的孩子,当妈妈询问苹果的下落时,马上高声说:“我没拿。”

(4)固着和退行

心理不成熟,停滞在某一心理发展水平,当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例如,儿童在其弟妹出生时有时会尿床以引起父母的关注。

(5)否认

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不愉快的事实,似乎其从未发生过。否认在应激时有保护作用,但也会阻碍我们面对现实的冲突及日常生活的问题。例如,亲人因意外而亡故,坚持说其未死。

(6)合理化

为行为找出合乎逻辑和伦理道德的理由。合理化减轻了失望的打击,从而使我们能够在应付时不会严重地伤害自己。例如,在被撤换职位时,说服自己这项工作不是我所想要的。

(7)升华

把攻击性或性的冲动转化到为社会所接受的活动中。例如,将攻击性的欲望转化为竞技场上的拼搏。

(8)补偿

通过身体或人格其他方面的发展来掩饰弱点或自卑感。换言之,夸大正性的特点以弥补对个体自我概念产生负性影响的特点。例如,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可能会发展出讨人喜欢的性格。

(9)置换

因某事物而引起的强烈的情绪和冲动不能直接发泄到这个对象上去,就转移到另一个更为安全的对象上。例如,找个“替罪羊”发一通火,在工作中遇到的不愉快可能在家里表达。

4.性心理的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前五年的生活对儿童人格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人格的发展中,儿童的性欲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的发展就是性心理的发展。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的发展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分为五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性欲满足的对象也随之变化。每一阶段的性活动都可能影响个人的人格特征,甚至成为日后发生心理疾病的根源。

(1)口唇阶段

这一阶段出现在婴儿从出生到1岁,如婴儿的哺乳,这时口唇很自然地比身体其他部分获得更多的刺激。此期中婴儿的主要活动为口腔活动,非进食性的口唇活动是带有性意味的。口唇的机能是多种人格特质的发展基础,例如通过嘴吸人是获取的原型,含住是固执的原型。

(2)肛门阶段

这一阶段出现在婴儿的1-3岁,此期中婴儿要接受排泄大小便方面的训练。儿童发现通过对粪便的保持和排出都能得到性的刺激。这时儿童也首次体验到外部力量对冲动的控制,即儿童必须学会延迟排便带来的满足。父母对排便训练的态度对儿童人格特质的发展很有影响。

(3)生殖器阶段

这一阶段出现于3-6岁之间。儿童通过刺激生殖器获得快感。在此阶段,儿童可能产生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情结指的是儿子爱恋母亲而排斥父亲,现在泛指对异性父母的爱恋而排斥同性父母。通过解决这一情结,儿童学会了性别认同。这时,男孩还可能产生阉割焦虑,女孩则可能出现阴茎嫉妒。这一时期父母的态度对儿童将来在性方面的发展有最重要的作用。

(4)潜伏期

这一阶段是从6-12岁。此期儿童的性本能大大降低,进人一个“性的沉寂”时期。这时儿童的快感来源主要是对外部世界的兴趣。

(5)生殖阶段

这一阶段为青春期,大约在12-18岁左右。其特点表现为在生物性的生殖本能驱使下的非自恋行为。这时开始对异性和社交发生兴趣。

5.心理失常的实质

弗洛伊德学说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人类的发展需要对儿童式的冲动进行压抑,人到了成年以后仍要不断地与这种反社会的和破坏性的冲动进行抗争。由于本能欲望是求生存的原动力,人总是在不断地寻求欲望和冲动的满足,但是这些欲望冲动常常为社会和道德要求所不容许,这时人就感到了焦虑。为了防止焦虑的发展,就要设法干预、抑制或消除本能的冲动。在自我足够强大时,采用心理防御机制中的压抑能够获得成功,但是当自我力量减弱时,压抑未能成功,便产生了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压抑与被压抑两种冲突势力相妥协的结果就是对急于寻求表现的本能冲动予以化装,使之以神经症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

弗洛伊德指出:神经症的症状是性的满足的替代物。症状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望寻求满足的曲折的表现,症状能在无意识中带来满足,但同时在意识中又产生了焦虑。

精神分析治疗重在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通过分析,使病人自己认识到其无意识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变为意识的,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这样,症状就会消失。

(二)精神分析治疗的主要技术

精神分析治疗主要是采用梦的解析、自由联想的解释、移情分析、阻抗分析和挖掘潜意识,使之进人意识。

1.自由联想的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发掘出无意识之中的症结。

自由联想就是鼓励病人对进人头脑中的所有想法毫无误差、不加任何评价地告诉治疗者,不论其如何微不足道、荒诞不经、有伤大雅,都要如实地报告出来。治疗者的工作就是对病人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从中找出病人无意识之中的矛盾冲突为止。

2.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心理现象,梦是人的愿望的迂回的满足,是通往无意识的主要途径。梦的内容与被压抑的无意识幻想有着某些联系。人进人睡眠状态后,对意识的控制减弱,原来深藏在无意识里的愿望、恐惧和冲动。就以梦像的形式浮现出来。梦的内容具有象征性意义。梦的工作通过凝缩、置换、视像化和再修饰把原本杂乱无章的东西加工整合为梦境,这就是梦者能回忆起来的显梦。显梦的背后是隐梦,隐梦的含义是梦者不知道的。释梦就是由梦的表面内容深人到隐含内容,揭开梦境的重复伪装,寻求梦的真实含义。通过梦的解析使梦者认清真相,摆脱困惑。

