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快乐才是福
5616700000009

第9章 “重预防”,远离疾病的黄金法则 (3)

中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细胞的潜在功能减弱;由于年龄的增长,接触致癌物质的时间越长,因而积累起来的量就越多,所以说中老年人癌症的发生率比青年人高。根据我国的情况,55岁以上的人群容易发生恶性肿瘤,成为癌症的高发人群。

癌症可治愈,留心警告信号

所有肿瘤细胞都是正常细胞的后代,经过漫长的转化突变过程而发展成为肿瘤。所以恶性肿瘤的初发阶段病程缓慢,没有特异症状和信号,不易被发现。同时,人们对某些症状或信号不认识,没有引起注意和重视,因此延误诊断,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为此,掌握早期信号,及早就诊是提高治愈率的可靠手段。

关于早期肿瘤,提醒中老年朋友要注意以下警告信号:

1有持续性(有时间段性)、进行性加重的头痛,伴有恶心、呕吐或复视、视物障碍,或伴有鼻出血、头晕、耳鸣耳聋等症状。

2身体任何部位出现肿块,特别在颈部、乳房、心窝部、右肋下、锁骨上等处出现,且肿块不断增大。

3乳房左右不对称,大小有变化,乳头流出血性或乳样分泌物,或者发生糜烂。

4经久不愈的干咳,无痰或有少量痰液,伴有声音嘶哑,痰中夹血丝或小血块。

5吞咽时有哽噎的感觉,胸骨后有异物附着感、烧灼感,有隐痛。

6长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饱胀,间有吐酸水,或大便黑色如柏油。

7中年以后,性交时阴道出血,或阴道不规则流血,或白带多且有恶臭。

8突然出现无痛性血尿。

9大便习惯改变,或不明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便血不止。

10身体某部位没有外伤而发生溃疡,或在瘢痕上发生溃疡,虽治疗但长久不愈。

11身体任何部位长出的疣或色素痣迅速增大,颜色变深,局部毛发脱落或发生溃烂。

12身体上较长的骨骼(如四肢骨)某处不明原因的疼痛且进行性加重。

13不明原因的发热、消瘦、贫血、闭经和泌乳等。

几种老年常见癌症的预防措施

提到癌症,人们都心惊胆战,认为癌症就像无形的魔爪不知道何时就伸向自己。现在随着医疗条件的进步,癌症的治愈率越来越高,人们认识到癌症也可以防治。癌症的防治可以从生活入手。以下简单介绍几种老年人常见癌症的预防措施:

1食道癌的预防

我国全国食道癌调查发现,经常吃酸菜的居民食道癌发生率较高,主要因为酸菜中含有致癌物质亚硝胺及致癌霉菌。不吃酸菜,但吃发酵霉变食物,也易患食道癌。据新疆报道,食道癌与多吃肉、奶而少吃鲜菜有关。这主要是因为新鲜蔬菜内含有大量维生素,而能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合成。所以,吃鲜蔬菜不容易患食道癌。但有的蔬菜例外,日本发现吃蕨菜越多,食道癌发病率也就越高,已发现蕨菜内含有致癌物质。

改变喜吃发酵霉变食物的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粮食应及时晾干,防止霉菌污染。另外,减少饮用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戒烟,少饮或不饮烈性酒。

2胃癌的预防

主要是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防止食品发霉,不吃霉变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C食物,减少致癌物质亚硝胺的摄入及在体内的合成。

3肝癌的预防

首先要改良水质,要吃过滤和消毒过的水。经过消毒的水,既能把细菌杀死减少传染病,又能使硝酸盐、亚硝酸盐分解,减少了致癌的危险性。粮食要防霉变,尤其是容易长霉菌的玉米和花生更要及时晾干,贮存于干燥、通风之处。对于已经污染霉菌的粮食,也要进行挑选和处理。

防止“抑郁”偷走健康

老太太怎么啦

有一位65岁的老太太,因情绪低落,不时有自杀念头5年之久。

她过去长期在银行工作,工作又忙又累,丈夫长期出差,家里4个儿女全由自己一手带大。当时工资低,经济十分困难,有一年中秋节只买了两个月饼过节,自己舍不得吃,给孩子们每人吃一半,看到他们高兴地吃着,自己心情也是乐滋滋的。尽管那时生活又苦又累,但情绪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低落过。

自1996年退休以来,家里不愁吃不愁穿,儿女都相继成家立业,也非常孝顺。两个女儿在外资企业工作,给自己在长沙、广州两地买了房子,自己和老伴也都有一份较高的退休金,可以说是个令周围人羡慕的好家庭,在别人看来,老太太应该可以“享清福”了。但问题就出在她不会“享福”,退休后不知是闲得无聊还是什么原因,渐渐地对任何事情都失去兴趣,吃睡不安,心情老是快乐不起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心中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觉得活得没意思,有过多次寻死的念头,但理智告诉她,不能死在家里,连累家人,因而多少次在河边徘徊,也暗地里备下了一些安眠药。

心理医生指出,这位老太太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家庭矛盾、经济纠纷、夫妻不睦、子女不孝、身患重病等,特别是在离、退休后,社会活动圈子缩小,这些都容易让老年人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此时若不注意及时调节心理,很容易患抑郁症。有的还与长期或不适当地服用某些药物有关,如抗精神病药物、抗高血压药物(利血平等)、抗震颤麻痹药物(如多巴胺)。

及时排除这些不良情绪,就能赶走“抑郁症”。

抑郁症也能防

抑郁症是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它夺去了老年人的好心情,给老年人的生活笼上了阴影。为了让老年朋友看到生活的阳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防止抑郁症的发生:

