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维
换位,字面意思就是交换位置。换位思维,则是换一个角度或立场来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一个会使用换位思维的人,能够在考虑问题时有效地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我们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使用换位思维,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上的良性沟通,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一些矛盾冲突。比如在学校里,如果一个学生犯了错误之后,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让他坐在来访者的椅子上简单粗暴地批评教育一番,这个孩子恐怕非但不会认识自己的错误,还会对严厉批评他的老师心生记恨。但是,如果老师把他叫去后让他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老师自己则坐在来访者的椅子上,然后才开始交谈,结果会怎样呢?事实证明,绝大多数学生在坐到这个教育者的位置上之后,都会更好地考虑和认识自己所犯错误。
除此之外,换位思维还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学习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所以,对孩子进行换位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想象推理能力、独立思考精神和创新意识。
换个角度就会“太好了”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死钻牛角尖都是不可取的。如果此路真的不通,换条路走也许才是更好的选择。换一个角度,就会有好的效果;换一个角度,就会有转机;换一个角度,就会茅塞顿开;换一个角度,就会有新发现。
父亲带着3岁的女儿去逛商店。在身高1米8的他眼中,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惹人喜爱,可他的女儿一点都不喜欢。不断哭闹着要求回家。被她哭闹得心烦不已的父亲无奈,只得准备带女儿离开。这时,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孩子的鞋带开了。父亲蹲下身给她系鞋带,就在这一瞬间,他忽然发现眼前的情形这多么没劲:矮小的孩子,高高的柜台,除了能看到大人的一条条大腿、扭来扭去的屁股、来回摆动的大手、带有棱角的大包……根本就看不到五彩缤纷的商品。于是,父亲把孩子抱起来,哇,孩子发现了漂亮的玩具,脸上露出了一阵惊喜。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换一个角度,就能看到另一个缤纷的世界。
“知心姐姐”卢勤曾经说过:
在人的内心世界里,住着两个小人儿,一个叫“太好了”,另一个叫“太糟了”。叫“太好了”的小人儿,每天在你的心里编织着欢娱的网络,遇到任何事情,他都能微笑着说声“太好了”。他有一种伟大的力量,能把坏事变成好事,能把不利变为有利。靠着这种力量,他能把你带到一个光明的世界,一个充满着无限快乐的世界。
那个叫“太糟了”的小人儿,每天在你的心里编织着痛苦的网络,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都要紧皱着眉头说:“太糟了,糟透了,烦死了!”搞得你对生活失去兴趣和希望。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说“太糟了”、“太难了”。比如说,一个人看玫瑰花,总是说:“可惜,这花下面长着刺!”其实换个想法:“真好,这刺的上面长着花!”一个人打开窗子,总是习惯往下向阴沟的污水处望,于是觉得窗外的世界好肮脏,但换个想法:抬头朝上看,就会发现美丽的蓝天和白云。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教会孩子,换个角度想问题,也许结果将截然不同。 大二学生丽丽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图书馆勤工俭学,让她苦恼的是,图书馆里的书总是不翼而飞。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她用大大的字写了一张告示挂在图书馆最醒目的地方,警告大家:凡偷窃书籍者,罚款200元。可是,书该丢还是一样丢,那张告示完全沦为图书馆里的一个难看摆设。
然后,她又想建议图书馆再增加一些管理员,可图书馆的老师为难地告诉她,馆里的人员编制已经满了,这是不可能的。
苦恼的她想啊想,忽然眼前一亮!她想到自己一直站在管理员的角度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但她同时也是学生呀!如果她不是管理员,只是去图书馆借阅的普通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她才会举报偷书的人呢?然后,她又用这个问题把宿舍的姐妹问了个遍。最后,她得出的结论是,要借助来图书馆的同学,让他们帮助自己参与管理。偷书的只是个别人,不能因此把所有来图书馆的人都放到管理员的对立面,不要用怀疑、推测的目光去看待所有人。她应该换一种眼光,把来图书馆的人都看成自己的朋友,用信任、期待的眼光看他们,充分相信他们。于是她写了一条新的告示:凡检举偷窃书籍者,奖励200元。新告示贴出后,图书馆再也没有出现丢失书籍的现象。
换个角度,就是换了一种思维,打破自己的定势思维,这样,必然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出现,原本的“太糟了”也会变成“太好了”。要记住:任何事情只要能转换角度考虑,就可能会有新意的产生,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好父母教子智慧:
俗话说“针无两头利”,看待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世事虽然没有绝对的好,可也没有绝对的坏。一些难以接受的事情,既然它已经发生了,我们无论哭着还是笑着都一样要接受,那么我们何苦折磨自己,笑着接受不是更好么?
想让孩子学会笑着接受无法接受的事,就要先让他学会换位思考。凡事都有迂回的路径,有时候看似“山重水复”,其实,换个角度往往就是“柳暗花明”了。换个角度想一想,也许难以接受的事情就不那么难以接受了。
少数人思维
在众人意见不统一时,我们最常用的解决办法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因为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习惯肯定大多数人的智慧。比如平时做事,我们总喜欢看大多数人正在做什么,他们在做什么,自己就紧随其后去做,跟着他们的步伐去走路。因为在我们的固有观念中,这样做是最不容易犯错的。
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帕累托经过研究,曾经得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在意大利80%的财富为20%的人所拥有,并且这种经济趋势存在普遍性。
他的这个观点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兴趣,他们纷纷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的研究结果也有一定趋同性:经济学家认为,世界上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心理学家认为,世界上20%的人身上集中了80%的智慧。
帕累托的观点能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不一定非得去学大多数人,见他们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我们完全可以去关注少数人在做的事,甚至是很少有人做的新鲜事、怪事。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少数人思维”。
父母在教育子女时,要让他们在融入集体的同时,又有自己的思想,养成爱思考,特立独行,敢于去尝试大多数同龄人不敢去做的事。而不是一味盯着同龄人在干什么、玩什么,然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留足迹,不应去人多的地方”
现在这个时代强调的是个性和创意,于是,一些开始靠特立独行来证明自己的个性与创意。一旦不成功,就把责任归咎为自己念书少,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等客观原因上。实际上,个性和创意不是简单的特立独行,实现他们,需要对思维能力进行方法得当的锻炼和培养。
19世纪中叶,随着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美国乃至全世界都掀起来一股去美国西部淘金的浪潮,成千上万的人怀揣发财梦涌向了美国西部。这其中包括一个叫做利维·斯特劳斯的人。他拿着向哥哥借的钱,做着发财美梦来到了西部,结果发现身边真正一夜暴富的人凤毛麟角;就是能淘到沙金,不虚此行的人都不多;更多的人是带着美梦来到西部,最后倾家荡产失望而归……他在花光本钱后,也开始发愁以后该怎么办,难道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去,然后靠四处打零工维持生计并还清欠哥哥的钱吗?他不甘心!
