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5519400000015

第15章 不较真,有时糊涂有时醒(2)

为人处世,要有宽容之心,要能够容忍别人的负心、负义,不要动不动就针尖对麦芒。如果人人都有怨必纠,有仇必报,人生的时间和精力将被白白浪费,不愉快的事情也会常常萦绕心头,长此以往,生活的品质根本保证不了。冤冤相报了无期,何苦如此呢?

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并不需要针锋相对。藐视他人,到头来,只能架空自己,让自己陷入孤立。谁都想变得优秀,但优秀的代价不是牺牲亲友,不是出卖和背叛。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与人为善的信念,不要丢失自己的内心。

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大宴群臣,还唤来自己的嫔妃,一同助兴。席间美酒佳肴,觥筹交错,夜幕将至,众人还未尽兴。这时,楚庄王命人点了烛火,添了酒肉,还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一一给文臣武将敬酒。这时,一阵风吹来,一时间宴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殿前一片漆黑。一位官员斗胆摸了许姬的腰,拉扯中,许姬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气急败坏地跑到楚庄王面前告状,很多大臣纷纷表示愤怒:请求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非礼之人。楚庄王沉思片刻,传令不要点燃蜡烛,强颜欢笑地说:“今日寡人设宴,务必要乘兴而归。大家都把帽缨摘掉吧!我们一醉方休。”这才吩咐下人,点上蜡烛。多年后,庄王伐郑,一位名叫唐狡的大将主动请命,率领部下拼力死战,一直杀到郑国国都,杀得郑人丢盔弃甲。战事结束后,楚庄王论功行赏,唐狡却跪在殿前,并表示:七年前宴会上非礼许姬之人,正是他。今日此举,全为报当年不究之恩。楚庄王大为感叹,只得割爱,并当即赐婚,让许姬下嫁于他。

正是楚庄王的一片宽厚之心,换来了臣子的舍身相报。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对别人多一些宽容,人生也就多了一些空间。

做人,一定不能轻易改变自己的本心。遇到无德之人,一定要有大量,懂得包容。即便是他们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也不能改变做人的准则,去做有负于他人的事。只有宽容仁爱,才能消除彼此的矛盾和怨恨。

战国时候,赵国有两大能臣,一文一武,文为蔺相如,武为廉颇。起初,廉颇战功显赫,蔺相如却只是个卑微的小官。有一回,赵王得了和氏璧。秦王得知,想拿十五座城来换。凭借蔺相如的勇敢机智,冒死前往,以理服人,才使赵国逃过了一劫。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后来,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

廉颇向来傲慢,他逢人便说:“我为赵国立下过汗马功劳。他蔺相如凭什么身居高位?就靠一张嘴,居然爬到了我的头上。下次若碰见他,一定让他跪在我面前!”这话传入了蔺相如的耳中,蔺相如只好装病不起,免得跟廉颇起争执。这天,蔺相如乘车出行,远远就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蔺相如马上让车夫调转车头,避开廉颇。下人也感到心中不平,愤慨地说:“为何你一看见廉颇,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蔺相如笑着说:“此言差矣。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谁都知道,秦国之所以忌惮赵国三分,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我蔺相如。如果我们两个人明争暗斗,赵王会怎样看我们,整个赵国的百姓会怎样看我们?”这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愧疚不已,于是,请自上门,负荆请罪。

做人要有宽阔的胸怀,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大局为重。蔺相如宽厚待人,对廉颇的羞辱退让再三,令人钦佩。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大丈夫的胸怀也十分可贵。

宽心地看待人生、体谅他人,才能收获信任,收获幸福。别人负了你,你不可因此心存怨恨。其实,每个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会或多多少受到外界的干预。有时候,别人的好心,很可能帮倒忙,但无论如何,只要用心是好的,就值得尊重。

在世事浮躁的今天,人们往往很难固守心中的一方净土。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成功了不骄傲,不膨胀;失败了不气馁,不烦怨。宽厚待人,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修养。

5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别让金钱破坏了情义

庄子曰:“生,我所欲;义,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人生往往如此,很多人为了一时的利益,与兄弟反目,与朋友绝交。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若失去了情义,以后的路,必然会走得步步惊心,步步艰难。

大千世界,很多人为了“钱”而奋斗,脑子里塞满了欲望,情义自然就薄了。钱财,是没有感情的,永远也取代不了亲人在我们心中的位置。

那些贪婪金钱、痴迷权力的人,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幸福的含义。赚钱是人们普遍的愿望,但是人生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累积财富那么简单。

