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不拖延的心理学
5468100000015

第15章 消除惰性:惰性往往在拖延中滋生(2)

海涅说:“人们在那儿高谈着天气和灵感之类的东西,而我却像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精心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非常合适地连接起来。”

这些大师们的名言充分说明了勤劳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爱迪生留下如此多伟大发明的同时,也留下了一句不朽的名言:“勤劳是无可替代的。”

为了梦想,绝不拖延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果实。

1991年5月,已经成为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的王洛勇去百老汇看了《西贡小姐》。看完后,他突然有一种冲动,觉得自己能够演好剧中的主角皮条客Engineer,于是费尽周折,他见到了百老汇专门选演员的导演克利夫。

克利夫约定他第二天去试戏。第二天,王洛勇试唱了一段百老汇音乐剧《南太平洋》,他信心十足,抑扬顿挫。没想到克利夫打断了他的演唱,说《南太平洋》太抒情,不符合所要演的皮条客Engineer的角色。

第二次,王洛勇新选了一个曲目,又去试唱,结果又被拒绝。

王洛勇突然想出了一个破釜沉舟的决定。他决定辞去学校的工作,从一个普通演员开始,和自己的学生去竞争,一点一点走进美国的演艺圈,一点一点闯入百老汇。他相信:苦心人,天不负。

在美国唱音乐剧,首要的是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一位教授为了校正发音,用红酒的软木塞给他做了一串像钥匙的东西,让他咬着软木塞发音。一次到海边玩,王洛勇发现石头坚硬,他就试着把石头含在嘴里,这么一练,同样有效果。就这样,他天天含着石头练发音。

王洛勇屡败屡战,先后闯荡了8次。

1995年5月中旬的一天,王洛勇得到通知,百老汇请他去演《西贡小姐》的皮条客Engineer。

这一天,王洛勇作为《西贡小姐》的主角站在了梦寐以求的象征着世界戏剧最高水平的百老汇舞台上。

王洛勇说过:“要想做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必须过一种非常自律的生活,你只有付出比别人多的勤奋,幸运之神才会眷顾于你。”

可见,只有勤奋才能做好工作,才能使人达到成功,而懒惰在职场中是没有市场的。

大家都知道曾国藩,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就是现在也处处能看见他的影子,借曾国藩之名出了很多书,比如《曾国藩管理》、《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冰鉴》什么的。这样一个大人物,大家一定会以为他天生聪颖、智慧超群吧?其实不然。

他小时候的天赋不但不高,甚至还可以说有点笨!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篇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见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所以,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美国政治家靳兵泉·克莱曾经说:“遇到重要的事情,我不知道别人会有什么反应,但我每次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根本不会去注意身外的世界。那一刻,时间、环境、周围的人,我都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

原来是枯燥无味、毫无乐趣的职业,一旦投入了热情,一旦付之于勤奋,立刻会呈现出新的意义。

一个陷入爱河的年轻人,往往会有更敏锐的感觉,会在他所爱的人身上看到其他人都看不到的种种优点。

同样,一个充满热忱的年轻人,他的感觉也会因此变得敏锐,可以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发现动人的美丽,这样,即使再乏味的工作、再艰难的挑战,都可以承受下来。

不管你的工作是怎样的卑微,如果你对它付之以艺术家的精神,当有十二分的勤奋。这样,你就可以从平庸卑微的境况中解脱出来,不再有劳碌辛苦的感觉,厌恶的感觉也自然会烟消云散。

砍断惰性拖延的三把刀

你曾为了要改掉拖延的坏习惯,而陷入苦恼、自责、悔恨,但又无力自拔的深渊吗?

无论做什么事,只停留在嘴上是不够的,关键要落实在行动上。有句话说:“任何事情一旦开始,就成功了一半。”据调查显示,台湾大约有34.6%的人都有拖拉的习惯。几乎每个人都清楚,拖拉不是好习惯,但你是否真正思考过,多年以来的拖拉习惯,为你造成多大的损失吗?

我们现在来估算一下: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拖拉现象的呢?

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你因为拖拉付出了什么代价?

如果用金钱来衡量你付出的代价,会是多少呢?

如果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下去,你会失去多少机会?

