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研究动因、领域、主体及目的
一、研究动因及内容板块构成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围绕这部专著写作所开展的本专题研究,前后历经三年多的时间,经过实践调研分析、理论文献阅研、中外案例读解、瓶颈问题解剖及思路对策探索等,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研究成果,希望能对“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机制创新研究”这一论题,做出既符合世情国情实际又较有新意且具有较强对策操作性的解答。
全书整体框架结构和研究论述内容大略可以概括介绍成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机制创新研究绪论”。
第二部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作用及现实诉求”,由“重要功能”、“基础作用”及“现实诉求”等三大块构成。
第三部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及其供给运营机制比较”,概要性地分析论证了“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内外构成及其供给运营机制特点”,分析论证了“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构成及其供给运营机制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外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机制,作了概要性地比较分析。
第四部分“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理念及机制创新析论”,从现实实践创新和现实理论创新这两个方面出发,针对国外发达国家一些城市地区和国内某些区域中心城市地区,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相关方面进行的创新性探索,进行样本个案解读分析,挖掘其中的机制创新启发性价值。
第五部分“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机制存在问题分析”,重在聚焦梳理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瓶颈问题,研究把握引发这些问题的体制机制诱因。
第六部分“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机制创新的思路对策”。
二、聚焦领域:社区和我国城市社区
如果我们仅仅以我国的社区发展现状来作为主要考察对象,来具体比较一下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之间存在的不同特点的话,可以看出两类社区大致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显著差异:
一是在支撑社区存在的公共空间形态布局方面,现实社区总是依托特定的人口集聚地理分布格局而构成的,它们大多表现为不同的城市城区街区、城镇中心区域、农村行政村域乃至某些农村自然村落区域。二是从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方面来看,现实社区中的公共服务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由具体社区所归属的公权力运行机构来组织实施和操作完成的。
三是就现实社区和虚拟社区形成的“实虚并存”当下格局来看,虽然虚拟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社区构成了文化消费受众群体的分流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现实社区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消费功能,会最终要被虚拟社区所取代。
本书将研究对象设定并指向了“我国的城市社区及其公共文化服务”。由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实体机构数量可观,从业人员总量巨大,文化服务供给量和消费量也都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
城市社区及其公共文化服务,在客观上已成为了我国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聚焦研究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机制创新,无疑具有十分显见的重要意义。
三、问题主体:公共文化服务及其供给运营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划分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以国家财政投入、财政补贴为主,以社会参与、社会赞助等多元投入为重要补充,来提供“免费”性的或“让利”性的、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其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广大消费者最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消费需要。
四、研究目的:为文化供给运营效能提升献策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是我国文化发展建设领域一个必须长期坚持、天天运作的常态化工作项目,仅仅是直接承担日常文化供给运营的实体机构就数量十分庞大,涉及的供给方更是覆盖延伸到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方方面面,而其面对的受众方是近14亿全体国民乃至数量可观的境外海外人士。
归根结底,就是要通过其更加有效的积极运作,来进一步助力于提升和增强国民思想道德素养和科技文化素质,助力于国民更加主动地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而为加快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的支撑。
正因如此,本书确定要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及其供给运营机制创新”作为问题研究主体。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进展综述
一、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国内研究述评
研究的重点领域大致聚焦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自身的研究。
二是关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及便捷化等专题问题研究。
就国内目前既有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关研究文献来看,研究成果大多聚焦研究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亟待破解的各种瓶颈问题。
通过分析梳理国内有关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其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是对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机制方面普遍存在的机制陈旧、缺乏活力、效率低下等问题普遍感到忧虑,大多从制度设计、人才配备及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改良性意见建议。
其次是分析研究文化服务供给运营因主体、渠道及方法单一及过度行政化带来的弊端,积极主张社会力量参与。
第三是建议通过实施“多中心治理”、“混合式治理”及“适应性治理”等开放性供给运营管理模式,来分解分担因“政府主导”跑偏走样特别是过度行政化带来的“政府失灵”风险等“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是本书多处使用到的概念。
第四是对政府、社区、第三方经营者、文化消费者、文化生产者及市场等相互间的关系作了角色职能等方面的初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富有一定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从总体上而言,上述这些研究对于拓展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实践的视野和思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同时也可以发现——现有相关理论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二、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国外研究述评
西方学术界极少像我国这样对笼统的“文化”行业整体予以关注,而是更习惯于对文化行业细分下的具体业态予以关注。
国外公共管理学和公共经济学研究领域近年来受“城市再造”、“公共治理”及新公共管理等实践和思潮的影响,诞生了一批数量可观的与城市公共事务治理相关的力作,这些作品在聚焦讨论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供给运营等系列问题时,其实也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公共文化服务问题。
三、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前景展望
从目前国内有关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的发展情况来看,正越来越凸显出广受关注、渐成热点的态势。可以断定:由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发展,完全顺应了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宏大潮流,所以有关该领域的深化研究和应用研究将进一步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领域中的一门分支显学。与此同时,某些直接关涉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践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将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公共文化服务实体机构追踪关注的重点。
不言而喻,开展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机制创新的相关研究,必须立足于目前国内外学者有关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既有认识水准的基础上,力求实现在破解一些规律性、瓶颈性问题方面有所深入、有所推进,从而为联系中国实际、破解当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遇到的某些棘手问题,提供富有一定成效的操作性思路举措。
第三节 理论依据及思路方法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这一论题,涉及的问题领域较为广泛、问题主体较为复杂、相关性变量因素较为众多,因此如果力图借助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分析破解有关问题,则明显是力不从心、手法单一、难切要害。
一、本专题研究的学科支撑及其相关理论依据
本研究选题具体涉及的学科包括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文化社会学、文化经济学、文艺审美学等学科,尤其会特别应用到和涉及到文化决策咨询研究。研究中可能涉及和应用的理论手段通常显得较为综合。
二、本专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思路及推进方法
本书研究专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研究推进中落实文献搜集、资料梳理、数据筛选、问题导入、视角选择、症结分析、学术论证、观点概括及创建对策等,势必具有显见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