3.阻抗分析

在精神分析治疗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病人的阻抗,对阻抗的处理也是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顺便谈谈阻抗及其处理。阻抗指的是病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有意无意地使治疗重心偏离。有意识的阻抗可能是病人怕治疗者对自己产生坏印象,或担心说错话,或对治疗者还不能信任。这种情况经治疗者的说服即可消除。更常见的是无意识的阻抗,也就是对治疗的阻抗,病人自己无法意识到也不会承认,可能还会为自己的这种无意识行为寻找理由,进行辩解。病人往往口头上表示迫切希望消除症状,但行动上对治疗却并不积极协助。

无意识阻抗更难解决。弗治伊德认为,那些不能向别人承认的东西、不愿谈论的东西更有意义和分析价值。治疗者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通过分析阻抗产生的原因,帮助病人认清阻抗,这样治疗才会有进展。

4.移情分析

移情是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病人把治疗者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而产生情感反应时即为移情。通过移情,治疗者可以了解病人对他人的情绪反应,引导他讲出痛苦的经历。对移情的分析可以帮助病人认识到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区别,对移情的处理可以成为病人对症状领悟的重要来源。

由于大多数的移情性情感反应都是无意识的,因此需要治疗者巧妙地解释和重新确立与病人的关系。移情至少有三点积极的作用。①为治疗者提供病人早年感情经验及人际关系的线索,以便发掘无意识内容。②给病人提供一个机会,表达出多年埋藏在内心的感情体验或纠葛。③移情分析有助于病人形成对内心冲突在现实生活中的“异常”表现的认识,从而达到对自身问题的领悟。

5.解释

解释是精神分析中最常用的技术。解释就是揭示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比病人正视他所回避的东西或尚未意识到的东西,使无意识之中的内容变成意识的。解释是一个缓慢而又复杂的过程,在病人有接受的思想准备时进行。一般较有效的方法是在一段时间内渐渐地接近问题,从对问题的澄清逐步过渡到解释,而且要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向病人指出其行为、思想或情感背后潜藏着的本质意义,使其对症状的真正含义达到领悟。

精神分析首次为理解和治疗心理障碍提供了一种全面的理论,并且直到今天仍被普遍应用,也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进展。

精神分析的很多观点已经不同程度地为心理学家所接受。但是,精神分析并不能解释所有的心理现象,仍需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个人中心疗法

个人中心疗法是现象学派的一种。

现象学派的特点是首先关注来访者的感情,其次才是其思想和行为,因而现象学派又称情感派。现象学派源于心理动力学及存在主义的思想,强调个人当前的感觉和行为对自我的理解更为重要,而不是关注他们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行为,注重来访者和咨询员在咨询关系中内在体验的表达。现象学派尊重来访者的主观体验,相信来访者有能力做出正性的和建设性的有意识的选择。现象学派强调诸如自我实现、选择、个人责任心、价值和意义等概念,治疗过程中重视治疗者的态度而不是治疗技术,注重扩展自我意识,要求个人对自己的状态及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使自我整合或统一。当人们对自己认识更多时,能够做出更好的选择,使自己生活得更有意义。现象学派包括个人中心疗法、格式塔治疗法和存在主义治疗法等。我们在这里主要介绍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个人中心疗法。

(一)个人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

罗杰斯认为个人中心疗法是“一种观点、一种哲学、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存在的方式,它适合于任何情境,只要这一情境的目的是促进某个个人、团体或社会的发展”。他认为,只要给来访者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和气氛,他们就能产生自我理解,改变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导向的行为。他的个人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观点如下。

1.人性观

罗杰斯认为人能够指导、调节和控制自己。他认为应当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每个人都有其对现实的独特的主观认识,每个人都有权拥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在不践踏他人权利的前提下,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兴趣。

罗杰斯认为人的行为及适应环境的方式总是与他们对自己及环境的知觉相一致的。自我是主观的。从根本上说人是生活在自己的个人世界和主观世界中。个人对环境的知觉及对环境的相互作用随着自我感觉的变化而变化。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的个人能够接受自我的主观方面,依赖自己的主观评价而非外界的评价生活。

罗杰斯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倾向。不但人,而且所有有机体都拥有一种为了维持和增强自己而表现出的先天的发展自我各种能力的倾向性,他称之为实现的倾向。人类有一种成长与发展的天性,朝向成长、健康、适应、社会化、自我实现和自治的方向。这种实现的倾向操纵着一切有机体。生命的本质在于有机体是以维持自己、增长和繁衍自己的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主动过程。自我实现倾向是一种最基本的动机性驱动力。

罗杰斯认为人基本上是好的和值得信赖的,这些好的特性是与生俱来的。而某些“恶”的特性,如欺骗、恨、残酷等,则是由于防御的结果。

2.自我概念的理论

(1)自我概念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的主观知觉和认识。自我慨念并不总是与一个人自己的经验或肌体的真实的自我相一致的。自我概念是透过个人与环境的作用而形成的,由大量的自我经验和体验堆砌而成。个人的经验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符合个体的需要,被个体直接体验、知觉到,被纳人到自我概念之中;另一种是由于经验与自我感觉不一致而被忽略;第三种是经验和体验被歪曲或否认,用以解决自我概念与经验和体验的矛盾。这种自我概念形成之后,就会使人产生两种需要,一种是为满足别人需要而得到别人积极关注的需要,另一种是对自己积极自尊的需要,这两种需要之间的冲突矛盾是造成心理失调状况的原因。

