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5519400000003

第3章 常自醒,留只眼睛看自己(3)

古语说:“言者,风波也。”人最难管住的东西就是嘴了,真话有人说,假话也有人说;好话有人说,坏话也有人说,幸运和倒霉全拜它所赐。日常生活中,有些话并不是非说不可,即使说得好,也不一定能得到好处。若是旁人听得敏感,就会招来不必要的是非。

管不住自己的嘴,往往害人害己。有些人喜欢与人闲聊,侃天说地,可能有意无意间就触犯了别人的隐私,触碰了别人的底线。常言道:说者无心而听者有意,他会认为你是故意跟他过不去,因此怀恨在心。即使你能够保守秘密,保证不再提及这件事,他也会认为你抓住了他的把柄,从此处处提防你,两个人的关系也会很快降入冰点。

南北朝时期,有一名大将,名叫贺若敦。向来专横跋扈,自以为了不起。可是这一次,朝中发生了变故。贺若敦率军打了胜仗凯旋,应该是大功一件吧,可是皇上不但没有论功行赏,反而撤了他的军权。对此,贺若敦大为不满,时常一个人抱着酒坛子,在府上痛饮,还经常大发怨言,秽语不断。

有人将贺若敦的劣迹说与皇上听。皇上十分震怒,将他贬到了边疆,还让他自行了断。临死前,贺若敦对免冠之年的儿子说:“我一心想为国效力,可这副喉舌不争气啊,儿啊,一定要牢记教训!”说完了,便拿起锥子,刺破了儿子的舌头,希望他一辈子记住这个教训。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儿子贺若弼竟成了隋朝的将军,可他并没有记住父亲的教训,常常怨声不断,老觉得自己应该做宰相,不满的情绪动不动就流露了出来。

有一回,贺若弼怒气难平,辱骂了后宫的妃子,皇帝忍无可忍,下令将他逮捕下狱。他言语不慎,得罪了不少人,朝中一些公卿大臣怕遭受连累,都揭发他过去说的那些对朝廷不满、对皇帝不敬的话,并声称他罪当处死。皇帝念他没什么大错,只是撤了他的官职,放他告老还乡去了。

父子两代人,同样是因言多而坏事。可见,为人处世,务必要忍住,不能说的、不该说的,一定不说,以免招致不必要的祸端。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毁掉一个人有时候一句话足矣。说话时,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和火候。否则,不光会碰一鼻子灰,还会遭到别人的冷遇。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一些藏在心里不愿为人知的事情。即使两个人私交不错,也不要随便将自己的秘密告诉对方,更没必要打探别人的隐私,留一些自由呼吸的空间,两个人的关系才会保持得更持久。

三寸不烂之舌,虽不至于招来杀身之祸,但也能给人带来麻烦。少说话,多做事,为自己的嘴巴上把锁,常常有百利而无一害。

生活中,既要低调做人,也要低调说话。与人谈话,不要带有傲气,不要瞧不起人、挖苦人,即使对方在事业上、成就上略逊于你,也不要趾高气扬,口无遮拦,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如果想阐明一个问题,千万不可把话说得太绝对,既要给别人以思考的空间,也给自己留有退步的余地。

7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说到不如做到,别做事后诸葛亮

生命就像回声,你传递给它什么信息,它就回馈给你什么。别人有难,说再多也无益。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尽自己最大的能耐予以帮助,这才是最实在的。

《水浒传》里的宋江,被人称为“及时雨”,就因为他能及时地向别人伸出援手。谁能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衙吏,竟能让一百零七将心服口服,坐到水泊梁山第一把交椅!说到底,靠的就是平日的慷慨解囊,积累下的好人脉。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确是不折不扣的“马后炮”。他们往往在事后发表自己的高见,一旦别人办事不力,他就会跳出来说一堆埋怨或批判的话。可是,若是事先问他,他又拿不出半点注意。这样的人四面树敌,难免要遭到别人的白眼。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人群而生活,宽容多一点,关怀多一点,人生的晴天也会多一些。

唐朝时期,有一位王秀才,年轻时才德超群,众人无不赞叹。长庆年间,朝臣杨大人爱才,报请皇上,邀秀才到朝中为官。可是杨大人心中还有一点顾虑:秀才平时跟胡大人交往甚密。这位胡大人为人狂放不羁,口碑极差。于是,杨大人派亲信将此意转告秀才,希望他跟胡大人绝交。秀才欣然答应:“谨遵教诲!”

