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找借口找方法
5539000000016

第16章

那名员工的想象力无疑拯救了整个香奈尔公司。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是你,如果你现在就是那家化妆品公司的员工,老板正为公司的窘境而愁眉不展,正广泛征求良策,你会怎样做呢?会不会像那位员工一样发挥想象,思考出应对的方法?

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说:“想象力能带领我们超越以往范围的把握和视野。”

想象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如果在工作中缺乏想象,那时,我们就很难作出令人信服的创意。没有创意的工作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乐趣。日日重复着毫无创造性的工作,生活也会变得苍白,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为了避免这一天的到来,我们亟须唤回自己的想象力,有了想象,工作才会更有创造力,生活才会更多彩。

挑战“不可能任务”: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

法国有一名记者叫博迪,他年轻的时候,因一场事故导致四肢瘫痪。在全身的器官中,唯一能动的只有左眼。可是,他还是决心要把自己在病倒前就构思好的作品完成。

博迪只会眨眼,所以就只有通过眨动左眼与助手沟通,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向助手背出他的腹稿,然后由助手抄录下来。助手每一次都要按顺序把法语的常用字母读出来,让博迪来选择,当他读到的字母正是文中的字母时,博迪就眨一下眼表示正确。由于博迪是靠记忆来判断词语的,有时不一定准确,他们需要翻词典,所以每天只能录一两页,可以想象他们两个人的工作是多么的艰难!

几个月后,他们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为了写这本书,博迪共眨了20多万次眼。这本不平凡的书有150页,它的名字叫《潜水衣与蝴蝶》。

眨了20多万次眼写出了一部书,有比这更困难的工作吗?由此可见,这世上没有绝对的“不可能”,卓越的人敢于挑战一切“不可能”。

许多人会觉得难以置信。然而,真正的勇士敢于登上“不能”的绝峰峭壁,观“一览众山小”的风景。“没有办法”只是说我们已知范围内的方法已经用尽,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去尝试新的事物、新的机会、新的方法,不断地去突破自我、改变自我,永远都没有“没有办法,不可能”一说!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广阔的视野,不追求一朝一夕的成功,耐得住寂寞和清贫。按照既定的目标始终坚持下去,到最后,你一定会获得成功。

一位企业家曾这样描述自己心中的理想员工:我所需要的员工是具有奋斗进取精神、敢于向高难度工作挑战的人。而那些勇于向高难度工作挑战的员工,始终是人才市场上的“短缺货”,始终供不应求。

吴士宏,曾是北京椿树医院的一名护士。她自学高考英语专科,在她毕业的前一年,她看到报纸上IBM公司招聘,于是她通过外企服务公司准备应聘该公司。在此之前,外企服务公司向IBM推荐过好多人,都没有被聘用,吴士宏没有高学历,也没有外企工作的资历,但她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绝不允许别人把我拦在任何门外!”最后她终于成功了。

凭着一台收音机,她花了一年半时间学完了许国璋英语三年的课程。正好赶上IBM公司招聘员工,吴士宏顺利地通过了两轮笔试和一次口试。最后主考官问她会不会打字,她充满自信地脱口而出:“会!”

主考官:“你每分钟能打多少字?”

吴士宏:“您的要求是多少?”

主考官说出标准,吴士宏马上承诺说可以。实际上吴士宏从未摸过打字机。面试结束,吴士宏向亲友借了170元买了一台打字机,没日没夜地敲打了一星期,双手疲乏得连吃饭都拿不住筷子,竟奇迹般地敲出了专业打字员的水平。

吴士宏就这样成了这家世界著名企业的一个最普通的员工。

刚开始进入IBM公司时,吴士宏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角色,沏茶倒水,打扫卫生。吴士宏希望改变现状,开始计划并付诸实施,她每天比别人多花6个小时用于工作和学习。终于,在同一批被聘用者中,她第一个成为业务代表、第一个成为本土的经理、第一个成为IBM华南区的总经理。

在中国的IT行业,吴士宏是第一个成为跨国信息产业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的内地人、第一个只有初中文凭和自考大专文凭的总经理。吴士宏被人们赞誉为“打工皇后”。

