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多“留白”脑袋才能活起来
广州市第六中学的郭见微、邓昊晴、吴宗懋学生团队因为研究粉笔灰扩散现象获得了2015年丘成桐科学奖。“数以百万计的教师每天都要用粉笔做板书,每天都生活在擦拭黑板后的粉笔灰尘中,容易引起鼻、咽、喉部不适,同学们也会受到影响。”郭见微说,团队之所以研究粉笔灰扩散现象,是为了给老师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为教室布局提供参考。
在万物勃发的季节,在硝烟弥漫的“高考冲刺季”,这则教育新闻犹如一缕清风,给沉闷的教育空气带去了些许的清新气息。
从普通粉笔到无尘粉笔,粉笔灰飘了那么多年,对师生健康的影响也一直持续这么多年,对于其他的孩子有可能熟视无睹,然而六中的孩子们却注意到了,并且通过不懈努力寻求到了解决办法。从获奖孩子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可贵的创新品质与创造精神,也强烈地感受到了学校“成人”教育最大的成果。
据了解,粉笔灰扩散研究不但需要“突击学习”微积分、偏微分、流体力学等大学阶段的专业知识,还要在实验室戴着口罩与粉笔灰“亲密接触”,通过颗粒传感器测量粉笔灰的浓度以及分布情况实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上百次的实验来排除偶然误差。孩子们这种能够从实际出发,不读死书,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其善于观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行为与精神,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尤其值得点赞。
教育的首要任务不仅是往学生脑袋瓜里塞多少知识,也不仅是把学生局限于校园里和课堂上,而是让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去与父母和朋友走进大自然,开阔眼界,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广泛涉猎,拓展知识面,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具备创新的精神和创造的品质。
不幸的是,现实中更多的孩子,他们的时间和空间,已被老师和父母的“被安排的学习”占得满满的。看看不少高中学校这些日子杀气腾腾的励志标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还有北京海淀区7岁拼娃一周上40小时课外班的现实,如今的孩子完全沦为了应试的机器!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与众不同,他们应有真正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英国著名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因此,多给他们一些“留白”,让他们自由地思考和探索这个世界,让他们去学一些“无用”的东西,做一些“无用”的事,这些看似“无用”,却有可能成为他面对未来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对于当下一些学校、老师正热衷于“一切为了分数”的教育,而广州市第六中学却是一片充满阳光的广阔天地、一片百花争艳的肥沃土壤。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他们专门为有志于科研的孩子开辟了创新型实验室。指导老师璩斌表示,“学校非常注重学生们发现身边的科学的能力”。飘散的粉笔灰、城市堵车可以成为研究的课题,滑雪、桌面游戏“三国杀”也可以成为研究的课题,这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只要他们感兴趣,都可以成为研究的课题,都可以得到学校的支持、老师的指导。
“我真的不是做题型选手,考试成绩波动也比较大”,团队首席郭见微如是说。庆幸的是,这个不算“学霸”的“科霸”,在这所学校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彩。该校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去鼓励学生发现、研究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品质得到了充分彰显,这样的教育追求与实践,在应试倾向较为强烈的当下,自然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怀特海还说:“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生活本来是多姿多彩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自然也是多姿多彩的。当我们把本应属于孩子们的健康、快乐、自由思考还给了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控制与占领,孩子们多姿多彩的教育生活便会由此生发,创新型成果、创造型人才便会为此诞生,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未来的希望,更会在这里产生。
人工培养的“学霸”难有作为
一则来自澎湃新闻网的新闻报道,85后博士后应佚伦,这位从小到大都不是“学霸”、并不冒尖、是属于班级上占很大比例的那群“中等偏上”的学生的清秀女孩,循着自由成长、发现兴趣、坚持选择的成长道路,加上家人的支持与名师的提携,最终入选2015年“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
面对人人想当“学霸”、人人追捧“学霸”,特别是当下的基础教育把培养出一个又一个杰出的“学霸”作为终极价值追逐与取向的今天,这则看似平淡的新闻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抛下的一个石块,在人们的心里会荡起圈圈涟漪,也犹如烈日炎炎的夏季吹来的一阵凉风,会让烦躁难耐的人们感到一丝丝凉爽,更犹如寂寮的夜空划过的一道闪电,带给人们的是无限的遐想和思考。
是什么力量让一位“中等偏上”的普通学生成长为世界顶级的科学家,而且是最具潜力的科学家?教育的一切出发点只是为了分数而拼杀,还是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我们的基础教育,到底是为培养“学霸”而努力,还是着眼于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把他们培养成合格公民,为他们未来的幸福人生而奠基?
应佚伦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功,恰恰在于她在最关键的时期,赢得了最为宽松的成长条件。父母没有因为自己的绘画职业就强求自己的孩子也必须去画画,也没有把孩子送进众人趋之若鹜的各类培训班,而是在孩子的众多尝试中,发现了孩子真正感兴趣的生物观察、化学实验,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呵护和培养;初中就读普通学校,恰恰远离了太大的成绩压力,为她的兴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而高中学校重视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尊重与培养,潜移默化地使她拥有了良好的人文情怀与科研素养。应佚伦的创新与创造的种子就在这样的自由温馨的学习与成长环境中自由生长,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然而这一切,恰恰是当今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最大症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成长最大的动力。教育的责任,就是去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努力地呵护发展孩子的兴趣。然而当下的功利教育,已完全被“分数”所操控。在分数的驱使下,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成为“学霸”,许多孩子每天都被作业和补习班填得满满的,孩子的生活与生命完全处于一种“被安排”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成长的孩子,的确可以培养出升学竞争的选手和众多的“学霸”,但却是以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以泯灭孩子的创新思维、创新品质、创造能力作为沉重的代价。
应佚伦的成功,如果没有她的父母和老师当年对她兴趣爱好以及好奇心的精心呵护、激发,就没有今天的应佚伦。如果她也在那种只有分数的环境中长大,她能不能有那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她能不能成为最具潜力的科学家也确实值得怀疑。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喜欢画画、喜欢弹钢琴,他今后就一定会成为艺术家,也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是“学霸”,今后就一定会大有作为。更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成绩只是一个“中等生”,就盲目下结论,说这孩子今后没出息,只能擦皮鞋。其实每一个孩子的当下和未来都具有无限可能性!
当然决定着这种“无限可能性”的,就是看我们能不能有勇气给孩子的当下学习生活“松绑”,能不能有勇气给孩子当下的生命状态“留白”,能不能有勇气给孩子当下成长营建一个宽松的环境。
其实,孩子在成长中,作为家庭和学校、家长和老师,给孩子们多一分信任,多一种选择,多一把尺子,多一些宽容,让他们舒展身姿去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生活的美好,让他们放飞梦想去自由地思考和探索这个世界,让他们尽情嬉戏去学一些“无用”的东西,这有可能比其他什么都重要。
套用“学霸”的称呼,那些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便可以冠之以“科霸”。如果把我们教育的目光转向更多的学生,把我们的教育目的不仅限于培养只会考试的“学霸”,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将会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的“科霸”。应佚伦的成长,就是对教育最好的诠释和注脚。
由一列火车的“火”想到教育的慢
一列由内燃机车拖挂四节车厢的绿皮火车——7053次列车,缓缓穿梭在山东淄博到泰山的山林间,全程184公里,单程用时6个小时,平均时速32公里,算得上是目前全中国最慢的火车。然而就是这列行驶在山间最慢的7053次绿皮小火车,最近竟然异常的火爆。有人专门从济南、上海、北京等地赶来,就为了找个临窗的座位待上6个小时,细细地品味和感受那种“慢”,以怀念过去在那慢的时代所度过的那些缓慢但又美好的时光。这列火车为什么这么火?不是因为快,而是因为它的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从前慢》被谱曲之后,羊年春晚通过刘欢演唱便广为传唱,所有人都在向往与留恋着那份从前的慢!就因为从前的那份慢,我们可以驻足观赏沿途的曼妙风光,可以慰藉小憩给心灵短暂放假,可以漫不经心享受生活的多姿与美好,可以悠闲地体验咀嚼岁月的诗意与宁静,可以放慢脚步感受弥足珍贵的人间亲情友情,可以拉长幸福品鉴人生所拥有和经历的各种酸甜苦辣。
然而现代的社会,人们却是一切为了快,一切贪图快,一切讲究快节奏,一切追求快上加快,于是就有了快车、快艇、快递、快餐、快点、快讯,也就有了鸡、鸭、猪靠添加剂的快速催长,各种蔬菜作物靠膨大素的快速生长,更有了社会经济的以牺牲环保和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的恶性发展和快速增长,在“快”中失去的是秩序与规则,丢掉的是和谐与情感,丧失的是快活与快乐,迷失的是信仰与自我,泯灭的是良知与使命。
曾看过一则资料,一家杂志评选宜商宜居世界城市,成都入选为“全球宜居城市”。有人到上海、纽约、台北、香港和成都进行了一个测试,结果是成都人走得最慢。测试人员随机问一位老人:“老人家您好,请问成都人走路为什么总是那么慢呢?”这位老人用成都话不紧不慢地回答说:“反正都要死,走那么快干啥子嘛!”一位老人虽然没有学过哲学,但他却深谙“慢”这个道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农业,是人的事业,是慢的艺术,需要不急不躁,远离喧嚣,需要潜下心来,心无旁骛,需要假以时日,静等花开,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日本的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然而我们的教育确实太注重“快”了!