(2)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是指有机体对自己的感受,对自身的经验和体验进行评价,以帮助自我成长,这种评价过程与他自身能否体验到自我需要的满足情况有关。例如,婴儿的行为表现出他更喜欢新奇感和安全感等体验,他会依靠这些经验来维持有机体并使之得到发展;而对于那些不利于他维持自身及其发展的东西,如疼痛和饥饿等感觉体验,他会采取拒绝的态度。在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中,经验被准确地接受,不断地更新,并且被满意地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价值从来就不是固定的和刻板的,自我实现倾向是个体发展和保持积极价值的标准和目标。

(3)价值的条件化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存在着两种价值评价过程。一种是有机体的评价过程,另一种就是价值的条件化过程。个体在早期就存在对于来自他人的积极评价的需要。当个人的行为得到别人的好评,被别人所赞赏时,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人会感到自尊。然而这种需要常常与他自身的体验发生矛盾和冲突。例如,一个男孩觉得打弟弟使他感到很快活,但父母却对他说:“你很坏,你这样做一点也不可爱。”这个男孩这时体验到一种负性的消极的评价,因为他父母不喜欢他这样做,结果他可能产生歪曲的评价,“我觉得这种行为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而正确的体验应该是“在我干这件事时,我感到高兴而我的父母感到不满”。

这种不正确的评价不是建立在个体自身的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之上,而是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这就被称为价值的条件化。这一过程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个体的实现倾向,当他采用这一过程反映现实时,就会产生错误的知觉,而这可能更多地是为了避免出错而不是为了自己真正的需要。当自己对某一行为感到满意而别人没有感受到满意,或者别人感到满意而自己没有感到满意时,便会出现一种困境。为了免于出现自我概念间的不一致,就会导致一种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和谐,进而出现适应不良的行为。

3.心理失常的实质

罗杰斯认为,适应程度低的个体,他的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价值的条件化作用的基础之上的。个体为了保持自我对环境的适应,可能为了符合别人的期望而否认和改变他们自己的价值,而实际上这并不符合自己本来的愿望。这样的后果就是个体会把其他重要人物或团体所倡导的角色作为自己的角色,而失去了自己的个人认同,通过否认自己的经验以达到被别人接受,实际上是在欺骗自己。因为一心追求被别人的接受并不一定能保证被人接受。一旦自我概念是通过别人进行定义的,在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就会发生不和谐。然而,人自身应当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如果一个人的真实价值越来越多地被从别人处借来的价值所取代,而本人又感觉好像是自己的价值,这样,自身内部就发生了分裂.这个人就会感到紧张、不舒适。为了阻止这些使自己感到威胁的经验形成的意识,就要建立防御机制,来维持自身造成的假象,好像戴着假面具生活。这时人就越来越不能与环境适应,并出现烦恼、焦虑和各种异常行为。这就是心理失常的实质。例如,一个女孩,从小母亲就告诉她“男人大多都不怀好意,少和男孩子来往”。于是她只和女孩来往,受到母亲称赞。

而到了青春期,她朦胧地对班上一长得英俊且学习好的男生产生好感,想接近他。她一方面认为母亲说得有道理,一方面又觉得那个男生好,愿意接近他,心理很矛盾,出现了焦虑、失眠等心理症状。

(二)个人中心的心理治疗技术

罗杰斯认为应当相信,每个人都存在自我实现的倾向,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每个人都有能力引导、调整、控制自己,有能力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他认为,人的许多心理失常行为的产生,都是因为环境不适当,致使个人潜能不能发展或向歪曲的方向发展。影响自我实现的生活环境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因此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为来访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其能够减轻自我概念与自我经验矛盾时的焦虑,帮助来访者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和探索自我,达到对自我的理解和接受,实现自我概念的统一和谐。治疗主要关心的是来访者对情感的体验。从这一角度讲,个人中心疗法的主要技术在于治疗者对来访者的坦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以及设身处地的理解,从而建立一种良好的治疗关系,而并非是什么具体的方法。

1.坦诚

坦诚是成功的治疗者最基本的态度。坦诚的特点就是表里如一,即与来访者交流时,治疗者对自己不加任何矫饰,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出现,来访者所看到的是治疗者的真实情况,没有任何的隐瞒和作假,治疗者也不会对自己的不足进行防御。坦诚也是和谐。一个处于和谐状态的治疗者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他们的情感和思想中的体验,两者如何在意识中进行融合,以及这种意识如何向来访者表达,表达出完整的自我,并起到治疗的作用。坦诚也意味着治疗者要把自己公开表现于治疗关系中所发生的情感体验之中,随时把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毫无保留地反映出来,不管这种情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治疗者的真诚可以消除与来访者交往上的障碍。而且也给来访者提供了一个真诚与自我和谐的榜样作用,使来访者尝试用更和谐、坦率的方式做出反应,并且在这种真诚、安全、自由的气氛中,去掉威胁,把郁积在内心的秘密和感受尽情地吐露出来,消除心理紧张。

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意味着尊重来访者,真诚地接受来访者所有的自我体验,不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作为一个人来接受他。治疗者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意强调他们的长处,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在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时刻,治疗者都需要乐于接受来访者可能会有的混乱、恐俱、蔑视、痛苦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情感。这种态度向来访者传达的信息是,治疗者乐于接受他们此时的真实自我,这种关注是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然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并不是对一切都喜欢,而且没有任何人能在所有的时间里对每一个人都表现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但是,治疗者在治疗的大多数时间里应表现出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态度。