后来,利维·斯特劳斯发现,淘金者成功的虽不多,但其中一些人在彻底对淘金失望后转行卖水,尽管没有暴富,但也赚了个盆满钵溢,比大多数淘金客要强。于是,他决定不再跟着淘金者的脚步一路走到黑,留在西部找些其他事情来做。他在经过一番考察后,用最后的一点点资金开设了一家商店,专门销售日用品,包括露营用的帐篷和用来制作马车篷的帆布,以方便淘金者的生活。后来他又开设了一家服装厂,生产牛仔裤,大获成功。他生产的牛仔裤,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Levi's牌牛仔裤。
后来他和朋友聊天,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道,他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功秘诀就是不走大家都走的路,因为那样的路被踩得太坚实,留不下自己的脚印。
利维·斯特劳斯当时使用的,就是少数人思维。当所有人都去追求某样东西时,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就不应步其后尘。
电脑键盘上字母的排列也是少数人思维的结果。在19世纪70年代,机械工艺不够完善,使得字键在击打之后的弹回速度较慢,一旦打字员击键速度太快,就容易发生两个字键纹在一起的现象。后来,有一位聪明的工程师提议:既然我们无法提高字键的弹回速度,为什么不想法降低打字员的击键速度呢?于是,人们打乱26个字母的排列顺序,把比较常用的字母放在较为笨拙的手指下,而把那些不常用的字母放在比较灵敏的手指下面。就这样现在常见的电脑键盘就诞生了。
人一旦形成了思维定势,就会按照固定的模式去思考问题,即便遇上一些难题,也不愿意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如果我们树立“少数人思维”,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就很有可能取得意外的惊喜。
好父母教子智慧:
不能因为你的朋友在做某种事情,你也盲目地去做或者想去做它。不要因为害怕与众不同遭别人指责,而不得不随波逐流。不随大流,你才可能获得多数人难于取得的“蹊径”。
在我们的社会中,成功的不会是大多数人,跟着大多数人只能是平庸里的一分子,不可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所以人活着,应该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让孩子学会“少数人思维”,才能另辟蹊径,才更有可能拥抱成功。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别人不敢做、不愿做的事,往往隐藏着成功的密码!
适欲思维
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可能彻底无欲无求,一定限度内的欲望,是人类的本性使然。但是,如果人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任其无限膨胀,就会变成“贪婪”。所谓“贪婪”,是指对某种事物欲望总不满足,有很强的物质占有欲。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爱占小便宜、小偷小摸、拾到物品不交。如果这种占有欲膨胀,以非法的手段将他人的财物占为己有,严重危害了社会,那就是犯罪。
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的欲望是一列火车,如不控制就会害己甚至害人。”古往今来,贪得无厌的欲望不知毁掉了多少人的功名事业,使他们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实在令人遗憾。
孩子学会说话后,就会表达自己的各种欲望,比如他想要某件东西,大人没有给他,他就会大哭不止,大有不达目的死不罢休的架势。面对孩子的欲望,父母应教育他们,不要贪得无厌,但又要保持着必要的欲望。这就是适欲思维。
要节制孩子的欲望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说:“贪心的人想把什么都弄到手,结果什么都失掉了。”这个道理不但适用于人,也适用于动物。央视的著名栏目《动物世界》做过一期节目叫做《沥青湖的诱惑》,向人们展示的就是各种动物在食物的“诱惑”下丢了自己小命的故事。
这一期栏目的背景是拉丁美洲加勒比海东南端的一个名叫巴哥的小岛。岛上有一个面积为0.47平方公里的小湖,与一般湖有所区别的是,这个湖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硬化的泥,使湖面看起来出奇的平坦。而且,它每年都要“吃掉”大量的动物。原因是每到干旱时节,沥青湖干而坑洼不齐的泥面上会留有一些水,水里有小鱼,鸟儿看见小鱼便会停止飞行去扑捉小鱼,它站在湖面上,当饱餐一顿之后要离开时却发现被黏住了,不管怎样挣扎也无法脱身。然后,路过湖边的狐狸发现了鸟儿,在吃掉鸟儿的欲望的驱使下“冲了过去”,其结果也是被黏住而不得脱身,乃至深陷湖中而丧命,遭遇了和鸟儿同样的厄运。
其实,飞临该岛的鸟儿有很多可以吃的食物,比如虫子、野果等等,而且很多飞到该岛的鸟儿并不是饿,它们只是看见了能吃的食物就不想放过,也就是人们说的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同样,狐狸也不是必须靠吃困在湖中的鸟维生,它也是看到任何食物都不想放过,在欲望的驱使下“奔赴”死亡。最终,这些动物都在食物的诱惑下葬身湖中。
人和这些鸟儿、狐狸一样,在面对“沥青湖”的诱惑时,往往会因为无法抵御内心欲望的驱使而像飞蛾扑火一般“勇往直前”。
比如金钱,恐怕世上很少有什么对人的诱惑能大过金钱,所以民间俗谚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有了钱,就能够让鬼来替你“推磨”。这话可能说得有点夸张,但却深刻地显示了金钱的威力,金钱对人的诱惑力。所以,古今中外才有那么多贪官污吏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想方设法聚敛不义之财。他们放逐自己的欲望,使自己在贪婪的驱使下走上了不归路,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些因为贪腐而锒铛入狱的贪官,哪一个不是因为不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而遗憾终生的呢?
书法家李叔同有幅字,上书“知止”,那么李叔同的这两个字的意蕴是什么呢?对于“知止”二字,我们通常理解为“满足”,但是细细品来,“知止”比知足的意蕴更深一些。其实“知止”二字是节欲思维的最好解释,其大意就是凡事知道适可而止。知足是在获得“给予”后,自我感觉“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获得到了某个程度,便拒绝再接受,其意义是不再要了。知止相对知足来说是自己决定的,主观意志较强。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难以身体力行,不是难在不知道什么是知止,是难在不舍得、不愿意。知止,是从心灵出发的。心里这么想,付诸行动,才会成为“行为”。知止,不仅是说在遇到不合理的欲望时,懂得该停止了;在遇到烦恼与痛苦时,明白不能这样下去了,而且在遇到快乐的事情时,也懂得“适可而止”,因为淡然面对快乐是幸福,若过之就很容易变成“乐极生悲”了。
世界上有很多人,不是倒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而是倒在自己的贪欲下。据统计,在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名中,与“贪婪”沾边的罪,约占30%。如:盗窃罪、抢劫罪、侵占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贪污罪和受贿罪等。可以说,刑法中一切涉及财产方面的犯罪都与贪婪有内在的联系,因贪婪而被判刑的人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和各个阶层。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贪婪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如果父母不懂得适当地引导孩子的欲望,孩子很可能因为经受不住欲望的考验而误入歧途。
比如,当你带孩子逛街路过水果摊的时候,孩子看着鲜嫩的红枣很想吃,就趁摊主不注意偷偷拿了一颗。这个时候,如果你知道后什么也没说,那么,孩子就不会认识到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日后还会这样做,甚至会从偷枣,逐渐演变成偷钱等犯罪行为。
然而如果你当时换一种做法——严厉地批评孩子:“那是别人的东西,你想要就必须赚钱去买。”相信在你的调教下,孩子在心里暗下决心:“我以后要赚很多钱,我想开一家水果店,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尽管孩子仍然有欲望,但是这个欲望已经有了前提,已经是适当的了,需要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在培育孩子的节欲思维这方面,我感觉瑞典人做得很好。
有一次,一位中年妇女领着儿子去逛商场。那个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的,非常招人喜欢。他趴在钟表橱窗前瞪着大眼睛看,妈妈拽都拽不动他。当时橱窗中有一款活动体闹钟,图案是鸡啄米,随着秒针走动,鸡群会一下一下啄米吃。小男孩非常喜欢,两眼满是希冀的目光,他多次拖住妈妈的腿,缠着妈妈掏钱买下这款闹钟,而他妈妈明确表示不买。售货员看着小男孩泪眼汪汪的样子很心疼,就拿出这款闹钟表示要送给小男孩。让人意外的是,他妈妈礼貌而坚决地拒绝了。她十分真诚地向售货员解释说,虽然闹钟很漂亮,但我们家里不需要这款闹钟,对孩子不合理的欲望决不能迁就他。