人本无善恶之分,但因为受了名利的影响,人心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一个心灵富足的人,可以驾驭名利,帮别人创造幸福;而一个精神空虚的人,往往会被金钱所驾驭,六亲不认之事也可能做得出来。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无欲无求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望罢了,现实生活中,根本实现不了。所以,只要财富分配不当,就必然引起双方的猜忌,多年来结下的情义,很可能一夜间分崩瓦解。

欲望,会让一个人迷失心智,甚至做出有悖于常理的事。如果一个人被名利冲昏了头脑,只想着如何升官发财,给他一份厚厚的亲情,又有什么用呢?对于这种人,将利益划清一些,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大宝和小魏,是一块长大的好兄弟。大宝高中毕业后,凭着一股子热劲儿,开了公司,两三年下来,赚了不少钱。可是,随着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资金的管理成了问题。这时,大宝想起了自己的发小——小魏。大宝想让小魏替他管一管基金,小魏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对基金完全不懂,也不知道该不该答应。

晚上,两个人一块吃饭,大宝握着小魏的手,坦诚地说道:“这就不够哥们义气了!这笔基金给你,就是信任你啊。”一番苦言相劝之后,为了不伤感情,小魏只得勉强应允下来。

可是,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的产品,小魏根本掌握不了。时间久了,小魏不免担忧起来。可是,为了不辜负大宝的嘱托,小魏还是抱着负责任的心态,对账户里的基金做了一番细微的调整。没过多久,基金就跌到了最低。

可是事已至此,小魏也不敢告诉大宝,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了。于是,他利用大宝新转进来的10万元,又购买了一批基金产品。由于盲目的调整,加上不合理的投入,几十万块钱赔了个精光。大宝从国外回来后,听说此事,气愤不已,俩人多年的关系也就此断了。

人情冷暖,往往经不住一点名利的考验。一对要好的哥们儿,就这样成了陌路,原本好心好意的帮忙,结果反倒得不偿失。可见,就算是亲兄弟,也得明算账。千万不要让世俗的利益,损害了彼此的友谊。

一个对金钱和地位太过在乎的人,必然对亲情和友爱感到陌生。因为根本他看不到这些人的存在,他的脑海中只有钞票。回头想想,半辈子下来,交往甚密的朋友,没有几个。亲兄弟,明算账。就算遇到经济上的纠葛,也没什么好遮掩的,将有限的财富划分清楚,免得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金钱只是寻求幸福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只有将财富转换成幸福,这样人生才会更有意义。钱,可以换来优越的生活,却买不到幸福,买不到友谊。有些人很有钱,却没有朋友,心中有苦时,连个倾诉之人都找不到;还有一些人,钱不多,却每天都活得舒坦,身边哥们儿一大群,有事没事聚一聚,欢乐痛苦一起分担。

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最亲近的人,在背后捅自己一刀,到头来背叛自己。看不见的名利,往往扮演了这把刀的角色,抛开了金钱的因素,人与人的关系才会变得简单。如果认为幸福来自于对金钱的占有,很可能到最后,连最亲的人都会离你而去。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受,不是靠物质的交换就能得到满足的。

生活当中,想要获得别人的信任,就要学会分享。该花的钱,还是得花,若是为了一顿饭钱,而与朋友翻脸,万万犯不着。当然,钱要花在正途上,朋友有难,可以帮,但不能倒帮,如果搞不清状况瞎掺和,只会越帮越忙。

没钱的时候,心态摆正;有了钱,心态更要平和。身边的人一个个比你富裕,不应该成为你不幸福的理由。与其嫉妒抱怨,不如双手合十,无声地送上祝福。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在大部分人的心中,金钱绝不是生活的全部。他们懂得享受,懂得珍惜,虽说人生的烦恼无数,但快乐却无处不在。人的精神世界,就像一所大房子,只有把不必要的杂物扔出去,才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6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不要人云亦云,道听途说

人生就是一次长跑,终点未到,一切都很难估量。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妄下定论,贻害无穷。很多事,自己如果不亲自尝试一番,很可能就永远都不知道答案。

人不能被他人的言论所左右,时刻保持冷静的态度,排除外在的干预,才能始终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有些人平日里好高骛远,落不到实处,别人的一句话,他能听出十多种意思。信念如此不坚定,人生之路,不走岔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