3.设身处地的理解

也称共情式的理解,就是用来访者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问题,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体会他们的痛苦和不幸。治疗者时时刻刻都应该是非常敏感的,能够反映、理解、适应并说明来访者的情感状态。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指的是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要做到共情式的理解,治疗者必须从来访者内心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地体验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但又不对此进行判断或受他们的感染。治疗者还要能体会来访者难以觉察到的意义,但是不能把这种处于来访者无意识中的意义很快提出来与来访者对峙,因为这样做会对来访造成威胁.共情式的理解还要求治疗者能够以言语准确地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并引导来访者对其感受作进一步的思考。

当来访者能够感受到坦诚、积极关注和共情反应时,他们也会开始关注和接受自己,能够脱下虚假的面具,并且更加开放地体验到他们自己,随之也会出现自我的能力和无条件的积极自尊。经过个人中心的治疗,来访者可达到某种程度的人格改变,焦虑减轻,自我防御减少,使自我概念与自我经验或体验更趋于一致。

三、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是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的一种非常通用的新型心理治疗方法。它与其他心理治疗法的区别在于,行为疗法是用心理学中有关学习过程的实验所建立的学习原理和方法,克服不适应行为习惯的过程。这种治疗方法把着眼点放在人们可以观察的外在行为或可以具体描述的心理状态上。行为疗法便于治疗者学习掌握,也便于个人的自我心理调适,因此应用比较普通。

(一)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这一理论来源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这个实验使狗对无条件刺激物(如食物)产生反应(流唾液),通过无条件刺激物(食物)与中性刺激物(如节拍声)的结合,使狗对中性刺激物(节拍声)也产生相同于无条件刺激物(食物)的反应(流唾液),这就形成了条件反射。此时的中性刺激物称为条件刺激。

也就是说,只要给一个条件刺激,有机体就会出现如同先前无条件刺激的反应。

一般地说,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有这样几个基本现象:其一是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这是条件刺激取代无条件刺激,形成特定的刺激—反应关系的获得过程;其二是泛化,这是人或动物把学习得到的经验扩展运用到其他类似的情境中去的倾向;其三是消退,在条件反射建立后,不再需要无条件刺激,仅由条件刺激就可引起条件反射,但是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条件反射的强度就会逐渐下降,直至产生消退,不再出现条件反射。

2.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最初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研究的,但贡献最大的是斯金纳。“斯金纳箱”实验是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的基础。在这个实验中,关在箱子里的白鼠偶然压下杠杆使灯亮因而得到食物。在刺激出现时,通过尝试错误及偶然的成功,寻找出一个适宜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带来某种结果。这种条件反应就是操作条件反应。这里强调操作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的产生。根据这一原理,行为既可作用于环境以产生某种结果,又受控于环境中偶然出现的结果,一种行为过程的发生次数受该行为的后果的影响而变化。如果一种行为之后出现了好的结果,这种行为就趋向于保持下来,若效果不好,则趋向于被消除。

3.模仿学习理论

模仿学习理论的代表主要是班杜拉。模仿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会的,学习的过程是模仿的过程。当通过模仿习得的可以得到个体的奖励,内心认为是值得的,或已经见过这种行为给模型带来的好处,个体更愿意运用这些行为。模仿学习有助于人们学会很多重要的技能,但也可能会在习得不良行为方面起作用。运用模仿学习理论进行心理治疗就是通过强化等手段,使个体模仿学习一些适应的行为,克服过去习得的不良行为习惯。

(二)行为治疗的主要技术

1.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根据反条件作用原理,利用人的肌肉放松状态去拮抗由焦虑引起的心率、呼吸、皮电等生理的变化反应。放松状态多次与引起来访者焦虑的刺激物结合,即可消除原来因该刺激物引发的焦虑的条件反应。由于人的肌肉放松状态一次只能对抗一个较低程度的焦虑反应,因此治疗时便从引发来访者低程度的焦虑的刺激物开始。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在来访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来访者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一旦某一刺激不再引起来访者的焦虑反应时,治疗者就可以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来访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个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所谓系统脱敏就是按焦虑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逐渐地进行下去,使来访者对有关的刺激不再感到焦虑。

例如,用系统脱敏法治疗考试焦虑。首先用放松方法,使来访者放松,然后根据引起焦虑的强弱程度将刺激由轻到重排列。

如:①听同学谈论考试;②听老师谈考试问题;③与同学一起讨论考试问题;④自己在家里想像考试情景;⑤自己在家里设置考试情景模拟考试;⑥在学校里按考试情景进行模拟。系统脱敏时,从引起焦虑最低的项目开始,达到放松后,再进行下一个阶段的训练,逐渐降低对考试的焦虑程度,直到来访者对真实的考试不再焦虑为止。

2.决断训练

决断训练又称自信训练,肯定性训练。它是得到广泛支持的一种行为治疗技术,适用于人际关系的情境。治疗者发现,来访者可能会因他人占了来访者的便宜而丧失自尊,不能以适当的方式去面对他们的父母、配偶、上司或其他人,或者以攻击性行为取代自信行为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这里他需要拥有自信的技巧加强他的应付行为和问题解决行为。决断训练就是帮助来访者正确和恰当地与他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教给来访者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不损害他人的权益。通俗地说,决断行为是在别人提出过分要求时进行拒绝,或当自己感到做不到某事时说“不”字。决断行为或自信行为本身包括以直接、诚实、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自信行为的个体通常对自己感觉良好,认识到他维护了自己而没有贬低或指责他人,结果是增强了自尊。在进行决断训练时,首先要找出来访者不能很好表达某一问题的原因,然后建立自信行为的目标,进行角色扮演,并不断逼近所欲达到的行为目标,随后要把决断In'练所学到的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去。通过决断训练,使来访者能够表达或敢于表达自己的正当要求和意见或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