因此,作为父母,在面对孩子各种各样欲望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他们学会节欲思维,懂得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欲望。如此,孩子方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好父母教子智慧:
古人云:“人有七情六欲”,的确如此,人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孩子更是这样,他们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想要”的欲望,并且会非常直白地表达出来。即使是不会说话的婴儿,也懂得用哭声表达自己的“非要不可”。这是孩子的“童性”使然,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面对孩子的这种“童性”,父母该如何使孩子在潜意识中明白“节制”。
幼小孩子的欲望还是比较简单的,内容主要就是吃和玩。当他们逐渐长大后,欲望也会随之变得复杂,他们可能会被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给“污染”,想要名车豪宅,想要功名利禄,天天想的都是灯红酒绿的生活。欲望的膨胀会危及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可能吞噬孩子的灵魂,在欲望的刺激下,铤而走险,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
父母的责任,就是正确引导孩子,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明白不加节制的贪欲可能会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错误。只有这样,孩子的人生才能一片光明。
“吃亏”思维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人们因为感觉在某件事情上“吃亏”了而懊恼不已。其实,当我们感觉吃亏的时候,不妨想想“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吃亏是福”、“难得糊涂”。其实,有时候看似吃亏的事情,未必就真“亏”,眼下吃亏的事情,不一定永远都吃亏。
一个不能“吃亏”的人,往往会在斤斤计较中丧失机会,当然也包括获得不吃亏的机会。不要忘了“福”“祸”相依,很多时候两者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能吃亏的人往往在“吃亏”的同时打开事业成功的大门。能吃亏的人,常常在生活的积淀中聚集“厚积薄发”的资本。通常情况下,因“吃亏”而损失了小利益,最终极有可能收获大的利益。而这种大的利益会在不特定的某个时间“降临”在“吃亏”者的头上。
所以,不要为了眼前的一点儿小利益而落入“鼠目寸光”的俗套,在斤斤计较中与“大利益”擦肩而过。而这种甘于吃亏的思维方式,就叫做“吃亏”思维。
不触犯底线的“吃亏”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人在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吵闹闹,生怕自己吃一点儿亏。殊不知,正是这种吃不得亏的心态,让他们一次次错失了“得福”机会。做人要能吃得亏,因为过于计较、得失心太重,就会舍本逐末,丢掉应有的幸福。要知道,“吃亏”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睿智。
小严是一位成功商人,他早年“吃亏”而获“后福”的故事,已经被哈佛商学院作为经典事例列入书中,并在课堂上教给学生。
那是在1992年,当时的小严在事业上还一无所成。当年作为他开始创业的第一步,他大胆地租赁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建筑公司。当时的他没有资本、没有背景,在建筑行业这个关系错综复杂、掺杂人情的生态圈中,他似乎一筹莫展。
就在当年,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小严辗转联系上了一个项目:某市绕城公路开工。当年他往返数次终于得到了3个小涵洞项目,并且这个项目到手的时候已是第五次发包,总标的只有29.4万元,这在当时是非常小的项目。光管理费就要交纳36%。当时他粗略地估算,预计不但不会盈利,反而会亏损5万元左右。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能接受这个工程的。
但是出人预料的是,小严接手了这个工程。他对手下说:“亏五万不如亏八万,要亏就多亏点吧。”在工程开工后他和大伙没日没夜一直干到大年三十晚上才完工。算下来小严及他的弟兄们只用了70天时间,就完成了原本140天的工程,这样的进度让谁听来都会佩服。当天晚上,兴奋的小严亲自开着手扶拖拉机拉着大伙回家。整个守夜年他们都是在奔回故乡的路上,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中午他们才赶回苏北老家。
很多人都对他的做法不解的时候,小严坚信一点:来年春天肯定会有好事等着他,肯定会有更好更大的工程被他承揽。果真如他所料,在正月初八上班的第一天,指挥部就对他承建的3个小涵洞以各项指标全部优秀予以验收;同时,指挥部当即拍板:这个活是谁干的,我们以后要和他长期合作,把其他的工程优先交给他承建。
就这样,小严及他的公司在某市绕城公路中一举成了指令性承包队,“哪里要突击,哪里有短腿,我们就去做。”正是这甘愿“吃亏”的精神,使他所领导的建筑公司总共揽到了3000万元的项目,当年净赚800万元。
所有成功都是有原因的,有不少人的成功都是源于肯“吃亏”。小严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将这看似“愚蠢”的行为,作为他创业路上最关键的一步,而正是这一步成就了他的事业。
小严后来说,有人说信念决定高度,但许多时候却是思路决定高度,尤其在生意场中,仅仅有信念是远远不够的,生意需要独特的思路和独树一帜的品质。而小严与众不同的思路与品质,就是深悟了“吃亏是福”的智慧,“吃亏”是一种有更大收益的投资。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在其书写的“吃亏是福”和“难得糊涂”两幅字幅下,分别批注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外得心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且安福即在是矣。”其意蕴意味深长,读后让人有获益匪浅之感。
难得糊涂益身心!如果有些亏吃得难受,不妨装装糊涂,这样可以更好地安抚自己浮动的心,让自己以更宽更广的胸怀去接纳适当的“吃亏”。
也许,当你这样做了之后,在不久的未来,你就会收获“吃亏”所带给你的“福利”。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收获的“福利”远远大于所吃的“亏”。吃得亏中亏方得福外福,贪看无边月失落手中珠。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吃亏”要有一个底线。不触及底线的“吃亏”,我们可以淡然处之,但是如果这“亏”已经触及了自己的底线,那么,这个时候,你无需委屈,直接拒绝即可。
好父母教子智慧:
其实,“吃亏决不亏,惜福才有福”这条哲理不仅适用于干工作、做生意,同样也适用于父母教育孩子。因为幼年时期是每个人社会化的感性认识阶段,是尝试适应各种环境以及开始练就协调人际关系、开始认识社会的重要时期。对于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父母必须帮他们学会如何正确看待“吃亏”问题,否则将对他们日后的成长非常不利。
作为父母,首先自己要明确,一些所谓的让孩子“吃亏”的事情,不伤害孩子的身体,不危及孩子的安全,不涉及侮辱孩子的人格都可以作为小事来处理。比如,当孩子因为同伴的言语感觉“吃亏”的时候,父母要告诉孩子人与人交往都是互动的,不可能每一句话都会让对方满意,也不可能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他人所认同的标准,要让孩子知道,所谓的“吃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要让孩子积极地投身到和他人交往中去,积极地应对“吃亏”,在“吃亏”中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以及健全的人格。
当然了,并不是在每件事上“吃亏”都是福,要让孩子知道吃亏是有底线的。要教会孩子如何把握分寸,形成独立的判断,不能让所有的事情都“过了头”。因为触犯底线的“吃亏”,不仅不能带给孩子益处,还有可能危及孩子的健康成长。
动脑思维
无论人还是动物,身体的控制“中心”都是大脑。大脑,可以说是人类目前已知宇宙中最精密的“机器”。人类之所以能从茹毛饮血进化到现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就是因为人类拥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并且会用它来进行思考、探索。可以说,用大脑进行思考,是人的本能和最基本权利,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人在成长期最容易产生好奇心,而好奇心往往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开始。问题是,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好奇心旺盛,都喜欢动脑思考,继而去实践所思考的东西。所以,父母在早期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孩子勤于思考且善于思考的动脑思维,为孩子的将来能够良好发展打下基础。
思考是勤奋的眼睛
众所周知,人是高级动物,人与动物之间存在着某些共性,而“动脑思维”正是这些相通的共性之一。下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动物学家研究蚂蚁觅食的例子。