幼儿在幼儿园应该生活在童话般的世界里,在听故事、讲童话、玩积木、做游戏、参与各种有趣的活动中启迪他们幼小的心智,丰富他们的想象,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然而我们的不少幼儿园却完全小学化,过早甚至拼命地教识字、学英语、背唐诗、练心算,这种快,这种抢跑,生怕幼儿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这恰恰也许会把我们的幼儿弄死在起跑线上。
寒暑假,还有节假日,本是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一段美好时光,在这段时光里,孩子可以放松心灵、尽情玩耍,也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还可以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然而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假期不是叫孩子成天做习题集、考试卷,就是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或者让孩子奔波于各种兴趣班、特长班,让孩子疲于应付,劳苦不堪,这样的“快”或许能让孩子暂时赢在当下,但却会让孩子永远输在未来。
重庆一位80后“北大虎妈”给自己9岁孩子安排的作息时间是,每天学习18个小时,睡眠6小时,早上5点得起床,深夜11点才能睡。据说,她的父母就是用这样的作息时间让她考上了北大。这样的“快”,她女儿就一定能考上北大吗?即使她的女儿能考上,是不是天下的父母用这样的作息时间去苛求自己的孩子,都能够让自己的孩子考上北大呢?就即使所有的孩子在这样的严苛下,都能考上北大,如果我们所培养的孩子最后剩下的只有分数了,如果我们所培养的北大生都成了福建当年弑母的文科状元,这样的北大生不是特别可怕吗?
行走于一些校园,一方面是那些弥漫于校园、班级的励志标语所渲染的“血雨腥风”,逼着学生抢跑,“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今生何必多睡,死后自然长眠”,“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在这些标语的主导下,学生们一起被捆绑于应试教育的战车上,冲锋陷阵,不惜一切代价,拼个鱼死网破,你死我活。另一方面是那些奇葩般的作息时间和校规,让学生没有时间停歇,没有工夫喘息,跑步上厕所,跑步去食堂,跑步进教室。据说有学校还规定学生入大厕不超过三分钟,入小厕不超过一分钟。还有学校要求学生和衣而睡,因为打开被子需要时间,折叠被子需要时间,穿衣服需要时间,脱衣服也需要时间。
对于课堂,为了追求所谓的“速成”,所谓的“高效”,有的对传统课堂一概否定,不分青红皂白;有的将一些所谓的模式,生搬硬套,甚至不分班情学情,不顾师情生情,搞一刀切,在一个区域、一所学校强行推广;有的课堂改革刚刚起步,只是浅尝辄止,还没有触及皮毛,便急于总结什么经验,概括什么模式,并且推而广之;还有的一味追求课堂的花哨,一味追求课堂的热闹,一味强求课堂对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与依赖。
课堂上的求“快”,把好端端的课堂弄得面目全非,最终让老师迷茫徘徊,不知道怎样上课了,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学习了。
有这样一则寓言:上帝给了一个人一个任务,叫他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已经在尽力地爬了,但每次总是只能挪动那么一点点。任凭人怎样着急,怎样催它,怎样吓唬它,怎样责备它,甚至踢它,蜗牛仍然不紧不慢地往前爬。无可奈何,只得随着蜗牛慢慢向前爬。然而,这个人却忽然闻到了芬芳的花香,听到了悦耳的鸟鸣,看到了晶莹的露珠在树叶上闪烁,此人豁然开朗——原来是因为蜗牛在带着我散步。
面对现实教育的诸多尴尬,我们应该不断地追问:是不是因为我们的一味求快,让我们对教育的一切美好而无暇顾及?是不是因为我们的行色匆匆,让我们把教育上看似无用却最为有用的许多东西给抛弃了?是不是因为我们的步子迈得太急,让我们的教育只是拣起了芝麻,而丢掉了让教育最终成为教育的一些根本性的东西?是不是因为我们受外界喧嚣与浮华的左右,让我们见异思迁,心有旁骛,难以静下心来做教育?是不是因为我们对教育的本真失去了一种坚守与捍卫,让我们的教育在反教育的路上渐行渐远?
其实,做教育就应该像养花一样,不必太急,一边养一边看,一边呵护一边期待。也应该像老农种庄稼一样,一切顺其自然,不急于求成,不拔苗助长。
教育一旦慢下来,教师就会多一些宁静,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良知,少一些功利,多一些敬业,少一些应付,多一些使命,少一些搪塞,多一些担当,少一些推卸,多一些行动,少一些埋怨。
教育一旦慢下来,教育人就会既脚踏实地,又能够仰望星空,就会既关注当下的事,又关注国家民族的未来,就会既对孩子的眼下尽职尽责,又会对孩子的未来幸福人生奠基。
教育一旦慢下来,教育就会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就会回归到教育常识的方向去,就会在教育本真的路上越走越好,教育就不会一味迎合,唯命是从,就不会急躁冒进,走向极端,也不会左右摇摆,飘浮不定,更不会盲目跟风,人云亦云。
教育一旦慢下来,就会给孩子多一点思考的空间,多一点阅读的时间,多一点交流的机会,多一点欣赏的目光,多一点鼓励的话语,相信每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就会被点燃,思维就会被激活,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就会多一种可能。
有句话说得好,“希望上天给笨孩子一个矮树枝”,只有教育慢下来,才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枝可依,才会让每一个孩子有一展所长的机会。还有一句话也很有道理,“野百合也有春天”,只有教育慢点,再慢点,才会让每个孩子都跟上节奏,让每个孩子都不掉队,也才能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春天里绽放如花笑靥。
把童年还给孩子
现在正值暑假,我们的孩子在干什么呢?你只要去关注,你会发现差不多城市孩子都奔波于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和兴趣班,还有一些孩子会成天沉醉于网络游戏中,农村的孩子差不多都蹲在屋子里看电视,在村子里的各个角落以及街道上,很少能看到孩子们活跃的身影。
于是情不自禁地想到我们那个时代的读书、那个时代的假期生活。每天背着帆布小书包,几本小书、几个小本子,蹦蹦跳跳地上学,快快乐乐地放学,老师几乎不留家庭作业,也没什么补习和培训。
周末天、寒暑假,除了有模有样地跟在父母身后耕地、种地,重要的差事就是拾柴、割草、放牛,还有捡菌、采野花。大热天,就用藤条做成遮阳帽避暑,口渴了,就摘一片较大的树叶,把它叠成瓢状舀山泉喝以解渴,肚子饿了,就漫山遍野寻找野果来充饥,待草儿盛满了背篼,牛儿吃饱了,便拉起一帮人兵分两路,手持红缨枪,腰佩木制手枪,模仿电影中的那些精彩情节,依山势而战,“火拼”一番,一决高下。在一次“战斗”中,我的大牙被“敌方”打掉,哼都没哼一声,又带血战斗,回到家后,在父母面前,还要保守秘密,不能让他们知道挂彩受伤,那种忘我与投入,快乐与情趣,自由与自在,至今仍记忆犹新,有时还忍俊不禁。
大自然无疑是一所美好的学校。孩子们沉浸其中,闻花香草味,听流水鸟鸣,尝山间野果,捕河虾,捉迷藏,玩游戏,滚铁环,下五子棋,尽情玩耍,这些看似无用,然而孩子们却可以在游戏、玩耍中,舒展身肢,放飞梦想,体验创造,分享快乐,学会担当,懂得义气,收获勇敢,陶冶性情,顽强意志,涵养品德。这些对于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却是他们在课本与补习中所学习不到的。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讲:“直到你摆脱了教科书,烧掉了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了你为考试而背熟的细节,这时,你学到的知识才有价值。你时刻需要的那些细节知识将会像明亮的日月一样长久保留在你的记忆中;而你偶然需要的知识则可以在任何一本参考书中查到”。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演讲《论教育》中也有同样的论述:“如果人们忘掉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
现在想一想,那个时候我们所学的加减乘除、所识的那些汉字,所懂得的那些之乎者也,就那么重要吗?要么早已忘了,要么也不一定非要死学死记,现在有可能无师自通,就像怀特海所讲的“而你偶然需要的知识则可以在任何一本参考书中查到”。然而在那时的游戏、玩耍与活动中所赋予的一切,就是怀特海所说的“你时刻需要的那些细节”,也就是爱因斯坦所讲出的“留下来的”,却是陪伴我们一生最重要的财富!