例如,一位女同学正在复习明天考试的科目,同学要借走她的课堂笔记,她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可自己又非常需要这本笔记,为此心中很是苦恼。她在很多时候常常是很难拒绝别人的要求。治疗者首先帮她分析了这样做利弊,使她认识到自己这样处理是不妥当的;然后治疗者为她示范怎样以不伤害对方感情的方式拒绝别人提出的自己不愿接受的要求,接下来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让她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治疗者对其合适的反应进行肯定,指导其进一步的改进。由于治疗者这里的宽松环境使来访者能够完全充分地用新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当这种行为反复练习后,来访者就可以将其自如地运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去了。

3.满灌疗法

满灌疗法又称“暴露疗法”。它是让来访者直接接触引起他恐怖的各种刺激性情境,使之逐渐忍受和适应,进而达到消除焦虑的目的。运用满灌疗法,一开始就应让来访者进人最使他恐怖的情境之中。一般采用想像的方式,鼓励来访者想像最使他恐怖的景象,或治疗者在其身边反复讲述他最恐怖的景象细节,或让其观看其恐怖的录像、幻灯等,同时不允许他采取任何逃避的行为。在反复的刺激下,来访者看到即使最令他恐怖的景象出现,也没有出现对他不良的后果,他的恐怖、焦虑情绪就会慢慢消除了。例如,一位同学对讲演紧张,一讲演就心慌、出汗,常常为此忘记讲演内容,治疗者就让他想像他讲演时最糟糕的情况,想像老师的大声呵斥,同学的哄笑等令他尴尬的情况。这样反复进行多次,就能降低对讲演的焦虑紧张情绪。

在使用满灌疗法时,应当针对来访者的人格特点,选择刺激场景以不至于使对方承受不了而发生意外为前提条件。

4.行为契约

行为契约就是来访者与某人或某几个人达成一个协议,承诺自己要达到某一目标。使用行为契约所涉及的问题包括减肥、戒酒、戒毒、戒烟等。有关研究表明,这种行为契约策略对所有年龄和所有职业的人都很有效,尤其是对儿童的作用更明显。

行为契约是经过协商而达成的。在订契约时要选择切实可行的目标,并进行具体明确的描述,在协议中通常要明确注明某种程度的表现要在什么时候达到,以及达不到时的后果是什么。行为契约应该对来访者不构成威胁,一般是达到目标时给予下强化,而不是对不良行为进行惩罚。另外,契约要有一定的变通性,某些措辞可以根据双方的意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做些改变。行为契约的效果会因不同的使用者及使用的情境而异。不过,最重要的是将行为契约作为一种对来访者进行强化的手段,其语气及所欲达到的目标都应对来访者有积极的意义。

5.模仿学习

模仿学习也是行为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其原理主要来自社会学习理论,选用人类通过模仿学习而获得新的行为反应的倾向,帮助某些具有不良行为的人以适当的反应取代其不适当的反应,或帮助某些缺乏某种行为的人学习这种行为。模仿常采用听录音、看电影、看录像,或者由治疗者示范等方法进行。

例如,一个同学不会与陌生人打交道,就可以采取放关于人们第一次交往时的有关录像,让其注意观察别人在遇到陌生人时如何打招呼,如何交谈,然后与来访者一起讨论在第一次与陌生人交往时应当注意些什么,应当如何交往等,同时要对其做得好的行为予以强化,使来访者通过模仿学习与陌生人交往。

行为治疗多用于较为单纯的行为问题,当行为问题的复杂性增高时,在运用行为治疗的同时也要进行一些认知方面的处理。行为疗法中的许多治疗技术是富有成效的,也常常被其他的治疗学派所选用。

四、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Albert 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是认知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因它也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称之为一种认知一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辩的途径来改变来访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解决来访者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一)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

1.ABC理论

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障碍的基本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是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烦恼和困扰。如果某个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可以愉快地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以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在ABC理论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时相应而生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s);C是指判断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行为结果(Consequences)。通常,人们都认为是外部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C。但是合理情绪疗法理论认为A并不是引起C的直接原因,只是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看法、解释和信念B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

例如,两个人一起走在路上,迎面遇到一个认识他俩的人,但对方没与他们打招呼就走过去了。这时,其中一个对此无所谓,该干什么还继续干什么,而另外一人却怒气冲冲,以致无法平静下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前者的想法可能是:他可能正在想事情,没注意到我们,就算是看到了我们而没理我们,也可以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后者却可能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是故意这样做的,就是不想理我,就是看不起我。他凭什么这么对待我?!

