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和平的守望:世界大局下两岸关系扫描
54622800000023

第23章 维护和巩固两岸和平发展基础

近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对“九二共识”“习马会”、两岸互设办事处等事关两岸关系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既显示出马英九在经过国民党“九合一”选举受挫后振奋精神、积极筹划今后两岸发展的雄心,也反映出马英九认清形势、顺应历史潮流的胸怀,这对两岸未来的和平发展,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敞开心扉 倾吐真实心声

据报道,针对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提出“九二共识”若遭破坏,两岸互信不复存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马英九日前接受“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专访时直言,大陆的说法,台湾也许有人会觉得不舒服,但这却是很客观的基本事实,因为两岸关系经过7年的运作后,发现还是在此框架下较符合双方的利益。

马英九在专访中还表示,“‘九二共识’是目前两岸互动所能找到最好的模式”,而且“九二共识没有过时,而是要看如何去运作”。而对于台北市长柯文哲质疑“九二共识”是“过时了”,无法成为两岸互动的基础,马英九认为柯文哲的说法经不起考验。“柯市长要去多观察了解一下,‘九二共识’对台湾对大陆双方关系带来正面的效应!”例如“九二共识”可解决最敏感、最困难的地方,“也就是一中原则”。

马英九还谈及“九二共识”的由来,“有些人误解,以为‘九二共识’是大陆提出来的,其实是我方提出来的”,当年的陆委会主委是黄昆辉,并在“国统会”通过“一个中国的涵义”。马英九强调,“一中各表”“九二共识”,可以将两岸打造成一个超稳定架构,让两岸人民深入充分交流;“至于未来要做什么决定(指“统独”),我们也争取到宝贵时间,让双方更进一步了解对方,未来做决策时,不会忽略对方的利益”。至于“习马会”,他说“有没有看机遇,我们不强求,但也没有放弃”。

马英九是在13个月后即将卸任时谈及这些内容,因此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敞开心扉、吐露心声的机会。对未来的13个月,马英九希望在两岸关系上有所突破,包括服贸、货贸完成审议或谈判,两岸互设办事处。马英九强调,若服贸、货贸与互设办事处统统完成,这对两岸关系稳定有很大帮助。同时,马英九还希望两岸尽快互设办事处,“两岸互设机构是很重要的一步”,他透露,两岸互设代表处仍卡在人道探视权,“经双方沟通后,障碍已慢慢排除”,马英九还明确表示,两岸不是外交或国际关系,而是特殊关系,互设办事处没有外交意涵。

“九二共识” 和平发展之本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联组会时强调“九二共识”,是在“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惨败、民进党踌躇满志,一些“台独”分子蠢蠢欲动的背景下提出的。而马英九此番谈话,既是对习近平强调“九二共识”的积极回应,也是马英九在国民党“九合一”选举失败、岛内对两岸关系发展出现杂音之时开诚布公亮明态度。

众所周知,“九二共识”很好地解决了两岸之间最棘手的“一个中国”问题,一如台当局前“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苏起所言,“九二共识”乃“两岸和解的关键”。但目前岛内某些人否认“九二共识”,实际上就是不认可“一个中国”的原则。习近平强调:“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始终把坚持‘九二共识’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和条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其中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词,既强调了“九二共识”作为政治基础的极端重要,也暗示了动摇政治基础的严重后果。同时,还是对那些“台独”分裂势力企图挑起两岸民众和社会对立、割断两岸同胞精神纽带的警告。

毋庸讳言,近年来两岸关系在得以积极发展的同时,岛内也出现了一些干扰因素,影响和阻碍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未来的路还很长,两岸需要做的事也很多,相信经过努力,一分耕耘便会有一分收获。但前提条件是,岛内领导人须积极维护和巩固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特别是,“九二共识”是一个充满善意、无可退让的底线,也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任何情况下基础必须牢固,否则一切都将是白搭。

(原载于2015年4月7日《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