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天机不可泄露
54970700000003

第3章 序

时在1985年盛夏,我应邀参加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成立大会,会议地点在气候宜人的滨海城市大连。与会者借宿于一所师范学校有上下铺的学生宿舍内。会议的简朴、务实很使我感动。听说学会成立不久便白手起家接办了《文学少年》杂志,又举办每两年一度的全省儿童文学评奖。

近几年的报刊评论,时有关于辽宁儿童文学的好评,诸如“八九十年代之交,辽宁异军崛起”,“出现了令人注目的老中青作家群体”之类的评价。辽宁儿童文学成绩斐然。

去岁暮秋间,第三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于沪上召开,会议间歇,辽宁儿童文学学会会长赵郁秀送我他们学会工作简报,活动颇多,经费一律自筹,悉知在筚路蓝缕中奋进的辽宁儿童文学创作,重在扶植新人,且屡屡获奖;被称为“东北小虎队”的青年作家群,在艰苦条件下的闯劲和坚韧的求索,确令人赞叹。

于此我想,地处东北的辽宁儿童文学创作“令人注目”,有此佳绩,实非偶然。

如今,以富有地方色彩的“棒槌鸟”命名的儿童文学丛书又将出版了,丛书的宗旨是:在辽宁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初具规模之际,继续大力奖掖和扶植创作新人。这正是当今繁荣文学创作之最需。

出版儿童文学丛书,囊括各地作者的创作成果,我所见者为数虽不多,然也有数种。但以一套丛书展不一省之青年创作群体的新姿和实力者,则“棒槌鸟”丛书恐怕是仅见或首见的了。故我九十有二高龄,虽已搁笔,但此酷暑之际,汗流浃背也愿为之作序。

目前出书难有目共睹,人们为之扼腕太息。沈阳出版社却以一“新社、小社”之力,毅然承担起这套难有“经济效益”的纯文学丛书之出版任务,实为功德无量之举。

辽宁儿童文学创作界与出版界坚持不懈的努力,其锲而不舍的精神,使我深深地感佩。

期望能有更多的展示各自地域特色和优势的儿童文学丛书面世。这不仅是作者之福,少年儿童读者之福,也是我国儿童文学发展之福!

1996年7月20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