席慕蓉曾经说,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生活里没接触过大自然,譬如摸过树的皮、踩过干而脆的落叶,她就没办法教他美术。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他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一个孩子从来没有摸过树的皮,没有闻过花的香,没有走进过大自然,没有穿越过一座古城,没有在清晨逛过市场,我在想,这样的孩子如何能成长呢?我以为,对于孩子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经历和玩耍,说不定比多做几道习题,多背几首诗歌更重要。龙应台说,孩子不会玩,就是缺点。
著名学者游桂乾先生说:“我现在拥有的智慧和创造力,都来自于我童年时期的闲暇时光。”游桂乾先生在他童年最高兴的事就是爬树、捉鸟、捞鱼等。他甚至认为,一个孩子爬树就是他躲避大人、应对心理危机、寻求安全感的一种方式,他为此提出了著名的理论——树屋理论。他特别反感家长对儿童生活的高度管制。他说,很多孩子十八岁之前都在拼命学习,十八岁以后,精力都用尽了,便不愿学习,厌倦学习。游先生坚定地认为,一个人有着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他的童心就不容易泯灭。
然而,社会的浮躁,世俗的功利,人们的攀比,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完全被异化,在规律面前缺乏敬畏,在常识面前丧失良知,在分数面前顶礼膜拜,俯首称臣,分数是命根子,升学是硬道理,面子始终是第一位,是否得高分、是否读名校永远比孩子的身心发展、快乐成长更重要。于是乎教育的这种美好,慢慢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消失殆尽。孩子幸福的童年,也慢慢与孩子擦肩而过,无影无踪。
如果现在的孩子在他们生命成长的早期岁月里,远离大自然,远离丰富多彩、天真烂漫、充满梦想、快乐无比的童年生活,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的缺失,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缺憾?
其实,奠定一个人人生基础的,是童年,给一个人成长打上精神底色的,是童年,一个人在未来的路上行走的如何,在童年,一个人到了行将就木、盖棺论定那一天,回味走上这一趟,还能在那一瞬间“呵呵”一笑,则更取决于童年。
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包括我们的校长、老师,还有家长,就应该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给孩子一个快乐而幸福、温馨又难忘的童年,绝不能因为享受现代科技而奴役我们的孩子,绝不能因为分数让孩子一切为了分数而迷失了孩子的童年,更绝不能因为我们的功利与无知去绑架了孩子的童年!
孩子有一个什么样的童年,未来就会有怎么样的人生。捍卫童年,保卫童年,把童年真正还给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值得回味的幸福而快乐的童年,应该成为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和价值取向!
让孩子自信前行
新学期开学了,看着孩子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走进校园,他们是那样的活泼天真、清纯可爱,他们对校园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他们也对这里的学习生活满怀向往与期待,或许,他们对他们的明天与未来更是充满着美好的期许与憧憬,在这里,将度过他们的童年、少年、抑或青年,若干年后,他们又将从这里走向他们的明天与未来……
于是我又情不自禁地再次想到了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写的那篇散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作者在一天早上站在阳台上,看到自己的儿子背着书包走出大门上学去,回过头来给她招手,于此情此景写下了动人的文字。特别是在文章的结尾那扣人心弦的一问:“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可以说敲击着每一个有良知教育人的心灵,既透出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对社会的嘱托,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信任和期盼,更是对好的教育的呼唤和渴求。
其实,我们每一个教育人需要回答的,不仅是给孩子们的父母还怎样的一个孩子,而且应该思考的是让孩子怎样从我们的身边、从我们的学校走向未来与明天!
社会的浮躁与教育的功利,让教育这样的一个哲学命题,在很多地方早已异化成只有分数和成绩,只有考试和升学率,只有名次和排队了。基于此,肯定好多校长和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们凭什么从我们的身边、从我们的学校走向未来与明天,那还不简单,拼死拼活地给他一个好成绩,一个高分数,让他有一个好名次,考一个好大学,不就够了吗?
果真是这样吗?是不是给了孩子这些,就能让他们自信地走向明天与未来呢?
为此,我想到了在贵州大数据峰会上,马云说的一句话:如果孩子们继续以前的学习方法,只知道记背算这些,可以保证30年后找不到工作。当时马云话一出,大家都惊呆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如果真的那个时候都找不到工作咋办呀!
这其实并不是危言耸听!近段时间我看过相关资料,马斯克曾预言:“一旦人工智能达到一个临界值,即达到相当于人类中最聪明、最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智力水平时,那么它将在极短的时间内超过人类智力的总和。”早前扎克伯格也预言过,人工智能将在听、说、读、写等核心感知力上5—10年内超越人类。
我们可以看到,在几乎所有的竞争领域,人工智能的优势是压倒性的。
像阿尔法狗战胜围棋高手李世石和柯洁,人类根本就看不到胜出的任何希望。
湖南卫视之前播的《我是未来》,中科大讯的机器人速记,差不多可以达到同声速记,我想再快的速记师也达不到这种程度,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越人类这一话题的热议。
人工智能机器人参加今年的数学高考,分别花了22分钟和10分钟,答完北京文科卷和全国II卷,分别得了105分和100分,这是人工智能向人类发起的最新一场挑战。
而在不久前,FACEBOOK的实验室竟然爆出两个人工智能,在用人类所无法理解的语言,成功地进行交流。
在我们毫无察觉的世界里,人工智能正在读取我们的天量数据,正在日夜不息地自我迭代进化,我们人类用了几百万年才进化来的人脑正在各个领域被人工智能轻易击败。
可以预料的是,未来将是人工智能化的时代,很多过去由人工做的工作,将逐步由人工智能机器人所取代。牛津的学者指出,未来十年,随着AI变得足够聪明,或将消灭全球40%以上的职业。
在这种趋势下,如果孩子们的教育跟不上时代潮流,那未来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安身立命?
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在国家刚刚突然宣布,举全国之力,抢占全球人工智能制高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党中央,国务院正式下文,即日起,从小学教育,中学科目,到大学院校,通通逐步新增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全国人才梯队。我们只知道大势将至,谁曾想未来竟来得如此之快!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我们的教育必须重新定义,对我们的学校必须重新定义,对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生也必须重新定义。
如果教育仍然是唯分数至上,唯分数是从,以分数论成败,而不是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真、回归自然、回归人性、回归到教育应有的规律上去。
如果学校仍然把孩子作为应试的机器,把班级当成应试的车间、把学校办成应试的工厂,而不是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让学校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学园、乐园、花园、家园。
如果老师们还仅停留于知识生硬的灌输,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仅是单方面的教学,而忽视对人的教育与塑造,仅是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而不关注社会,不注重实践,不联系实际,不对接生活,仅是吃老本,混日子,而不知识更新,不观念创新。
如果学生仍然是死记硬背、死整蛮干,仍然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仍然是靠拼时间、拼身体,甚至拼生命去获取一时的分数,而不改变学习方式,不去仰望星空,不去聆听窗外的声音,不去感受外面的世界。
那么到了明天与未来,明天是什么?是不断变化的社会,是日新月异的形势,是今非昔比的发展。未来是什么?是人工智能的天下,是那些能够创新创造的人的舞台。
那么即使孩子们有了很高的分数,抑或有一块敲门砖,却没有直达明天的底气和勇气,没有相应的能够面向未来的本领与能力。那么被时代所淘汰就不是偶然,找不到工作,或许就是必然了。因为,“低不成,高不就”,那些尖端的工作胜任不了,基础岗位的工作又将被机器人取代了。
还值得我们面对的是,如果我们的教育生态不改变,学校办学的思想和观念不调整,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变化,随着新课程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仅仅是为了“拼分”也不可能了。
因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高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立德树人,注重核心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考核,如果因循守旧、按部就班,仍然走老路,有可能在高考这个环节就PK出局了。
当然,更值得我们警醒的是,现在的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应该是经济一直持续增长与向好,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没有感受到什么是动荡,也没有经历过什么是经济危机。孩子所处的家庭差不多也应该是条件优越,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他们在家中有父母和四个老人为其操劳,以致鞍前马后,众星捧月,百般迁就,孩子的承受风吹雨打、抗挫能力、独立生活能力显然都比较弱。
而孩子在走向明天与未来,在全面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他们应该具备的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在复杂局面下的应对能力、面对危机情形下的快速处理能力,以及经受失败之后的抗风险、抗摔打能力,还有不断挑战自我的创新的能力、承担责任的能力,却是他们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而这些能力,仅靠现在的单一的应试模式无法给予,仅靠知识的单向度传授也无法提供,仅靠孩子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补习班更无法习得。
而这些能力,它跟数理化的成绩无关,跟孩子在考卷上的分数无关,它或许不能决定孩子的分数,不能决定孩子的名次,不能决定孩子上名牌大学,但是它,却能够决定孩子的人生,决定孩子在明天与未来能不能自信而自立地行走!
