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人性的枷锁(全集)
55614100000013

第13章

一晃两年过去了,菲利普也快十二岁了。他在初级班中的成绩一向名列前茅,圣诞节过后,又有几个学生要去高级部了,他也成了初级部成绩最冒尖的学生,还抱回一大堆奖品,大多是纸张不好、毫无用处的书,但书的封皮很漂亮,上面还印着学校的徽标。成了优等生后,再也不会有人来欺负他了,在学校的生活也挺开心的。因为他身体有残疾,同学们并不妒忌他的成绩。

“除了死啃书本外,他还能干什么呢,”他们说,“这样抱回一堆奖品当然容易啦。”

现在,他早已不像以前那样害怕沃森先生了,也慢慢习惯了他的大嗓门,每次校长那只粗壮的手放在他的肩膀上时,他都会微微觉得这是校长对他的一种关爱。菲利普的记性很好,要在学校取得好成绩,好记性比智力更管用。他知道沃森先生希望他在离开预科学校的时候能获得一份奖学金。

但菲利普的自我意识慢慢变得十分强烈了。刚出生的婴儿以为自己的身体跟周围的物体无异,会不自觉地玩自己的脚指头,就跟玩身边的拨浪鼓一样,只是逐渐地感受到疼痛,他才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而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也是同样的过程。但这两者是有区别的:虽然每个人都能同样感觉到身体是独立、完整的有机体,但每个人并不能同样地感觉到自己有着完整、独立的个性。这种特立独行的感觉在青春期尤为强烈,但也不会总是发展到与他人明显格格不入的程度。有些人在生活中非常幸运,因为他们总能得到享受幸福的机会,但缺少自我意识的偏偏是这种人,如同蜂巢里的蜜蜂一样。他们的活动为大家所共享,他们的快乐也是大家所共有的乐趣。你会看到他们这样的人在圣灵降临节[17]的时候在汉普斯特西斯公园翩翩起舞,在足球比赛中欢呼大叫,从蓓尔美尔街的俱乐部窗口向皇家仪仗队欢呼致意,也正是因为这些人,人类才被称为群居动物。

年幼时,菲利普是那般天真无邪,却因为自己的跛足不断遭人嘲笑,他的这种自我意识却是那般苦痛。他的情况是那样的特别,那些在通常情况下皆能应付自如的现成法则却没办法在他身上实现。他不得不为自己思考。菲利普读了很多书,脑子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可因为他对书里的东西也是一知半解,反而让他的想象力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在他那痛苦不堪的羞涩外表下,内心却有某种东西在滋长,他隐约察觉那便是个性。但有时这样的个性又让他感到莫名的惊诧。他无法明白自己的一些行为举止。等到事后回想起来,他也觉得茫然无措。

有个叫卢亚德的孩子同菲利普越来越要好。一天,两人一起在教室里玩,卢亚德拿起菲利普的乌木笔杆在变戏法。

“别闹了,”菲利普说,“会把笔杆折断的。”

“才不会呢。”

但那小孩话音未落,笔杆“啪”的一声折成两段。卢亚德沮丧地看着菲利普。

“噢,真对不起。”

眼泪顺着菲利普的面颊簌簌而下,不过他什么也没说。

“我说,你怎么啦?”卢亚德吃惊地说,“我赔你一个一模一样的。”

“笔杆倒不要紧。”菲利普的声音有些颤抖,“可那是我母亲临终前留给我的。”

“我说,凯里,真的非常抱歉。”

“不要紧,也不能怪你。”

菲利普将两节折断的笔杆拿在手里,呆呆地望着。他强忍着没有哭出声来,心中悲不自胜,他自己也道不出原因,因为他心中清楚,这支笔杆是上回放假的时候他在布莱克斯塔布尔买的,只花了一两个便士。他丝毫不明白为什么会编造这么一个悲情故事,可此时他却是那样的伤心,好像这个故事是真的一样。牧师府邸的虔诚气氛和学校的宗教氛围让菲利普的良心非常敏感。他不自觉地想到撒旦每时每刻都伺机夺取他那不朽的灵魂,尽管他未必比大多数孩子诚实,但每次撒谎之后他都会懊悔不已。他仔细想了想这件事情,这让他痛苦不已,便下定决心去找卢亚德,告诉他这个故事是他瞎编的。尽管在他看来,世上最让他害怕的事情莫过于羞辱,在这两三天的时间里,想到他将为上帝的荣耀放下身段忏悔,想到苦楚之外的喜悦,他不由得沾沾自喜。但他并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只是向万能的上帝忏悔了,这种方式让他感到更舒服,良心也得到了满足。不过他始终不明白,那个故事只是他虚构的,可自己为何切切实实地被它感动了。顺着他那肮脏的面颊流下来的眼泪是那般真实。后来他又偶尔想起了艾玛告诉他母亲去世时的情形,想起了几年前那次已经哭得说不出话来,但他还是坚持去跟沃特金小姐道别,这样他们或许能看到他的悲伤,从而对他心生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