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黑色智慧
5544000000037

第37章 成就事业的潜智慧 (3)

1973年3月,扎伊尔发生叛乱。这件事对远在日本的三菱公司来说,似乎并无多大关系。

但公司的经理们却认为,与扎伊尔相邻的赞比亚是世界最重要的铜矿产地,其矿产是日本工业的重要资源。为此,他们命令情报人员密切注视叛军的动向。不久,叛军向赞比亚铜矿转移,并占领了铜矿。

接到这一情报后,公司领导人认为这会影响铜的产量,因而必然引起世界市场上铜价的上涨,为此三菱公司趁机买进一大批铜,待价而沽,时隔不久,果然每吨铜价上涨60多英镑,三菱公司转手之间赚了一大笔钱。

可以说日本三菱公司所以雄居世界商坛,与其重视情报信息工作是分不开的。三菱在128个国家建立了142个情报分支机构,雇员多达三千七百多人。其情报中心每天接受世界各地发回的电报4万多个,电话6万多个,邮件3万多件。人们戏称三菱的耳目无处不在。凭借这无处不在的信息网,三菱常常能比别人先走一步,争得商机。

搞好情报工作,就可以拥有及时而准确的信息。而拥有了及时而准确的信息,就相当于掌握了丰富的宝藏,可以给我们带来机遇、财富、荣誉等。当然,要搞好情报,还是要从一点一滴的积累开始,并提高情报分析能力,使得各个似乎不相关的信息告诉我们最大的秘密。

在一个法制社会里,真正善于用间谍者,懂得如何钻法律的空子。这是在运用时尤其应注意的。

瞅准时机“趁火打劫”

这里“趁火打劫”的意思当然不是强抢财物,而且在别人焦头烂额、严重失误之时落井下石,大大地占得便宜。“打劫”的关键是“瞅准时机”,即别人焦头烂额严重失误的时候。

趁火打劫出自《三十六计》,原本是打仗的计谋,如今则广泛地运用于商业活动中,使一些人短时间内获得了暴利。

1929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把整个美洲的经济推入黑不见底的深渊: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民生凋敝、百业萧条,海上运输业也在劫难逃。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得知加拿大国营铁路公司为了渡过危机,准备捐卖产业,其中6艘货船10年前价值200万美元,如今每艘仅以2万美元拍卖,他像猎鹰发现猎物一样,极为神速地前往加拿大商谈这笔生意。他的这一举动令同行们瞠目结舌,他们认为他太不理智了,这无异于把钞票白白抛入大海。但奥纳西斯没有听他们的劝告,因为他看到,经济的复苏和高涨终将代替眼前的萧条,随着经济的振兴,货物运输必将重新获得高额利润,于是,他果断而坚决地做下去。不出所料,好机会来了,经济危机过后,海运业的回升和振兴,使奥纳西斯从加拿大购买的那些船只一夜之间身价陡增,他一跃成为海上霸王,大量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了他的腰包。

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国彩电市场的需求开始转向高品质的手提式或桌上型,然而美国厂商却仍然集中生产附有底座的机型,并且忽略了改进产品质量的工作。在销售上也一味地依赖大量广告,认为只要能创造出一个闻名遐迩的名牌就能吸引住美国消费者。

而日本的索尼和松下公司,则认真地研究了市场需求的转移和变化,从中看出美国厂商所犯的错误,他们立即抓住了这一战机,迅速开发了手提式彩电,以满足逐渐形成的新的消费需求。

同时日本商人一反美国商人重广告轻质量的做法,以提高质量为其经营的重点,迅速地抢占世界市场。

当美国厂商发现自己的失误,并试图纠正错误时,早已错过了最佳战机。在短短几年里,美国生产厂家就将大部分美国彩电市场份额拱手让给了日本人。

小B是一家ERP软件公司的经理,在外人眼中是一个标准的IT成功人士。这几年小B为了拿到单子可以说是费尽心机、不择手段,原来说一句谎话都脸红,现在连续吹牛几个小时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这几天小B又在为一个单子苦思冥想呢。客户S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从一个小的手工作坊起家,去年以来一下子变成了行业内的领头羊。今年年初该企业的老总农岷说为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要全面推行ERP。恰好小B的一个朋友的朋友小D在该企业的电脑部工作,所以小B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这个消息。

