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时总是睡不足。不论寒暑,我都蒙着脑袋睡,尽管奶奶告诉我说被子里的空气不好,蒙着脑袋睡,小孩子容易生病。但是我就是改不过来。早上必定是要赖床的。就算将脑子睡的生疼,也不愿意从床上起来。而奶奶却总是睡不稳。窝里的公鸡才啼一声,她便穿衣起床。偶尔牵扯被褥时将我吵醒,我懒懒地睁开一眼,往门窗外看,天色尚未分明,也不知是夜还是晨,只模模糊糊像是装在封闭的黑箱子里一样。奶奶笑着将被子往我的颈窝里掖好,轻声说道:天还早呢,再睡睡吧。便熄灯出去。迷迷糊糊中,有开门的声音,爷爷装烟袋时烟枪敲在石头上的声音,狗拖着链子扫得地面哗啦啦的声音……等奶奶将牲畜门喂好——鸡入笼,鸭下河之后。她进入屋里,将我头上的被子揭开,摸摸我的额头,又用她的鼻子碰碰我的鼻子,宠溺地说道:太阳公公都上山啦,小娃娃还不快快起床?……我懒懒地“恩”一声,神色却尚在梦中游,身子却已经倚着奶奶手上的力坐立起来,待奶奶手里又去干别的事情,无法顾及到我。我就在那床上昏昏沉沉地坐一会儿,然后那眼睑子上下无意识的一合,我又重新倒回了床上。钻进被窝里,任奶奶怎么喊也喊不起来,赖个不行。
那时小时候怕热,夜里淘气,不喜欢盖厚厚的被子,总是喜欢用脚把它踢开。奶奶每醒一次都要为我揶揶被角,我乖乖地不动,趁奶奶不注意之时,又悄悄把被子推开。露出光洁的脚丫和手臂。有一次夜里凉,我突发高烧,第二天早起便开始咳嗽,吐出的痰又浓又稠,奶奶忍不住数落我夜里踢被子,我见她担心便答应她好了以后就不踢了,奶奶见我本来好好的一个人现在病怏怏的,心疼地说“不听奶奶的话,现在病严重了,知道难受了吧?”。
奶奶家离医院远,到最近的卫生所也要走好一截,我从小害怕打针,奶奶背我到卫生所,还没有落脚,我一听那人说要打几针就大哭大嚷,奶奶没有法,又把我背了回来,只在山上扯了一些草药回来熬成药汁为我吃。那药汁又是极苦的,我喝一次吐一次,许久不见好。有一日夜里睡得昏昏沉沉,半夜的时候突然口渴,我嚷着要喝水。可是奶奶晚饭忘记了烧开水,喝冷水又害怕加重我的病情。我见喝不成水,越发无赖,眼泪花子一个劲地流。奶奶立马穿衣起来,生火烧水——水烧好之后,她回到床上,把我靠在她的怀里,整个被子都捂在了我的身上,一边摸我的额头,一边喂我喝药。那时的情形,过了十多年仍旧记得清,难以忘怀。
那时,睡房连着厨房,有干草入了灶膛里噼噼啪啪开裂的声音,有火钳子彭彭的捣火声。睡房上铺了两片透明的瓦,晨曦浅浅刚上,便能够透进光来。洋洋洒洒将屋前屋尾映了个亮堂。纵使是睡不着,也要赖在床上,听有温柔声线的广播。房屋在山腹中,那广播在山头,三只木桩团团抱在一起,木头顶上挂着喇叭。那喇叭的形状现在俨然已经记不清楚,只记得它非铜非铁,掩在一个木箱子里。那箱子有三面是开通的,喇叭一响,山里山外都是声音。那喇叭上连着线直通到在村里做干部的二叔家。那时的广播内容很多,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是听没有听懂,但是,却格外喜欢那有着温柔声音的播音员。一边听着喇叭,一边听着厨房里的声音。