动物学家们通过观察,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成群的蚂蚁中,大多数的蚂蚁都争先恐后地寻找食物、搬运食物,而有一小部分蚂蚁却非常“懒”,什么活都不干。动物学家将那些热爱劳动的蚂蚁称为“勤快蚂蚁”,将那些什么活也不干的蚂蚁叫做“懒惰蚂蚁”。
为了深入研究这些为数不多的“懒蚂蚁”在蚁群中的角色和生存状态,他们先在这些懒蚂蚁身上都做上标记,然后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并将蚂蚁窝破坏掉。结果他们发现,在遭受如此“变故”时,那些平时勤快的蚂蚁都不知所措,漫无目的地爬来爬去,显示出心神慌乱的样子。而平日里不怎么爱动的“懒惰蚂蚁”则挺身而出,带领蚁群向自己认为有新食物的方向转移。在“懒惰蚂蚁”的指挥下,“勤快蚂蚁”有序而忙碌地建起新的蚁窝,那场面可谓是“热火朝天”。接着,动物学家按照预定方案把这些“懒惰蚂蚁”从蚁群里抓走。其结果是,剩下的“勤劳蚂蚁”都停止了筑窝,他们乱作一团。直到动物学家把那些“懒惰蚂蚁”放回去之后,整个蚁群才在“懒惰蚂蚁”的指挥下恢复到井然有序的状态。
这个实验说明,“懒惰蚂蚁”善于运用头脑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动脑”和“研究”上,能在遭受“变故”的时候起到领导作用,具有使蚁群在困难时刻存活下来的“本领”。很显然,“懒惰蚂蚁”在蚁群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其实,蚂蚁觅食的道理和人类是相通的,正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清朝知名学者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做官的时候,曾多次到民间微服私访。有一次,他听别人说,有一位15岁的男子有过目不忘的过人本领,很多文章只要读一两遍,他就能够倒背如流。郑板桥感到很惊奇,就把这名男子请到县衙谈话。在县衙里,郑板桥想考考他,就问了他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是他读过的书上讲过的。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原来,这名男子记忆力很强,但不爱动脑筋,平时只是死板地记忆。郑板桥想点拨他一下,就很细致地给他讲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的道理,启发他要多动脑思考,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从此之后,这名男子领悟到学习中勤于思考的重要性,开始尝试着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后来,这名男子在乾隆年间中了头名状元。
这个男子的故事,充分说明了勤于动脑的重要性。正如著名作家郭沫若所提倡的那样:“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同样,关于动脑思考,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做过这样论述:“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不用心思考,不动脑筋去钻研和深入地理解,自满或满足于仅有的知识等都是不可取的。有的人之所以“愚蠢”,就是“愚蠢”在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聪明的人知道:一个不会思索的人,他的一生将一无所获!
好父母教子智慧: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孩子动脑思维。但是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不断出现,孩子想要了解什么时只需要动动手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动脑筋。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动脑思维呢?我建议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思考的家庭氛围。积极思考的家庭氛围,对于培养孩子善于思考的个性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讨论一天中遇到各种事情,交换各自的意见。这样的氛围最有利于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即便孩子年龄不大,也有其天真淳朴的想法,父母应该鼓励他们提出来,并且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
二,让孩子有事情可想。作为父母应该创造条件让孩子有事情可以去思考,而且思考的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文及童话之类,而应该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据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应该让孩子结合最新颖的科技成果,进行有意义有开拓性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孩子逐步适应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
三,给孩子思考的机会与时间。在与孩子相处或交谈的过程中,父母应该使用商量的口气,并且有意识地提一些类似于“你认为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觉得怎么做效果会更好?”等问题,以便启示孩子进行思考。同时,父母不要太心急,应该耐心地等待,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即使孩子回答错了,也不要直接说出答案,而应该用一些带有启示性的话语继续引导,直至孩子自己“悟”出答案。
四,多问孩子几个“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多问孩子几个“为什么”,引导孩子自己动脑筋发现答案。在孩子问为什么的过程中,父母在给出正确答案的同时,也可以再问他几个“为什么”,让孩子思考一些新增加的问题。久而久之,孩子的知识量会不断地在思考中得到积累与拓展。
公平思维
凡事都有两面性,人世间存在公平,自然也就存在不公平。公平的,如机会公平、结果公平、起点公平等等。然而这些公平中又有它自身不能克服的不公平的一面,并且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说,机会公平,其结果就不会公平,比如买彩票,每个购买彩票的人赢钱的机会是一样的,但其最终结果却只有极少数人中奖。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给每个人的竞争机会是一样的,但是在商海中磨砺出的富人却只占少数。反之,结果公平就绝对公平吗?不是!结果的公平掩盖了贡献的不同,收入的公平掩盖了成本的不均等;投入的成本不同得到相同的结果,这种公平也必然会影响人们的效率以及积极性。那么起点上的公平又是真正的公平吗?人们在同一个财富起点上起步,因其能力和境遇不同,获得的结果就一定不会平等,因此这也不能说是真正的公平。
公平与不公平确实是矛盾,那人们追求公平的理由是什么呢?
就拿机会公平来讲,就好比把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放在一条起跑线上,包括老人、小孩、青壮年以及残疾人等来竞争,其结果注定是不公平的。这时我们应当照顾社会中的弱者,而掌握大量社会资源的人更应当照顾弱者,这就是我所说的公平思维。
做人不能太自私
众所周知,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生会主席在美国人的眼中素有哈佛“总统”的美誉,为什么美国人这样认为呢?因为以往的事实证明,担任过这一职务的学生里曾三位当选为美国总统。
与历年的竞选一样,2006年学生会主席这一职务的竞选异常激烈。特别是此次竞选是在连续被美国人垄断主席位置数年的历史背景下,来自中国的女孩朱成经过数轮竞选,进入最后的竞选阶段。那年整个竞选中最重要的一天是当年的5月11日,这一天对于竞选和关注竞选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四位实力相当的竞选者哈恩、吉米克、隆德里格斯和朱成一起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朱成在发布会上被对手隆德里格斯报出丑闻(当然她当场证明了自己是清白的)却依旧保持着端庄而自信的微笑。她在台上郑重而严肃地对众人说:“各位同学,我今天想先告诉大家一件事情,就是关于隆德里格斯在超市行窃的事(指隆德里格斯被对手哈恩、吉米克报出的丑闻)。”
她的发言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包括隆德里格斯在内的所有人都等着听她说什么,尤其是隆德里格斯因为恐慌而攥紧了拳头。中国女孩朱成一字一顿地说:“我认识那家中国超市的老板,我到他那里去过,问明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事实上,隆德里格斯并不是因为行窃而被警察询问,而是因为帮助老板抓到了小偷,才被警察询问情况的!”
她的发言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那一刻整个发布会现场一片哗然,隆德里格斯惊讶地抬头看了看朱成,微张着嘴,似乎想说什么又没有说出口。哈恩和吉米克则听后,显得有些垂头丧气。他们二人实在不明白朱成为什么要帮隆德里格斯澄清丑闻。难道她不明白,一旦隆德里格斯获得清白,就会成为朱成最大的竞争对手?
