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寺双塔,又名五代双塔,坐落在嘉定县南翔镇香花桥北堍,有“双塔晴霞”的景名,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双塔具体建筑年代不详,但据其造型与结构加以鉴别,约建于五代至北宋年间(907~960年)。南翔寺双塔原屹立于南翔寺山门两侧。相传南北朝梁天监年间,农民耕地挖得一石,常有一对白鹤飞来伫立石上。有僧人见伫立的白鹤向南飞翔,便循此方向化缘募钱,造得一座大庙和双塔。而白鹤则南去不返,遂命名为“南翔寺”。寺于五代扩建,民国年间改设学校,抗战时被毁,唯双塔独存。
该塔高11米,7级8面,仿木结构楼阁式宝塔。每层腰檐、平座都是砖制,每级都有佛龛。其它均仿木结构,腰檐下用斗拱。每层4面有壶门,另4面隐出直棂窗,方向各层互易。塔刹高耸,古朴玲珑,有8根铁制浪风索与顶层塔檐8只角相系。塔基筑有八角汉白玉石台,高2丈余,周可3抱。中国建塔始于晋朝初期的佛塔,多木结构,因木料易引火灾,到五代时始改用砖制。南翔寺双塔代表了这一时期建塔用料上的变化。双塔结构形式基本模仿木塔,但附加雕刻。
南翔寺双塔已经历了一千余年的风风雨雨,历代未曾进行过任何加固维修,以其古朴典雅、窈窕俊美的塔姿屹立于南翔镇上。1985年起,进行修缮,拆除双塔周围的杂乱房舍,于1987年竣工,使双塔光彩回归。
南翔寺双塔曾是“南翔八景”之一,名为“双塔晴霞”。双塔亭亭侍立,晚霞掩映,如杭州雷峰夕照之景。二十世纪80年代,对双塔进行修缮,恢复了原有面貌。塔上有百岁老人苏局仙题“南翔双塔”。千年古塔的重现,为古镇南翔增添了古文化的光辉。
南翔寺双塔是全国仅存的一对年代最悠久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宗教史、地方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