单子现在已经谈了三个多月,软件也在客户那里试运行了将近两个月,农总对软件还比较满意,不过在价格上双方一直不能达成共识:小B报价80万,对方非要打个五折40万。

价格上谈不拢,单子就僵持下来了。S公司原来有一套进销存系统,虽然功能比较差,但还凑合着能用,所以农总对这个单子并不十分着急。可小B急啊,万一其他公司趁虚而入那就麻烦了,搞不好鸡飞蛋打啊。

一天晚上看《笑傲江湖》时,小B突然来了灵感,一个计划慢慢浮现在脑中。

周六的晚上,小D带着小B公司的软件工程偷偷的进入S公司的电脑室,在S公司的进销存系统上安装了一个“逻辑炸弹”,炸弹的爆炸时间设定为周一早上7点。

周一一大早,小B就来到了办公室。8点,桌上的电话就急促的响了起来,“喂,您好,我是小B。哦,农总啊,您找我有什么事吗?”小B拿腔作势的说道。“小B,我公司的进销存系统今天早上突然崩溃了,据小D说是病毒大规模爆发造成的,数据基本上都丢失了。你知道现在正是我公司的生产旺季,客户那边订单催得又紧,这系统一崩溃,我的损失就大了。幸亏还有你们公司的软件,小D说在你们试运行的系统里还有我公司的数据,我想马上和你签定购买合同,把你们公司试运行的软件切换过来。”

听得出来这回农总是真的着急了。“农总,切换软件没问题,我保证不会影响您的生意。但是软件价格方面现在有些问题,上周我们的软件刚刚调价,现在是100万。”“100万,有没有搞错,你这不是趁火打劫吗?”农总十分气愤。“没办法,这是上面的意思,我只是奉命行事啊。农总,我们老总还说给您公司试用软件的时间太长了,正催我把软件拿回去呢,我一直拖着,我也很难做啊。要是您觉得价钱不合适的话,那我明天派人把我们的软件卸载了,别耽误您找别的合适的软件。”

“哎,都火烧眉毛了,你让我去哪儿找。100万就100万吧,你马上带着合同和工程师来我公司吧。”

趁火打劫计的运用,首先要求我们要有一副好眼光,其次要有一副厚脸皮。看上面几例中的主人公,哪个不是好眼光和厚脸皮者中的佼佼者?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此计运用才可能成功。

入其乡则媚其俗

很多人有一种思维定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同时,对于行为与自己不同的人,人们普遍很难和他建立亲近关系。所以聪明的人都懂得“入乡随俗”的道理。低下“高贵”的头,入乡随俗,就拉近了主客间的距离,什么事都好办了。当然这里的“俗”并非简单地指风俗习惯和群体心理,还包括实实在在的利益。不管客人对入乡随俗感到多么无奈、多么恶心,都要这么办,因为这可以为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石油大王哈默的经营史中最成功的一次是在利比亚。无论是对哈默本人,还是西方石油公司的3万名职员及公司的35万名左右股东来说,一提起这件事,他们都会赞叹不已。

当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来到利比亚的时候,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出租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原先一些大公司放弃了的利比亚租借地。根据利比亚法律,石油公司应尽快开发他们租得的租借地,如果开采不到石油,就必须把一部分租借地归还给利比亚政府。

第二轮谈判中就包括已经打出若干孔“干井”的土地,也有若干块与产油区相邻的沙漠地。来自9个国家的40多家公司参加了这次竞标。有些参加竞标的公司,他们的情况显然比空架子也强不了多少,他们希望拿到租地之后,再转手给一家资金实力雄厚的公司,以交换一部分生产出来的石油;另有一些公司,其中包括西方石油公司,虽然财力不足,但至少具有经营石油工业的经验。利比亚政府允许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参加竞标,因为他们首先要避免的是遭受大石油公司和大财团的控制,其次才会去考虑什么资金有限的问题。

