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读懂儿童:幼儿成长个案研究
55241600000003

第3章 前言

千百年来,希腊阿波罗神庙门柱上镌刻的“人啊,认识你自己”的神谕,激励着后人全面、深入地认识自己。从事与儿童相关工作的个体从未停下认识儿童的脚步。只有认识儿童,了解他们的需要、兴趣、经验、长处、学习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才能接过他们“抛过来的球”。

纵观古今中外,我们不难发现,许许多多的教育家一直在和成人世界的各种偏见、傲慢、无知、虚伪作斗争,在认识儿童的道路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文艺复兴时期,以夸美纽斯和伊拉斯谟为代表的学者开始关注儿童的兴趣和自由。启蒙时期,法国教育家卢梭完成了“发现儿童”的伟大历史使命,他向世人大声疾呼:“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20世纪更被瑞典教育家爱伦·凯预言为“儿童的世纪”,人们对儿童的关注空前高涨。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这本纲领性著作中,强调“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点”。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身体力行地在教育实践中发现了“童年的秘密”……20世纪中叶以来,心理学、脑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更进一步丰富了当代人对儿童的认识。在人类文明中,儿童的形象从单薄的、扭曲的、戴着道德镣铐跳舞的“小大人”逐步还原为丰富的、真实的、有着自己能力和价值的独立个体。

《读懂儿童——幼儿成长个案研究》一书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试图进一步丰富“认识儿童”这本“大书”。在浩如烟海的关于儿童以及儿童教育的著作当中,本书不敢妄称经典,但它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突出的特点,能在某种程度上增进利益相关群体对儿童的认识,进而服务于儿童的福祉。

首先,从选材来看,此书能够彰显时代变迁在儿童身上的烙印。若干年前,我们很难见到因举家迁徙而在城乡的夹缝中生存的幼儿;若干年前,我们很难见到因父母外出务工而由祖父母隔代抚养的幼儿;若干年前,我们很难见到因父母忙于工作、娱乐,而以iPad等电子设备作为“保姆”的幼儿;若干年前,我们很难见到蜂拥进入兴趣班、竞赛班的幼儿;若干年前,我们很难关注到有特殊需要并随班就读的幼儿。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深刻地改变着宏观环境,也影响着儿童的发展。成人难以用从前的框架来认识当下的儿童。而本书收集的关于儿童的案例都是最切近、最真实的素材,这使得我们对儿童的认识能够与时俱进。

其次,此书中所有的个案都来自于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参与2013国家级培训农村幼儿教师顶岗置换培训的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准教师)。他们带着在高校课堂当中学习的知识和方法,作为顶岗实习大学生进入幼儿园一线展开实践。对幼儿个案的选择、幼儿行为的观察和记录、幼儿行为的原因分析、教育建议的提出,无一不体现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当然,学生撰写的个案或许失于准确性、科学性,他们提出的教育建议也可能失于合理性、适宜性,但让师范生深入到教学实践中,观察儿童、认识儿童、评价儿童并思考促进儿童发展的方案,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以后,幼儿教师教育机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有益尝试。

再次,从编写体例来看,此书不同于儿童发展和儿童教育的经典教科书,它以个案的方式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学龄前儿童的特点。个案的优势在于,它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某个年龄阶段儿童一般性、规律性的特点,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反映属于个体的突出的、典型的特点。换言之,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发展和教育的共性和个性,这是我们在幼儿教育中保证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个案的优势还在于,它真实、复杂且具有情境性,能够反映儿童成长的家庭、学校和社会背景,能够体现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具体情境。儿童的发展和教育本身也是真实、复杂且具有情境性的,难以抽象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简单的线性关系。因此,以个案的形式来再现儿童的发展和教育状况,是最贴合真实教育情境的方式。此外,个案生动、形象,可读性强,即便是非专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也能从个案当中有所体会、触动、碰撞和反思。

最后,此书还设置了准教师的理解、导师的建议和学习资源链接环节。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教师担任了师范生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他们曾数次深入实习生顶岗的幼儿园,了解真实情况。对师范生而言,导师们从理论出发的实践指导和基于实践的理论反思打破了他们“理论无用”的质疑,解决了他们面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的困惑,也促使他们不断联系教育理论与实践。对幼儿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而言,此书不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也能帮助他们更深入地认识相关问题,学会举一反三地解决复杂的、真实的教育情境中的儿童学习和发展问题。就编者本心而言,我们并非试图将此书打造为幼儿教师和家长“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范本,此书也并非“照单全收”的操作手册。我们试图抛砖引玉,吸引成人直面儿童世界和儿童文化,引发教师和家长对儿童教育的反思,从而为儿童提供具有“发展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的学前教育。

当然,这本书虽然能体现我们走进儿童、了解童心的主观意愿和真挚情感,但囿于编者自身的能力和时间、精力,还存在一些遗憾。一是儿童个案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还有待提高,二是个案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有待增强。这种难以避免的缺憾为今后再编续集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愿所有儿童能在地球上诗意地栖居,愿童年能如春日的绿意,蔓延生长。

编者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