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关始建于北宋,是与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齐名的中国四大古关口之一,是浙江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经典红色旅游线路之一、浙江省八大徒步旅游线路之一。仙霞关地处浙闽赣三省要冲,素有“东南锁钥、入闽咽喉”之称。
仙霞关位于距城区42公里保安乡境内的仙霞岭上,仙霞岭古称古泉山、泉岭山,主峰海拔1413米,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关城东西与高山相连,南北有狭路沟通,现存关门四道,麻石垒砌的古道五公里。东北和西南各两关,皆以块石筑砌。头关主要景点有落马桥、萧萧亭、诗碑、黄巢雕像及沙孟海题刻《菊花诗》碑、东南锁钥碑、双宝树、关帝庙、天雨庵(史迹陈列馆)、观音阁、浣霞亭;二关有甘泉、霞岭亭、率性斋遗址;三关有古碉堡遗址;四关有福口亭。
仙霞关是仙霞古道的主要遗存,而仙霞古道是一条横跨了闽浙两省铺满传奇故事的古代通京大道、中原入闽的要冲。仙霞古道孕育了江山独特的历史文明,仙霞古道的历史,就是一部江南发展史。
仙霞古道是一条军事要道。两千年来,不少重要军事事件在这里留下烽烟。汉武帝的大军曾从此进攻闽越国,黄巢起义军曾从此“刊山开道七百里直趋建州”,郑成功在此据险阻击清兵入闽,石达开、李世贤曾率太平军在此鏖战清军,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关前俯首。
仙霞古道是一条商旅要道。仙霞古道又称江浦驿道、浙闽官道,是古时由浙入闽的唯一陆上官道,“海上丝绸之路”的陆上运输枢纽,是繁忙的商旅之路。江南地区生产的丝绸和陶瓷,常由此运往广州和福建海港,再行出海。福建的土产,以及经福建转运的香料、象牙、犀角等舶来品,也都由此运往内陆各地。
仙霞古道是一条古诗之路。仙霞古道、雄关、胜景,曾吸引不少文人墨客,于此观山揽胜,白居易、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陆游、辛弃疾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驻足过,留下诗文2000余篇。近代文学家郁达夫、摄影家郎静山也都慕名来游。
仙霞古道是一条“空海之路”。日本高僧空海大师于唐贞元二十年沿仙霞古道由闽入浙,经钱塘江、大运河北上,辗转入京。空海前后,还有众多的外国人士往来在仙霞古道上,如唐开元年间西洋人赫巴、明万历年间意大利著名传教士利马窦、清康熙年间琉球使者程顺、清乾隆年间英国公使马戛尔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