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非常品质
5533500000017

第17章 非常品质五:坚强不息(2)

李吉均,地理学家,1933年10月9日生于四川彭县,从事冰川学、地貌学与第四纪研究。在青藏高原起源及冰川演变、庐山地貌及冰川成因等一系列问题上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其成果被广泛引用。李吉均院士在回顾自己的学术道路时,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持久”:持久地追求理想,持久地追求科学真理。但是在他刚刚有所作为时,中国陷入了“左”倾的灾难,李吉均受到了错误的对待。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李吉均没有沉沦,而是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刻苦学习,诚实劳动,并寻找机会做自己愿做的工作。在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后,国内政治形势稍有好转,李吉均抓住这短暂的机遇,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藏高原的山山水水,尝尽了生活的艰难困苦。1974年,在西藏羊卓雍湖畔的冰川上,李吉均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肺气肿,但他仍然坚持工作。虽然工作又辛苦又危险,但李吉均的内心却真切地感受到了充实和快乐。

在西藏和新疆工作期间,李吉均凭着一颗执著的心、顽强的意志和满腔的热情,对天山、祁连山、藏东南横断山脉的冰川作了大量翔实周密的考察,积累了大量极有价值的科学数据,而这些成为了他后来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

通过实地考察,李吉均对李四光先生主张的庐山古冰川渐生疑团。李四光先生可以说是我国地质学界的泰山北斗,敢于怀疑他的论断,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但李吉均凭着一股执著的劲头参与了关于中国东部古冰川的大争论。他充分利用与庐山同纬度的横断山区的海洋性冰川的研究成果,自成一家之言,并得到了地理学界的广泛认可。

朋友们,人生之路难免会有坎坷,追求成功的道路更会有许多艰辛,关键是如何面对这一切!从李吉均院士的事迹中,我们应该有很多感悟。

1958年,富兰克·卡纳利在自家杂货店对面经营了一家比萨饼店,以筹措他的大学学费。他的连锁店叫做“必胜客”。1977年,卡纳利卖掉3 100家连锁店,总值3亿美元。

对于向他学习经营经验的人,卡纳利给他们的忠告很奇怪:“你必须学会失败。”他的解释是这样的:“我做过的行业不下50种,而这中间大约有15种做得还算不错,那表示我大约有30%的成功率。可是你总是要出击,而且在你失败之后更是要出击。你根本不能确定你什么时候会成功,所以你必须先学会失败。”这种学习其实就是总结失败的教训,继续做下去。

在俄克拉荷马的分店失败之后,他认识到地点、店面装潢的重要性。在纽约的销售失败之后,他做出了另一种硬度的比萨饼。当地方风味的比萨饼在市场出现后,他又向大众推出芝加哥风味的比萨饼。因此,卡纳利说“必胜客”的成功归因于他从错误中学到的经验。

卡纳利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可是他把失败的经验变为成功的基础。这就是持久心的力量。如果你也能善用失败的经验,把它们化做成功的踏脚石,成功的终点离你就不会很遥远了。

在美国淘金热时期,有一个叫斯彼尔的人带着发财的梦想只身来到西部挖金矿。他买了一块地后,拿着铁锹,就开始干起来。几星期后,他发现了金砂,但缺乏机器。于是他回到家乡找了几个亲友凑了一笔钱,买了一台机器又开始挖起来,很快就出砂了。

经测定挖出来的第一车矿砂所在的金矿,是科罗拉多最丰富的矿藏之一。斯彼尔及其亲友十分兴奋,眼看他的发财梦就要实现了。他们继续向下挖矿,但不幸的是,矿脉突然间踪迹尽失。他们不停地钻,想重拾矿脉,结果一无所获。

最后,他们没有继续坚持下去,而是将矿坑和器材廉价卖给了一位旧货商,然后搭火车回家了。

这位旧货商邀请一位开矿工程师对矿坑进行地质测量。经探测断定矿脉就在斯彼尔挖矿处下方三英尺处。工程师说:矿脉失踪是因为矿质经常有断层所致。

旧货商重新开工,结果矿脉果真在地下五英尺处露面。旧货商因此发了大财。

成功与失败,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你放弃了,你就放弃了一个成功的机会。导致失败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没能坚持下去。任何人在成功之前,都会遇到许多的失意,甚至是多次的失败。

刘华大学毕业后,抱着雄心壮志踏入社会,但两年间换了三次工作,一次比一次差。最后他只好去当一名任何人都可以做的保险业务员。

每天,他东奔西跑,累得精疲力竭,但一件保险都没有做成。每天起来,他鼓励自己说:“今天会好起来的。”但他每天都会遇到或客气的或粗暴的拒绝。

三个月后,刘华终于彻底失望了,灰心地对妻子说:“我想我是不适合做这份工作的,我们回家乡找工作吧!”

妻子看着疲惫不堪的丈夫,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说道:“离年底还有半个月时间,请你再努力半个月,如果还一事无成,那我们再一起回家好吗?”

妻子的话对刘华触动很大:一个女人尚有这种不退缩,勇往直前的毅力,我一个男子汉,做事怎能半途而废?