这些机会用金钱来衡量的话,会是多少呢?

也许,当你真正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之后,你就会被庞大的数字震惊得目瞪口呆。的确,这就是我们因拖延而必须承受的苦果。如果你有了这些金钱,也许你可以做好多你想做的事情,甚至在工作和生活上都会产生巨大的飞跃,然而,你却被这个温柔的杀手给毁掉了。

无论如何,只要我们不甘平庸,希望自己的前途更加光明和美好,就必须克服这种拖拉习惯,彻底甩掉这个阻碍我们成功的包袱。

既然如此,克服惰性拖拉的坏习惯,我们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杜绝做事三分钟热度

小米从小到大的志愿总是不停地改变。小学时,想当一个又帅又酷的运动员,便参加校内田径队选拔,侥幸通过了,却因为每天必须比别人早半个小时到学校训练而放弃退出。对他来说,还是多赖会儿床比较实际。

初中时的英文老师年轻又美丽,激发了他学英文的兴趣,更发出当外交官的豪言壮语。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单词和短语要掌握,还有玩乐与同伴的诱惑,他连英文发音都变得有那么一点汉语味,更别说搞懂似乎永无止境的时态变化了。

高中的时候更不得了。小米突然想开一间位于海边的浪漫咖啡厅;再后来是正义化身的律师,还有画家、音乐家、医生等各行各业,他全在脑子里从事了一遍。小米常常同时展开多项兴趣与学习,周一熬夜练吉他和弦,周三却决定改练萨克斯风的指法,因为练吉他让他手指头痛得睡不好。

上了大学以后,小米被一堆科系搞得眼花缭乱。最开始,他选择了化学系,但发现一堆方程式和原文书真是要了他的命。接着,他转系读了商学院,但又觉得枯燥乏味。最后,小米决定休学工作了,因为他觉得与其待在学校学一堆没有用的知识,不如早点步入社会,早点赚钱养活自己还比较实际。

小米的工作换过一个又一个。上班族要看老板脸色,有时同事又难相处。服务业要看客人脸色,赚的又不是自己的,不如自己做老板。自己当了老板后,才发现生意难做,要管的事情又多又繁琐。没过多久,小米发现当老板一点都不容易。于是,他又将店铺顶让给别人,草草结束了经营。

午夜梦回,小米回想自己的过去,发现“坚持”一直都是自己所欠缺的。他对于任何事情总是仅仅保持着三分钟热度,遇到困难就退缩,因此,才会到现在还一事无成。

不拖延的对症药方——

◎一次只做一件事

对于很多以“兴趣”为主的拖延症者来说,“一次只做一件事”还真是很要命的事,因为他们通常都有着率性而为的习惯;很多时候,他们想到什么事就会立刻动手去做,从来不会衡量孰轻孰重。

于是,只要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遇到任何的阻碍,或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解决的问题,他们就会立刻懒惰起来,有些人甚至会干脆放弃,另外找一个“更有兴趣”的事情去重新开始。

所谓的“一次只做一件事”并不是指“每次只能做一件事”,而是“坚持且专心地做一件事”。现今的社会步调快,有很多人的工作或是学业都十分繁忙;但是,还是有些人即使面对再多的事情都能够游刃有余。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人做事情的态度与方法,就会发现他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总是十分地专注。

◎发掘自己真正的兴趣,在兴趣上培养专注力

大多时候,我们的工作或所就读的专业并不是我们真正“有兴趣”的事,因此,除了正职以外,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兴趣,也就是休闲生活。

有些人觉得兴趣就是休闲,只在想到的时候从事这项活动,而这样的人往往会一个兴趣换一个兴趣,他们有时候打保龄球,有时候练习高尔夫,而大多时候,他们只是窝在家里的沙发上看电视里的运动赛事转播。这类人对于所有的兴趣都略知一二,却无一专精。

或许,有些人会认为“这只是兴趣而已,干嘛要这么认真?”但我们必须知道在培养兴趣专精度的同时,也是在训练自己在工作或学业上的专精度。相信你遇到过许多成功的人,他们专注于兴趣,并以此为乐,甚至在这项兴趣上的成就已经超越了自己的正职工作。最后,他们将兴趣化为工作,得到成功的同时也享受了人生的美好。

