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妇产科疾病介入治疗学
5511300000011

第11章 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5)

实时超声成像是现代医学影像方法中能动态观察到人体各层次的解剖结构、病灶以及介入进针过程的最佳影像方法。超声引导下介入性穿刺治疗,即介入性超声"interventionalultrasound)在临床医学中有重要位置,在妇产科领域更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具有图像清晰、敏感度高、无X线损伤、操作简便、穿刺成功率高,侵袭性小,并发症较少,可重复使用,费用低廉等特点,成为现代妇科与产科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超声引导下子宫肌瘤瘤体内注射治疗是子宫肌瘤又一微创疗法,对有选择的病例具有明显的疗效。

根据动物试验,肝组织内注入2ml的无水乙醇可引起直径1cm左右范围肝组织坏死,但子宫肌瘤组织特征与肝癌不同,它主要由致密旋涡状排列的平滑肌纤维组织构成,其血供特征为环绕肌瘤的血管供应肌瘤边缘组织和伸入肌瘤内的血管供应肌瘤内部组织。观察病例时发现,当超声引导下肌瘤内注入无水乙醇时,形成的强回声区以针尖为中心向外呈球形蔓延,并在肌瘤内和周边血管处同时出现星点状或管道状强回声,表明乙醇已进入血管。术后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肌瘤内血流明显减少甚至消失,说明注射治疗的效果是通过直接杀灭肌瘤的栓塞肌瘤供血血管来完成的。术后病理检查显示在肌瘤中部以针尖为中心局部组织坏死,切面呈暗红色软糊状,螺旋状结构消失;病理切片高倍镜下见子宫肌瘤内的平滑肌细胞呈凝固性坏死,细胞间界限消失,细胞质呈均匀的伊红氏染色,细胞核部分崩解,部分消失,间有正常平滑肌细胞散在期间。

研究证明肌瘤坏死范围与注射剂量有一定关系。肌瘤内注射无水乙醇3ml时,瘤体坏死部分范围直径约2cm,注射3~5ml时,坏死范围直径可达3cm,注射5ml以上时,坏死范围并不随剂量增加而明显增加,可能由于肿瘤内丰富的血循环将酒精带到瘤外,局部酒精不能使外缘组织达到相应的浓度而杀灭肿瘤,因此单用无水酒精注射疗法对较大的肌瘤效果欠佳,是其不足之处。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1)有经血过多等症状子宫肌瘤,子宫大小未达手术指证。

(2)无症状子宫肌瘤,肌瘤直径)4Cm,但患者心理负担重要求治疗者。

(3)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肌瘤剔除术)无效或复发者。

(4)拒绝手术,要求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者。

(5)围绝经期子宫肌瘤。

(6)体弱或合并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禁忌证

(1)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

(2)酒精过敏史。

(3)妇科急、慢性炎症未能控制。

(4)穿刺部位感染。

(5)诊断末明确,子宫肌瘤生长迅速,可疑平滑肌肉瘤者。

(二)超声设备和穿刺针

1.穿刺探头用于穿刺的探头种类较多,不同类型的探头,其性能、作用亦不尽相同,选择时以能适合各种部位的穿刺需要为原则,盆腔疾患的超声诊断和介入穿刺探头多选用扇形的经腹扫查探头和经阴道探头。穿刺用探头由探头与导向器(附加穿刺针导向装置)两部分组成。

超声探头的扫描厚度仅数毫米,穿刺时若穿刺针稍微偏离扫描平面,显示器上即不能显示出针体反射,所以徒手操作难以准确地掌握穿刺角度与深度。在探头上附加导向器,可以保证穿刺针沿预定的穿刺角度与深度进入扫描平面,刺中目标,并可实时监视穿刺全过程,从而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导向器须具备下列条件:针槽长度大于3cm,以保证穿刺无偏移;针槽口径须能适合不同规格的穿刺针,穿刺针移动时,不能有晃动或阻力感;应具有角度控制调节装置;容易将针装入与卸离导向器。

穿刺探头有专用线阵扫描穿刺探头和附加导向器的穿刺探头。前者穿刺角度可以选择,允许有10°范围内的变动,但价格较贵,且探头中心晶面缺损易影响图像的分辨力,尤其当肿块较小时,因图像不清而致定位困难。后者利用普通探头,将导向器安装在探头长轴的一端或侧方,引导穿刺针进入穿刺目标,不但扩大了普通扫描探头的效用,也节省了购买专用穿刺探头的费用。这种方法可应用于多种探头,所有的扇形扫描探头和阴道探头均可使用。探头接触面小,而导向器又接近探头中央,故最适用。

