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曾文正公嘉言钞
5491300000022

第22章 附 曾文正公国史本传原文(2)

④ 石达开:石达开(1831—1863),太平天国将领,封翼王,深有谋略,数次打败曾国藩,清军称之为“石敢当”。天京变乱后,受到洪秀全猜忌,率部离开,转战各地,后在大渡河被四川总督骆秉章所困,接受劝降后被害。

⑤ 李元度:李元度(1821—1887),湖南平江人,曾国藩好友、亲家。跟随曾国藩征战,官至贵州布政使。

⑥ 刘腾鸿:刘腾鸿(1819—1857),湖南涟源人。后随罗泽南率军与太平军作战,屡立战功,擢直隶州知州。后攻瑞州北城,阵亡。

⑦ 曾国华:曾国华(1822—1858),曾国藩胞弟,以太学生从军,屡建战功,后入李续宾部“襄办军务”。三河镇一役,李续宾部全军覆没,国华战死。

二月十八日,丁父忧。上谕:“曾国藩见在江西,军务正当吃紧,古人墨绖从戎①,原可夺情②,不令回籍。惟念该侍郎素性拘谨,前因母丧未终,授以官职,具折力辞。今丁父忧,若不令其回籍奔丧,非所以遂其孝思。著赏假三个月,回籍治丧。俟假满后,再赴江西督办军务。寻固请终制③。”

上谕:“曾国藩本以母忧守制在籍,奉谕帮办团练。当贼氛肆扰鄂皖,即能统带湖南船勇,墨绖从戎。数载以来,战功懋著④,忠诚耿耿,朝野皆知。伊父曾麟书因闻水师偶挫,又令伊子曾国华带勇远来援应,尤属一门忠义,朕心实深嘉尚。今该侍郎假期将满,陈请终制,并援上年贾祯奏请终制蒙允之例。览其情词恳切,原属人子不得已之苦心。惟现在江西军务未竣,该侍郎所带楚军素听指挥,当兹剿贼吃紧,亟应假满回营,力图报效。曾国藩身膺督兵重任,更非贾帧可比。著仍遵前旨,假满后即赴江西督办军务,并署理兵部侍郎,以资统率。俟九江克复,江面肃清,朕必赏假,令其回籍营葬,俾得忠孝两全,毫无余憾。该侍郎殚心⑤事主,即以善承伊父教忠报国之诚,当为天下后世所共谅也。”

国藩复奏称,江西各营安谧如常,毋庸亲往抚驭⑥,并沥⑦陈才难宏济,心抱不安。奉旨先开兵部侍郎缺,暂行在籍守制,江西如有缓急,即行前赴军营,以资督率。

八年五月,奉命办理浙江军务,移师援闽。闽匪分股窜扰江西,遣李元度破之广丰、玉山,张运兰⑧复安仁。时国藩驻军建昌,东、南、北三路皆贼。国藩计东路连城贼势已衰,闽事不足深虑;北路景德镇乃大局所关,又较南路信丰为重,乃遣运兰攻景德镇,萧启江⑨追剿信丰之贼。九年,启江破贼南康,克新城墟池江贼巢,遂复南安,解信丰围。贼窜湖南,将由粤、黔入蜀。国藩随檄启江驰赴吉安,援应湖南,运兰复景德镇、浮梁县。江西肃清,余贼窜皖南。国藩奉命防蜀,行至阳逻,奉谕以皖省贼势日张,饬筹议由楚分路剿办。

① 墨绖从戎:在守丧期间仍从军作战。绖,古时丧服中围在头上和腰间的散麻绳。墨绖,把丧服染黑。典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杜预注:“晋文公未葬,故襄公称子,以凶服从戎。”

② 夺情:古代礼制,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居家守制,称“丁忧”,服满后再补职。朝廷命大臣不必弃官去职称“夺情”。

③ 终制:父母去世服满三年丧。

④ 懋[mào]著:显著。

⑤ 殚心:尽心竭力。

⑥ 抚驭:安抚约束。

⑦ 沥:竭力。

⑧ 张运兰:张运兰(?—1864),湖南湘乡人。咸丰初,从王珍转战衡、永、郴、桂,屡建战功,官至福建按察使。后在福建被太平军俘杀。

⑨ 萧启江:萧启江(?—1860),湖南涟源人。监生出身,随塔齐布、罗泽南征战。后自募兵勇,号“果字营”。屡建战功,加布政使衔。咸丰十年(1860),率军赴四川镇压农民暴动,病卒于军中。

