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的绛紫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55727300000002

第2章 我爱北京

黎明前的北京

前后加起来,我在北京已经住了四十多年,算是一个老北京了。但是有一点,我相信绝大多数的老北京并不了解,这就是黎明时分以前的北京。

多少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凌晨四点在黎明以前起床工作。我起床往桌子旁边一坐,一下子进入角色,拿起笔来,“文思”如泉水喷涌,记忆力也像刚磨过的刀子,锐不可当。此时,我真是乐不可支,简直想手舞足蹈了。

因此,我爱北京,特别爱黎明前的北京。

1985年2月11日

北京忆旧

我不是北京人,但是先后在北京住了四十六年之久,算得上一个老北京了。讲到回忆北京旧事,我自觉是颇有一些资格的。

我想回忆一下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在我居京的四十六年中,有四十年我住在清华园和燕园,都同今天的电子一条街是近邻。

我既看到现在热闹的一面,又看到过去与热闹截然相反的一面。

仅仅三十几年,这里的变化竟如此巨大。

今天写这一篇短文,一非想怀旧,二非想思古。不过偶尔想到,觉得别人未必知道,所以就写了下来。

1988年6月11日

我爱北京

我爱北京!

我不是北京生人,但是前后在北京居住了将近五十年,算得上一个老北京了。我觉得北京真是一个奇妙的好地方,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城市。我从此学会了一件事:我爱北京。

我始终认为,北京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北京,而且是世界的北京。

今天,北京似乎返老还童了。北京已经变化了,正在变化着,而且还将继续变化下去。我以垂暮之年,能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真是莫大的幸福。

我爱北京!

1989年2月28日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我们已经结下了永恒的缘分。

那些可爱的小胡同,却日渐消逝,被摩天大楼吞噬掉了,也不一定就算是坏事。可是我仍然执着地关心我的小胡同。就让它们在我的心中占一个地位吧,永远,永远。

1993年10月25日

春归燕园

春天又回到燕园来了啊!

而且这个春天还不限于燕园,也不限于北京,不限于中国。它的踪迹将印在湖光塔影里,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它将是一个真正的永恒的春天。

1979年1月1日

春色满寰中

我要连同青年人一并歌颂老年人,连同春满燕园一并歌颂春色满寰中。

1979年10月

汉城忆燕园

眼前的汉城依然辉煌,我的心灵深处涌出来的却是怀乡思家之情,其势汹涌澎湃,不可抗御。身在汉城,心怀燕园。

1995年10月10日草于飞机上

同月24日改毕于燕园

清华颂

回忆起清华园,就像回忆我的母亲。

但是清华园却不仅仅是像我的母亲,而且像一首美丽的诗,它永远占据着我的心灵。

1981年1月22日

晨趣

多么可爱的清晨,多么宁静的清晨!

我这个从来不写诗的人心中似乎也有了一点诗意。

此身合是诗人未?

鸽影湖光入目明。

我好像真正成为一个诗人了。

1988年10月13日晨

二月兰

自从意识到二月兰存在以后,一些同二月兰有联系的回忆立即涌上心头。

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与凄凉。

我的二月兰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花,世事沧桑,于她如浮云。我想学习二月兰,然而办不到。

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我问目睹我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1993年6月11日写完

清塘荷韵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摩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

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1997年9月16日中秋节

荷之韵

以吾视之,荷花诚君子中之君子也。世之人宁有不爱荷者乎?

世之人宁有不爱荷花摄影者乎?

1999年4月8日

听雨

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

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

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

1995年4月13日

我大概对雨声情有独钟。

我头顶上滴声未息,而阳台上幽静有加,我仿佛离开了嘈杂的尘寰,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

1997年6月3日

喜雨

在多日没有下过滴雨之后,我今天早晨刚在上面搭上铁板的阳台上坐定,头顶上铁板忽然清脆地响了一声:是雨滴的声音。

我兀坐在阳台上,谛听着头顶上的铁板被春雨敲得叮当作响,宛如天上宫阙的乐声。

1998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