而这些能力,只有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从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出发,从人的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出发,从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出发,通过实践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通过给他们多彩的世界,丰富的生活,实践的天地,想象的空间,创新的载体,广博的阅读,美妙的音乐,最好的文学,才能带给孩子优秀的思维,教给孩子良好的习惯,扩展孩子认知的视野,修炼孩子崇高的品行,磨炼孩子坚强的意志,提升孩子全面的能力。
要知道,孩子的一次卖报行为,总胜于翻来覆去的考试训练;要懂得,知识不等于智慧,也完全不能转换成智慧,只是被枯燥的知识填满的大脑,而没有其他方面的武装,无异于一个残废人;要明白,我们的教育所制造的一个又一个“好学生”,他可以考高分,却并不代表他有能力解决明天行走路上的坑坑洼洼,也并不意味着他今后有信心、有勇气面对未来人生的坡坡坎坎;要清醒,如今的时代,已经不是以前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了,社会的变化已经不是单纯拥有什么就可以赶得上的,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有更多的素养,更全面的能力;要深谙,让孩子自信地走向明天与未来的,绝对不是分数的比拼,而是教育、学校、老师给他们涵养的勇立潮头唱劲歌、随风起舞傲群雄的能力与素养!
是谁让我们身边的熊孩子越来越多?
目前正是大学新生入学季,这些怀揣梦想的大学生差不多都是在父母的双双陪伴下,来到校园,开启新的学习生活。
按理说,这些大学生入学,有的父母出于情感和关爱,有的出于孩子第一次出远门放心不下,有的还可能出于孩子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以此作为一种纪念、抑或一种寄托,送送自己的孩子,这也本无可厚非。
但是像媒体所报道的沈阳某高校新生入学,成群结队的随行家长,都充当起了孩子的力工、保姆,将孩子的生活安排得细致入微。校园内,有的学生背着双肩包在前面逍逍遥遥地走,身后却是父母大包小包地背着行李。到了新生寝室,父母忙着跑水房端水洗抹布、爬上爬下收拾床铺,而这些孩子们则忙着和同寝室的同学互换电话号码,还有的坐在凳子上发微博,和忙碌的家长相比,孩子们更显得心安理得和惬意。
大家对当下教育不满,不满在什么地方?我以为还是孩子的教育与成长问题,大凡有人群的地方,人们都在议论教育,都在埋怨我们的孩子,要么自理能力差、独立生活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差、吃苦耐劳差,要么是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的品质、没有替他人着想的意识。凡此等等,不一而足。一句话,现在的熊孩子越来越多。
始作俑者,学校教育固然值得我们反思,因为当下教育差不多都是围绕知识展开,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怎么考出个好的分数,一切评价尺度和标准都是升学率,而对人的教育,包括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劳动教育、核心素养教育,则完全淡化甚至忽视了。
而作为伴随孩子成长始终的家庭教育,则更难咎其责。一方面,家长的功利与焦虑,让一些家长死死盯着的也是孩子们的成绩和分数,为了孩子有一个好成绩、有一个高分数,他们很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为了孩子上补习班、为了把孩子送出去,他们不惜砸锅卖铁,至于孩子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很多家长根本不在乎。
另一方面,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影响很大。然而一些家长却缺乏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当然也还有家长只顾没日没夜忙于自己的事情,压根儿就没有把对孩子的教育当一回事。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不少家长没有一种正确的育人观,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成性。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一家老小把全部精力都放到这个孩子身上,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父母长辈对孩子不放手、不放心,含在口里怕化了,放了又怕飞了,完全包办和操持孩子的一切,这样的孩子自理能力最后会丧失殆尽,他们一旦离开家庭的襁褓,走向社会,便会发现什么都不会、一切都不能适应。
一颗树苗,适当浇灌,会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倘若过度施肥浇水,非但不能助长,说不定还会枯萎死亡。一株禾苗,让其沐浴阳光、经受风雨,定会茁壮成长,丰收在望。如果把它置于温室,最后完全有可能颗粒无收。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上,难道不是同理吗?
在这一点上,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的父亲对董卿的教育,对我们应该是一种启迪。
作为独生女的董卿,在家里从未体验过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的滋味。中学以后的每年寒暑假,父亲都要让董卿“勤工俭学”。董卿曾讲起一段最为辛酸的经历:“我当时只有15岁,第一天到宾馆当清洁工,10个房间,20张床,一个人打扫。”铺床单时要把床垫抬起一角,特别费力。当时董卿觉得很委屈,种种苦涩的经历让董卿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父母亲生的。
今天我们感叹和钦羡董卿的光鲜与成功,更要服气和敬佩的是董卿父亲对她严厉而苛刻的教育,就是这种严厉而苛刻的教育,在放手、历练与摔打中,让董卿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吃苦,也让其从小便拥有了自律、顽强、拼搏的品质。
每个人都不是随随便便能够成功的,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董卿的父亲从小对她娇生惯养,溺爱有加,一切包办,还会有董卿的今天吗?
大多数人以为,小鹰出生后应该由母鹰哺育,事实并非如此。它们刚出生没几天,母鹰就会给它们断食,不让它在自己温暖的怀抱里睡觉,然后把它带到悬崖边,用力将小鹰推向悬崖,小鹰在挣扎与绝望中,展开双翅,在空中盘旋出一条漂亮的弧线,小鹰于是学会展翅飞翔了!
就连母鹰凭本能都知道的东西,为什么我们的一些父母竟然不明白呢?
父母再能干、再放心不下,也绝对包办不了孩子一辈子,父母终有一天会撒手而去,孩子必然会以独立的姿态行走于这个随时都会有雷电风雨的社会,面对他未来不确定且充满着很多变数的人生。
道是无情胜有情。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反复摔打,不断历练,学会独立,承担适当家务,参加适量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哪怕严厉一些、苛刻一点,哪怕“虎爸”“虎妈”一回,就像董卿的父亲当年对待董卿那样,看似无情,却是父母对儿女最贴心的关爱、最大的真情。
如果不是从事专门研究工作,那么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大部分以后都会遗忘,但是,创造力、吃苦力、忍耐力、抗挫力、适应力、自理力、独立生活能力等等,最终会沉淀下来,而且会成为孩子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而在这些教育方面,家长可以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新时代的孩子面对父母的这种“呵护”、这种“爱”,不能心安理得,理所当然,来者不拒,照收不误,而要敢于拒绝,学会说“不”,同时还要本着对父母的一颗孝心和感恩心,主动地为父母、为家庭分责和担力。
不然,因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错位、家庭教育的越位,再加之自力意识的缺乏,自我教育的缺位,所造就的一批又一批的熊孩子,你完全有可能成为其中的一个!