国藩回驻巴河,简校军实①。因奏言自洪杨内乱,镇江克复,金陵逆首,凶焰久衰,徒以陈玉成②往来江北,勾结捻匪③,庐州、浦口、三河等处,迭挫我师。遂令皖北之糜烂日广,江南之贼粮不绝。欲廓清诸路,必先破金陵;欲破金陵,必先驻重兵滁、和,而后可去江宁之外屏,断芜湖之粮路;欲驻兵滁、和,必先围安庆,以破陈逆之老巢,兼捣庐州,以攻陈逆所必救。进兵须分四路:南则循江而下,一由宿松、石牌规④安庆,一由太湖、潜山规桐城。北则循山而进,一由英山、霍山攻舒城,一由商城、六安规庐州。南军驻石牌,则与杨岳斌黄石矶之师联为一气;北军至六安,则与寿州之师联为一气。国藩请自规安庆,多隆阿⑤、鲍超⑥取桐城,胡林翼取舒城,李续宜⑦规庐州。奏入,上是之。

十年二月,贼酋陈玉成犯太湖,国藩分兵破之。四月,赏兵部尚书衔,署两江总督。六月,补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七月,命皖南军务统归国藩督办。十一年,国藩进驻祁门,督饬杨岳斌、彭玉麟、曾国荃⑧、鲍超等水陆夹击,为逐层扫荡之计。先后复黟县、都昌、彭泽、东流、建德、休宁、徽州、义宁。悍贼数万据安庆,久不下。曾国荃、多隆阿等围之。陈玉成来援,诸军击走之,拔其城,贼无脱者。进复池州、铅山、无为、铜陵及泥汊、神塘河、运漕、东关各隘。赏太子少保衔,命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⑨。

国藩力辞,上不许。谕曰:“前命曾国藩以钦差大臣节制江浙等省巡抚提镇,以一事权。曾国藩自陈任江督后,于皖则无功可叙,于苏则负疚良多,并陈用兵之要贵得人和,而勿尚权势;贵求实际,而勿争虚名,恳请收回成命。朕心深为嘉许,仍谕令节制四省以收实效。曾国藩复陈下情,言见在诸路出师,将帅联翩,威柄太重,恐开斯世争权竞势之风,兼防他日外重内轻之渐。足见谦卑逊顺,虑远思深,得古大臣之体。在曾国藩远避权势,自应如此存心,而国家优待重臣,假以事权,从前本有成例。曾国藩晓畅戎机,公忠体国,中外咸知,当此江浙军务吃紧,生民涂炭,我两宫皇太后孜孜求治,南望增忧,若非曾国藩之悃忱⑩真挚,岂能轻假事权。所有四省巡抚提镇以下各官仍归节制。该大臣务以军事为重,力图攻剿,以拯斯民于水火之中。毋再固辞。”

① 军实:军队中的器械和粮食。

② 陈玉成:陈玉成(1837—1862),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骁勇善战,被封英王。后驻守安庆,被湘军围困,率部突围,途中被俘,后被处死,时年26岁。

③ 捻匪:即捻军。是活跃在安徽、河南的农民起义军,最初贩运私盐。太平天国起事后,捻军也纷纷响应。捻军与太平军连接成声气,行踪飘忽不定,纵横驰骋于皖、豫、鲁、苏等省十余年,后分为东、西二捻。西捻后为左宗棠所平定,东捻为李鸿章所灭。

④ 规:通“窥”。窥察

⑤多隆阿:多隆阿(1818—1864),呼尔拉特氏,正白旗人。原驻防黑龙江,咸丰五年(1855),随胜保、僧格林沁阻击太平天国的北伐军。后南下,与太平军作战,因功升任都统及荆州将军。攻陷庐州(今安徽合肥)后,率部入陕西镇压回民起事,战死。

⑥ 鲍超:鲍超(1828—1886),四川奉节人,湘军勇将。行伍出身,作战勇猛,后独自成军,所部称为“霆军”,为湘军主力。与太平军转战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官至提督。

⑦ 李续宜:李续宜(1822—1863),湖南湘乡人,湘军悍将李续宾胞弟。初以文童从李续宾镇压太平军,转战江西、湖北、安徽,官至安徽巡抚。

⑧ 曾国荃:曾国荃(1824—1890),字沅浦,号叔纯,曾国藩九弟。早年随兄筹建湘军,咸丰六年(1856)起独领一军,所部为曾国藩嫡系,是湘军精锐。1862年(同治元年)5月围天京,1864年(同治三年)7月攻陷天京。后官至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