朱成的竞选助理也当场埋怨她帮了对手一个大忙。面对众人的疑惑不解和助理的诘难,朱成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说:“我只是希望这次竞争能够公平一些,这样赢得的胜利才有意义。”
接下来,更具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在投票前几分钟,隆德里格斯突然在广播里宣布了自己退出竞选的消息,并且号召自己的支持者把票投给朱成。他深情地说,他无法做到像朱成那样真诚与宽容,他已经输掉了竞选。隆德里格斯在之后表示,如果朱成竞选成功,自己愿意做她的助理,竭尽全力协助她在学生会的工作……
2006年6月8日,也就是学生会主席竞选的最后决胜的那天,朱成战胜了其他竞争对手,成了哈佛大学第一任华人学生会主席。
好父母教子智慧:
公平公正一直是个很重要的原则,千百年来这个原则一直是中国老百姓追求的目标。各个社会阶层的人都鞭策“自私”、崇尚“公平公正”。就像葛优在电影《非诚勿扰》中说的一样:世界之所以战火不断,各种冲突频频爆发,根本问题就是分歧得不到公正的裁决。
公平公正在各种社会生活中都是一个最起码的行为原则,这个原则无论何时都只能增强,不能削弱。比如,在选举上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政界的选举都主张公平公正,这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让人崇尚的一个基本原则。
故事中的朱成在竞选期间,在被对手中伤的情况下,还能积极主动地为对手澄清绯闻,使得我们不得不佩服她的度量。她说:“我只是希望这次竞争能够公平一些,这样赢得的胜利才有意义。”我认为这句话应该让所有的孩子都知道。
“病态”思维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养成一些思维习惯。有些思维习惯是积极的,应该提倡;也有些思维习惯是消极的,比如,有些人在生活中会有这样的语言习惯:
“我不能跟同学和睦相处。”
“我不能和我爸妈沟通。”
“我不能把书读好。”
对此,有人认为这些都是在“病态”思维下出现的病句。针对这些病句,应该用“不想”替换“不能”,那么就祛除了这些病句。按照这样的逻辑,上面的句子应当改成这样才是对的:
“我不想跟同学和睦相处。”
“我不想和我爸妈沟通。”
“我不想把书读好。”
仔细想想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在现实中的好多事情,不是不能做到而是人们不想做到。“不能”是个人能力的问题,再加上一些客观上的原因。“不想”就是主观上自我否定。由于消极心态,因此下意识地将某些主观原因就说成了客观原因了。换句话说就是,有能力做某件事情但却没有付诸行动,直接将主观上的“不想”说成客观上的“不能”,这种思维模式就是“病态”思维。
纠正“思想的病句”
在现实中接触孩子多了,就会发现不少孩子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其表现就是常常说病句,他们一遇到困难或外界的干扰,心理上立即就会蹦出:“太糟了!”“真倒霉!”“我不行!”等想法。
“太糟了”是一种悲观看世界的消极心理。“我不行”是一种反向的负信息,是缺乏自信心的语言表现。如果一个人长久地用这种理念暗示自己,那么,这种“太糟了”、“我不行”的消极思维就会深入骨髓,然后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不自觉地表现在思想与行为中。所以,有这种消极思维的孩子,说出来的话很多都是病句。
与之相反,健康的思维应当是把“太糟了”改成“太好了”,“我不行”改成“我能行”。“太好了”与“我能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属于“正思维”,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前者与后者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从本质上反映了心态的不同。前者是失败者失败的主要原因,后者则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因为他们失去的是成功的重要素质——自信。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美好的人生,可这样的人生怎么获得呢?其关键就在于父母的教育。
有一位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涵盖了孩子心理与教育环境的14种关系,其具体内容为:在被指责中长大的孩子,长大以后容易怨天尤人;在遭受敌意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好斗逞能;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容易畏首畏尾;在被怜悯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容易自怨自艾;在被嘲讽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容易消极退缩;在嫉妒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勾心斗角;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心存内疚;在容忍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会极富耐心;在被鼓励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会充满自信;在嘉许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会爱人爱己;在被认同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会把握目标;在分享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会慷慨大方;在友善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会对世界多一份关怀;在安定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平和的心境。
令人担忧的是,如今许多父母的思维本身就有问题,他们对好与不好的判断标准异于常人并且自己就常说病句。这样的父母,总是对孩子有诸多不满,一旦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或有了缺点,他们不帮孩子分析原因,而是立即气急败坏,对孩子一味地加以指责,严厉训斥。这样的父母只允许孩子成功,不允许他们失败;只告诉孩子要去和别人竞争,要比别人强,却不告诉孩子竞争的结果会有输有赢。一个人一生中失败的次数要比成功多得多,做人要赢得起,更要输得起。
中国体坛近几年频发运动员之间或者运动员与裁判,甚至与观众之间的打架斗殴事件,我每次看到这类的新闻报道都十分揪心,因为这些运动员大都还是些很年轻的孩子。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打架就说他们的思想道德有问题,但是,他们的这种行为,至少说明了他们没有宽广的思想和胸襟,所以他们输不起。他们的这些行为,恐怕教育他们的人是脱不了干系的。他们一味教育孩子要争第一,而不是重在参与,仿佛得不到第一,他们参与体育就完全没有意义……正确的教育,在孩子去参加比赛时,应该鼓励他们“相信你一定能行!”孩子比赛输了,哪怕是最后一名,你也要说:“敢去参加比赛就是好样的!”
关于人生的“病句”,刘先生深有感触。有一年他回到老家,找到了小时候的日记就翻着看了起来。日记本的纸张都有些泛黄了,上面歪歪斜斜的字迹透露着他少年时代的稚嫩。
看着看着,刘先生突然发现这么一段让他忍俊不禁的话:
“今天下午,班主任公布了期末考试的成绩。出人意料的是我竟然是第二名。要知道,我一直都是考第一的。这样的成绩怎么对得起爸爸妈妈和老师?想着想着,我难过地哭了,连晚饭也吃不下去。我一定要记住这一天,因为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是啊,看到这里,刘先生很是感慨。自己从小就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在小学、中学的十几年时间里,都要求自己考试成绩必须是第一,只要有一次没有拿第一,就惩罚自己一天不吃饭。
进了大学以后,刘先生依然要求自己必须拿第一。可大学里汇聚了从全国考进来的高手,同学们每个人都是以优异成绩考来的,可以说个个都是佼佼者,因此拿第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倔强好胜的刘先生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加倍努力,终于在大四那年夺得全班第一,而且是大学四年里仅有的一次第一。
参加工作后刘先生依然抱着拿第一的想法,可是社会这个大舞台太大,让他看不到边也看不到底。尽管刘先生使出浑身解数,依然拿不到第一,刘先生为此感到痛苦和茫然,也心烦得病倒过。
把这一面翻过,刘先生又接着朝下看,又有一段文字吸引了他:
“又是一个非常让人痛苦的日子。我真不明白爸爸竟然这样对待我,平时还说我是他们的宝贝儿子呢,我真的怀疑,他到底是不是我的亲生父亲?我恨死他了,我真想离家出走,永远也不进这个家了。真是太好了,下个月就要填报高考志愿,我一定要全报外省的大学,要离开这个家,离得越远越好。”