入学弹性宜顺应孩子天性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文件中提到,“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由于新学期一般都是9月1日开学,过去小学入学年龄的截止日是“8月31日”,这样“一刀切”所导致的后果很受人诟病,比如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抢在9月1日前入学,一些妈妈纷纷选择8月底前剖腹产,有的为了让孩子提前读书,竟然不惜一切代价动用各种关系去改户口,也有一些家庭因为没有什么社会资源,尽管孩子心智成熟,适合提前上学,但却因生在8月31日之后,有的竟差那么几天甚至一天没满6周岁,而被拒之于学校大门之外。
这次《通知》让各地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给了地方更大的自主权,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审时度势,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学生实际入学时间,比如根据学位的供给保障因素,家长的需求情况,还有儿童的学习能力、身体条件及心理素质状况,等等,这种“弹性规定”更加体现客观实际,更加尊重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也更加遵循了教育的本真与常识。
按照规定,地方上实际拥有了更改小学入学日期限制的权力,这是好事,然而权力往往是个双刃剑,孩子入学年龄能否与相关法律法规相契合,能否与孩子自身状况相吻合,能否与当地实际教育资源相匹配,能否克服因有可能出现的权力寻租而衍生出另一种不公平,能否避免因我们政策的不接地气或者偏颇而产生一些新的矛盾,这更考验地方的执行能力与智慧了。根据媒体报道,全国很多省份比如河南省、江西省、广东省、河北省、黑龙江省、广西省教育厅和天津市教委等,他们对此新政均表示很稳慎,正在认真地思考与研究中。
当然,不管地方如何规定入学截止时间,不管截止时间卡在哪一天,最后都有可能众口难调,顺从不了所有人的心愿,甚至还有可能惹起一些是非和争议,我以为,《通知》中所体现的良苦用心能否真正落实好,关键还是取决于家长。
很多家长总感觉孩子晚上学,似乎要吃多大亏似的,他们以为这样的政策出台,孩子就可以不受什么限制,就可以早上学了,甚至想什么年龄上都可以随便上。其实入学截止时间交由地方统筹并不意味着孩子们上学不受任何限制,都可以随意提前入学。
花有花期,孩子上学也有上学季。孩子提前上学并不意味着孩子就先人一步,也并不说明就比别人家的孩子先胜一筹。孩子晚上学一年,并不证明着就比别人家的孩子落后一年,更并不能决定你的孩子就一定败在起跑线上。
人生不是50米短跑,也不是中长跑,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短跑需要抢跑,中长跑关键在于起跑,马拉松起跑抢跑快出几秒对漫长的长跑来说不起任何作用,有经验的马拉松选手他不会在乎起跑的先后,甚至根本不会在乎最初跑的快慢,而在乎的是最后的冲刺与发力。
教育是慢的艺术,也是等待的艺术,教育应该顺着天性,顺其自然,应该允许孩子慢慢来,慢慢成长。如果我们急功近利,心急火燎,拔苗助长,对孩子实施过早、过度的教育,则只能将孩子葬送在起跑线上。
有的人少年成名,有的人大器晚成。历史上伤仲永的教训,难道不深刻吗?现实中很多家长往往只看到别人孩子的成功,而忽视了自己孩子的禀赋和实际情况,盲目攀比的行为,浮躁功利的心态,“不要输在起跑线”的心理,让不少孩子过早产生了厌学情绪,过早失去了快乐的童年,甚至让一些孩子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摧残,以至于酿成了一幕幕悲剧,着实让人痛心!
其实,无论一个人将来是否有成就,多享受一点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这比什么都重要。有一句话说得好,孩子有一个什么样的童年,他今后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与人生。
其实,如果真有起跑线,让孩子晚上一年学,他会积淀更多的力量和智慧,他今后只会跑得更好,赢得更有把握。曾看到一篇文章,说运动员年龄大一点,哪怕大几个月,从小受到教练的关注就不一样。其中用加拿大冰球队员作为例子,说大凡那些优秀队员,如果你看他们的生日,十有八九都是一、二月份出生的。虽然每个人发育不同,但大体上来说,大几个月的人,就比小几个月的人更成熟,更受教练青睐,他们成功的概率也就更大。
其实,孩子早一年或者迟一年入学,都不是孩子成功与失败的关键,适应孩子成长规律,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让孩子具有后发优势的入学时间才是最好的。
不管地方如何规定入学截止时间,对于家长来说,最重要的是坚守一份从容和淡定,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性,否则提前剖腹产,改户口等让孩子早入学的怪招奇招仍然会卷土重来,死灰复燃。
为孩子假期松绑
暑假又开始了,不少孩子的假期不是被老师们布置的名目繁多的作业所填满,就是被家长安排的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所占用,暑假本来是属于孩子们的,正常的假期生活应该是让孩子们尽兴玩耍,放松身心,休整调节,蓄积力量,然后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然而现在的寒暑假却成了很多孩子的“第三学期”“第四学期”,让孩子们叫苦不迭。
教育的目的不应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授和掌握,教育的取向也不是培养一批会做题的“机器”,会储藏知识的“邮筒”,教育的价值更不在于对孩子们身心的捆绑和对时空的完全占有。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独立意识、人格品质、乐观心态、豁达性格、创新精神、对生活的认知与热爱等,对于孩子将来走上社会、面对人生,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假期绝不是学习在校外的无限延伸,孩子们在假期的任务更不只是应对功课,应付没完没了的作业。
要知道,孩子们有一个什么样的童年,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玩耍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充满玩耍的童年才是一个完整而快乐的童年,也才是一个值得回味的童年。孩子们在假期中呼朋叫友,一起捉迷藏,玩游戏,打水仗,尽情玩耍,这些看似无用,然而孩子们却可以在玩耍中,舒展身肢,丰富想象,体验创造,学会担当,懂得义气,收获勇敢,这是孩子在课本和扎堆的作业中所学习不到的。虽然我们的童年已远去三、四十年了,现在想来,当时学到的课本知识,差不多都忘了,而那时与同伴们玩耍的一幕幕场景,包括下五子棋、扇烟牌、滚铁环、捉小鸡等,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要明白,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假期中,孩子和父母以及家人、亲人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在交流中,在相互的关切中,感受浓浓的亲情,享受家庭的温暖,体味爱的温馨与芬芳,这样的一个过程与氛围,孩子能够从中学会谦让与分享,懂得互助与友谊,能够涵养一颗仁爱之心、感恩之心和孝敬之心,寻觅到成长的快乐与收获生命的吱吱拔节。
要懂得,阅读,是为童年打底色,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的伙伴和终身受益的财富。让孩子多读书,多读适合他当下阅读的书,看起来与考试、与分数没有关系,但这恰恰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础,也奠定了孩子未来人生的高度,甚至决定了孩子未来人生的走向。一个人今后发挥余地有多大,与他在童年养成的读书习惯关系很大。
对于孩子的暑假,最不应该错过的是阅读。让孩子广泛阅读,与经典邂逅,在阅读中遇到最美好的自己,在阅读中打开与外界联系的一扇窗口,在阅读中与古今中外、志士仁人对话交流,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和今后直立行走于社会,那是多么重要而温馨的时刻啊!遗憾的是不少老师和父母却在孩子这个阅读的黄金时期,让作业、训练、培训辅导代替了,有的即使让孩子阅读,读的都是试题集、考试秘籍,或者是与提高分数有关的那些书。
要清楚,大自然,是天然的教科书,是活的教材,是多彩的世界。我们的生命由自然承载,孩子的灵性更需要自然的滋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大自然不仅在智育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在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方面也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让孩子在假期投身大自然,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大自然,与大自然对话,与大自然“重归于好”,既能放飞他们的心灵,愉悦他们的身体,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又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特殊情怀,更重要的是,会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不断探索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在他们的心里埋下科学的种子。
还要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大课堂,也是一个大熔炉,更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假期中让孩子走进社会、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工厂,有条件的还可以走进军营、走进科研院所、走进博物馆,去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活动,和社会打交道,同社会各方面人士接触,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亲临现场中,体验生活、认识社会、丰富阅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感受人文,为他们走向未来、走向社会作对接和准备。
正如一根长期紧绷的橡皮筋,慢慢地就会失去弹性一样,让孩子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或者对一个孩子潜力的过度挖掘,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透支”,孩子终将因失去“弹性”而缺少“后发力”。
孩子的暑假被无情地剥夺和侵占,其原因,主要还是整个社会的集体焦虑在作祟,还有应试教育在作怪,孩子眼下一时的分数和成绩仍然是老师和家长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孩子的假期作业不是根据孩子的个性特长、爱好兴趣、现实生活、未来发展而设计,而是一味为了分数和成绩而安排布置。
把假期还给孩子,让孩子轻轻松松过暑假,为孩子的心灵和身体真正放假,就应该让孩子暂时离开学习的场所,暂时远离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尊重他们的学习意愿,尊重他们的兴趣特长,给他们个性发展留下更多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的个性得到自由的释放,或许孩子们在今后对学习的兴趣更浓,或许孩子们还能够收获到在课本、在作业、在各种补习班中收获不到的,对自己今后一生更有用的一些东西。
当我们的老师准备给孩子们塞满作业时,当我们的家长也许正想尽一切办法准备给孩子们报上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时,我们能否多一点良知与责任,多一点眼光与智慧,把假期还给孩子,让我们的孩子的心灵和身体能够轻轻松松过个暑假?