⑨ 节制:指挥管辖。

⑩ 悃忱[kǔn chén]:诚恳,忠诚。

先是贼围杭州,国藩迭奉援浙之命,咨令太常寺卿左宗棠统军入浙,檄派张运兰、孙昌国等水陆各营均归调度,以厚兵力,并拨给钱漕①厘金②以清所部积欠。因奏称左宗棠前在湖南抚臣骆秉章③幕中赞助军谋,兼顾数省,其才实可独当一面,恳请明降谕旨,令左宗棠督办浙江全省军务。

上以浙江巡抚王有龄及江苏巡抚薛焕不能胜任,著曾国藩察看具奏④,并迅速保举人员,候旨简放⑤。国藩奏言:“苏浙两省,群贼纵横,安危利钝系于巡抚一人。王有龄久受客兵挟制,难期振作,欲择接任之人,自以左宗棠最为相宜。惟此时杭州被困,必须王有龄坚守于内,左宗棠救援于外。俟事势稍定,乃可更动。至江苏巡抚一缺,目前实无手握重兵之人可胜此任。查有臣营统带淮扬水师之福建延建邵遗缺⑥道员李鸿章,劲气内敛,才大心细,若蒙圣恩将该员擢署江苏巡抚,臣再拨给陆军,便可驰赴下游,保卫一方。”

至是,杭州失守,国藩复奏陈补救之策:一、拟令各军坚守衢州,与江西之广信、皖南之徽州为犄角之势,先据形胜,扼贼上窜。左宗棠暂于徽、衢、信三府择要驻扎,相机调度。总须先固江西、皖南边防,保全完善之地,再筹进剿。二、请于浙江藩臬两司内,将广西按察使蒋益澧⑦调补一缺,饬带所部五六千人赴浙,随左宗棠筹办防剿,可收指臂⑧之助。三、浙省兵勇,恃宁、绍为饷源。今全省靡烂⑨,无可筹画。恳恩饬下广东粤海关、福建闽海关按月协拨银两,交左宗棠以资军饷。奏入,上皆如所请行。

① 钱漕:钱粮。因税米多漕运至京,故称。

② 厘金: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后,清太常寺卿雷以驻军扬州,鉴于“国帑空乏,军用不给”,采纳幕客钱江的建议,于江苏向商家筹集经费,初定税率为一厘。几年间,厘金制度扩至全国。曾国藩创办湘军,没有朝廷经费支持,一切设法自筹,厘金是曾国藩的财政来源。厘金也一直是地方政府重要的收入之一,各地无不巧立名目,横征暴敛。

③ 骆秉章:骆秉章(1793—1867),广东花县人。道光进士。道光三十年(1850),升任湖南巡抚。太平军进攻湖南,围困长沙,骆秉章固守,太平军八十余日不能克。后支持曾国藩办团练和编练湘军。咸丰十年(1860),入四川督办军务,次年升四川总督。同治二年(1863),在大渡河围剿石达开所部太平军,并诱杀石达开。

④ 具奏:备文上奏。

⑤ 简放:清代谓经铨叙派任道府以上外官。

⑥ 遗缺:因原任人员死亡或去职而空缺的职位。

⑦ 蒋益澧:蒋益澧(1833—1874),湖南湘乡人,湘军将领,与太平军作战,屡建战功,官至浙江巡抚、广东巡抚。

⑧ 指臂:手指与臂膀。比喻得力的助手。

⑨ 糜烂:被摧残。

同治元年正月,命以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国藩奏言:“自去秋以来,叠荷鸿恩①,臣弟国荃又拜浙江按察使之命,一门之内,数月之间异数殊恩,有加无已。感激之余,继以悚惧。恳求皇上念军事之靡定,鉴微臣之苦衷,金陵未克以前,不再加恩于臣家。又前此叠奉谕旨,饬保荐江苏、安徽巡抚,复蒙垂询闽省督抚,饬臣保举大臣,开列②请简。封疆将帅,乃朝廷举措之大权,如臣愚陋,岂敢干预。嗣后如有所知堪膺疆寄者,随时恭疏入告,仰副圣主旁求③之意。但泛论人才,以备采择则可;指明某缺,径请迁除④则不可。盖四方多故,疆臣既有征伐之权,不当更分黜陟⑤之柄。风气一开,流弊⑤甚长,辨之不可不早。”

