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奥运精神
5538200000001

第1章 公开公正公平:奥运精神的基石 (1)

——公平竞争,诚信为本

如果缺少了公平,没有了诚信,运动员在竞技场上就会为了奖牌而不择手段,那么奥运会也就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同样,如果缺少了公平与诚信,人们相互之间就会为了一己之私而尔虞我诈、诋毁倾轧,那么,维系社会的基础就不会稳定。因此,“公开、公正、公平”不但是奥运精神的基石,同样也是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基石。只有在公开的环境、公平的规则与公正的裁决下,个人、团体、企业才有信心与动力发挥出各自的最大潜力,在各自的领域中创造出最大的财富。

从起跳板后一尺处起跳:良性竞争才是永不磨灭的奥运精神

冠军档案:

杰西·欧文斯

美国黑人田径明星,现代奥运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1913年9月12日生于亚拉巴马州的丹维尔,15岁时就在短跑方面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在一次100米赛跑中,顺风跑了10秒3。19岁时在中学生运动会上平了100码(1码=0.9144米)跑世界纪录。1935年在安阿伯举行的大学生运动会上,先后破5项平1项世界纪录。其中跳远8.13米的世界纪录保持了25年之久。1936年在第十一届奥运会上,他又夺得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赛跑和跳远4枚金牌。

杰西·欧文斯曾获国际奥委会颁发的奥林匹克银质勋章。1955年任美国国务院负责体育的大使级官员。1980年被欧美各报评为20世纪最佳运动员之一。

1980年3月31日,欧文斯因患癌症不幸去世,享年67岁。

奥运纪实展播:

1936年的柏林,希特勒对12万观众宣布奥运会开始。他要借世人瞩目的奥运会,证明雅利安人种的优越。当时田径赛的最佳选手是美国的杰西·欧文斯。但德国有一位跳远项目的王牌选手鲁兹·朗,希特勒要他击败杰西·欧文斯——黑种人的杰西·欧文斯,以证明他的种族优越论——种族决定优劣。在纳粹的报纸一致叫嚣把黑人逐出奥运会的声浪下,杰西·欧文斯参加了4个项目的角逐: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和跳远。跳远是他的第一项比赛。希特勒亲临观战。鲁兹·朗顺利进入决赛。轮到杰西·欧文斯上场,他只要跳得不比他最好成绩少过半米就可进入决赛。第一次,他逾越跳板犯规;第二次他为了保险起见从跳板后起跳,结果跳出了从未有过的坏成绩。他一再试跑,迟疑,不敢开始最后的一跃。希特勒起身离场。在希特勒退场的同时,一个瘦削、有着湛蓝眼睛的德国运动员走近欧文斯,他用生硬的英语介绍自己。其实他不用自我介绍,没人不认识他——鲁兹·朗。

鲁兹·朗结结巴巴的英文和善意的笑容放松了杰西·欧文斯全身紧绷的神经。鲁兹·朗告诉杰西·欧文斯,最重要的是取得决赛的资格。他说去年也曾遭遇同样的情形,用了一个小诀窍解决了困难。他取下杰西·欧文斯的毛巾放在起跳板后一英尺处,从那个地方起跳就不会偏失太多了。杰西·欧文斯照做,几乎破了奥运纪录。几天后决赛,鲁兹·朗破了世界纪录,但随后杰西·欧文斯以些微优势胜了他。

贵宾席上的希特勒脸色铁青,看台上情绪昂扬的观众顿时沉静。场中,鲁兹·朗跑到杰西·欧文斯站的地方,把他拉到聚集了12万德国人的看台前,举起他的手高声喊道:“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看台上经过一阵难挨的沉默后,忽然齐声爆发:“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举起另一只手来答谢。

等观众安静下来后,他举起鲁兹·朗的手朝向天空,声嘶力竭地喊道:“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全场观众也同声响应:“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选手和观众都沉浸在君子之争的感动里。

杰西·欧文斯创的8.13米的纪录保持了24年。他在柏林奥运会上共获得4枚金牌,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

多年后,杰西·欧文斯回忆说,是鲁兹·朗帮助他赢得那4枚金牌,而且使他了解,正当而充满关怀的竞争,是真正永不磨灭的运动员精神。一个人所创的世界纪录终有一天会被继起的新秀突破,而这种运动员精神永不会磨灭。

职场链接:

没有诡谲的政治,没有人种的优劣,没有金牌的得失,在鲁兹·朗身上,我们看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光辉,这是一种超越了竞争的大爱。而爱,是可以传染的,所以,帮助对手的奥运精神就这样在一代一代的运动员身上传承着。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只有凭借真的本事,依靠正当方法得来的东西才能长久,真正的和谐之道就在于竞争与礼让的平衡,有礼让才会有良性竞争。

在职场中,我们同样崇尚良性而充满善意的积极竞争,同事之间、对手之间的竞争应该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有序进行。竞争的至高境界是和谐,而不是损耗式的“互燃”。在汉字中,许多词很有深意。比如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的人叫“同事”,为什么要这样讲?“同事”一词我们可以解释为“为共同事业一起努力的人”。这意味着同事之间要同舟共济而不是互相拆台,尽管有时候彼此之间会有利益纷争,但是长远目标与终极目标都是一致的。

一个企业内部必然要存在良性的竞争关系。很显然,没有竞争意识的企业一定会丧失斗志,丧失积极向上的精神。企业员工之间只有存在竞争,才能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带来团体的进步,进而为企业带来新气象。但竞争也并非你死我活的恶性斗争,恶性竞争带来的,只能是毁灭性的后果。

有人把公司比喻成航船,老板是船长,员工就是船员。船员们的职责就是同心同力、风雨同舟,和公司一起谋求大发展,而互相拆台的恶果是船毁人亡。有句老话说得好:“捧场都上场,拆台都下台。”员工和企业之间、同事之间,永远都休戚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奥运精神启示录:

只有凭借真的本事,依靠正当方法得来的东西才能长久,真正的和谐之道就在于竞争与礼让的平衡,有礼让才会有良性竞争。

相差不到一步的获胜者:畸形竞争终害己

背景简介:

1932年8月5日,芬兰终于在奥运会5000米决赛中获得了他们在长跑中的第一枚金牌,不过这枚金牌也是得来非易。参加这项比赛的芬兰选手劳利·坦恩的夺标呼声最高。他曾以14分17秒的成绩创世界纪录。可是这次他却碰上了“黑马”——美国的拉尔·希尔。

奥运纪实展播:

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5000米决赛上,留下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场景:

在窄窄的跑道上,芬兰运动员劳利·坦恩和队友劳利·沃坦恩与美国俄勒冈州、绰号为长腿的拉尔夫·希尔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比赛开始后,希尔从边上跑到了前面,但当他们两人开始施加威力时,希尔被追上了。希尔一直跟在后面,直到还剩下10圈时,他跑到了第六名,继续保持着他的稳定的步伐。当还剩下4圈时,他在坦恩和沃坦恩后面,排列第三。两圈后,又超过了沃坦恩。现在只剩下一个芬兰人,比赛成为坦恩与希尔的直接对抗。

在倒数第二圈时,坦恩不顾一切地想甩掉尾追不放的希尔,但没有成功。在最后一圈铃声响时,希尔依然在他后面不远处。为甩掉希尔,坦恩在最后一圈的转弯处加速,但希尔也作出了同样的反应。为了节省自己的力气,坦恩放松了脚步,准备在最后一个转弯处再加速冲刺。从后面追上来的希尔,紧贴着跑道的内侧,大步跑着。在最后50码时,希尔从外侧开始加速时,观众们站起来期待着结果。当希尔的影子隐现在他的右侧时,坦恩改上了第二跑道。当希尔再一次想从右侧超过时,坦恩又一次采用了“之”字形战术,并用眼睛瞄着他的对手,跑到了第三跑道上。

到目前为止,喧闹声已平息下来。观众们喊叫着给希尔加油,同时,让坦恩躲开。离终点线还有15码时,希尔从内侧开始挑战,坦恩突然转回到第二跑道。就在这关键时刻,终点线到了,两个人同时猛力向前冲刺,坦恩先绊到了线,一个相差不到一步的获胜者。

当这两个人从跑道上下来时,观众一致向这个芬兰人发出“嘘、嘘”声,直到播音员制止道:“女士们,先生们:这些人是我们的客人”时,这种喧哗声才停止,并零星地响起了几下礼貌的掌声。

