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5519400000013

第13章 能容忍,冲动是魔鬼(2)

他们以为:孩子的辍学,既可以节省家庭的开支,还可以增加劳动的效度,可谓一举两得。可他们永远都不会明白,人之所以贫穷,原因根本不在于缺乏劳动力,而在于缺乏走出去、立足长远的思想。

别太迷恋眼前的风景,或许走到尽头,你会发觉:触及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当挫折和不幸无情袭来时,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消极懈怠,一定要淡定,目光坚定,立足长远,迈向苦难这道坎儿,前面很可能就是一条康庄大道。

孟子小的时候,不学无术,十分顽皮。母亲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没少花心血。父亲去世那几年,他们就住在一座墓园的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大人跪拜、学大人哭嚎,惹得旁人只骂“没教养的野孩子”。母亲看到了,心中十分愁苦:“不行!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的附近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孩子扮起了阔商,学人家做生意。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母亲知道了,十分难过,心想: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一所学堂附近。母亲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果然不出母亲所料,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三五年后,就成了当地最有学问的年轻人。

这是一个教育的成功范例,孟母长远的眼光让人拜服。人只有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受到有益的熏染,真正地成长起来!

很多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常常情不能自已。时间久了,麻木了,堕落了,工作和生活难免要受到影响。眼前的得失,不要介意,目光放长远些,问题出现了,及时调整。生活中的事,永远有解决的办法。即使一时半会,没什么好的招儿,也不必慌张,从容不迫,及时变通,才能在弥漫的黑暗中找到出口。

从前,有一个秀才,手里掬着一捧豆子,哼着歌儿往回走。这时,几粒豆子从手缝里掉出来,落到了泥里。秀才有些傻眼,叹了口气,把那一大捧豆子放到了一块石板上,趴到泥里去捡那几粒掉了的豆子,每捡一粒,就觉得后面不远处还有几粒,于是他不停地回头去捡,一直捡到刚才买豆子的商铺,这才作罢。然而等他回来,石板上的一大捧豆子,已被一只老母鸡一啄而空了。回到家后,手里只攥着一些从泥里扒出来的豆子。

这是一个很可笑的故事,如果他放弃掉了的那些豆子,就不会失去那一大捧豆子了。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目光不长远,早晚因小失大。人无论出于何种境地,无论眼前的利益多么诱人,都要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眼界要宽,眼光要远,放下小我,才能成就大我。

不甘心承受小的失败,就无法忍受更大的困境;不甘心于渺小的牺牲,就不配享有巨大的成功。要知道,每一栋大厦都是由一块又一块垫脚的砖累积起来的,眼光长远,才能越过沟坎,收获人生的财富。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未来的生活仍是白纸一张,要对自己有信心,要对未来有信心。放长线才能钓大鱼,坎坷的过去让人痛苦,也不要过分沉溺,迎着希望,步步迈进,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

5宁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

——别和小人过不去

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很难改变的。有时候,我们主观上想要好好生活,可是客观上却没能如愿,原因就在于得罪了无须得罪的人——小人。遇到别人的发难,学会承受,学会忍耐,才能一如既往地保持冷静。

生活中,有时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难免有些并不客观,有时甚至是恶意的中伤。既然无法控制其传播,就不要刻意地去避讳。

事实证明,一个人能真正控制的,只有他自己。即使有人对不住你,也不要过于耿耿于怀,别和小人一般见识。遭受失败,多思考自己的过失,有助于我们从失败的泥潭里爬出来,迎接更好的生活。

武则天时期,有一位娄宰相。他性格温和,待人宽厚,度量很大。他有个弟弟,为人傲慢、说话口无遮拦,得罪了朝中大臣。有人在皇上那里进献谗言,皇上一怒之下,将娄宰相的弟弟贬为刺史,责令其即日赴任。临行前,娄宰相带着酒壶,语重心长地对弟弟说:“为兄不才,可时时忍让,处处宽心容人,才一步步做到了宰相。你现在虽只是个刺史,但毕竟小我九岁,前途还是无可限量的。但是弟弟啊,我们都受了朝廷过多的恩宠,很多人妒忌我们兄弟,甚至在背后使暗箭。你为此吃了不少苦头了,以后该怎么做,还需要为兄教你吗?”弟弟跪在地上,啜泣着说:“哥哥,以前我打心眼里瞧不起你,觉得你就像皇帝后院的一条狗,现在我才明白,是我错了。从现在开始,即使有人把唾液吐在我的脸上,我也不说什么,自己把唾液擦干就是了,以免兄长替我担忧。”听完弟弟的话,娄宰相也跪在了地上,诚恳地说:“这正好是我所忧虑的。别人吐你唾液,就表示他对你不满。你把唾液擦掉了,表示你厌恶别人的唾液,是一种无声的反抗。所以不要擦,让它自己干,一笑了之就好了。吃一堑长一智,这才是为官之道。”