吴士宏从一个“毫无生气甚至满足不了温饱的护士职业”干起(吴士宏语),先后当上IBM华南区的总经理、微软中国总经理,得益她敢于挑战不可能任务。面对进入IBM的重重困难她敢于挑战:挑战英语,挑战打字。从普通员工到中国区总经理,她敢于挑战,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和功夫。她敢于挑战不可能任务,使她如同火箭般的速度脱颖而出。

美国著名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在描述他心目中的优秀员工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不是那些有着多么高贵的血统或者多么高学历的人,而是那些有着钢铁般的坚定意志,勇于向工作中的‘不可能’挑战的人。” 敢于对“不能”说“不”的人,成功的门将向他时时开放。

在职场中,如果你是一个“安全专家”,不敢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那么,在与“勇于挑战的职场勇士”的竞争中,永远不要奢望得到老板的垂青。当你万分羡慕那些有着杰出表现的同事深得老板器重并被委以重任时,那么,你一定要明白,他们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思想决定命运”,不敢向有难度的工作挑战,就是对自己潜能的划地为牢、自我设限。对于卓越的人来说,职场中根本不存在“不可能”,这不仅是勇气,更是对“不可能”心理的一种突破。

当伊雷内把开火药厂的想法告诉他父亲皮埃尔时,皮埃尔认为他在异想天开,沉默寡言的书呆子伊雷内怎么可能开起火药厂了?皮埃尔对伊雷内的计划不感兴趣,让他自己解决资金、厂址和其他问题,一切由他自己张罗。随后,伊雷内以出色的成绩证明这不是个空想。他干得井井有条。他被生产世界上最棒的火药的狂想鼓舞着,一心扑在上面。

手头的钱不够,一流的设备都在法国,厂址不知道安在哪儿合适,一切都没有着落,伊雷内知道不可能像小时候那样用试管和药匙把火药生产出来。但他一件事一件事地落实。首先选厂址,为了争取政府的订货,他想在华盛顿附近找地方。但是,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后,他发现这里没有火药厂需要的激流、森林和花岗岩。在美国转了一大圈,他终于看中了特拉华州的白兰地河畔,这里水流湍急,蕴含着动力,河边的大片森林是未来的燃料,山上的花岗岩可用于提炼硝石。伊雷内站在白兰地河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喊道:“我找到了!找到了!”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阿基米得发现浮力定律时那样叫喊!

无数的法国难民聚居在这里,要求的报酬比美国人低得多,为他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他认识了刚刚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的富翁彼德·波提,并说服此人入股。当法国政府得知了伊雷内的活动,为了增加火药来源以便与英国开战,法国政府火药局向伊雷内提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还督促银行家投资……总之,坚持不懈的努力渐渐把各个环节的设想变成了明朗的现实。1802年4月,生产火药的杜邦公司成立了。

伊雷内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指挥基建和设备安装。经过一年紧张的准备工作,火药厂开工了。但好的事情总是考验人的毅力,又过了一年,火药才成功地生产出来,它们的质量是上乘的,但由于没有名气,火药被经销商退了回来。伊雷内在《华尔街日报》上向整个美国宣传:特拉华州是个打猎的好地方,这里还有杜邦公司的狩猎俱乐部,来这儿打猎的人,都会得到免费的火药。在一阵喧嚣之后,订单像雪片般飞来了。1805年,美国政府将杜邦公司定为军方火药的定点生产企业,伊雷内掘到了第一桶金。

在父亲皮埃尔眼里,伊雷内是不可能生产出来火药的,但伊雷内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解决了选址、资金、生产技术、销售等一个个难题,火药也成功地推销出去了,现在杜邦公司是世界有名的军火企业。

戴高乐说:“眼睛所到之处,是成功到达的地方,唯有伟大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

抓住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

老王退休后难得清闲,就到处走亲访友。有一天,他到乡下去找朋友喝酒聊天,经过一座小桥,在桥上看到一个乡下人,身边有一只看起来很凶的狗。老王看着凶巴巴的狗,心里有点害怕,于是就问这个乡下人:“请问你的狗会不会咬人?”