坦恩以14分30秒的成绩获得一块金牌,并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但失去了声誉。他被指控没有运动道德。但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深思熟虑后,裁判们判定坦恩不是在有意干扰希尔。国际非职业运动委员会以一种模棱两可的陈述宣布:“尽管美国非职业运动委员会认为这次比赛欠公正,但我们没有收到来自希尔先生或美国官方的正式抗议。”

希尔显得很大度,他告诉记者说:“我不认为那个劳利是有意阻止我冲刺。他回过头来看我在哪儿,我以我的经验可以断定,当一个筋疲力尽的人这样做时,他就失去了方向感。坦恩确实阻碍了我,但我认为,他还落下我很多,不管怎样,他本来也可能胜出。我不打算抗议,因为我相信,坦恩仅仅是在盲目地奔跑,我也是如此。”

在胜利的仪式上,坦恩试图拉着希尔上第一领奖台,被希尔婉言拒绝了。取而代之的是,坦恩将一枚有芬兰国旗的奖章别在了希尔的毛衣上。当宣布坦恩获胜时只收到寥寥无几的掌声,而当希尔获得银牌时,观众则欢呼着吼叫起来。

后来,坦恩作了正式的道歉而申明自己的无辜:“我从未认为希尔是个那么好的竞争对手。”他承认道,“我在最后一次转向时,看见这个美国人试图要超越,我就躲开,让他过去,但同时,他也改变了主意。真是不幸。”

那天在那个圆顶体育场的7万名美国观众也许会选择另一种说法。

职场链接:

竞争,是奥运会的主旋律,公平、友谊,也是我们尊崇奥运的重大理由。竞争是必然的,但通过不光彩的手段来取得胜利,即使拥有了天下,也失去了民心。

在现代职场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在一些公司里,追求工作成绩,希望赢得上司的好感,获得升迁,以及其他种种利害冲突,使得同事之间很自然地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而这种竞争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又不是一种单纯的真刀实枪的实力较量,而是掺杂了个人感情的好恶、与上司关系等复杂因素。表面上大家同心同德、平平安安、和和气气,内心里却可能各打各的算盘。

张亮和李杰是公司最得力的两名干将,又同在市场部工作。最近公司准备提升一名业务主管,张亮积极向高层写了很多自荐信,来证明他是升职的最佳人选;为了论述他升职后的宏伟蓝图的含金量,他大肆抨击他的前任上司的错误。

李杰也向高层写了自荐信,简要地谈了升职后的工作设想,但只字未提前任上司的事。工作之余,李杰又分别邀请几名副总裁共进午餐,较详细地谈了任职后的工作方案。

当上司准备给李杰升职时,李杰突然发现自己签发的文件漏洞百出。他怀疑有人窃取了他的电脑密码,暗地里把文件给涂改了,但苦于没有证据,便决定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忍气吞声,默默承受着“工作失误”的委屈。

果然,事隔不久,在一次中层人士会议上,制造“文件事件”的始作俑者张亮沉不住气了,借“文件事件”大肆发挥,终于暴露了他害人的卑劣手段。

真相大白之后,上司更加欣赏李杰处理问题的方法,如期升了他的职。

张亮的失败之处在于他并不清楚:没有老板会把一个心胸狭隘、与同事矛盾重重的人放到重要的职位上。

很多时候我们会将自己的竞争对手看做是死敌,为了成为那个令人艳羡的成功者,也许你会不择手段地排挤对手:或是拉帮结派,或在上司面前历数别人的不是,或设下一个又一个巧计使得对方“马失前蹄”……但可悲的是,处心积虑的人有时并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收获的只是一腔沮丧和悔恨。

竞争本来是一件有益的事情,竞争应该是公平的。采取一些卑劣的、不道德的手段,那就是一种畸形的竞争了,就像故事中的张亮一样,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

因此,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谨记:与自己的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冲突永远是最愚蠢的做法,往往会招致别人的看低和上司的负面评价。你们之间的竞争在同事眼里会变成一场闹剧或背后议论的话题,不但增加了自己的负面影响,也使你竭力保持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这种得不偿失的买卖,又何必去做呢?

我们只有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竞争,以良好的心态去竞争,才能最终战胜对手,稳坐成功的钓鱼台。

奥运精神启示录:

与自己的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冲突永远是最愚蠢的做法,往往会招致别人的看低和上司的负面评价。你们之间的竞争在别人眼里会变成一场闹剧或背后议论的话题,不但增加了自己的负面影响,也使你竭力保持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