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曾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世界。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世界经济长期低迷,贫富差距、南北差距问题更加突出。
究其根源,是经济领域三大突出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一是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二是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
三是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这些问题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治理、发展模式存在必须解决的问题。
经过38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动力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两次全球金融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基本逻辑
(一)这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试图通过历史比较来理解过去,推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二)在一些自然科学领域,理解和判断往往在实验室进行,而社会科学没有研究实验室,当统计数据不充分、研究对象又十分泛化时,替代的研究方式可能是进行历史比较。
(三)本项研究的基本逻辑是历史的周期率。
(四)历史重复自己有线性方式,也有非线性方式,这一切既是进行这项研究的迷人之处,也是它的难点所在。
二、两次危机的区别点
归纳起来,两次大危机有几点主要的区别:
(一)人口结构不同。
(二)技术条件不同。
(三)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发生了进化。
(四)全球化的程度不同。
(五)新兴国家崛起和全球经济格局不同。
三、两次危机的共同特点
(一)两次危机的共同背景是都在重大的技术革命发生之后。
(二)在危机爆发之前,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危机发源地的政府都采取了极其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
(三)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危机的前兆。两次危机发生前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是较少数的人占有较多的社会财富。
(四)在公共政策空间被挤压得很小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政府所采取的民粹主义政策通常是危机的推手。
(五)大众的心理都处于极端的投机状态,不断提出使自己相信可以一夜致富的理由。
(六)两次危机都与货币政策相关联。在两次危机之前,最方便的手段是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
(七)危机爆发后,决策者总是面临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经济问题政治意识形态化的三大挑战,市场力量不断挑战令人难以信服的政府政策,这使得危机形势更为糟糕。
(八)危机的发展有特定的拓展模式,在它完成自我延伸的逻辑之前,不可轻言经济复苏。
(九)危机只有发展到最困难的阶段,才有可能倒逼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往往是重大的理论创新。
(十)危机具有强烈的再分配效应,它将导致大国实力的转移和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大变化。
用大思维来把握大时代
我们遇上了大时代,这是一个思想碰撞呼唤大师的时代,这是一个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追求卓越向往和谐的时代。
大时代需要用大思维来把握,我们要有历史的自信,要有思想的自信,要有文化的自信。因为没有历史的未来,是没有希望的未来;没有思想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文化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大国崛起于科技创新——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经验启示
一、英国崛起的科技创新因素
工业革命将英国推上世界霸主地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英国逐步形成了在当时比较先进的君主立宪制,打开了民主和自由的大门,英国是近代科学的主要策源地,英国在全球拥有庞大的殖民地,随着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迅速拓展,使得英国可获取的资源越来越多。
二、德国崛起的科技创新因素
统一后的德国紧紧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经济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了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二战”后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并长期增长,虽然最初得益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持,但更为重要、更具根本性的因素是德国特色的“社会市场经济”系统连贯的创新制度,以及服务于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尤其是高水平、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先进高效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美国崛起的科技创新因素
美国建国20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历史,是一部高扬进取精神的创新创业史。在长期的发展中,美国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能有效激励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积极作用。这是美国创新活力源源不竭和长期保持领先地位的根本原因。
四、日本崛起的科技创新因素
明治政府执政后,锐意改革维新,在确立天皇绝对权威下建立议会、内阁、军部并立的中央集权制,大力推行“脱亚入欧”战略。通过大胆引进和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之本土化并着力培育人力资本,从而在亚洲率先建立起近代产业体系,实现了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
中国要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发展
一、亚洲经济仍保持增长动力
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较为乐观,预计今年的增速是6.2%,明年是6.4%。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内生动力,逐渐在对冲发达经济体弱于预期的增长。
二、中国经济在全球影响力很大
中国于11月8日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由中国牵头的亚投行、丝路基金将领衔为亚洲基础建设“供血”。亚投行的范围相对宽泛,涵盖所有基础设施,且目标更为长远。
三、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潜力很大
关注亚洲在全球价值链当中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很多商品、服务现在已不局限于在某一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是全球布局。
拒给市场经济地位挡不住中国发展
一、我们需要从市场经济地位的纠缠中解脱出来。
二、认真研究美欧继续实施“双反”对我们出口产生的影响。
三、有理有节地反对美欧日贸易保护主义,更多地运用技术层面方法应对。
四、对美欧也需要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