有所忍才能有所成。吃一堑,就要长一智。牙齿因为刚硬所以容易折断,舌头因为柔软所以易于保存。

在这个社会,很多事拿出来摆道理,是没有意义的。无论君子还是小人,没有强大的物质支撑,谁都活不下去。还是平心静气地赚自己该赚的钱,生活该怎样还是怎样,只要世事洞明、坚守底线,任凭旁人本事再大,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

这个世界,每天都充斥着纠纷与矛盾,谁都想活得简单,事实上并不容易。可是,生活,不是过给别人看的,别人的挖苦和嘲讽,有时就是为了激怒你;你一旦较真,就等于进入小人设的圈套了。

小人的伎俩是使不完的,不得不防。不要计较一时的荣辱得失,跟不要在他人面前议论是非、抱怨现实。不想得罪人,就多听少说,无论外部环境如何,乐观积极地对待生活,永远没有错。

生活中,许多的人和事,往往是捉摸不定的。不是每一份责任都需要自己承担,太多的担心,反而惹来不必要的烦恼。有时候,吃了亏,也不必去计较,更不必去埋怨,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怀,反倒乐得自在。

人生是短暂的,拥有良好的心态很重要。许多事不要勉强,顺应自然就好。遇到挫折坎坷,不可将全部的希望放在别人身上。遇到别人的发难,也要冷静处理,学会承受,学会忍耐,才能始终如一地保持向上的状态。

烦恼与忧愁每天都在发生,就像这空气中的尘埃,烦闷的时候,不妨让自己静下来,有时候经历一些风雨,未必是什么坏事。俗话说:君子温如水,有些争议,要慢慢学会消化,多参与一些有益身心的善事,伤害也会在无形中一点点消除。

6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

——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佛说: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一个人安身立命,不直面失败,怎能迎来成功?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才会有“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坦然。人生路上,荆棘满布,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人生如白驹过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时候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谁能保证自己能一辈子顺顺当当呢?把握住现在,才能在一次次的刺痛中觉醒。

不可否认,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着实不小,但生存的空间依然很大,机会依然很多,成功的人也大有人在。正所谓“适者长寿,仁者无敌”,如果整天都活在竞争的紧张氛围里,人又怎么可能乐观得起来?扪心自问,面对生活,对于自己的未来,又能有几成把握呢?有些事本就改变不了,再自哀自怜也没有用。

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过多地迷恋过去,要学会控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深入地思考人生。每个人活着,最大的意义就是实现自身的价值。有些人终生奋斗于一种事业,一个岗位;有些人却只会浪费时间,在酒精的醇香和温床的酣梦中度过。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为你的富有延长你的欢愉,也不会因为你的贫穷缩短你的悲哀,关键在于你如何把握。

很多时候,周围的事物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只是我们自己,以及每个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如果生活过得不快乐、不如意,就要冷静地分析,别让不好的情绪在脑海中停留太久,没有人安慰,就要自己振作起来。

遇到了本不该有的挫折,即便有人在背后恶意中伤,也不必感到难过。不喜欢与别人吵架,大可以豪爽地转身走开,在情绪上大做文章,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既然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世事,不妨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不被厄运玩弄,跌倒了再爬起来,这才是大丈夫的所作所为。

这个世界上,胸怀似海的人不多,心胸狭隘的人却不少。如果每一次思考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总觉得别人的观点与思想不合理、不入流,那么每一次判断都必然是片面的、主观的、狭隘的。心胸广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除非感受到了内心平静时所酝酿出的那种力量。人只有不断地锻炼自己的心智,不断地打造自己,认清好坏,冷静地体会生活,才有可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人格,表现出非同凡响的气质。

