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津是宗教圣地。早在晋代有吴猛和许逊(许真君),炼丹于黄龙山及龙安山,为民除害,追赶孽龙,留有许多故事传说。后来许真君被尊为净明忠孝道教派祖师,民间称为“忠孝神仙”、“西江砥柱”、“普天福主”。渣津老街修建有规模宏伟的万寿宫,历来香火旺盛。是历史上集宗教、经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活动场所。
兜率禅寺始建于隋开皇年间,是修水佛教传播最早的道场。唐宋达到鼎盛时期,宋代为本县六大禅院之一,历代高僧辈出。僧墓、古迹众多,2002年释法照禅师主持投入巨资重建梵宇,其建筑规模、规格将建设成为江南著名寺院。2007年9月,由省民族宗教事务局授牌为“江西省重点寺院”。
兜率寺兴盛时建筑颇广,宋代邑人黄庠,大文学家曾巩,清代翰林院学士毛奇龄等曾为兜率寺写过碑记文章。宋代“殿舍中严、斋宫、宿庐、庖幅之房布列两序,厩圉仓,以固以密,资所以奉养之物无一而外求。”清代规模为东西两序,一进九重,有“九井十八厅”之说。相传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时,曾到寺歇憩,题有“大雄宝殿”四字。兜率寺几经战乱遭到破坏。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由鼎新和尚恢复重建“新丰大宗佛堂”、“观音堂”和“鼎复山庄”等。
寺内还保存有清代原任江苏省崇明县正堂冷丰年所赠“悟通宝馨”匾额和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汪廷玙所赠“翠拔云崖”匾额。有康熙癸卯(1663年)壬辰(1712年)制造的方形石水缸等古物。寺前旧有问法亭、三眼桥、升仙桥、香花桥、试心梯、万工池等。寺院附近还有众多墓塔,如从悦禅师塔、慧云禅师塔、少嵩禅师塔、荣杲良禅师塔、行端禅师塔、蛤庵禅师塔和鼎新墓等。有文字碑记的墓塔就有50多处。寺院山场、田产约占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
改革开放以后,进一步落实宗教政策,重又恢复香火,并经省宗教管理部门批准发证,成为我县佛教重要场所。1997年和2000年龙山德见的后裔,日本真宗大谷派秉性寺关东别院千叶贤胤一行为寻根到中国礼祖亲宗,先后二次专程拜谒兜率祖庭,并捐助重塑观音佛像。2002年又有武宁弥陀寺传开老法师门徒释法照禅师,发大乘菩萨之心,怀中兴祖庭之志,从武宁弥陀寺慕名来主持兜率寺,受到当地政府和各界人士欢迎,已投入巨资重建兜率禅寺,其建筑规模可谓湘、鄂、赣三省邻近地区最大的佛教寺院。总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在原址中轴线上,建有文殊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主要殿堂和其它建筑。请看,大殿金碧辉煌,佛像宝盖庄严,四季香火旺盛。现在我们就从文殊殿开始看看这座雄伟的寺院吧。
大雄宝殿:穿过天王殿,展现在眼前的这座雄伟的大殿,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仿宋歇山顶式,造型宏伟,金碧辉煌,殿高30米,占地2000平方米。殿前台阶中央为“九龙伴日”是一副珍贵的石雕工艺品,殿内供奉的是横三世佛,中间供养的是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右边供奉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左边供奉的是东方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在佛的胸间,有“*”的标志,这是武则天给的定义,意为太阳光芒四射或燃烧的火。后来作为佛教吉祥的标记,以示吉祥万德。大殿东西两侧供奉的是十八罗汉。释迦牟尼背后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在观音左前方,是文殊菩萨,专司智慧,手持宝剑,身骑狮子,象征智慧威猛,人称大智菩萨。在观音右前方,是专司理德的普贤菩萨,手持如意棒,身骑六牙大象(表示六魔),人称大行菩萨。