读到这儿,刘先生感觉是心惊肉跳。作为一个中学生真是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一些真正离家出走的人,结果酿出许多无法挽回的悲剧。再说,爸爸又做了什么让自己伤心的事?自己努力回忆,但怎么也想不起来。看到后面觉得自己日记中用的词语大多都很绝对,很夸张。比如说,“最痛苦”、“最伤心”或者是“非常难忘”、“非常感动”的事,现在看来自己的感情很是复杂。其实这都是他人生的“病句”。
总结人生经历,刘先生发现很多病句都源自心底的一个“大病句”,他把“我只要赢了自己”说成了“我要赢了别人”这句不现实的病句。
生活中有很多人恨不得自己永远是第一,只要不到第一就抱怨,还会对得了第一的人心怀怨怼,耿耿于怀……其实,无论在什么领域,第一只有一个,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人都不可能得第一。人生的病句有很多,不可能都一一指出,作为父母当前需要做的,就是帮自己的孩子纠正在消极、歪曲的心理状态下说的话,替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说法。当孩子思想上的病句越来越少时,他们的人生就会充满了美好和精彩。
好父母教子智慧: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兰克·米尔斯在心理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他曾经在媒体上发表文章指出他给患者治疗抑郁症的诀窍——每次跟患者谈话的时候,都要求病人把说出的话中的所有“不能”换成“不想”。这样交流下来,病人们逐渐意识到自身的力量和责任,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他们的心理也恢复了健康。
弗兰克·米尔斯给患者矫正心理问题的事例也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不要轻易地说“我不能”。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某件事的积极意义并且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做到,那么就必有收获。因此,“不想”和“不能”,用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喜欢用“不能”的人往往是现实的奴隶,喜欢用“不想”的人多是命运的主人,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主人,而不是做奴隶。
“正反”思维
俗话说得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意思是说,在任何争论中极少是一方完全错误而另一方则完全是正确的,即没有完全正确的,也没有完全错误的。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世间的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人们在对某事做出判断之前,应当分析好坏两个方面或分析优劣两个方面。
古人说“三思而后行。”那么,这句话内涵是什么呢?难道就是简单地理解为:遇到问题想三次吗?事实绝不是这样的。假如不是真正地用心思考,哪怕思考的次数再多,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吴甘霖在他的《管理王道——向杰出帝王学管理智慧》一书中对“三思而后行”做出了详细的解释。他认为“三思而后行”就是遇到问题时应该采取“正、反、合”的思考方式进行思考,具体来说包括三道程序:首先从正面想一遍,认真思考这一事情的优势、长处、可能的机会等;再从反面想一遍,认真思考这一事情的劣势、短处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之后合起来综合考虑,在上述正反两方面分析的基础上再做一次系统的分析,才得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做出的分析往往就是全面和客观的,最后做出的判断往往也就是最好的。
从正反两面看问题
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是孟母为了教育儿子而三迁其居的积极育子篇。但是有一篇叫《孟子的遗憾》的文章,却从负面的角度论证孟母第三次迁居的事,他详细地从反面分析孟母三迁的遗憾,尤其准确地说出了最后一迁的遗憾。
文章中讲道,孟子在幼年时期就有经济学方面(也可说是经商)的卓越天赋。他母亲第二次搬家时,把家搬到市集附近,孟子就天天看着商人进货出货,居然领悟了商业运作中的奥妙。当时,他时常招来一班同龄的孩子,用小坛罐充“货物”,用瓦片当“钱”,模仿起做买卖来。这群孩子在孟子的指点和带动下,也从事着“零售批发”、“讨价还价”,一时忙个不停。
这个场景使我们联想到现在刊物上时常介绍的事例一样,说某成功人物小时候就有杰出的经营天赋,因为小时候受经商的启发,之后成长为一位了不起的企业家等。令人遗憾的是整个古代中国都充斥着重文抑商的思想。孟母看到儿子带动伙伴“做买卖”后,狠狠地斥责了一番,基于此,孟母决定了第三次搬家。
这篇文章从另一个角度认为,假如孟子小时候能在市集附近多观察些时日,更多地积累一些“经商”体会,说不定在他成年后会成为一名经济学家。那么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很可能就要多出一家了。这个“假如”要是成立的话,将会对中国历史进程不知要有多么深远的影响。
文章阐明的论据是,孟子的思想学说掺杂着许多经济学观点。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这句话过去曾被解释为孟子具有“上下尊卑”的观念,其实反映了当时他观察到的社会分工的现象,就是诠释了经济方面的思想。该书讲道:“古之为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对这话该如何理解呢?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给出解释,古代社会最早的社会分工来源于“一种人类倾向”,“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这段话就是孟子这句话的现代翻译!
孟子在书中讲道:“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这句话该怎样理解呢?这句话反映了广义储备的观念,也就是强调要避免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同时,孟子在书中讲道:“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其意就是劝导统治者与民分利的思想,而这也是孟子的另一个重要思想。“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民众“无恒产无恒心”是应当承认的现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让民众“有恒产”。这个道理在儒家学者看来是很难理解的,但是经济学家比较容易理解这种思想。
孟子有关经济学方面的论述还有许多,但是这些论述大都以零星的语录形式分散在《孟子》的各个篇章中,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孟子为什么不将这些零散的思想整理成系统的理论呢?换句话说,孟子为什么成不了经济学家?文章指出,除了历史局限性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除了幼年时的那段“经商”经历,孟子一生再没有机会与商业接触,他少年时期的“经商”实践时间过短、缺乏悟性。
从孟子的故事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父母教育孩子时,要引导他们学会从正反两面去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
有一位乡下的母亲送儿子去上学。在去学校的路两旁是一片庄稼地,突然儿子发现了一条很近的路。这是一条从庄稼地里踩出来的斜路,要是从这里走过去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在母亲看来,这条“路”将长势良好的庄稼分成了两部分,就好像人的脸上烙下了一道长长的伤疤。母亲不由自主地感慨道:好好的竟被如此糟蹋,真是可惜。
“从这里去学校近,咱们也走这条路吧。”
“不行,那是块庄稼地,本来就不是路,咱们走另外一条大路吧。”妈妈说话的声音很温柔,但是温柔的声音中透露出坚决的语气。
儿子争辩道:“庄稼已经被踩死了,咱走过去也没有啥妨碍啊!”
“不行,要是人人都走这里,那庄稼永远也长不出来!”母亲郑重地说。
“但是别人都从这里穿过呀!”儿子再次辩解道。
母亲拽着儿子的手,认真地说道:“世界上有许多歪门邪道就是这样形成的。有些人自私自利都不知道自觉,没有道德伦理干了坏事。有的人不但不阻止,还学他们,这是错误的呀!斜路离终点是很近,很诱惑人,但却偏离了正常的路。假如一个人走上了这条路,他就很容易染上恶习,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儿子,我们可不能这样呀!”
