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特种车辆科技知识(下)(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56106600000005

第5章 GBL120型履带式自动布雷车

结构特点

GBL120型履带式自动布雷车由底盘、作业装置、作业装置传动系统及液压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其前部是高大、宽敞和明亮的驾驶室,中部是存放地雷和控制地雷输出的宽大贮雷车厢,车首挂有犁式松土作业装置,后部挂有“播种”地雷的敷设作业装置,结实和强有力的底盘则承载着地雷和布设地雷的所有系统二从外形上看,它有着与坦克、步兵战车和一般装甲输送车显著不同的气韵-车体高大挺拔,车身宽阔敦实,具有不凡的钢铁巨人般气势;整车轮廓四方周正,线条明快,棱角分明,威武之躯尽显铁甲豪气。

这些都彰显出装甲工程装备特有的气质和神韵,使它与外形低矮、线条圆润的坦克、步兵战车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看就能辨认出它是一种特殊的装甲车辆,而不会像自行榴弹炮那样容易让人与坦克相混淆。欣赏了它的威武英姿后,再让我们“品味”一下它的精巧结构。

该型装甲布雷车的底盘,是在工程兵GJT210型履带式军用推土机的底盘基础上,根据装甲布雷车的特殊需求改装而成的装甲底盘。该型装甲底盘具有整车重量轻、发动机功率大、操纵灵活轻便、驾驶视线良好等显著特点,是装甲工程保障装备较为理想的装甲底盘。

该车车体前上部是装甲驾驶室,驾驶室的结构与汽车驾驶室差不多。驾驶室的前面和左右两侧都装有防弹玻璃观察窗,视野十分开阔和敞亮;驾驶室两侧装有像汽车一样的车门,驾驶员和坐在其右侧的操作手脚蹬车门下方的小铁梯、手拉车把手就能很方便的上下车。

驾驶室的下方是动力和传动装置。该车采用了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前置的总体布置方式,这样就使车体的中后部形成了较大的空间,以便于安装贮雷和布雷装置。

其发动机为12150L-8型四冲程V型12缸水冷柴油发动机,功率为411马力,与62式轻型坦克发动机功率相当。

发动机散热装置与152毫米自行加榴炮基本相同,也是管片式水散热器,用风扇进行强制散热,跟汽车一样在车首的正中央处垂直安装(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的水散热装置则装在车体前右上部),水散热器外面也装有装甲百叶窗,用于控制散热风量和为散热器提供装甲防护。

装甲布雷车的传动装置是机械式的,有5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其结构与59坦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多了一个用于向布雷装置提供动力的分动器,另外就是传动箱的一侧安装了一台高压液压泵,用于向松土器、敷雷器等的液压装置提供液压动力。

分动器的原理与吉普车的分动器差不多,设有直接档和作业档,挂上直接档时装甲布雷车处于机动状态;挂上作业档时装甲布雷车的发动机既要驱动车辆,同时还要驱动布雷作业装置。

该车的行走系统与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的行走系统基本相同,也采用了扭杆轴弹簧独立悬挂系统,主动轮前置、诱导轮后置,车体每侧装有5个负重轮和4个托带轮,履带板也是金属单销式履带,履带的松紧程度也是用履带调整器进行调整。

笔者认为,其行走系统较之59坦克有所改观,主要是增加了托带轮,履带的张紧程度明显改善,其优点一个是履带销和整条履带都不容易脱落,再一个就是车辆行驶的噪音有所降低,行驶的平稳性得到改善。当然,该车的行走系统是没法与三代坦克相比的。

驾驶室和车体中后部的贮雷车厢均采用了装甲防护结构,使驾驶员、布雷作业手及贮雷装置等均得到了良好的装甲防护。

其装甲板可以有效抵御小口径武器的直接攻击和炮弹破片的杀伤:驾驶窗为防弹玻璃结构,可以有效防御一定距离上的7.62毫米机步枪的攻击,必要时也可放下窗外的装甲盖板,以增强防护能力。

在装甲驾驶室顶部还装有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用于自卫或防空;乘员配有冲锋枪等轻武器,用于实施近距离自卫。

其布雷作业系统由松土装置、贮雷装置、控雷装置和敷雷装置四部分构成。松土装置悬挂于车首,其工作原理与机械式扫雷犁刀差不多,主要用于在较为坚硬的土壤条件下,将车前的土壤进行预先松动,为悬挂在后面的敷雷装置顺利埋雷创造条件。

布雷车的中、后部是装甲车厢,安装有储存地雷的菱形贮雷装置和将地雷输送到滑雷槽的带式输送机。贮雷装置右后侧为操作室,作业时一名操作手在该处操作和监视布雷(该乘员行军时位于驾驶室)。

敷雷装置悬挂在车的尾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在液压提升系统的作用下,挖沟犁刀先挖出一条地沟,尔后,地雷从滑雷槽向下滑落,在地雷滑落过程中保险被打开进入战斗状态,随后落入地沟中,最后复土器再将地沟两侧的浮土压入地沟中将地雷掩埋起来,整个布雷作业过程结束。