文殊殿:供奉五方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辅弼,主智慧,于诸菩萨中号称智慧第一,两旁为四大金刚。
天王殿:我们现在到了天王殿,殿中间供奉的是天冠弥勒佛,他笑口常开,迎接着善男善女,两边供奉的是各护一方天下的四大天王,分别是手握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掌管风;手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掌管调;手持宝伞的北方多闻天王,掌管雨;手中缠龙的西方广目天王掌管顺。四大天王就是掌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护国安民的天神。在弥勒佛背面,是手持金刚杵的韦陀菩萨,他原为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神将。韦陀曾亲受佛祖法旨,统管东、西、南三洲巡游事宜,保护出家人,护持佛法,故称三洲感应。相传释迦牟尼涅磐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释天身后,趁人不备突然窃去佛牙,韦陀奋不顾身,急起直追,刹那间把罗刹鬼抓获,并夺回佛牙舍利,后被尊称为菩萨。
藏经楼:最后一重为藏经楼,又称藏经阁,是兜率禅院的佛经宝库,藏经楼前方,右侧为“坛堂”是佛家弟子诵经悟道的地方。左侧是“大竂”,又称“斋堂”.并设有客堂、客房。
莲池:穿过殿宇,进入西侧,这里就是“莲池”。你看,龙安山东麓群峰隐现,犹如一朵莲花。散开的九个花瓣,莲池即座落在“莲蕊”。莲池面积2000余平方米,池堤前面是莲花广场,观音菩萨高17米,持莲而立,迎接四方游客。
祖师塔:莲池上方为宋代从悦祖师墓塔。从悦禅师(1044—1091)为宝峰真文法嗣,黄龙宗三世。少年出家于普圆院,从学于云盖守智,又待随清素和尚,颇有所得,后拜宝峰克文为师,受其法印。受具戒后,到长沙道吾山修行,当首座,住持长沙麓山寺,后住持兜率寺,依照慧南“黄龙三关”,新创“兜率三关”勘验学法者,当时宗风远振,时任洪州转运使,后为宰相的著名居士张商英,曾置其门下受法,一言有悟,其相公禅名重京华。元佑六年(1091年)冬,从悦说偈而逝,权臣张商英遣使持祭。俾塔于龙安之乳峰,奏请朝廷追谥“真寂大师”。乾隆十年乙丑(1745年)兜率法嗣将灵骨移葬龙安山下蛇形,法嗣慧云同墓,至今保持完整。
蛤庵禅师塔:位于兜率寺后东侧,为清顺治年间全国著名高僧木通道斋入室弟子,大觉国师高足,初住浙江武康报恩寺,常随大觉国师赴世祖召蒙顾问,康熙初居通城凤山寺,十二年癸丑(1673年)二月,应兜率寺住僧之请,住持兜率禅寺,时称“平阳国师”。大建幡幢,大兴工役,由是兜率寺重兴。蛤庵大师医术高明,曾医好皇帝顽疾,得到朝廷嘉奖,有御赐藏金如意,千佛袈裟,宝幢法帔等物,传说皇帝恩准修建“十里花街”,因从朝廷归途中病逝未果,当时誉称“龙安报国堂”。蛤庵才华出众,著有语录、诗作,记述了时住兜率寺的情况,其墓塔至今犹存,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香花桥:位于原兜率寺门首,跨度3米,宽2.8米,全部麻石结构,为一孔拱形桥,桥拱下面有“皇宋元佑四年二月二十六日住山僧惠宣识”和“皇清乾隆庚午十月十九日住持沙门六庵重建此桥”等石刻,是修水境内建筑最早的石拱桥,已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升仙桥:位于兜率寺门前小溪之上,单拱,桥面宽1.9米,高3米,跨度5米,跨红岩石而立,从此桥经过对岸山埚为化人坑,是寺僧圆寂后火化“升天”的地方,故称“升仙桥”。又有传说是张果老来到兜率寺寻访吕洞宾,在此经过称为“仙人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