◎完成自己所订立的阶段性目标,但并不是绝对要有成就

当然,我们并不是非得在某项兴趣上有成就不可,否则,这就会给自己增加过多的压力。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试着找出自己真正的兴趣,并为自己在这项兴趣上的成就设定一个目标。假如你的兴趣是英文,就为自己设定一个“英语检定考”的目标。

在一开始接触这项兴趣时,应先为自己订立“阶段性目标”。以刚才提到的英文为例,我们先将“考过四级考试”订为阶段性的兴趣目标,当目标达成时,你可以停止这项兴趣,因为届时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想要继续深造下去。那么,完成目标时,你就可以另寻兴趣之所在了。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奇怪,因为我们似乎有所“成就”,但是,这项练习的目的在于持久且专注地从事这项活动,而不是要让自己陷入“一旦决定要从事这项兴趣,就非得一辈子专一不可”的困境里。

因此,要改变三分钟热度的懒惰基因,请试着一次只做一件事,并专注于这件事,直到你完成阶段性的目标为止。

培养兴趣,做任何事情时都必须坚持且专注在其中。接着,发掘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试着在兴趣上培养专注力,为兴趣制订出阶段性目标,并努力达成这个目标。

2.抵制负面情绪侵蚀工作热情

袁媛喜欢写作,她在网络上有许多自己的博客。但是,每个博客的人气都不高。

其实,袁媛在网络上从事创作已经很久了,她本来是以自创的连载小说为主,刚开始创作时,充满热忱的袁媛把文章张贴在A博客上,她相信自己的题材够新、够吸引人,但新作家在网络上的知名度不够,点阅率当然不高。因为阅读的人不多,袁媛就懒得更新了。

没过多久后,袁媛觉得是因为A博客的点击人数太少,才会让她的小说乏人问津。于是,她将自己写到一半的小说,每天定时张贴一篇到B博客上。这次,点阅和回应的人比较多了,有不少人问袁媛何时才有最新的小说上传,但袁媛光是回应跟贴,就花去很多时间,接着再聊一下即时通、顺便看看其他人的文章,一天就过去了。于是,她又懒得更新文章了。

时间一久,她的文章逐渐被大家所遗忘。于是,袁媛又觉得是因为自己不适合写小说。她想了一想,觉得两性的题材比较受欢迎,也比较好写,所以她又新开了一个专门写两性相处的博客;没写几篇,袁媛又懒惰了起来。每天的事情那么多,回到家就累了,怎么还会有时间写文章呢?

接着,袁媛发现网络上有许多高人气的美食家,有些人因此而出名,为自己赚取了意外的收入与名气。袁媛观察了这些人的博客,发现他们会在博客里张贴一堆照片,再写下一些注解。在袁媛的眼里,这些人只要把照片拍得美美的,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在写东西上,她觉得这种做法真是适合自己!更何况,相比自己之前写得要死要活却没有人看的小说或文章,这种做法容易多了。

于是,她在和朋友们到处吃吃喝喝的同时,也将美味的食物拍摄下来。每次玩乐回家后,再将相机里的照片复制到电脑里,看着近百张的照片,光想到要整理,她就又觉得很麻烦。因此,等到她终于发奋图强将照片整理完毕并上传到博客里,都已经是很多天后的事情了。

有时,她在撰写博客时,也会因为没耐性而草草结束内容。久了,袁媛就又懒惰了,“反正看的人也不多”,她的心里这么想着。

最后,袁媛经营的新博客,又因为她的懒惰而被埋没在茫茫网海中。

不拖延的对症药方——

◎列出你的未完成事项,逐一完成

首先,试着列出自己一天“想要”做的事,这些事不需要太复杂,最好是三天之内可以完成的,暂时不需要考虑事情的大小或是重要性,只要是思考过且没有在三分钟内打消的念头都请立刻列出来,只要简单地写在纸上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别写在记事本或是电脑里面(懒惰的人光想到要打开记事本或电脑,热血可能就少了一半),并坚持一周都这么做。这时,我们会发现原来自己想要做的事多到超乎想象。把这张纸放在口袋里,或是你随时可以看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