孩子们的负担究竟怎么减
有朋友讲,在国庆长假,朋友相聚,举杯邀盏,把酒言欢,在兴头上还斗地主、搓麻将,乃至通宵达旦,到最后还意犹未尽,没有一点倦怠,倍感其乐无尽,兴致盎然。
自己这些天,为教育而行走,四处奔波,马不停蹄,不管路途遥远,也不顾天气寒冷,看学校、做讲座、互交流、共碰撞,再晚再累,都要读读随身携带的书,记录整理当天的收获点滴,哪怕身体有点小不适,小感冒,也丝毫没有在乎。
常有朋友惊叹,这多累多苦呀!但我却没有苦累之感,只觉得挺快乐幸福,我以为我在做我喜欢做的事情,在做我自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一个人一旦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他一定会乐此不疲,乐而忘我,一定不会觉得是一件苦差事,更不会觉得是一种累赘和负担。
于是我想到了中小学生们的课业负担的话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也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疑难杂症,甚至是不治之症。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减负”,三十多年来,从教育部的文件要求到写入党和政府的工作报告,从全国的“减负十条”,到地方的“八个严格”“六个不准”“四个禁止”,从从严控制作业量、考试频率、在校时间,到高考难度的降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却有增无减,甚至越减越重,乃至越来越步入了“减负减负,越减越‘负’”的怪圈,孩子们疲惫不堪,苦不堪言。
于是我想到了2012年我去加拿大考察教育,加拿大的孩子不是没有学习负担,其实孩子们学习负担也是挺重的。学校周一到周五上课,每天七节课,每节课50分钟,这样算下来每周有35课时,他们的周课时并不比我们少,学生们每天也有家庭作业,而且家长要签字,考试也不少,除了期中、期末要考试,平时也有学段考试,孩子阅读量很大,学校要给孩子阅读积分。
加拿大的孩子不仅仅有课本学习、文化考试方面的负担,还有研究性学习、业余爱好、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等通常与文化成绩没有直接关联的负担。孩子们在节假日都难得休息,因为他们除了正常的文化学习之外,要用很多时间打篮球、打排球、踢足球,还要到社区搞一些环境保护、贫弱救助等社会实践活动,有的还要牵头搞一些学术交流和公益慈善,很多孩子到了深夜一点钟还在做实验、翻阅文献书籍查找资料、写实践报告。他们的社会实践可不是走过场、做样子,孩子必须深入社区,深入社会,真正为社区做事,脚踏实地地为社会做事,在升学的时候才能通过。
这所有的负担加在一起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以为,恐怕远比我国孩子的负担要重得多。然而那里的孩子们却不认为这是负担,许多孩子还要在这些负担之外,自己给自己加压、加担子。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没有愁眉苦脸,没有厌倦情绪,而是充满着自信与快乐,弥漫着阳光与幸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学习不是单一的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不是单方面的分数的获取和追逐;因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是个性化的,是可以选择的;因为他们认为学的是自己喜欢的,做的也常常是自己想做的,他们觉得这一切努力和辛苦,都是有价值的,也是值得的;因为他们的教育激发了孩子的内生力,让孩子们觉得学习永远都是自己的事情,由“让我学”真正变成了“我要学”。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那样讨厌学习,为什么把学习始终作为一种不堪重负的负担,为什么一到高考季、中考季,烧书、撕书便成了校园一道道最为壮观的风景,为什么孩子一旦逃离校园便似乎有了摆脱牢狱之感?
我以为,是因为“应试”已成为教育的唯一追求,“应试性”已成为教育的唯一属性;是因为知识的单一掌握、被动接受、强行灌输、反复考练、死记硬背,已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全部载体和手段;是因为巨大的课时量和作业量,填鸭式的教学,警察式的管理,已成为剥守孩子们生命尊严、权利的一些貌似正确和崇高的理由。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不进步,天上不可能掉馅饼,也从来就不存在没有压力、没有负担的学习。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人生总要经受“几回搏”,压力和负担不一定对孩子的成长有害。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有一定的课业负担那是正常的。我们的减负不是让孩子不承受一点学习负担,也不是采取“一刀切”砍去孩子正常的课业负担,而是应该“积极而有效地减负”。
“积极而有效地减负”首先应该激发孩子的内生力。每个孩子都是一座有待开采的金矿,很多孩子成长的秘密也尚未发现。最好的教育是什么?就是开启,就是唤醒,就是点燃,就是激活,就是开启孩子这台尚处于关闭状态的“发动机”,就是唤醒孩子生命沉睡的潜能,就是点燃孩子们生命成长的欲望,就是激活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不再成为孩子们的奴隶,让孩子进入主动学习、能动学习、自动学习、生动学习的状态。
“积极而有效地减负”其次要让学习变得丰富而有意义。孩子负担重不重,关键要看孩子学得是否轻松快乐。孩子一旦进入了一种快乐学习状态,即使再重的学习压力和任务,他都不会认为是负担。如果把减负仅仅局限于不准补课,不留作业,完全可能会出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学校减负、家庭增负的情况,特别是因为学校的减负,让众多校外培训机构的乘虚而入,这不但导致学生家庭承受更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更会使得社会阶层提早固化。
其实,只要我们努力让孩子觉得学习是很轻松愉悦的事,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了。
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课堂流动的不应该只是冰冷的空气,传授的仅是生硬的知识,而应该让课堂师生对话,心灵互动,充满人文关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着浓厚的生命成长气息;我们的课程不应该再是过于集中的大统一,而应该是建立课程超市,提供课程自助餐,通过弹性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班级课程、选修课程、微课程等的研发,让孩子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我们的作业不应该再是重复单调,也不应该再是大量同质化的训练,而应该是量身定制,对症施治,有针对性地设计;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再是知识的单一掌握,分数的疯狂攫取,升学率的忘命比拼,而应该是研究孩子的心理特点、研究他们学习的规律,探寻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计学习活动,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学习系统。比如,让孩子在学校参加各种社团,大社会,小社团,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爱上学校、爱上学习,让孩子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走进厂矿、走进社会,去参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各种公益行走,让孩子动手、动脑,搞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等。一旦学习变得丰富而有意义,负担的概念自然也就淡化了。
“积极而有效地减负”就是要彻底地变革教育的评价方式。这些年,人们把学生们的课业负担归结为课程挑战度大,考试试题难度大,于是通过降低相应的挑战度和难度来减负,这实际上可能出现“借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的状况。
因为随着课程挑战度和考试试题难度的下降,随着高考的区分度的缩小,学生高分获得的路径只能更加依赖于学生的细心、学生的熟练、学生的记忆力和勤奋程度,为此为了赢得高考,只能把大量时间耗费在“刷题”上,耗费在翻来覆去做各种相同类型的模拟性试题上,耗费在更多的“死记硬背”和死整蛮缠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能根本性地变革教育评价方式,不能真正破解改变“高考独木桥”,即使中小学课程学习内容再精简,考题再简单,授课课时再减少,一方面学生的负担很难得到实质性的减轻,相反还会带来学生负担的无限加重。另一方面又十分不利于杰出人才、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有天分、有特长、创造性较强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及品质将在日复一日的重复考练中消磨殆尽。特别是现在的初三、高三都是用整整一学年在重复练题、重复模拟考试,这样的学业负担只会造就出一台台精准答题的考试机器,这样的过度训练和过度复习,只会生产出一个个只会考试的“学霸”。
有一天,能够让减负从单纯物理时间和物理量上的减少,升级为单位时间、单位量上所获价值的提升、所获效益的增加,这才是减负的根本所在,一直困扰中国教育的减负问题也就可能迎刃而解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据报道,跟着父母在上海生活的2岁半男童东东成片掉头发,回武汉探亲时,家人带他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斑秃。经医生追问,导致孩子掉头发的祸首,竟是因为报考知名幼儿园的压力太大、报的培优班太多(有5个)所致。
看到这则报道,在吃惊中顿时生出一丝悲凉!两岁半的孩子,还处于幼儿期,正是天真可爱,顽皮乖巧,活泼好动,咿呀学语的年龄,也正是用懵懂的双眼打量着这个美好世界,充满着无限的想象和好奇心,时不时还躲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年龄,然而却因参加5个培优班,过重的学习负担和超大的学习压力,造成晚上睡觉经常满头大汗、半夜频频惊醒,并开始成片掉头发,这的确让人不可思议。
社会的功利,家长的焦虑,一些学校的短视,让应试教育在很多地方的小学已经根深蒂固,在一些区域的初、高中更是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这一点,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小学生、初中生在假期,高中生除外,事实上他们已没有假期,他们不停地奔波于形形色色的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这也司空见惯,还有为了读名小学、名初中、名高中,包括上名大学,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学生拼个你死我活,老师死整蛮干,学校推波助澜,这更不足为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为了报考一个知名幼儿园,家长竟然为两岁半的孩子报了5个培优班。
其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用心良苦,这样逼学,这样抢跑,让孩子在他那个年龄,不堪重负,遭受折磨,遭遇摧残,大量脱发和大面积秃顶,这是小事,至于孩子过早产生厌学情绪,孩子的想象力被泯灭,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品质被戕害,这都无关紧要,还有孩子有没有一个快乐而幸福的童年,孩子今后能否有信心、有勇气、有力气跑完人生的马拉松,我觉得,这更不重要,关键的是,也必须要面对的是,孩子为了报考知名幼儿园会不会被整死在起跑线上。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前两年报道的河南15岁孩子写作业到凌晨,第二天早上死于课堂,前不久一个10岁小孩写作业至凌晨三点“过劳”猝死,还有不少孩子因不堪学习的重负和假期补课补习的折腾,而喝药、跳楼自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之花过早地凋零,则更是不胜枚举,这当中还不乏作为成年人的父母为陪孩子写作业、上补习而出现“心梗”的。
曾记得某个有忧患意识的著名教育专家在一次论坛中讲到当下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说中国的孩子“无忧无虑”的日子只剩下四岁之前了。没想到的是社会的发展竟这样的“快”,现在四岁之前的孩子也不能“高枕无忧”了,他们为了升入理想中的幼儿园,从婴儿开始就要进行应试训练了。难怪有的家长在婴儿出生时,就搞了一个高考倒计时,从刚刚出生就计算出那天距离高考还有6574天!
