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一生的8种心态
5544600000030

第30章 诚信是做人的准则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和“信”二者的含义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又说:“信,诚也。”诚信的主要内容是既不自欺,亦不欺人,它包含着忠诚于自己和诚实地对待别人的双重意义。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就把“诚”说成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

《礼记·大学》中说:“所谓诚其意者,不自欺也。”朱熹也说:“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

所以对个人而言,诚信就是要真心实意地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存善去恶,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对他人不存诈伪之心,不说假话,不办假事,开诚布公,以诚相待。一个人只有具备既不自欺又不欺人的优良品质,才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孟子说:“诚者,开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他还指出,诚实才能打动人,即“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对此,后人也多有阐释。

古人甚至认为诚信是“天之道也”,而且说:“惟天下至诚,方能经论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正如通常人们所说的,“至诚通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如此神通广大,因而人们必须去把握它,并用它去规范自己的一切行为;否则,“不诚无物”,什么也干不成,什么也不会有。不诚,国家不会有忠臣孝子和清官廉吏;不诚,个人也不会有真正的朋友,因为真挚的友谊同样需要用“诚”去获得。而如果言行不一,甚至虚伪奸诈,则必然是形影相吊,独而无友,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

做人做事,都要讲“诚信”二字,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这样必能获得成功的青睐。

古代有个叫卓恕的人,为人十分守信用。他曾从建邺回上虞老家,临走的时候与师傅诸葛恪约定,某日再来拜会。到了那天,诸葛恪设宴专等。赴宴的人都认为从会稽到建邺相距千里,路途之中很难说不会遇到风波之险,怎能如期。可是,“须臾恕至,一座皆惊”。

诚是一个人的根本,待人以诚,就是信义为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荀子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智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诚能化万物,也就是所谓的“诚则灵”,这正说明了诚的重要性。相反,心不诚则不灵,行则不通,事则不成。一个心灵丑恶、为人虚伪的人根本无法取得人们的信任。明人朱舜水说得更直接:“修身处世,一诚之外便无余事。故曰:‘君子诚之为贵。’自天子至庶人,未有舍诚而能行事也;今人奈何欺世盗名矜得计哉?”所以,诚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只有保证诚信的人,才能获得别人对他的支持。

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信、智、勇”更是人自立于社会的三个条件,诚信是摆在第一位的。古时候的信息交流没有别的方式,只能凭人带个口信,而传递口信之人必须以实相告,这就是诚或信的本义。“信”是一个会意字,“人”、“言”合体。“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这是人与人、与社会的交往过程中的立身处世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