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在这里,前者可能持有待人要宽容的信念,而后者可能持有“别人绝不能不公正地对待我”这样的信念。这两个人的信念,一个是合理的信念,另一个则是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做出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2.不合理信念

艾利斯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生情绪困扰,甚至导致神经症的几类不合理信念,并分别对其不合理性作了分析,现总结如下。

①一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的人,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这其实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如果某人坚持这个信念,他就可以千辛万苦、委屈求全地取悦他人,以获得他人的欣赏,但结果必定会使他感到失望、沮丧和受挫。

②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即在人生的每个方面都能有所成就。这也是不可能的事。追求这样十全十美会使他产生自卑感,害怕失败,也会导致他把每种活动都看作是竞争性的,而无法享受这些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③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可憎,他们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

世上没有完人,也没有绝对地区分对错与好坏的标准。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但仅责备和惩罚是于事无补的,不能因一时的错误就对他们产生极端排斥和歧视。

④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灾难性的事情。

现实的生活中,并非所有情境都是我们所期望的,受挫折是很正常的事。受挫可能是令人不快的、烦恼的,但并不是灾难。把一件事情看作是灾难,只会使我们感觉更糟。如果我们不喜欢某事,我们可以试着去改变;如果无能为力,那么我们应该接受它。

⑤不愉快是由外界事物引起的,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和支配的。外在因素会对个人有一定的影响,但实际上并不是想像中的那样可怕和严重。如果能认识到困扰之中包含自己对外部事件的知觉、评价及内部语言的作用,这些困扰便会得到抑制和改善。

⑥个体应该对危险和可怕的事物时时关心并不断地考虑这桩事。对危险和可怕的事物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是正确的,但过分的忧虑则是非理性的。因为坚持这种信念并不能改变这种情形,只会夸大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⑦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承担的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倒不如逃避它们。逃避问题从表面上看缓和了矛盾,但问题却始终存在而得不到解决,我们最终还是要面对它。时间一长,问题便会恶化或连锁性地产生其他间题和困难,从而更加难以解决。

⑧人需要依赖别人,特别是需要依赖比自己更强而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好些。虽然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要依赖别人,但过分夸大依赖的必要性则可能使自我失去独立和个性化,导致更大的依赖,从而失去学习能力,产生不安全感。

⑨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无法改变的。过去会影响到现在,但是不能说这些事件会决定一个人的现在和将来。人们可能以过去为借口来逃避对行为的改变。事实虽不可改变,但是对事件的看法却是可以改变的,因而人们仍然可以控制和改变自己以后的生活。

⑩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们的问题而悲伤难过。关心他人,富于同情心是有爱心的表现。然而,别人的事情常常与己无关,因此我们不可能那么地关心。如果他人间题引起我们的关注,让我们难过的是我们对他人行为所赋予的意义。

过分投人他人的事情就可能忽视自己的问题,为他人的问题悲伤难过常会影响我们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⑧人生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应有一个惟一正确的答案,如果找不到这个答案,就会痛苦一生。人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问题都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如果坚持寻求某种完美的答案,只会产生持续的焦虑,并且会使自己感到失望和沮丧。

从以上不合理的信念中,可以归纳出相应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如,我喜欢如此,我应该如此;也许一一定;有时候一总是等。许多不合理信念就是将“希望”“想要”等变成“必须”“一定要”或“应该”的表现。许多学者对不合理信念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是不合理信念的三个主要特征。

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这种信念通常与“必须”和“应该”这类词联系在一起,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应该友好地对待我”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可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对于某个具体的人,他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会依他的意愿而改变。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而陷人情绪困扰之中。

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其表现就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的评价,其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其结果是导致对自己自罪自责、自暴自弃,对他人求全责备,并产生愤怒和敌意的情绪。艾利斯指出,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自己和他人为有可能犯错误的人类中的一员,应以评价一个人的具体行动和表现来代替对整个人的评价。

糟糕至极是一种对事物的可能后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预测,是一种灾难的预测。坚持这种观念会导致个体陷人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难以从耻辱、悲观、抑郁、焦虑之中自拔。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可能有比之更坏的情形发生,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义为百分之百地糟透了。合理情绪疗法认为非常不好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面对这些不好的事情,我们应该努力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状态,而在不能改变时学会如何在这种状态下生活。

3.心理失常的实质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个体的认知系统对事物产生的不合理、不现实的信念是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根本原因。这一点在ABC理论中做了具体的说明。合理情绪疗法认为情绪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态度、价值观念,也是一种认知过程。一个人的情绪不但起源于这些信念,而且也会因为这些信念稳定存在而持续下去。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来改变、控制其情绪和行为结果。

(二)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技术

合理情绪疗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来访者以合理的思维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尽力减少或消除不合理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合理情绪疗法实际上是一种对有情绪困扰的人实施再教育的过程,重视治疗者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治疗者训练来访者科学地进行逻辑思维与分析,使其学会使用客观、合理的思维,用以代替旧的非理性的思维。合理情绪疗法的常用治疗技术包括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合理情绪想像和认知性的家庭作业等。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这种辩论方法是指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对来访者所持有的关于他们自己、他人及周围世界的不合理信念和假设进行挑战和质疑,以动摇他们的这些信念。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治疗者积极主动的提问来进行的,借助于不断重复的辩论过程,不仅使来访者认识到他们的哪些信念是不合理的,而且要让来访者分清什么是合理的信念,什么是不合理的信念,并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的信念。在辩论时首先要找到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才可能有效地进行辩论。要注意的是,所找的不合理信念是指来访者对某类事物所持有的信念而不是其表面的想法。在辩论中还要求治疗者引导来访者对这些不合理信念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促使他们对自己的问题深有感触。