没过多久,胡大人就到秀才家登门拜访,秀才躲在内室,抱病不见。胡大人等了很长时间,没趣地离开。可见,秀才越想越觉得不能忍,于是从床上翻起来,快步跑出去,将胡大人喊了回来,陪酒三杯,如实相告,喝得大醉,第二天日上三竿还未起。

杨大人闻听此事,又生气又惊讶。王秀才知道自己辜负了杨大人的心意,就亲自登门拜访,并解释说:“大人,不瞒您说,我与胡大人本是莫逆之交。儿时,我家穷得揭不开锅,他经常从家中偷一些米,拿到我家,让我母亲煮。他为人虽不好,但却于我有恩,我不能做不仁不义之事,割舍下这份友情。我辜负了您的美意,这官不做也罢。”听完秀才的话,王大人这才收敛了怒气,原谅了他。此后,胡大人的人缘仍然不好,但王秀才却官运亨通,十三次升迁,最后官居宰相,政绩卓著。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胡大人本性不坏,但行事鲁莽,不善交际,一定有某方面的人格缺陷,与之相交,害多益少。王秀才履行了自己的道义,不惜冒着仕途的风险,继续与之交往,有情有义,反而为自己赢得了好名声。

反之,如果王秀才好言相劝,指出胡大人为官做人的弊病,依其个性,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若是话说得不当,反而会遭到别人的厌弃。可见,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才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

许多人成天将良心挂在嘴上,可当别人真得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自己却像老鼠一般退在了后面。他们不帮助行乞之人,并非舍不得一碗饭,而是怕他们赖着不走、纠缠自己,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人性吗?

关怀他人,就是要理解他人的处境,随时准备从道义上支持别人,从行动上帮助别人。人生就是这样,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越是吝啬,就越一无所有。只有那些乐于帮助别人的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其实帮助他人,就等于帮助了自己。谁都会有落难的时候,都需要别人在关键的时候伸出援手。

8会怪怪自己,不会怪怪别人

——大智若愚,明哲保身

生活中,常常少不了摩擦和碰撞。紧要关头,有些人大放厥词,一味地责怪别人;有些人却只知插科打诨,自我调侃。常言道“少一个敌人就等于多一个朋友”,多个朋友就多条路,少个仇人就少堵墙。不可做小人,要做“伪君子”。做人,明哲保身很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生活中,免不了会有一些不愉快的事发生,产生争议,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往往这时候,若是处理不当,就会使双方的关系,陷入一种困境,最后走向破裂。如果个人的利益被侵害,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轻易动气也是没用的,一定要冷静,要三思。因为这样的一副姿态,既容易得罪人,也容易暴露自己的缺陷。

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与别人产生口舌之争了,若责任在自己一方,不要死撑面子,态度谦和地承认错误,就这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主要责任在对方身上,也不妨灵活一些,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既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也为自己在众人面前留下了不计前嫌、心胸大度的印象。

有些事,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要在私下议论纷纷,横生枝节。生活中,很多人将生活的重心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之上,其实这样的人,早就迷失了自己的心智,不晓得人生的路该往哪里走。有时候,就算别人说了什么不该说的,也不要计较,索性装作听不见。人生最重要的不在于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而是坚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偏颇的言语,都改变不了事实的真相,却只可会扰乱人的心性。做人大智若愚,才是上策,不要因为一些虚无缥缈的言论,改变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

琉璃厂新来了一位实习生,名叫张华。实习两个多月了,每天好像总有干不完的活儿。负责带他的师傅总是追着他,问这问那,好像对他特别不放心。即便他这样卖力,还总有人说他不够踏实、不够努力,这让张华感到十分委屈。

