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抛弃,不放弃”因为《士兵突击》的热播,而成为一句流行语,而这六个字出自憨憨的、傻傻的、只有一根筋的“许三多”之口。
许三多是一个木头木脑的人,爱戴老马,依赖史今,敬畏袁朗。面对非难的时候,只知道傻笑,面对困难的时候,选择了努力。但他真正感动我们的不是这些,而是他对团队精神的独特解读:“不抛弃,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成员,不放弃自己为这个团队作出努力的每一次机会和每一次行动。”
如今,这句话成为一个动力,一个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对抗灾难的坚定信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灾难突如其来,四川省多个县市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被一场8.0级的大地震几乎夷为平地。
一瞬间,哀鸿遍野,举国悲怆。
诚然,失去亲人,是悲伤的,失去同事,是悲伤的,失去房屋,是悲伤的,但令我们感到万幸的是,中华儿女没有沉浸在悲伤中难以自拔,万众一心,紧紧团结,我们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一种发自肺腑的声音传遍世界各地:“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尽百倍努力,绝不会放弃。”年过花甲的温总理含着泪,向中华儿女表达着国家的信念——绝不会抛弃灾区人民,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会放弃灾区的每一个生命!
一声令下,十万救灾大军雷霆出击,从全国的各个角落汇集到灾区的大地上;
塌方了,刚从废墟中带出一个孩子的战士跪地大哭:“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一名头部扎着绷带、右手鲜血直流的公安民警李国林,救出30多条生命,却没来得及救出自己的儿子。
在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战役中,人们争分夺秒,不惜代价,只为了多创造一些生机;在这场与灾难对抗的战役中,人们临危不惧,牺牲自我,只为了,多挽救一条生命……
无名英雄,数不胜数,我们没有必要一一列举。这一刻,我们铭记的是不抛弃不放弃与地震灾害抗争到底的决心,我们感动的是不抛弃不放弃与死神赛跑绝不妥协的希望。
世界看到了,全球感动了:中国人民如此团结——不抛弃每一个可能的生的希望,不放弃每一次挽救生命的机会。
这万众一心的场面,让我感动良多。的确,很久没有被这样一种精神感动了,很久没有看到能让自己热血沸腾的画面了。这种协同作战、其力断金的团队精神,这种为了他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让我们动容,让我们感悟……
团结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信念的影响到底有多深远?
我们微笑着说:“无法估量……”
正如《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面对困难的时候,他坚守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机械地守护着“一个人的团队”,一个人训练,一个人开会。地震中的常人,也坚守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在没有领导带队的情形下,自我救助,援救他人。
地震,不是我们所愿,也不是我们所想,天灾人祸,不是我们所能选择。但,在灾害中,不同阶层的人们,不同立场的人们,却不约而同作着同样的选择——不抛弃,不放弃!
在感人至深的时候,我们反思一下,面对种种挑战和困难时,我们怎样应对?是以一种不抛弃的态度团结“战友”,一起冲向终点,还是以一种明哲保身的态度保全自己,让自己到达“胜利”的彼岸?是抱着不放弃的态度抱紧“团队”,追求共赢,还是抱着个人英雄主义情怀独自向前冲,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
从理论上来说,大多数的我们都情愿选择“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和工作,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偏离轨道,在利益与功名面前,忘记了自己最初的选择,抛弃队友抑或放弃目标。
但其实,不管个人的才能多么突出,成就多么显著,如果不能很好地团结队友,不能领悟团队精神的内涵,就无法真正体会成功的快乐。
也毫不夸张地说,相比孤军作战、自私自利而言,具备万众一心品质的团队更易在激烈的竞争中以协作的精神、完美的组合、出众的策略、顽强的斗志胜出,更容易取得成功,达到团队和个体共赢的局面。
这是一本关于团队合作的智慧之书,从许三多的身上,在地震灾害的启示下,我们能找到团队的协作法则,我们能理解团队的核心理念,我们甚至能在现实的空间里驰骋,在自己的团队中摸爬滚打,感受沟通无阻、合作无间的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