超声引导穿刺可看做是较小的手术,消毒灭菌方法应与手术常规一致。目前穿刺探头的消毒采用液体浸泡、包裹隔离与气体熏蒸三种方法,液体消毒法浸泡前必须确认液体无损探头表面。附加的导向器应从探头上卸下另外消毒,金属导向器可用高压消毒,塑料制品可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液有氯己定、乙醇、苯扎氯铵、2%戊二醛溶液。气体熏蒸消毒法用环氧乙烷或甲醛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熏蒸12~24小时。近探头的电缆可用灭菌膜包裹。

2.穿刺针穿刺针的基本结构:穿刺针一般由不锈钢针管和针芯两部分组成,两者密切相配,穿刺针又可分针尖、针干和针座三段。

(1)穿刺针的规格。国产穿刺针以号数表示外径,如6号、7号、8号、9号、12号、14号、16号,它们分别代表针管外径为0.6mm、0.7mm、0.8mm、

0.9mm、1.2mm、1.4mm、1.6mm的穿刺针。国际通用的穿刺针管外径以Gauge(G)表示,其前冠以数码,如23G、18G等。与国产规格号数相反,G的数码愈大,针管外径愈细。为适应不同的临床需要,穿刺针的长度规格亦各异。常用穿刺针长度15cm。阴道穿刺长度为35cm。

(2)穿刺针的类型。依其外形临床用途而有许多种,子宫肌瘤超声引导瘤内穿刺治疗多用普通穿刺针(PTC针,斜面型25°~30°)和多孔穿刺针。PTC针穿刺针管与针芯等长,由于针尖呈斜面,进针阻力较小,使用方便,羊膜腔穿刺、脐带穿刺及卵巢囊肿穿刺等亦多用PTC针。多孔穿刺针为21G或22G专用针,15~20cm长,针尖为盲端呈三角形锥状,距针尖3mm长度内的针管有3个侧孔,直径0.3mm,针道轨迹直,针尖回声强易于辨认,注入液体分布相对均匀。经阴道穿刺针长度30~35Cm,目前没有专用的多侧孔针。

3.超声仪和穿刺探头的调试

(1)超声仪的调整。在做超声引导穿刺术之前,应对使用的超声仪进行校正,确认扫查方式,通过近场抑制和远场增益的调节使声像图上纵深的回声强度均匀一致。有些超声仪具有分段聚焦调节,则应根据病变距体表的深度作适当选择。多数情况穿刺深度都在8Cm以内,故一般选用第1、第2两段聚焦即可。将探头选择开关调至穿刺探头一挡,并将穿刺引导线在荧屏上显示出来。

(2)穿刺探头的调试。用仿体(phantom)或水槽进行穿刺实验能够在术前证实该探头引导穿刺是否准确。由于仿体价格昂贵,目前在我国多应用水槽做实验亦可获得同样效果,具体方法是将一个小水桶盛满水。有条件者最好在水底放一块吸声材料板,再将直径约8mm的小橡皮盖架于其上。作为穿刺目标,距探头表面深约6cm即可。操作者手持探头在水面扫查,同时观察荧屏,发现目标后(小橡皮盖呈强回声团),移动探头位置,使荧屏上的穿刺引导线穿过目标中心,然后再小幅度来回侧动探头,当橡皮盖显示最清晰时,固定探头不动,迅速将穿刺针沿引导器刺入水中的目标。此时应注意观察针尖是否清晰、针尖是否正好沿着穿刺引导线推进,以刺中小橡皮盖为成功,证实该引导系统准确可靠。

(3)穿刺针的显示。在超声引导穿刺时,穿刺针几乎与声束平行,一般夹角仅8°~15°。故探头几乎接收不到穿刺针的反射回声。在实际穿刺时,针尖通常显示为强回声点,针杆一般难以显示,或显示出一段来。穿刺针显示的回声强度取决于综合性因素,如探头频率与针的直径之间的共振关系,针与声束间的夹角关系以及针腔内的平滑程度以及与周围介质的声阻抗差等关系。为了使穿刺针显示得更清楚,操作时应尽可能加大穿刺针与声束之间夹角。需强调的是针尖的强回声点在液性暗区中不难识别,但是在实性强回声病变中有时不易识别,需来回提插穿刺,借助于同步移动强回声点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牵动才可鉴别。

4.影响穿刺准确性的因素在超声引导穿刺中,除了超声仪的三维空间分辨力的限制、导向器或引导针的配置不当、呼吸造成的移动以外,影响肌瘤穿刺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穿刺造成的移动和组织的阻力过大或是阻力不均衡,当穿刺针接触到子宫时,子宫或多或少会向对侧移位,因而肌瘤中心可能偏离穿刺路线;细长针遇到阻力很大的组织,可能发生弯曲变形,因而偏离穿刺方向。使用锋利的穿刺针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可以减少这一影响。

(三)术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