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曾经这样说过,“他们害了你,你的爸爸和妈妈,虽然不是故意的,但是他们的确害了你。”
在这一场“唯分数论英雄”以及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固化的比赛中,为了赢在起跑线和获得社会阶层的上升通道,中国的家长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集体焦虑旋涡中,家长或自愿或被迫地进行“偷跑”“抢跑”“逼跑”,而且这样的底线在不断地被突破。
改变这种现状,我以为除了国家层面一方面变革教育评价方式,在现行试点的基础上,稳妥而有序地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在2020年全面实施新的高考制度,另一方面变革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体制,破除“唯学历、唯职称、唯身份”的思想,形成新时代、新常态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独具特色人才制度优势外,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合力,改变当下家长的教育观。
改变教育,必先改变家长。成长孩子,必先成长家长。家长重视孩子教育是好事,但是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育的发展也是循序渐进的,早教不是越早越好,罔顾基本规律的揠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培优补课并不是越多越好,无端占用孩子身心发展的时间,最终只能接受孩子丧失作为一个孩子的权利。
孩子不是父母的面子,也不是父母的成绩单,更不是父母光耀门庭的点缀和工具。没有什么比父母的爱更重要,没有什么比父母对孩子的陪伴更重要,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成长更重要,也没有什么能够比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直接影响更重要。
其实,无论是父母对孩子的直接影响,还是父母的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影响,其起跑线不在于补习,不在于“抢跑”“逼抱”,也不在于上名幼儿园,而在于父母,在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和陪伴,在于父母对教育的认知和理性,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也是最好的起跑线。
“吃苦课”是青少年成长必修课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二年级的1200多名学生上了一堂“吃苦课”,他们在寒风中徒步七小时,在仓库里打地铺睡觉,洗澡只能用冷水。这群孩子连续体验了5天这样的艰苦生活。该校这个特色实践活动始于1990年,到今年已坚持了28年了。
现在的孩子在温室里长大,父母溺爱着,爷爷奶奶娇宠着,姥姥姥爷惯养着,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俨然一个个小皇帝,一群群小公主,抗挫能力弱,不能承受艰难困苦,还有很多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更是存在问题。
对于学校教育,大多都是把学生囚禁在校园里面,为了分数,为了应试,为了功利,让学生在反复考练与折腾中消磨时光,消耗意志,甚至为了安全,为了少些麻烦,一些学校体育课不上了,正常的春游、秋游等教学活动以及校外实践活动取消了,还有的学校甚至课间休息除了上厕所的孩子外,其余都限定在座位原地不准动。
学校的温床培养出来的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食人间烟火”,只会答题的机器,很大一部分学生能够争第一,能够考高分,能够获取大学的敲门砖,却缺少与周围人的交流,不懂人情世故,不能适应生活,不能融入时代的潮流,不能直立行走于社会,不能面对未来的漫长人生。很多学生一毕业,就失业,一旦走出校门,就四处碰壁,一旦步入社会,人生的小船,就被几个小浪掀翻。
今天的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总想着把最舒适的环境,最好的条件,最充裕的物质提供给孩子,这看似是一种爱,但实际上是以爱的名义在害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条件越优越,环境越舒适,提供的物质越充裕,他们越经不起风雨,越容易脆弱,越缺乏感恩,越不懂得珍惜和热爱生活,越失去一种斗志和创造力,当然,也就越见不到世面,越看不见彩虹。
然而人生并不是一马平川,也不是事事称心,一帆风顺,行进的途中总会事与愿违,总会遭遇泥泞坎坷,总会邂逅一些坑坑洼洼,总会时时摆动在幸运与不幸、顺境与逆境、磨难与曲折、失败与挫折之间。
我们给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让他亲自去承受一些摔打,去经受一些历练,去面对一些困苦,去感受一下生活的艰辛和成人世界的“不容易”,在这样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一些技能,明白一些生存之道,让他们得到一种真实的成长,这才是对孩子最深邃的馈赠。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不是我们的追求,但“不吃苦,不成人”,这是必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也是被实践印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庭院中养不出千里马,路太直看不到绝妙风景,砖瓦不煅烧不能承重,凤凰不涅槃难以重生,人生不经历磨难逆境、失败和挫折,更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人的经历是财富,是资源,纵观历史,从古至今,凡成大事者,无一不是从吃苦中走来。一个人没有吃过苦头,没有必要的历练,很难挑重担,人生确实也很难有大的作为。
基于这些,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能给学生们上出一堂堂生动而有意义的“吃苦课”,让学生们在“吃苦课”中体验艰苦,体验人生,体验社会,让学生在“吃苦课”中培养素质,涵养情操,锤炼品性,磨炼毅力,极具教育和时代意义。
更难得的是,学校坚持28年,这不是跟风,也不是一时兴起,这应该是学校站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全人的高度,站在为学生、为学生家庭负责任的角度,在践行着教育的本分与本真,在坚守着教育人应有的良知和使命,而没有去对当下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一味地简单迎合,更没有成为其帮凶,这实属不易,也的确需要一种大智慧和大勇气。值得点赞!
20多年前,孙云晓的《夏令营中的较量》,通过披露很多真实细节展现了中日学生的差异,当时立即触到了社会的痛点,产生了巨大反响。
我们经常所看到的国外教育,孩子在街头送报,在餐馆里面洗碗端菜,在严寒酷暑中送牛奶,在繁忙的咖啡馆,茶吧里作苦力,在恶劣的环境下自己适应生存,这都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勇敢,刚毅,坚韧不拔的品质。
面对当下应试教育仍然猖獗,孩子身体素质日趋下降,实践能力、人文素养更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我们的教育更应该多开设一些“吃苦课”,让“吃苦课”走进校园、走进孩子生活,苦尽甘来,孩子的未来就会多一些幸福,教育则更会增添一些温情和温馨!
唤醒孩子的生命内力
这个世界永远都不缺乏竞争,连一些人的快乐都源于竞争。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两个商人紧挨着开了类似的商店,他们唯一的快乐就是只要能够比对方强一点。一天,一个天使来到一个商人面前说,对我许愿吧,你的任何愿望都可以实现。不过你的对手会比你多一倍。这个商人脑瓜儿一转,于是对天使说,请弄瞎我的一只眼睛吧!
就因为“对手会比你多一倍”,这个商人宁肯弄瞎自己的一只眼睛,而让对手付出“两只眼睛被弄瞎”的代价,这样,他的心理就平衡了,也就心安理得,心满意足了。真是太荒唐可笑!