这样一条穿过庄稼地的斜路,儿子从反面看,觉得它离目标很近,走过去可以节省时间,但母亲从正面分析,指出它是歪门邪道,坚决不能走。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关于斜路这个问题,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也曾经从反面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认为斜路具有方便、任人自由选择的优点,并据此为闻名全球迪斯尼乐园设计出了优美的园林路径。在1971年,他的设计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好父母教子智慧:
人的思维是件很复杂的事情,有时就像被绳索捆住了一样,怎么转都转不过弯来,只会朝正面去看问题,最后也得不出全面的结论;当然,也有些消极的人,往往是单从反面去看问题,得出的结论也是有偏差的。
所以说思维死结是因为缺少逻辑与实践体验,应该坚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才是最佳的思维过程,其获得的结论也能够经得起人们的推敲。
如果把很多问题从正反两面去看,会得出不少新的认识。比如有些孩子喜欢玩网络游戏,父母大多是加以制止,认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事实上,父母如果从正面去看,多了解一下计算机网络游戏产业,对孩子加以引导,说不定孩子将来能成为游戏软件开发的高手。
据此,作为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会从正反两面去对待和分析问题。
引导孩子对事物进行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有利于开拓增强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的想象更全面,具备多样化。通过运用“正反”思维,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健全的品质。
“早识财”思维
“早识财”思维,就是指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就要积极地培养孩子的财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弄清楚一个问题——何为财商。所谓财商,就是指理财能力,尤其是投资收益能力。一个人要是没有理财的能力,有多少钱都会有花光的那一天。就像“富不过三代”一样,即使祖辈、父辈给你留下了很多财富,但因为你的理财能力不佳,那么早晚有一天那些财富会被你用完。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只重视教育孩子用功读书,将来找份好的工作同时还教育他们薪水少点没关系,关键是要有稳定的工作,最好是能进入一些国家单位中。至于如何理财,这些父母则很少提及,似乎理财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殊不知,现在很多富人都是善于理财的回报。因此,父母有必要让自己的孩子早些养成“早识财”的思维习惯,这有利于孩子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乃至创造好的生活。
提升孩子的财商
世界著名教育家兼美国教育基金会会长夏保罗曾经说过,许多美国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问题上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在孩子IQ(智商)、FQ(财商)、EQ(情商)的教育培养中,FQ(财商)的教育培养是最重要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理财教育,是促使孩子成才的先决条件。
夏保罗还说:“每个人在踏入社会后,其综合素质是最重要的,因为他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他在社会上的成就以及能取得怎样的社会地位。我所界定的综合素质虽然包括很多内容,但我认为首先表现为自信心,因此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关键在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在美国人的内心信仰中有一个共同点:在诸多成功的方式中,赚钱最能培养人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所以尤其应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他理财,就是用心培养他们的财商。”
在美国,青少年理财教育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孩子踏进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会接受有关“钱”的概念。他们被要求3岁时能够辨认硬币和纸币;4岁时认识到我们无法把商品买光,必须在购买时做出选择;5岁时知道钱币的等价物,(比如25美分可以打一次投币电话)知道钱是怎么来的;6岁时能够找零;7岁时能够看懂价格标签;8岁时知道自己可以通过工作赚钱,学会把钱存到储蓄账户里;9岁时能够简单制订一周的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10岁时懂得每周节省一点儿钱,以备有大笔开销时使用;11岁时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有关花钱的事实;12岁时能够制订并执行两周的开支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神奇的犹太人”,这说的就是犹太人的经商天赋与赚钱能力。那么,善于经商的犹太人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的呢?犹太人在培养孩子财商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孩子传授“延后享受”的理念。那么“延后享受”指的是什么呢?其内涵就是指延期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追求自己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回报。这种理念是犹太人教育孩子的核心所在,也是犹太人在商界取得巨大成功的秘籍所在。
假如你在一个犹太家庭里做客,你会听到他们这样教育孩子:“如果你喜欢玩,就需要去赚取你足够的自由时间;要赚取足够的自由时间,就需要有良好的教育和学业成绩;待完成学业后你就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赚到很多钱,等赚到钱以后,你可以用这些钱支配更长的时间,玩你喜欢的任何玩具,哪怕这种玩具是很贵的。”
其实,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巴西等一些国家,越来越多的学校制订了理财教育计划,把理财教育列入了中小学的必修课。现在,给孩子讲授理财之道已经成为美国中小学教育及家庭教育的热门话题。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曾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说,“读书”被看成是一种完全超脱于世俗的精神追求。就是在若干年前,许多人谈到金钱,谈论财富的时候可能还会脸红。教孩子有关金钱的知识,这对很多中国家长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其实,财富不是洪水猛兽,中国家长在和孩子交流财富问题的时候,也大可不必讳莫如深,关键一点是正确引导,培养良好的理财观念。
未来孩子们将面临的生存环境及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别让孩子回避钱财世界,否则当他们长大进入社会后,一接触到钱就会不知所措,不知道钱怎样储蓄和怎样买便宜东西,弄不好他们可能因为不善于理财而背上债务,甚至产生更为严重的问题,麻烦百出,这将是让家长很痛心的悲剧。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指导孩子熟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与工具,从短期效果看是养成孩子不乱花钱的习惯,从长远来看,将有利于孩子及早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使其在高度发达、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具有可靠的立身之本。
好父母教子智慧:
中国一句老话“君子言义,小人言利”,千百年来,人们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总觉得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会读书的孩子以后才能有出息。至于金钱,这是诱人犯罪的肮脏东西,孩子最好能离多远就离多远!至于理财能力,等孩子长大了自然会无师自通,不用着急培养。小孩子一旦接触金钱,心灵就会不纯洁,无法专心学习,那一生就彻底毁了!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成年人大多有这样一种体会,改革开放以后,突然感觉自己在消费、金融管理等知识面前一片茫然,不得不花几倍的力气去补习,否则就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那么,为了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不在面临这种茫然和尴尬,从小培养他们的理财观念是不是很有必要呢?在现代,各类投资工具与科学的理财观点是孩子健康成长与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只有从小树立这种理财意识,孩子长大之后才能具备很高的财商,才能走得更顺更远。
“早识财”思维,一定要从小教起。
“赏罚”思维
我国古代教育的经典教科书《三字经》上说:“教不严,师之过”,没有严厉地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过错。同时,我国还有流传数千年的“锥刺股”“头悬梁”以及麻梗夜读等故事或典故,这些都不是“赏识教育”,而是蕴含“惩罚教育”的教育理念,却取得了最终的成功。
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固然重要,“惩罚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将“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配合起来使用,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会的“赏罚”思维。
教育孩子不能只“赏识”,应“赏罚”并用
近几年兴起的“赏识教育”让“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成了一句非常流行的教育格言。所以,有很多父母都将“夸奖”挂在嘴边,甚至有的时候,孩子还未行动,父母的夸奖已经到了……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赏识教育”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例如周弘运用赏识教育成功的将女儿周婷婷培养成才,就是一个很好的正面范例。可是,任何事都用一个度,太过了,好事也会变成坏事。过度的夸奖和过分的“赏识”,会让孩子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过度自我膨胀,造成不良影响的。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在幼年时期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社会后往往会遇到更多令其失望的境遇。这个理论,说的就是过度赏识造成的恶果。
所以,父母在运用“赏识教育”的同时,不要忘了“惩罚教育”,只有这两种教育方式合理搭配,才能更快地取得理想的教育结果。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上有一篇文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者是美国作家巴迪·舒尔伯格,其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写的: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就兴奋地对我说:“巴迪,这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句啊!写得真是棒极了!”母亲搂住了我,赞扬我的话说了很多。那时候腼腆的我心里很是得意,点头告诉母亲这首诗确实是自己写的。
母亲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在那天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在傍晚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地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上。
但是从七点开始等了足足半个小时,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等得一点都不耐烦了。父亲是一家影片公司的负责人,他写过好多剧本。在快到八点的时候才回到家里。他走进饭厅看到餐桌上的那首诗。我当时心里非常紧张。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那首诗。
“亲爱的,今天有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巴迪写了一首诗,写得真是棒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让我先看完,我看完后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低垂着头,不敢看父亲。这首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好几个小时。
“我看写得一点都不好。”父亲很随意地把诗放回到原处。
听到这话,我的眼睛湿润了,头沉重得更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嗔怪着对他说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评价下属,现在是在家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第一次写诗,他需要我们的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争辩道,“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少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冲出了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望地痛哭起来。