如果太过于注重自我,为了一点小事与人怄气、大打出手甚至断绝往来,就很容易导致重心不稳、心理失衡。内心的堡垒一旦被一层层地攻破,心灵的宁静也会从此一去不返。同样是一块绊脚石,如果只盯着它看,那必定是一道阻碍成功的万丈深渊,但如果放眼将来,它很可能就是成功路上的一块垫脚石。

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不甘心承受小的失败,就无法忍受更大的困境。小不忍则乱大谋,孰轻孰重,唯有胸襟博大的人,才能真正体会。不要在蝇头小利上与他人争高下,也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与人论短长。即使环境给予了你不平等的待遇,也不要太过在意,放大自己的眼界与胸襟,时间会证明一切。

如果甘于现状,不对人生做任何改变,很可能一辈子都甩不掉贫穷的包袱。试着将自己的梦想和现实串联起来,忍得了一时的屈辱和磨难,才做得了生活的主人。

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不在失败中奋起,就在失败中灭亡。若是一遇到点困难或打击,便痛不欲生,意志消沉,恐怕很难再有大的起色。心理上的沮丧,只会让自己从此沉沦下去。只有历经风吹雨打,饱尝酸甜苦辣,在困境中勇敢前行,生活才会过得更好。

7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

——心宽就是福

人生,有苦有乐,有得有失,一个人快乐与否,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很多时候,退一步天高地阔,有些事情过去了就算了,何必苦苦纠缠?让三分心平气和,心宽者,才能幸福。

得与失,挂在天平的两端,永远也没有绝对的平衡。很多人一心想着捞油水,从没有想过付出汗水。如此下去,越计较,反而失去得越多,内心就越痛苦。人生短短几十年,事事必争、斤斤计较,到头来不过是苦了自己。

谁都不知道人生会发生什么,太多的担心反而让内心变得不安,无法珍惜当下,生活的节奏也会轻易地被打乱。摆正心态,让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吧。只要有一颗宽大的心胸,人生永远不会太糟。

人生的很多屏障,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不是你的,尽量不要去争取;是你的,别人想拿也拿不走。放宽心,才能从容面对,包容一切。

宽容的伟大之处,在于发自内心,真诚、自然地对待生活。做人,要心胸宽大,不计较,就等于放下。心态平和了,无异于收到一份宽心的礼物。

宽心,就是与人为善。与别人为善,也是与自己为善。少些计较,少些纷争,才能收获放松、自在的人生;不计较寸尺的得失,才能拥有一片广阔的天空。

宽心,是一门待人的艺术,更是一种处世的经验。为人处世,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该坚持的时候不要轻易退缩,该退让的地方更不要主动争抢。对于所面对的事情,一定要高屋建瓴地去看,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一个句号了事。凡事抱以平常心,得与失,泰然处之,生活反而会多一份精彩!

在西南的牧区,住着一位长寿的老人。每次与人生气、争执的时候,他便气喘吁吁地跑回家,绕着自己的庄园跑三圈,然后坐在田埂上休息。他年轻的时候,就十分勤奋,因此房子越修越大,庄园也越扩越广,年龄一天天增大,每次跑三圈都越发辛苦。周边的很多人都很好奇: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呢?

老人九十大寿那天,儿孙没赶回来,他一气之下摔了拐杖,绕着土地和房子开始艰难地转圈,太阳下山了,只剩下老人独自坐在田边喘气。一位果农怜悯地说道:“您都这么大年纪了,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三圈了。”

对着日薄西山的晚霞,老人却欣慰地说:“年轻人,你不了解我。我是一个容易动怒的人,年轻的时候和人吵架争论,一气之下就绕着庄园跑三圈,气消了,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现在还是会生气,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一边跑一边想,安慰安慰自己,等气顺了,也就没什么了。”

古语有云:心底无私天地宽。每个人的性情、个性不同,对待苦闷的方式也不一样。无论如何,只要初衷是对的,通过些许的调整,身心总能够得到安慰和解脱。

对自我而言,一时的苦闷,算不了什么。相信自己,保持本心,不要被千变万化的世界所迷惑,才最重要。要相信:悲伤总会淡去,彩虹终会出现。看淡过去,才能享受现在的精彩。

生活是复杂的,不可能事事随心所愿。有目标、有追求,可以为之奋斗,但绝不可与之较真。面临无奈的选择,消极逃避,还不如放宽心思。将希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结果可能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