有浅白色的烟雾从厨房里逸过界飘了过来,爷爷奶奶在厨房里说着家里的平常话。无非是哪只灰斑尾的鸭绊了脚。有哪只白顶的公子在窝里横行霸道。我在床上不敢妄动。因为床下有爷爷窖的大洞。收获后,爷爷挑拣了个肥块头大的红薯放入洞里,面上埋一层浅土,土上覆着稻草。那洞极深,爷爷每次入窖之前,总是用三条麻绳做三角形穿一纸板,板上放着燃着的蜡烛,缓缓放入窖底。但见那蜡烛猛然熄灭。爷爷便收起绳索,说入不得了,得等些时间。那时年幼不知其中的缘由。便疑惑地问其原因。爷爷说窖底深,红薯呼吸返潮,蜡烛熄灭是窖底缺氧,人是进不得了。我茫然不懂,却还是故作知明其意地点头。爷爷是旧知识分子,几十年来雷打不动看书看报,看得多懂得多,我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那窖对我来说是再神秘也不过的。只觉得里面埋藏了无尽的稀奇事,跟最爱的哆啦A梦的口袋一样,肯定藏着不少好玩的东西。但是却从来没有敢下去过。那窖中还有一段故事,直到现在奶奶仍是念念不忘。只说是那时家里养了一只漂亮的白狗,极通人性,跟了爷爷奶奶好几年。有段日子村里狗瘟流行,狂犬病例发现了好几例,村里下了通知说村里的狗非打死不可,要挨家挨户上门来打狗。爷爷奶奶念它机灵懂事,舍不得让人打死,便把它藏入窖里。那狗本是异常凶猛,见不得生人进入屋内,也听不得生人说话的声音。刚开始它在窖里不安分,乱叫乱奔,直到爷爷告诉它把它藏在里面是保护它,若是被人发现了,那些人非打死它不可。从此那狗便安分了。来了生人也不叫不嚷,打狗队的来的时候,四处翻找都没有找到它的踪迹,它自然而然地逃过一劫,等风头过后,爷爷才把它从窖底接上来。那时已是一月之后。
家里有粮仓。两面靠墙。顶上对着松木板子。舱门是松木板依照仓门长宽裂开的,拇指宽,一手臂长。仓门上两侧有齿槽,板子按照巧法镶嵌了进去。时有谷物从天地里收回来晾晒好,用编织袋装好勒死,叠放在仓门脚下。
爷爷踩着高凳子进入仓里。奶奶在外面双手将口袋托起递给爷爷。爷爷讲谷物带子摆放好。仓门里面有陈年的蜂蜜,用密封的透明罐子装着。浓腻如醴,嫩白如酯,偶尔淘气,趁爷爷奶奶不注意,便将家里的小猫用绳子系住脖子,绳子一头拴在仓里墙壁的钉子上,然后兴奋地关上仓门。猫咪凄惨呜叫,甚是可怜。
还记得一个清朗的日子,我依然赖床不起。等我睡足了觉,翻身起来,连唤了好几声没有人答应。这才揉着眼睛穿衣起床。踩着拖鞋顶着蓬乱的学生头在屋里游荡。待发现屋里仅剩下我一个人。而且房门由外朝内锁住,忍不住害怕得悲声哭起来。生害怕是自己不听话被爷爷奶奶嫌弃了去,才把我关在屋子里面,不要我了。一时悲上心来,索性不要脸皮在地上打滚哭得死去活来,这时听到黑狗拖着链子在屋檐下走动得哗啦啦的声音,便奇迹般地哭不出来。从缝隙里伸出手去,那狗便伸长了腥潮的舌头,扰得我手心麻酥酥地发痒。一时又咯咯地乐个不停。也完全忘记了自己被“抛弃”的残忍事实,不知怎么又起了“打地铺”的念头,便索性什么也不管,一时“当家作主”,开始了改造家里摆设的活——将奶奶床上铺叠好的被褥床单一把抓了起来,在最靠近大门的位置将东西扑在地面上。往上面一躺。能从门缝里看到黑狗漆黑的瞳仁。它脖子上磨得光亮的链条。远处屋舍上袅袅而起的炊烟,邻舍男子同妇人说笑的胡乱话。渐渐又闭上了眼睛忍不住再睡了一觉。直到听到一阵欢快的狗叫声。院子里面有了熟悉的声线。我翻身起来,扒着门缝凄凉地望出去,再格外可怜地喊出来:奶奶,你们到哪里去了……我还以为你们不要我了呢!奶奶含着笑意开了门,先“戏弄”我一番,然后看到地上铺着的床单被褥,又把我好好训了一回。那时也不觉得格外委屈,这是实情。