那个乡下人很爽快地说:“我的狗虽然看起来很凶,但绝对不会咬人。”老王这才放心地走了过去。可是,没想到等他一过去,恶狗就向他扑来,抱住他的腿狠狠地咬了一口。

老王气愤地质问乡下人:“你不是说你的狗绝对不会咬人的吗?怎么我一过来就被咬了?”

“对,我的狗是不咬人,但那不是我的狗。”乡下人悠然自得地说。

乡下人身边的狗并不代表乡下人就是这只狗的主人,老王的判断标准太简单了,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从而被咬。这恰恰说明了下面的问题:只有找到事情发生的关键原因,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意见,做出可行性的措施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美国华盛顿广场有名的杰弗逊纪念大厦,因年深日久,墙面出现裂纹。为能保护好这座大厦,有关专家曾进行了专门研讨。

一开始,大家认为损害建筑物表面的元凶是侵蚀的酸雨。专家们进一步研究,却发现每天冲洗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蚀作用。而每天为什么要冲洗墙壁呢?是因为墙壁上每天都有大量的鸟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鸟粪呢?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很多燕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燕子呢?因为墙上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蜘蛛呢?因为大厦四周有蜘蛛喜欢吃的飞虫。为什么有这么多飞虫?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而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的原因,是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为什么这里最适宜飞虫繁殖?因为开着窗阳光充足,大量飞虫聚集在此,超常繁殖……

结果,办法很简单,只需拉上整座大厦的窗帘。

此前专家们设计的一套套复杂而又详尽的维护方案最终成了一纸空文,是因为都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解决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发现问题的关键。就像人们常说的那个“钥匙圈”的故事说的,任意抽出一把钥匙,并问道:“这是什么地方的钥匙?”“开家门的。”“它可以用来开你的汽车吗?”“当然不行。”“为什么不能用这把钥匙开车门呢?”答案显而易见,问题不在钥匙本身,而在你的选择和使用。解决问题也一样,最要紧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柯林·杰克逊独享世界纪录13年,阿兰·约翰逊称霸男子高栏十几年,直到刘翔出现才打破了这种一人领跑的局面。”孙海平说,“短道本是欧美人的天下,突然有一天一个亚洲人闯了进来,而且还拿了大满贯,因为我们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在36年的钻研和摸索后,孙海平已找到一条从根本上弥补黄种人在力量和速度上缺乏的规律。他打了个比方:“都说种芝麻是得不出西瓜的,但我的方法是从基因上改变芝麻,这样看上去种下的是芝麻,但其实质已经是西瓜了。所以经过正常的施肥、浇水后,收获西瓜理所当然。”

他们师徒抓住了提升速度的方法,刘翔也获得了“飞人”的称号。如果孙海平和刘翔师徒没有把握住问题的关键,我们就没有机会为刘翔欢欣和鼓掌。

同样,很多东西不是人们不需要它,而是没有弄明消费者的需要在哪里?没有明白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过去,到了夏天,洗衣机销售人员都撤回来了,生产的产品也只好放在库里,等待旺季的到来。

通过分析,夏天人们并不是不需要洗衣机,恰恰是最需要,因为这时候人们洗衣服洗得勤。只是先前产品不适应夏天洗衣的要求,洗衣机容量太大,一般在5千克左右,这对于人们夏天经常洗小件衣服来说就不太经济、适用。所以说,夏季是洗衣机的销售淡季的说法是因为没有适宜的产品造成的。于是海尔开发出了一种容量154千克的小洗衣机。根据上海人洗衣服洗得勤的特点,海尔率先把它推到了上海市场试销,很快就被上海人接受了。

任何产品都有一个淡旺季,但是如果认为这个淡季就是天经地义的,就不可能去想如何改变淡季的状况,不可能去想如何创造一个适应淡季的产品。

有很多时候,人们被问题的假象所蒙蔽,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症结,结果是“治标不治本”。解决复杂的问题,正如一句广告词“认准病根治胃痛”,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