2.合理情绪想像

来访者的情绪困扰有时就是他自己向自己头脑传播的烦恼。他经常给自己传播不合理信念。在头脑中夸张地想像各种失败的情境,从而产生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合理情绪想像就是帮助来访者停止这种传播的方法。在进行合理情绪想像时,首先要使来访者在想像中进人产生过不适当情绪反应的情境之中,让他体验在这种情景下的强烈情绪反应。然后,通过帮助来访者改变对自己情绪体验的不正确认识,使他能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应。最后,停止想像,让来访者讲述其情绪变化过程,此时治疗者要强化来访者的新的合理的信念,纠正某些不合理的信念,并补充其他有关的合理信念。

3.认知性的家庭作业

认知性的家庭作业是为了让来访者在会谈时间以外,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会谈之中的内容,并且学会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认知作业有合理情绪疗法自助表和合理的自我分析。这种自助表是为合理情绪疗法特制的一科自助表格,其内容是要求来访者先写出事件A和结果C,然后再找信念B。来访者从表中列出的几种常见的不合理信念中找出与自己情况相符的B,或写出其他的不合理信念。接着,来访者要对自己所有的不合理信念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合理信念,填在相应的栏目中。最后,来访者要填写所得到的新的情绪和行为。合理的自我分析与自助表内容相似,但它是一种完全由来访者自己完成的报告,报告的重点以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为主。事实上,这种自我分析人人都可以做,因为每个人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信念。

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富有特色和成效的心理治疗方法。由于它偏重于认知,因而对于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更为有效。

五、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由日本学者森田马教授在1920年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由于其理论起源于东方文化,因此具有东方文化色彩,不仅在日本广为使用,而且在我国也颇受心理咨询与治疗界的欢迎。目前森田疗法也推广到欧美,在用其治疗神经质症状上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一)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

1.神经质和神经质症

森田疗法的最佳适应症是“神经质”。神经质被森田认为是神经症中的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神经性睡眠障碍等。森田根据自己对“神经质”的理解,将其划分为普通神经症、强迫观念和发作性神经症三种类型。“神经质症”是森田的学生、森田疗法的另一代表人物高良久武提出来的。他提出“神经质症”概念,是为了更准确地将神经质人格倾向与神经质障碍区分开来。

2.疑病素质

森田认为神经质患者都是在一定的素质倾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素质,他称之为疑病素质。他认为疑病素质是一种精神上的倾向性。具有疑病素质的人精神活动趋于内向。他们内省力强,常常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及异常非常敏感、过分关注,总是担心自己身体的某些不适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而且总喜欢对自己的身心症状做出有意识的分析与解释。他们的这种过分敏感,极易产生焦虑和痛苦。森田认为,患神经质的人大多先天就有一种疑病素质。

3.精神交互作用

森田认为,人们在自然环境和社会中生存,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知识的不安、恐惧、担心、焦虑的心理,这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是完全正常的心理现象。例如,由于思虑过多而引起失眠,由于初到一个新的环境而感到紧张等。一般的人并不太在意这种不适,慢慢地随着人的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这种不适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而神经质者不是这样,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这种不适上,而且认为自己的这种感受是非常独特的,是不应该有的,因此力图排斥它、否定它。结果,由于他们对自己感受的过分注意,这种敏感的感受又会使注意进一步加强,使感觉和注意相互作用,其结果,使不安发展为慢性神经质症。森田称这一现象为“精神交互作用”。森田对精神交互作用的解释是:“就是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面对这一敏感的感觉又会越来越吸引,进一步固定于它,这样一来,感觉与注意彼此促进、交互作用,致使该感觉越发强大起来。”精神交互作用是神经质的发病机制。

(二)顺应自然的治疗原则

神经症的形成是精神交互作用的结果,要对神经质症状进行治疗,就必须要打破这种精神交互作用,这里重要的是对症状采取顺其自然的接受态度,而不是对抗的态度。

森田对顺应自然的看法相当于禅宗中的“顿悟”状态。也就是使人们认识自己和自然界的关系,了解人自身控制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对于人自身能力不能控制的自然现实的存在必须采取一种接受的态度,抵抗是毫无用处的。用在治疗神经质症时,就是要认识到对于症状个人采取抵抗的态度是徒劳的,应当接受症状,带着症状去学习与工作,症状会由于个人不再关注和抵抗而逐渐消失。

森田认为顺其自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①遵循人的情感活动规律,接受不安等令人厌恶的情感。

森田认为人的情绪活动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的情感是人的天性与外界相作用时产生的一种自然的反应,如遇到挫折就会抑郁、愤怒,失去亲人就会悲伤,遇到好事就高兴、愉快等,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只能遵循这一规律。神经质症者总是对自身出现的恐惧不安或苦恼等消极情绪采取不接受、抵抗、压抑或回避的态度,这就违反了情绪活动的规律。他们反抗的结果是使自己陷人了神经质的病症之中。因此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顺应情绪变化的客观规律,接受不安的令人厌恶的情感,让它顺其自然,“不安就不安吧,由它去吧!’消极情绪会自生自灭,同时也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

②遵循精神活动的规律,接受自己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森田认为,每个人都并非是圣贤,因此每个人随时都会产生各种观念和想法,包括那些邪恶、嫉妒、狭隘的认识,这是精神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并非是一个人的理智和意志所决定的。因此人不必过于要求自己完美。抵抗有时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要注意自己所采取的行动。如果过分苛求自己,抵抗自己的各种想法,就会发生心理上的冲突,会由极端的完善欲造成强烈的劣等感,导致强迫观念的产生。