每日最懊恼的事情,还是早早地闻到了厨房传进睡房的饭香,饭熟了,那就意味着,我就得必须告别我最为热爱的被窝。家里的大人对我们这些小孩子管得严,能自己穿衣服时便绝对不能帮忙,要按时起床,起床之后要自己叠被子,最好叠成所谓的“豆腐”模样的方块状,那时连方块状到底是什么形状还没有摸清,便胡乱讲被子裹在一起,把表现上弄得平整些便算是完成了人物。家里的孩子是不嫩嫩个赖床的,偶尔“开恩”,才能允许睡到饭后。爷爷却是一个严格得不得了的人,他对小孩子也绝对不能放松的,只要是我们稍有“违规”,他便在屋外说道:“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女孩子,能这样睡到大上午还不起床的么?”那时不懂什么“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只觉得爷爷格外唠叨。被窝是不能恋着了,只能赶紧起床,弄掉睡意。后来才知道爷爷说的那两句话来自赫赫有名的《朱子家训》,便细细品读以致能诵。时而说话,无意间还能冒出其中两句,比如说“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饭后便要读书。家里没有书屋,爷爷便计划在午后的竹林之下给我们搭一个棚子。一面向阳开窗,一侧挂着帘子,里面放一张书桌和一个矮小的木凳。夏天凉爽,冬天起暖炉。冬暖夏凉。竹林里安静,除了偶尔闹事飞来飞去的麻雀,没有人可以打扰我们。开头两天,当然是新鲜得不得了,直想把这书屋当成睡房,一天三餐都端到这里面来吃。后来,便觉得无趣,懒懒地东看一下,西看一下,要不就趴在书桌上,睡得流满了满桌口水。直到奶奶叫吃饭,才发现,这书房还真是变成了睡房。后来爷爷又说了一段话来形容我们的三分钟热度,我觉得实在是贴切不过,我果真佩服爷爷的智慧——“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又冷,不如背书把家还。”尽管后来直到这话纯粹是爷爷的引用,但是也无妨我们对它的感情继续“浓厚”。
即使不读书,不看书,不翻书,也要待在“书房”里,真是闷得发慌,偶尔新鲜感来,不觉又思考这个世界的奇怪现象,比如说问什么“大”字偏是一横一撇一捺,而不是一捺一横一撇。鸟为什么要叽叽喳喳要说鸟羽,而不是说人话,反正就是无所事事,混沌度日……直到夕阳下来,然后堂而皇之地以“学了一天,累了”的理由躺在奶奶的怀里,她一边往灶膛里烧火,一边点着我的脸颊,一边开着玩笑问我“等你长大的时候,还会不会记得奶奶和爷爷?”,我笑着说记得记得,一定会记得的。奶奶呵呵一笑,骂了一句“鬼机灵。”
那肚膛里躺着干燥的柴火,上面有交接跳跃的火苗,那火光漫过来,撒到手臂上,手臂上便镀上了橙红。那暖暖的感觉,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几十年都无妨忘记的。
少年欢,“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又冷,不如背书把家还”。嘿,如果让我说,那真是一段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