父母在饭厅里还在为我写的那首诗争吵着。
在我快满12岁的那年,当我再找出那首诗认真看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曾经是对的。说真的,那的确是一首非常不好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为我还在一直写作着。
有一次我鼓起勇气把我新写的小说拿给父亲看了一篇。“写得不算好,但也不是没有一点是处。”根据父亲在稿件上的批语,我学着修改。
现在,我已经发表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不少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幸运的。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文采不错,写得好多了,比以前进步不小。”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对我说:“我看这个写得一点都不好。”
多年来,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写得真是棒极了”“一点都不好”;“精彩极了”“一点都不好”……父母对我的评价就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在以后的岁月里,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任何一股风刮翻。
在这里给大家讲这个故事,就是为了说明“惩罚教育”与“赏识教育”同样重要。有篇关于儿童教育的文章说:“……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具有的品质——富有责任感,尤其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会他们。因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有所成就。”这段话非常能说明这个问题。
教育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表扬、批评、奖励、惩罚等都是教育艺术的外在表现。不树立“惩罚思维”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应该什么时候实行“赏识教育”,什么时候实行“惩罚教育”,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置。孩子进步了,我们要及时给予“赏识”,他会更自信地向前走;孩子犯错误了,我们要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教育”,他会认真改正错误,尽量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总而言之,“赏识教育”也好,“惩罚教育”也罢,都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法,只有在适当的时候,运用适当的方法,通常表现为“赏识”与“惩罚”并用,才能积极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赏识”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夸奖、赞赏、表扬。赏识教育的内涵就是要善于发现和认识孩子的才能或价值,予以充分的重视,引导孩子发挥潜能,所以说“赏识”教育并非一味地赞赏以及满足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欲望。“赏识”教育,它包含了完整的“赏”及“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记得别只“赏”而忽视了“识”。同样,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惩罚”教育理解成“打骂”、让孩子受皮肉之苦。惩罚教育的宗旨是,在保障孩子自尊的基础上,通过惩罚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错误,从而积累经验,再次进步。
好父母教子智慧:
“通向成功的道路有许多条,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人们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才能和智慧是不一样的,几乎每个孩子都有擅长的一种或几种才能。而孩子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承认差异,因人施教,在多次实践中,除去表面想象,真正发现孩子智能上的特点,或者说是发现特殊才能。给予孩子适当的教育,最终使他们能够能成。”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华德·加德纳曾这样指出。
要激发孩子的潜能,以赞扬为手段,实施“赏识”教育法为最佳方法,像“大禹治水”的道理一样,多加以“疏导”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赞美是一把双刃剑,一个好的赞美,确实会使人快乐、自信、充满希望,而一个错误的赞美,却会使人迷失方向,比如,孩子偷拿了同学的东西,父母夸奖他聪明,那么这样的“赞美”,可能是孩子长大后走向犯罪的原动力。就像古人说的一句话: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现在品来依然意味深长。
由此可见,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实施“赏识”教育,也要适时地配合实施以批评为手段的“惩罚”教育。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
知行思维
关于知行合一的思想,早在我国古代的《尚书·说命》中就有了记载:“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知行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认为,“知行”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而“合一”就是将“知”和“行”统一起来。
程朱理学的重要代表人之一陆九渊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然后才能实践,即“知”与“行”;同样,在“知行合一”思维上有很深造诣的还有历史名人王守仁。在明武宗正德三年,即1508年,心学大师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的时候,论述了他的“知行合一”的观念。一个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才能称得上“善”。
我们在这里提出的“知行合一”思维,就是在他的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即认清事物之间的规律,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按照这一规律去做事情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更强调联系实际生活,重视联系所知道的规律亲自去做,强调要发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一门心思钻到那死板的理论上。
成功是做到“知行合一”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有梦想之外,还必须付诸行动。
当代著名的行动成功学创始人李践是一个非常注重“知行合一”的人。他写的《做自己想做的人》,书中贯穿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成功需要知行合一。
为什么知行合一才能获得成功呢?因为知与行,就好比眼睛和腿脚的关系。知是行的眼睛,行是知的腿脚,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引领的关系。只有先用眼睛探好了路,而后迈动脚向前走,这样才能够前进。
很久以前,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佛教圣地南海去朝拜,你认为行吗?”富和尚不屑地问道:“从我们这到南海来回有几千里地,你靠什么去啊?”
穷和尚直截了当地回答:“我只要一个能喝水的瓶子,一个吃饭化缘的饭盆就够了。”
富和尚听后哈哈大笑,说:“好几年了,我都下决心要租条船到南海去朝拜,只是凭我的经济条件,到现在还是租不起船去南海。我都去不了,你只有一个破水瓶,一个破饭盆就想去南海?你就别做梦了!”
穷和尚没有再理会富和尚,离开他去南海了。从此之后,富和尚就再也没有看到穷和尚。直到两年后的某一天,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当他站在富和尚面前时,手里依然只拿着一个水瓶与一个饭盆。
这次到南海,他不仅完成了朝拜的夙愿,同时,在南海还见到了很多从全国各地而去的和尚。在与他们的交流和交往中,穷和尚学到了很多知识,尤其是佛法方面的知识。回寺庙后不久,他便因为在佛学方面独特的见解而升任为主管全寺庙的方丈。而那个富和尚因为一直没有付诸行动,依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和尚,在佛学上停滞不前,没有什么进展!
事实证明,穷和尚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了行动,做到了知行合一,他在两年之内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而富和尚,因为一直没有付诸行动,仅仅是空想,只是“知”而没有“行”,所以他没有任何收获。想来不得不让人感慨——富和尚的条件要比穷和尚好得多,可是当穷和尚已经实现自己的愿望时,富和尚还在那空想!
著名哲学家胡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他们凭空想了许多事情,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胡绳在他的文章《想和做》中,讲的就是做事要知行合一,才能获取成功。他的这句话在文章中贯穿了始终,可以说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这说明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只停留在思想上与口头上而没有付诸行动,都是做不成的,只能算是空想而已。
在文章中,胡绳批评了一些“空想家”的一贯表现:只会空想不会做事。同时也尖锐地指出了一些人“跟牛马一样”,“只顾做事,不动脑筋,只会‘依葫芦画瓢’”。这些人从来不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样的做事只是“死做”而已。
胡绳进一步将“知行合一”延伸到更深层次:“人在工作中不断地动脑筋,才能明白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以及有什么缺点,同时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们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才能不断地进步;否则,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最重要的是,胡绳还具体讲述了如何才能将知行结合起来。
“我们时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连接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情况。接近实际靠的是观察和实际行动。就像人怎样才能学会游泳的呢?一味地靠观察他人在水中游泳的情况,或一味地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在水中的动作也是不够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一定要亲自跳下水练习,经过数次的试验才能学会游泳。如果只是站在水边,只是呆看和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付诸行动中取得的实践经验,再根据经验悟出来的。而且悟出来的道理是否正确,还得拿行动来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不可取。”
所以说,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使条件差一点也没有什么,只要有吃苦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切实地行动起来,即做到“知行合一”就有成功的可能。否则,即便外界条件再怎么优越,不付诸行动,只是停留在空想阶段,也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
好父母教子智慧:
孩子读书、学习不仅仅是单纯地为了“知”,而是为了知后的“行”,知后的“用”,这就是平时所说的“学以致用”。举个例子说,耕地而不播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现在有很多孩子,只求知不求行,甚至以知为最大满足,根本不知读书、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于日常的生活中。像这样,学而不用的结果往往是所学知识得不到深刻的理解,而且久而久之,大脑也会僵化,变得就像木头“书橱”一样。用一个生动比喻就是,“打好井而不抽水”。可见,将“知”与“行”结合起来,以我知指导我行,以我行深化我知,是多么重要啊!
为人父母的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贯穿“知行合一”的知行思维,使孩子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都真真切切地做到“知行合一”。
这个时候,有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在学习与工作中“知”与“行”的比重不一样吗?是不是在学习的时候,要多求“知”,工作的时候,要以“行”为主呢?其实,知与行的多少是因人因事而异的。只要在生活中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孰多孰少并不是问题的关键。而实践最能检验出我们的判断是否正确,若先前的预测不甚合理要马上改正。
总而言之,父母如果想让孩子成才,就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知行合一”的思维。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快地走向成熟,拥抱令人羡慕的成功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