森田还认为人对生的欲望和对死的恐怖是两种对立的心理现象,要接受这种现象,而不必为出现死亡和恐怖而不安,也不必拼命排除那些令人恐惧的念头,使自己陷人激烈的精神冲突之中。只有认清精神抵抗作用,才可以减轻和消除精神内部的冲突。

③要顺应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神经质症者的症状本没有什么特别的身心异常,只不过是他的疑病素质把一般人都会出现的不适当做症状,加以集中关注,才使得感受与注意发生精神交互作用,使症状持续下来。使其了解症状形成的规律,接受症状,不再过分关注和排斥,症状就会慢慢减轻或消除。

④遵循主观应符合客观的规律,接受“事实惟真”的观点。

森田认为患神经质症的根源在于人的思想矛盾。这一思想矛盾的特征就是以主观想像代替客观现实,以“理应如此”限定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针对思想矛盾,森田提出了“事实惟真”的观点,也就是“事实即是真理”。他提出,事实就是事实,不要把情绪或想像误认为是事实来欺骗自己,必须承认事实,认清自己的精神实质就是自觉,如实地确认外界,就是真理。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想法代替客观事实,只有主观符合于客观才会跳出思想矛盾的圈子。

森田认为做到顺应自然的途径就是行动。他提出“行动转变性格”,“忍受痛苦,为所当为”。就是说神经质症者要正视自己的不良情绪,接受症状,带着症状去做应当做的事,这样,把注意力慢慢转移到要做的事情上,就会减少对症状的注意,逐渐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使症状减轻以至消失,在行动中转变了自己的强迫观念及不良性格。

(三)森田疗法的治疗方法

森田疗法有两种形式,一是门诊治疗,一是住院治疗。

1.门诊治疗

门诊治疗主要适用于那些神经质症状既不是很轻,又不是很重的人。他们的正常社会生活受到了影响,但还没完全达到需要住院治疗的程度。

门诊森田疗法的适应证是那些经诊断确实无器质性疾病的带有轻度和中度强迫倾向,并伴有症状固着性的患者。对焦虑神经症、对人恐怖症、神经衰弱、强迫观念症比较有效。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①在听取患者叙述病情后,指明其感受是属于功能性障碍,他的症状不是疾病导致的异常,让他充分体验各种感受。

②讲解神经质症的性格特点和神经质症的形成过程,帮助患者弄清症状的本质。

③介绍森田疗法的治疗要点,要患者养成“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接受自己的症状,不加以抵抗并带着症状做日常的事情。

④针对患者认为自己有病,所以什么也干不了的顺行思维特点,采用逆行性思考方式予以治疗。如告诉他,如果什么都不干会加重,使他认识到焦虑是人们正常的情感在起作用。

⑤反复使用,并让患者反复学习一些着名的格言和比喻,如“忍受痛苦,为所当为”,“日新又日新,日日是好日”等,使治疗原则深人人心,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⑥要求患者记日记,记录自己日常的行为活动及思想状态,治疗者要认真加以批阅,给以及时、适当的指导。

2.住院治疗

对症状较重,不适合做门诊治疗的病人应采取住院治疗方法。

住院治疗为患者提供一个全新的环境,使患者在一种与外界隔绝,不与外界交往的特殊环境中专心致志地接受治疗,这有助于切断精神交互作用,体验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有助于改变患者的性格特点,最终使其获得对生活的体验与自信。

住院治疗分为四期。

①绝对卧床期(4-7天)。在此期间,把患者隔绝开来,禁止患者会客、读书、谈话、抽烟、看电视、听音乐等一切活动,除吃饭和大小便外,保证绝对卧床。医生不做任何解释和安慰,对患者症状也不过问。一般来说,刚住院时患者情绪比较稳定,但随着卧床时间的延长,会感到烦躁不安,产生各种想法,甚至怀疑这种疗法的疗效。有时极度痛苦,难以忍受,随之又会平静下来,开始思考自己的一切,并产生强烈的要起床做点什么的欲望,此时可以进人第二期。

②轻工作期(3-7天)。在此期间仍不允许患者与别人交谈、看书、看报、看电视、会客等。夜里卧床时间为七八个小时,白天可到室外做些轻微的活动,晚上开始记日记。并可以逐渐放宽对工作量的限制,让其做一些体力活。当事人从卧床期进人轻工作期,会有一种从无聊中解脱出来的愉快情绪,对周围环境有一种新鲜感。

③普通工作期(3-7天)。在此期间允许患者读一些书,暂不过问他的情绪和症状,只让他努力工作,让其体验工作后的愉快,养成带着症状工作的习惯,此期间的工作可稍重些,如田间劳动、打扫卫生、炊事、木工等,也可以欣赏音乐或做集体游戏,读书应是以科普类为主,不要读哲学、文学一类的书籍。

④生活训练期(7-14天)。在此期间进行各种生活训练,并允许患者外出活动,进行复杂的实际生活。此间治疗者每周与患者进行1-2次交谈,并批阅患者的日记,进一步强化他的体验。

通过住院治疗,使患者的心理逐渐转化,改善了原来的神经质倾向。

人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要遇到一些情绪和行为的问题,在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能通过自己的个人努力得到解决。当我们自己不能很好地解决自身问题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这一方法。但是要认识到心理咨询或治疗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并不是一次就能解决问题。心理咨询或治疗实质上是一个学习过程,因而需要在生活中去实践并体验在咨询中学习到的东西,不断地修正巩固,才能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运用自如。情绪或行为方面的改善需要个体自身去付出很大的努力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