一个人的快乐本是自己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快乐不是发自内心,而是来自于竞争,这种扭曲的竞争带来的是扭曲的心态,而且由此所获得的快乐是非常可怕的,它会给人们心理带来一种阴冷与晦涩,给人性带来一种欺骗与狡诈,也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种凶狠与残酷。
想一想,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不管是我们的家长还是老师,在很多时候也都停留在了这种竞争式快乐的层面。
比如自己班的孩子考试下来,平均分是90分,这个成绩自己觉得很不错,正沉浸在快乐之中时,听到三班的平均分是91分,五班的平均分是92分,一下子就犯嘀咕了,怎么自己班上的孩子就逊色于其他班的孩子呢?于是冲着全班孩子大动肝火,大发雷霆,甚至逐个儿教训痛骂一通。还比如,自己的孩子考了95分,这本是值得对孩子鼓励的成绩,也是值得高兴的事,但一听邻居这家的孩子考了98分,那家的孩子考了99分,心想,自己家的孩子怎么少考了几分呢?怎么自己的孩子就不如邻居家的孩子呢?于是一下子就不快乐起来,甚至对孩子大打出手,折腾又加了。
这真难为并憋屈了我们的孩子!众所周知,孩子都容易马虎,马虎是孩子们的共性,马虎一下,也许一、两分就没有了。孩子也爱贪玩,贪玩是所有孩子的本性,有可能在那几天,孩子因为贪玩,卷面上的分数就少了几分。
其实想一想,平均分低其他班一点点,分数低邻居家孩子一、两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你就一定能据此认定哪个班就特别优秀,哪个班的孩子知识掌握得就一定扎实?你就一定因此圈定哪个是好孩子,哪个是差孩子,哪个孩子的未来人生就一定美好,哪个孩子今后就一定大有出息?哪个孩子在将来就一定一无是处,无所作为?
其实,考试只是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的一种掌握,对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投入状态的一种控制,千万不要以为考试是万能的,其实,考试,在很多时候,并不能考出一切,也不能反映一切,更不能决定一切,因为许多东西是无法从考试中知道的。比如孩子的品质、情操、毅力,孩子的个性、天赋、爱好,孩子的其他兴趣、特长、才能,孩子对书本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的认知与掌握程度等等。
不说我们平常的考试,就连作为国家大考的高考,也就只是一场考试而已,高考虽是人生重要的一步,却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也不是人生的决定之门。赢得高考,不一定赢得人生,输在高考,并不一定就输掉自己未来。
恢复高考制度后,全国出现的上千个状元,根据权威统计,到现在没有一个人能够成为领军人物,也没有一个人能够成为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的国际大师。相反当年高考的落榜者,不少却成了这个社会的精英人士乃至国家的栋梁之材。
我以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可复制的孤本,都是上帝派到这个世界上的宠儿,而且他们都有着独特个性,都有着各自的天赋和发展方向,如果我们要求所有孩子都必须承担与他们实际年龄不相符的课业负担,都必须遵从一些残酷的甚至荒唐的清规戒律,都必须通过拼时间、拼体力甚至拼生命去争第一,考满分,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事实上,一个班第一名始终只有一个,考满分,也是难逢难遇,孩子不可能人人争第一,考满分,如果真让我们的孩子每次都考第一,都考满分,那你想想,我们的孩子最终是一个什么情况呀,敢肯定不少孩子将会以童心、天性的泯灭,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丧失,人生快乐与幸福的付出作为沉重的代价。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崇尚竞争,就犹如崇尚美德一样。的确,这个社会需要竞争,这个时代也离不开竞争。可以说,没有竞争,就没有人类的进化,就没有自身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也就没有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但是如果把成人世界的无度竞争,包括成人世界的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物竞天择,完全引入到孩子的世界,引入到分数上的分厘毫的计较,引入到“眼睛一睁,开始竞争”的状态,引入到孩子还在幼儿启蒙阶段,比拼的是比别的孩子多背几首唐诗、多识几个汉字、多上几个兴趣班、多获得几个获奖证书,那就完全错了。
其实,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股力量,一个是生命外力,一个是生命内力。生命外力也就是人的肢体力量,显然是弱小的,即使是大力士,他的力量也是有限的。而人的生命内力是一个人的巨大宝藏,它是巨大无限的,而人的生命内力通常都是沉睡着的,它是需要激活和唤醒的。一个人的生命内力一旦被激活唤醒,就能够迸发出强大的势不可挡,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
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一生强大与否、成功与否、幸福与否,乃至今后作为怎样,格局如何,不是取决于他的肢体力量,也不是取决于他的知识力量,而是主要取决于他强大的生命内力。
这就像一台装有大功率发动机的汽车一样,只需把火花塞一打,汽油燃烧所爆发的热能就能让沉睡的“发动机”高速运转,汽车也就轻松自在地向前急驰,不可阻挡;这也就像种子一样,老农种庄稼,只要为种子提供适宜的土壤、气候、空气、阳光、水分、养料,沉睡的种子被“激活和唤醒”,种子就会从板结坚硬的土壤里势如破竹,破土而出,发芽开花,茁壮生长。
其实,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围绕激活和唤醒孩子体内的这个巨大宝藏来进行,如果最终没有激活和唤醒这个宝藏,仅靠外在的知识灌输,仅靠外因的作用,仅靠无休止甚至是残酷的竞争,注定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低效或无效,甚至是失败的。
当下的教育只要能激活和唤醒孩子这个生命内力,则孩子眼下成绩的高低,当下孩子多考几分还是少考几分,在起跑线慢一点还是快一点,或者考一个好学校,还是上一个差点的学校,这些其实都并不重要。
著名教育学者尹建莉曾说:“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教育就是生长。最好的教育,就是真正能够发动孩子这台沉睡的“发动机”,点燃孩子的成长欲望,激发孩子的生长愿望,教给孩子生长的方法,这样,孩子才能够真正拥有强大的内生长力量。
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就是给孩子成长提供可能,就像老农对待种子一样,在于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给以适宜的土壤、气候、阳光、水分、养料,给以个性化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做人,让他们形成好的人生观,养成一些好的习惯。
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孩子在他那样的年龄,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不是一味简单地给孩子多少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把打开知识和技能大门的钥匙交给孩子,通过培育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呵护他们的童心,启迪他们的思维,保护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在阳光自信、活泼开朗中快乐成长,让他们在天真烂漫、灵动无邪中激活和唤醒他们的生命内力。
教育的常识与智慧,就是让孩子不做学习的奴隶,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进入自主、自发、自动的状态,让孩子在合作、探究、生动、能动、主动的情形下学习。
有人会说,现在高考就是无情的竞争,高一分、两分,往往决定着上线与不上线,上名校还是上一般学校,今后有一个好工作还是屈人之下,在高考制度还没有全面改革的今天,这的确是事实,但如果孩子从起跑线上便开始你死我活的竞争,试问,他有力气跑完全程吗?他有体力作最后的冲刺吗?要知道,孩子面对未来人生,将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五十米、一百米短跑。
如果我们从小就注意发掘孩子的内在潜力,努力激活和唤醒孩子的生命内力,成全孩子未来的竞争力,为他今后的直立行走、做一个大写的人乃至终身幸福奠基,孩子今后决战高考、赢得未来人生,那还算一回事吗?他们还会输吗?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看不到教育中所深藏的力量,看不到孩子们身体里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宁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宁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宁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为了自己虚荣心和攀比心理的满足,把精力和时间花在一些眼前分数高低的竞争上,花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上,而忽视了教育的本真,忽视了孩子的长足成长与持续发力,忽视了孩子未来幸福人生的获得与拥有。
由此想到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一次演讲中谈到的,他曾经和孩子开过一个玩笑,“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白岩松给孩子而且寄出了一封“人生邮件”,邮件中特别强调“不争第一”。他说:“人生不是竞技,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光荣。当了第一的人也许是脆弱的,众人之上的滋味尝尽,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凉,于是,就将永远向前。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胜者,每一次第一总是一时的风光,却赌不来一世的顺畅。”同时也理解了白岩松怎样纵容儿子的各种兴趣,包括允许儿子半夜看球,支持儿子成为一个书迷,鼓励儿子听摇滚乐,希望儿子多跑出去玩,并告诉他,“你要是在这个假期学习,我打断你的腿”……他的这些良苦用意,不是为了一时的得失,而是从长久计议,怎样不断的激发、唤醒和点燃孩子的生命内力。
要知道,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当孩子的身心成长因各种莫名其妙的竞争所带来的烦躁焦虑而消耗与蚕食时,他们的内心将变得越来越羸弱,他们的生命内力有可能会长期沉睡,甚至会永远枯竭。
淡化孩子眼下的一些竞争,让孩子的生命内力觉醒,赋予孩子一生使不完的巨大力量,这才是我们送给他们有用于一生的最好的礼物,也是他们拥有的一生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