哈默尽管曾于1961年受肯尼迪总统的委托到过利比亚并与伊德里斯国王建立了私人关系,且伊德里斯一世在托布鲁克王宫的一次欢迎会上真诚地对哈默说:“真主派您来到了利比亚!”这比别人稍稍有利,但在第二轮租借地的争夺战中,同一批资金雄厚的大公司相比,哈默无异于小巫见大巫,只不过是一名讨价还价的商人而已。此刻,在灼热的利比亚,同那些一举手就可以把他推翻的石油巨头们进行竞争,同时还要分析估量那些自称可以使国王言听计从的大言不惭的中间商们所说的话到底有多少真实性,对哈默来说处境的确很不利。但哈默就是哈默,绝对不会因此而气馁,善罢甘休不是他的作风。他明白,为能在第二轮租借地的谈判中挫败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只能巧取,不能豪夺,而惟一可行的方案就是暗中向利比亚政府申请:如果西方石油公司能得到租借地,将给予政府更多好处,同时也请利比亚政府给予西方石油公司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优惠的条件。

哈默在随后的投标上,用了与众不同的方式:他的投标书采用羊皮证件的形式,卷成一卷后用代表利比亚国旗颜色的红、绿、黑3色缎带扎束。在投标书的正文中,哈默加上一条,西方石油公司愿从尚未扣除税款的毛利中取出5%供利比亚发展农业之用。此外,投标书还允诺在库夫拉图附近的沙漠绿洲中寻找水源,而库夫拉图恰巧就是国王和王后的诞生地,国王父亲的陵墓也坐落在那里。挂在招标委员会鼻子前面的还有一根“胡萝卜”,西方石油公司将进行一项可行性研究,一旦在利比亚采出石油,该公司将同利比亚政府联合兴建一座制氨厂。

1966年3月,哈默的计划果然成功,同时得到两块租借地,其中一块四周都产油的油井,本来有17个企业投标竞争这块土地,且多是实力雄厚的知名公司,可结果个个名落孙山,惟有西方石油公司独占鳌头;另一块地也有7个企业投标,但最终还是归在了西方石油公司名下。这第二轮谈判招标的结果使那些显赫一时的竞争者大为吃惊,不明其所以然,深深为哈默高超的谈判手段、技巧而叹服。

夺得这两块租借地后,西方石油公司凭着独特有效的经营管理,使之成为其财富的源泉。1967年4月,西方石油公司的黑色金子流到了海边,在那个令人难忘的纪念日,仅规模宏大的庆典就用去整整100万美元之巨。

投标书的精心设计、5%的毛利没有投资利比业农业、在国王诞生地找水、同利比亚政府联合建制氨厂,样样合其“俗”。西方石油公司作为一个小企业能中标,这些“媚俗”的条件功不可没。

英国友尼利福公司在非洲东海岸早就设有大规模的友那蒂特子公司,那里有丰富的肥料,并适合于栽培食用油原料落花生,是友尼利福公司的一块宝地,也是其主要财源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友尼利福这些肥沃的落花生栽培地一块块地被非洲国家没收,这使该公司面临极大的危机。

针对这种形势,柯尔对非洲子公司发出了6条指令:第一,非洲各地所有友那蒂特公司系统的首席经理人员,迅速启用非洲人;第二,取消黑人与白人的工资差异,实行同工同酬;第三,在尼日利亚设立经营干部养成所,培养非洲人干部;第四,采取互相受益的政策;第五,以逐步寻求生存之道;第六,不可拘束体面问题,应以创造最大利益为要务。

柯尔在与加纳政府的交涉中,为了表示尊重对方的利益,主动把自己的栽培地提供给加纳政府,从而获得加纳政府的好感。后来,为了报答他,加纳指定友尼利福公司为加纳政府食用油原料买卖的代理人,这就使柯尔在加纳独占专利权。在同几内亚政府的交涉中,柯尔表示将自行撤走公司,他的这种坦诚的态度反而使几内亚受到感动,因而允许柯尔的公司留在几内亚。在同其他几个国家的交涉中,柯尔也都采用了退让政策,从而使公司平安地渡过了难关。

友尼利福的每一项行动都是迫不得已的,都是在向昔日的“奴才”下跪。但他们随了新形势下“奴才”们的“俗”,保住了产业。

入乡随俗是不被多数“高贵”者注意的事情,很多时候也叫一些人不痛快,所以一般不会有人去做。如果你能做到,一定会获得丰厚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