1千万不要给自己制定一些很难达到的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现状,正视自己的病情,不要再担任一大堆职务,不要对很多事情大包大揽。

2可以将一件大的繁杂的工作分成若干小部分,根据事情轻重缓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切莫“逞能”,以免完不成工作而心灰意冷。

3尝试着多与人们接触和交往,不要自己独来独往。

4尽量多参加一些活动,尝试着做一些轻微的体育锻炼,看看电影、电视或听听音乐等。可以参加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活动,如讲演、参观、访问等,但不要太多。

5不要急躁,对自己的病不要着急,治病需要时间。

6患者在没有同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十分了解的人商量之前,不要作出重大的决定,如调换工作、结婚或离婚等。

7不妨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然后分析、认识它,哪些是消极的,属于抑郁症的表现,然后想办法摆脱它。

孝心叮咛

从不开心引起的抑郁中解脱

不开心是老年抑郁症产生的直接和常见因素,要迅速从不开心所引起的抑郁中解脱出来,可以尝试以下五种方法:

1比较法

有道是“事不得意,宜作比较”。遇到难处,不要急躁,可用自己经历过或见到过的困难作比较,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想着“大江大浪都闯过来了,难道还会在小河沟里翻船”,心情自然也就会平静下来。

2转移法

遇到不愉快时,必须转移目标,方法是打球、下棋,或看电视、电影,或寄情于书画,让心情彻底轻松轻松。

3疏泄法

对于不顺心、令人难过的事,可以找朋友、亲人去讲,获得慰藉与同情;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大哭一场,以发泄胸中的怨气;也可以去找心理医生咨询,帮助自己减轻心理压力。

4 松弛法

生气之时,必然情绪激动,肌肉紧绷,此刻如能使肌肉松弛下来,也能收到情绪放松、心中释然的良好效果。具体方法是:按摩头面部、拍打四肢、胸腹或做深呼吸。

5譬解法

这是运用“譬如什么样……”自我问答形式的一种心理自慰方法。

——开心向导

跟猝死说再见

猝死,老年人更要当心

有一位刘先生从外面办完事刚踏进家门,就突然感到胸痛、眩晕,接着是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妻子见状,急忙将他扶到床上,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他被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不幸死亡。

参加抢救的大夫说,刘先生是因为突发心脏病而猝死的。悲痛之中,刘妻不解地问,丈夫才50岁,以往并没有心脏病史,怎么会心脏猝死呢?

生活中我们常见中年人猝死的情形:一个昨天还生龙活虎的人,今天就住进了医院或突然死去。他们大多由于急性肺栓塞、急性肝昏迷、急性胰腺炎、急性心脏衰竭等引起猝死,这些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猝死是临床上最为紧急的状态。由于发病急骤,往往出人意料,如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必然会导致死亡。表现为突然发生呼吸、心跳停止,意识丧失,处于濒死状态,并常于1小时内死亡。老年人更要担心猝死。根据调查资料表明,老年猝死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295人。所以,老年人应高度重视及预防猝死的易患因素,预防猝死的发生。

老年猝死的几种类型

专家在研究猝死的过程中,总结了猝死的几种类型,希望引起老年朋友们的关注。

1心脏性猝死

这种猝死主要与严重心律失常有关。其中冠心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发生于起病后一小时以内,有的甚至仅数分钟。不少所谓“健康者”猝死,但事前无心绞痛及其他心脏症状,冠心病隐匿存在,就是这种情况。另外,高血压病累及心脏,引起左心室肥厚者,也易发生猝死。

2中风性猝死

多见于出血量多、出血速度快、累及重要生命中枢部位的出血性中风,也可见于范围大、累及重要部位的缺血性中风。另外,有冠心病心房颤动,伴有左心房血栓形成者,如果血栓脱落进入脑循环,会造成多发性脑梗塞,易发生猝死。原有中风病史、脑软化者,再度中风也易发生猝死。一般情况下,中风引起的猝死从发病到死亡时间可达数小时至一天。

3肺源性猝死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病人,可因为夜间严重低氧血症、呼吸性酸中毒而猝死。常发生于病情相对稳定时,特别是长期使用激素者,突然停用激素时更易发生猝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如过量使用止喘气雾剂,可出现窒息缺氧,导致猝死。长期卧床不起的老人,因体弱无法用力咳嗽排痰,致痰栓阻塞气道,在继发肺部感染时病情加重,从而导致肺源性猝死。

4噎食性猝死

老年人咀嚼功能差,吞咽反射不敏感,在进食时常会发生噎食。大块食物团块可阻塞大气管,引起窒息死亡。

根据猝死的原因不同,类型不同的老年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预防:

1最重要的是学习相关医学知识,有冠心病者要严加防范。

2避免过度劳累、激动、暴饮暴食、过度受寒等猝死诱发因素。

3注意消除恐惧心理,严重的精神恐惧可成为猝死的重要原因。

孝心叮咛

呵护心脏,预防猝死

夏季气温偏高,高温常让老人身体不适,老年朋友要注意呵护自己的身体,呵护心脏,预防猝死的发生。

1注意温差变化

居室要常通风,使用空调不能贪凉。室内与室外的温差以不超过8℃为好。从炎热的室外走进空调房,温差瞬间变化过大,易使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会使患有冠心病或心脏隐患的人难以承受。统计表明,温差变化10℃以上,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增高3倍。

2关注时间段

一天24小时中,70%至80%的心血管猝死都发生在上午4时至10时。因此,有心脏病的人早上醒来后,要立即服一次药、喝一杯水,以免发生危险。

3“三个半半钟”

夜间醒来,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半分钟;最后下地活动,以免因体位突然改变引发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