于是,第二天他又去跑业务。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做成了几宗保险。从此,他像一阵旋风,每战必赢,三个月后,他就成了这个地区最优秀的业务员。

只要我们相信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对的,那么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能轻言放弃。有时候不成功只是因为时机未到,放弃了,以前的努力岂不付之东流。

所以,遇到挫折时,再坚持一下,成功会在前面等着你。通往成功的路上荆棘密布,要相信自己能有麻醉剂般的力量去消融受挫的苦痛。

杜克·鲁德曼被学校开除后,在得克萨斯油田找到了一份工作。随着经验的丰富,他憧憬着涉足野外钻探业,当一名独立的石油勘探商。

当有了足够的积蓄后,鲁德曼就去租赁设备,钻井取油。两年间,他打出了29口油井,可全都是枯井。他说:“那才真叫失败呢!”及至年近四十,鲁德曼仍然不能摆脱失败的阴影。为了提高成功率,他学习了地质结构、油层模型以及其他方面的地质学知识。用理论武装了自己后,他又租来一块地皮进行第30次钻探,终于发现了巨大的油藏。

鲁德曼每打四口油井就有三口是枯井,他自认为生意场上自己遭受的失败多过任何人。但他开采出的石油源源不断地为他积累了财富。《福布斯》杂志曾推算,其财产为22亿美元。

莎士比亚说:“千万人的失败,都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还差一步,便终止不做了。”伊伏尔·史特拉波斯基的乐章首次上演时,曾被听众报以嘘声,现在却成为全世界各大管弦乐团的必演曲目了;约翰·克利斯是美国著名的多产作家,他写过564本书,但在此之前,他遭退稿将近1 000次;玛格丽特·米契尔在《飘》出版之前所收到的退稿,也不少于此数;凡·高在他有生之年,竟然卖不出他的画。

松下幸之助当年辞掉电灯公司检查员的工作去独立创业时,身边只剩70元钱与租来的一间两坪半的房子。他的事业也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时,公司制造出来的东西,不但没有人买,甚至连寄售的地方都找不到,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了,当时松下也曾经后悔离开原来的公司而自己创业。在极端的困难下,松下与合伙人决定坚持下来,再试一次。由于资金用尽,他们已经身无分文,松下只好将妻子的衣物拿去典当。由于这次坚持,松下成功了,事业打开了新的局面。

在后来的事业道路上,松下仍然遭遇过难以计数的挫折,每次他都拿出“再试一次”的精神。终于在“再试一次”又“再试一次”的累积下,造就了今日的松下产业。

一个人,不论他失败多少次,只要他一直拥有“再试一次”的勇气,一定会成功的。

样板戏《沙家浜》中有一句台词:成功往往来源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希拉斯·菲尔德先生在退休时忽发奇想,想在大西洋的海底铺设一条连接欧洲和美国的电缆。这时候,他已经有了一大笔积蓄。随后,他就全身心地开始推动这项事业。前期基础性的工作包括建造一条1 000英里长、从纽约到纽芬兰圣约翰的电报线路。纽芬兰400英里长的电报线路要从人迹罕见的森林中穿过,所以,要完成这项工作不仅包括建一条电报线路,还包括建同样长的一条公路。此外,还包括穿越布雷顿角全岛共440英里长的线路,再加上铺设跨越圣劳伦斯海峡的电缆,整个工程十分浩大。

菲尔德的方案在议会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菲尔德用尽浑身解数,才在上议院仅以一票的优势获得多数通过,得到英国政府的资助。随后,菲尔德的铺设工作就开始了。电缆一头搁在停泊于寒巴斯托波尔港的英国旗舰“阿伽门农”号上,另一头放在美国海军新造的豪华护卫舰“尼亚加拉”号上。就在电缆铺设到5英里的时候,它突然卷到了机器里面,被弄断了。

菲尔德毫不气馁,又进行了第二次试验。在这次试验中,在铺好200英里长的时候,电流突然中断了,船上的人们在甲板上焦急地踱来踱去,好像死神就要降临一样。就在菲尔德先生即将命令割断电缆、放弃这次试验时,电流突然又神奇地出现了,一如它神奇地消失一样。夜间,船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缓缓航行,电缆的铺设也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进行。这时,轮船突然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倾斜,制动器紧急制动,不巧又割断了电缆。

但菲尔德依然坚持了下来。他又订购了700英里的电缆,而且还聘请了一个专家,请他设计一台更好的机器,以完成如此长的铺设任务。最终,两艘军舰在大西洋上会合了,电缆也接上了。随后,两艘船继续航行,一艘驶向爱尔兰,另一艘驶向纽芬兰,结果它们都把电缆用完了。两船分开不到3英里,电缆又断开了。再次接上后,两船继续航行,到了相隔8英里的时候,电流又没有了。电缆线第三次接上后,铺了200英里。在距离“阿伽门农”号20英尺处又断开了,两艘船最后不得不返回到爱尔兰海岸。

菲尔德继续为此日夜操劳,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绝不甘心失败。参与此事的很多人都失去了信心,公众舆论也对此流露出怀疑的态度,投资者也不愿再投资。这时候,菲尔德先生运用他百折不挠的精神、天才的说服力,使得这一项目又继续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