寻遣将击走徽州、荻港之贼,复青阳、太平、泾县、石埭。国荃会同水师,复巢县、含山、和州,并铜陵闸、雍家镇、裕溪口、西梁山四隘。弟贞干复繁昌、南陵,破贼三山、鲁港。

① 鸿恩:大恩。

② 开列:逐个写出。

③ 旁求:四处搜求。

④ 迁除:官职的升迁除授。

⑤ 黜陟: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⑤ 流弊:相沿而成的弊病。

上以国藩前奏情词恳挚,出于至诚,不再加恩而进国荃、贞干等职。国藩驻安庆督师,奏请仍建安徽省会于安庆,设长江水师提督以下各官,指授诸将机宜,以次规取皖南北府县各城。国荃率师进围金陵,苏浙贼酋李秀成①等分道来援,大小数十战,力却之。 二年五月,复江浦、浦口,克九洑洲,长江肃清。因淮南运道畅通,筹复盐务,改由民运。奏陈疏销、轻本、保价、杜私之法。三年正月,官军克钟山,合围金陵。六月,金陵平。

上谕:“曾国藩自咸丰四年在湖南首倡团练,创立舟师,与塔齐布、罗泽南等屡立战功,保全湖南郡县,克复武汉等城,肃清江西全境。东征以来,由宿松克潜山、太湖,进驻祁门,迭复徽州郡县,遂拔安庆省城,以为根本。分檄水陆将士,规复下游州郡,兹大功告蒇②,逆首诛锄,由该大臣筹策无遗,谋勇兼备,知人善任,调度得宜。曾国藩著加恩赏,加太子太保衔,锡③封一等侯爵,世袭罔替④,并赏戴双眼花翎。浙江巡抚曾国荃,赏加太子少保衔,锡封一等伯爵,并赏戴双眼花翎。将士进秩有差⑤。”

时捻匪倡乱日久,僧格林沁⑥战殁于曹州,贼势日炽。四年四月,命国藩赴山东一带督兵剿办捻匪。山东、河南、直隶三省旗绿各营及地方文武员弁⑦,均归节制调遣。国藩将赴徐州督师,乃招集新军,添练马队。檄调刘松山⑧、刘铭传⑨、周盛波⑩、潘鼎新诸军会剿。五月,贼窜雉河集,国藩驻临淮关,遣兵击走之。先后奏言:“此贼已成流寇,飘忽靡常,宜各练有定之兵,乃足以制无定之贼。臣由临淮进兵,将来安徽即以临淮为老营,及江苏之徐州、山东之济宁、河南之周家口,四路各驻大兵为重镇。一省有急,三省往援。其援军之粮药,即取给于受援之地。庶几往来神速,呼吸相通。”

① 李秀成:李秀成(1823—1864),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天京变乱后,被洪秀全封为忠王。在衰弱的形势下,他在军事上连连获胜,成为天平天国后期的中流砥柱。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李秀成率部突围,途中被俘,八月被处死。

② 告蒇[chǎn]:告成。

③ 锡:通“赐”。

④ 世袭罔替:受封者的爵位可以永远传给后代,且爵位不降。罔替,不变更。

⑤ 进秩有差:各有封赏。进秩,升官加俸。有差,不一。

⑥ 僧格林沁:僧格林沁(1811—1865),博尔济吉特氏,蒙古亲王。道光五年(1825),袭封科尔沁郡王。先率部大败太平天国的北伐军,以功进封亲王,世袭罔替。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曾挫败来犯的英法舰队。后迎战不利,致大沽、天津、北京相继失陷。不久,又率部南下围剿捻军。同治四年[1865]四月,在山东菏泽被捻军伏击,战死。

⑦ 员弁[biàn]:低级文武官员。

⑧ 刘松山:刘松山(1833—1870),字寿卿,湖南湘乡人。初为乡勇,后从曾国藩平定太平军,升总兵。后率军围剿捻军,平定西捻。后从左宗棠平定甘陕回乱,战死。

⑨ 刘铭传: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安徽合肥人。跟随李鸿章平定太平军、捻军,官至直隶提督,一等男爵。后任台湾省首任巡抚,率军击败法国舰队的进犯,在台湾开展洋务运动,编练新军,为台湾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⑩ 周盛波:周盛波(1830—1888),字海舲,安徽合肥人,淮军将领,先后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之乱。

潘鼎新:潘鼎新(1828—1888),字琴轩,安徽庐江人。道光举人,太平天国起事后,在家乡办团练,受曾国藩赏识。先后平定太平天国、捻军之乱,官至云南巡抚、湖南巡抚、广西巡抚。中法战争时,率军与法军大战,后以指挥不力被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