每天晚上,张华都加班到半夜12点,整个车间里,数他最辛苦。半个月下来,张华终于扛不住了,他开始向父亲抱怨道:“这厂子里没一个有人情味的,我到底要怎么做才算好呢?加班到深夜,周末还要写报告,这帮老家伙也太苛刻了吧!”后来,父亲发了条短信给他,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孩子啊,有人关注你的工作,批评你、促使你进步,总比无人问津要好。在其位,谋其职。工作中,有一些误会,在所难免。不好的情绪,及时消化在肚子里,不要轻易表露出来。你现在长大了,有些事要自己学会处理。”看着父亲语重心长的话语,张华有些明白了:自己刚踏入社会,吃些苦又有什么关系呢?真不该将火泄向别人。这样做,对工作、对自己的前途,一点好处都没有。随后的日子里,张华好像变了个人似的,每次工作中出现问题,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承担责任。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是他第一个举手发问。转正后,张华积极和老同志交流,与他们打牌、吃饭,相处十分融洽。半年后,张华已然成了厂里的高级技术员。

当下的社会,人心躁动,人言可畏,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与人发生分歧,也不可能。遇到问题了,不要急于反驳,也不要推卸责任,既要坚定自己的想法,也要及时吸取别人的意见,若是一味关心别人的想法,整天反思自己的毛病,生活也会很累。

人生漫漫,总有许多事让人烦恼,让人忧愁。有的人一辈子都在琢磨,翻来覆去地想各种人,各种事,想得焦头烂额、六神无主。其实,人生不就是那么寥寥几笔吗?很多事发生与否,不是以我们想与不想为转移的。遇到了棘手的问题,想不开姑且搁到一边,不要因为一个细小的问题,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影响了和别人的关系。

谈到大智若愚、明哲保身,就不得不提曾国藩。论做人的学问,自古能臣,没人比得了曾国藩。他年轻的时候就进入官场,哪些人结党营私,哪些人收受贿赂,他都了如指掌。可是,他只想做点利国利民的事儿,从不曾得罪谁。然而,一直以来,满族的王室对汉人都十分排挤,使得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唯恐发生什么不测。论才华,曾国藩赶不上当时风头正劲的左宗棠、李鸿章,前期与太平军的抗争中,大都也以失败告终。就算有一些成绩和功劳,他也谦逊地让给别人,并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愚鲁笨拙之人,加之他坚忍不拔的精神,自强不息的个性,到最后,竟成就了一番大事业,身为一个汉人,能够在满人掌政时期独揽大权,而不专横跋扈,不得不说,曾国藩的不事张扬、大智若愚,做得恰到好处。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有才干的人,就是因为锋芒毕露,处处带刺,到头来落得个命不保身的下场。《老子》曰:“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就是告诉人们要虚怀若谷、深藏不露,低调做人,不要显摆自己某方面的优势,更不要处处抬高自己,否则会引来嫉妒、遭人排挤,甚至杀身之祸。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人们工于心计,走一步,算计一步。过分的警觉,过多的剖析,会让人感到疲惫、感到空虚;太多的动机和心术,则会让自己变得很累,生活反而失去了乐趣。生活中,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才智,只有踏实地做事,把事做好,才会迎来厚积薄发的那一天。

很多人把事情激化、复杂化,到头来往往成了别人调侃的对象。实际上,有很多事,根本不需要去追究它的原因和背景,也不会担心它会酿成什么样的结果,少一些计较,少一些小聪明,顺水推舟,才能明哲保身,过得自在。

人生最大的失败,不是没有钱、没有地位,而是遇到难处时,一个人孤立无援,还要遭旁人奚落。有时候,该低头的时候就要低头,该自我批评的时候就自我批评。放低自己并不是趋利避害,也不是左右逢源,而是将不愉快的包袱甩给别人,让自己活得舒坦。

精于世故者,遇事总是不慌不乱。有责任自己揽,不迁怒于别人,既不伤和气,也很好地保护了自己。可见,做人啊,贴近生活、适应环境最重要,多关注自身,少在意别人,不要总想着把别人树上的果子,嫁接在自己的枝上。多一分满足,少一分失落;多一分豁达,少一分困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才是为人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