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一生的8种心态
5544600000032

第32章 诚信不说谎

一位哲人说得好:“一旦撒了一次谎,就需要有很好的记忆全力把它记住。”不守诚信,说假话,其实是一桩很累人的事。撒了谎,就要设法“圆谎”,而谎话总是漏洞百出的。为了圆一个小谎,就要说一个更大的谎。谎言就是这样把撒谎者一步步逼上了不归之路。著名的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一针见血地说:“谎言就像雪团,它会越滚越大。”这无法控制的雪团只会毁掉说谎者。其实很多骗子就是这样从小骗变为大骗、巨骗的,最终落得个触犯法律、身败名裂的下场。有人说,我也知道做人要诚实,但现实生活中,诚实的人常常吃亏,你不说假话,很多事情就办不成。

这里有一点必须认识清楚,就是如何看待“吃亏”,如何看待“办成事”。我们看到身边和社会上的一些人靠说假造假“办成”了“事”,那是什么“事”呢?是赚到了不义之财,骗到了一官半职,用买来的假文凭在某公司谋了好差事,用让人代笔写的论文拿到了毕业证书,有些地方的考生通过作弊上了大学……这样的“事”即便办成了,又有什么可让人羡慕的呢?这是“得便宜”还是“吃亏”?除了那些利令智昏、视法律为儿戏、不惜以身试法的人外,对多数仅仅是私心作祟而一时犯糊涂的人来说,他们靠这种手段侥幸“成功”于一时,但从此以后,恐怕就要生活在良心的谴责和唯恐被揭穿的恐惧之中了。

有些人认为,说谎是不对的,但说“善意的谎言”无伤大雅。有人甚至说“善意的谎言”是生活的调味品。比如为了不致给患绝症的亲人增加精神压力而谎说他的病情;或者为了安慰失去亲人的人而瞒着噩耗。在这些情况下我们确实需要说谎。但这都是不得已的事,是权宜之计,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有一种倾向,却是在“善意的谎言”的名义下,心安理得地欺骗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等等。当然,这种“善意的谎言”你仍可以说,但你想没想过一旦败露以后会不会伤害你们之间的感情?再就是谎话说多了你累不累?你有没有更深入地反省一下,为什么很正当的事却要用谎言——哪怕是“善意的谎言”来遮掩呢?一位作家说:“无害的谎言说多了也会有害。”所以,我们还是尽量避免去说“善意的谎言”,再“善意的谎言”终究还是谎言。

诚信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原则。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满腔热情地赞扬过一位叫平老静的老者,称他“平凡而伟大”。平老静当年在河北保定开了一家肉包子铺。他拿了包金的镯子去当,赎回来的却是真金镯,他发现后,就去当铺还掉了。这正如《围炉夜话》里所说的:“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大家都知道平老静是诚实人,就都去他的铺子买包子了,于是生意兴隆。这就是社会对诚实的认同。

要做到诚信,就要有正确的名利观。如果对这些东西过度地追求,就会泯灭良心。而诚信不但使你求得良心的平静,还能帮助你获得他人的信任,帮助你取得事业的成功。

19世纪的美国剧作家沛恩说过的一段话,值得我们铭记:“当你要说话时,你一定要说真话;模棱两可的话是谎言的半途,说谎则是到地狱之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