有趣的是,装甲布雷车的布雷作业原理,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北方农村播种小麦和玉米的播种机-底盘就是拖拉机(或马、骡等耕畜),贮雷架相当于盛小麦或玉米的漏斗,敷雷器就是下种器。

工作原理及特点

一是松土装置就是扫雷坦克机械扫雷犁的翻版。松土装置由滑靴、臂架和松土齿组成,铰接在车首,用油缸升降,其作用是当布雷车在Ⅲ级土壤或含有砾石碎石的较坚硬地带进行埋雷作业时,用松土齿预松车前的土壤。松土作业时的挖掘、深度控制等与扫雷坦克的机械扫雷犁是异曲同工。

二是海量存储的贮雷装置。该车设置了一个容积很大的贮雷装置。该装置装在装甲车厢的中部,其正面呈菱形,15块隔板由前向后平行排列,组成14个贮存地雷的雷槽,每个雷槽可直立放置18个GLD一214型或GLD-215型防坦克地雷,总装雷量为252个。

地雷从贮雷装置顶部的装雷口装入,沿雷槽斜面向下滚动,贮雷槽拐角处的缓冲装置对下落的地雷进行缓冲,当地雷滚到雷槽出口处时被控雷装置的活门机构钩住。

三是与跑步机原理相似的控雷装置。控雷装置的作用就是让地雷从贮雷架上按照顺序一个一个的落在输送带上,尔后送到后面的敷雷器。该装置由底座、链条机构和14个活门机构和输送带组成,每个雷槽的左、右出雷口各对应一个活门机构。其基本原理是,开始布雷后14个活门机构在转动着的链条上的凸块作用下,由前向后依次把各雷槽中的地雷逐个释放出来,地雷滚落到输送带上后被送到车后敷雷器的滑雷槽。

四是挖沟、打开保险、敷雷和复土合成的敷雷装置。该装置由拉架、犁头、夹土器、复土器、限深轮及液压油缸等组成,悬挂在车的尾部。布雷时布雷车向前缓慢匀速行驶,同时,犁头挖出雷沟,限深轮。如实施放置布雷作业时,限深轮将犁头支起离开地面,夹土器和复土器不工作,地雷被直接放在地面上。

五是雷距实现了自动控制,布雷间距十分精确。一般来说,防坦克地雷通常在敌坦克突击方向上横向布设多列,地雷按一定间隔前后错开,这样就能确保在敌坦克来袭方向上每米正面都有一颗以上地雷,敌坦克十有八九要挨炸。

因此,布雷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雷距进行布雷,否则的话,地雷疏密不均,就可能让敌坦克有空可钻。在雷距的精确控制上,布雷车是一点也不含糊,甚至比人工控制还精确,它通过差速变速器及其操纵机构,精确控制布雷车进行3米、4米和5米三种不同雷距的精确布雷作业。

六是地雷引信转换器。地雷布设好后必须打开引信才能进入战斗状态。人工埋雷时,用手拧开地雷引信保险即可。布雷车自动布雷时,人工再去一个个打开地雷保险既慢又不安全。

为此科研人员为该车巧妙设计了一个地雷引信引信转换器。其基本作业原理是,当地雷从滑雷槽内滑过雷距控制器时,被雷距控制器的下档销挡住,在引信转换位置作短暂停留,此时,引信转换器上的一个转盘逐渐下降,当转盘上的柱销插入地雷引信盖的孔内后,柱销转一个角度,地雷即由运输状态转换成战斗状态,随后,雷距控制器的下档销向下运动释放地雷,地雷按预定的雷距滑到地沟内并进入战斗状态,单等敌坦克来送死。

七是液压和分动系统等配套系统齐全和完善。为确保布雷作业的顺利实施,该车还装有与布雷作业系统相配套的作业装置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等。

作业装置传动系统由动力引出总成、安全链轮支座、差速变速器、带式输送机、滑雷槽、转换器、雷距控制器、减速器和凸链机构等部件组成。其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引出来,使控雷装置、敷雷装置等作业系统运转起来。

液压系统,是在军用推土机底盘液压系统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其液压部件包括径向柱塞液压泵、助力油缸、2CF26二路串联组合阀和液压油箱等;作业装置部件包括松土装置油缸、敷雷装置油缸、安全油缸及阀组、复土器油缸、ZS1多路换向阀和ZL多路换向阀等。

八是布雷作业能力强、作业适应性好。该车在敌火威胁条件下的快速布雷作业效率是人工布雷的几十倍甚至百余倍,可为装甲兵部队快速转入防御创造有利条件。

该车不仅能快速布雷,而且布雷的适应性也很强:该布雷车可在不大于15度的纵坡和不大于10度的侧倾坡上进行布雷作业。由于装甲兵部队通常在中等以下起伏地、中等硬度以下土壤条件下实施机动作战,因此,该车是协同坦克作战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