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5452400000006

第6章 王永庆(1)

1.出身贫寒家境困窘

1917年1月8日,在台北新店直潭里一间仅能遮风挡雨的茅屋里,随着几声啼哭,一个贫穷的茶农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婴。

虽然这家茶农除了这间仅能稍避风雨的茅屋外几乎一无所有,但是,这个新生命的诞生还是为这家的新年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男主人王长庚把儿子抱到孩子的爷爷面前,让以教书为业的王添泉给起个名字。

王添泉接过孙子,抱到手里,踱着步子思索着:“新年添丁,这是我们家的大喜事,值得庆贺,我看,就叫他永庆吧,永远庆祝。”

这就是以后成为“亿万富翁”的王永庆。

王长庚有几片贫瘠的小茶园,他辛勤耕作,苦心经营,以期把茶叶卖个好点儿的价钱,让一家老小过得好些。但茶叶收获季节很强,每年只有春秋两季才有生意,剩下半年的时间,王长庚则赋闲在家,运气好时还能找到些零工干干,可这种机会不常有。

为了节省米粮,王家平时一日三餐都是吃稀饭。在王永庆的记忆当中,小时候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够痛痛快快地吃上一顿猪肉和白米饭;等年节一过,又开始吃稀饭了。

童年的王永庆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饥饿时不得不偷摘路边的番石榴吃。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永庆几岁时就开始帮母亲做家务,喂猪种菜捡煤块,挑水做饭洗衣服,样样都能干。从6岁开始,王家挑水的“任务”就落到了王永庆的肩上。水井离王家不远,但要翻过一个小山岗。王永庆瘦小的身子挑着两只盛满水的大水桶,每天都要来回五六趟,才能把家里的大水缸满上。

1924年,王永庆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父母拿出家里仅有的几个铜钱,送他到乡村小学去念书。

条件的艰苦,环境的影响,没有因为上学而减少的家务活。

上学前,他要把家里的大水缸挑满;放学后,他时常要顺便扛一袋50斤重的猪饲料回家。学校在新店镇,离家相距整整10公里,一个7岁的孩子,扛着几十斤重的饲料,光着脚翻山越岭地走几个小时,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怎样的一种滋味!王永庆说:“回家还要带50斤的饲料,这在当时是“感觉最讨厌”的事情。

由于这些原因,王永庆读小学时,对书本毫无兴趣,所以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往往都排在后10名。他说:“我读国民学校时,对念书缺乏兴趣,现在回想起来,除了个人因素之外,缺乏环境的引导也很有关系。”

王永庆9岁时,王家则陷人最艰苦的一年。父亲王长庚病倒在床上,转眼两年,病也不见好转,一家的生计全靠他的母亲种菜、种番薯、养猪来维持。她每天忙完家事,晚上等全家人睡之后,还要缝制一家大小的衣裳。

一天,王永庆的父亲王长庚突然到一株榕树下上吊自杀,为的是不拖累全家。幸亏及早发现被抢救过来,一家哭成一团,悲哀到了极点。后来,病情虽有好转,也只能干些轻体力活。

饥寒交迫是王永庆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童年清贫、艰苦的经历,养成他吃苦耐劳、坚毅不拔的性格和勤俭创业的习惯和品质,也为他的成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曾发誓:我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临苦不惧,临难不缩!

2.走出家乡艰难崛起

1931年,好不容易念完小学的王永庆已经没有心思继续他的学业。童年的王永庆已经意识到,要想找到出路,靠种茶为业是没有希望的,托人找份苦工粗活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只有离开直潭乡下,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也许还有希望。

父亲王长庚很支持儿子的想法。在叔叔王水源的帮助下,王永庆在嘉义一家米铺做小工。从此,王永庆踏上了人生的旅途。这一年,他刚好15岁。

王永庆除了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工作之外,还时时细心观察老板经营米店的诀窍,处处留心老板做生意的本领,有时还向老板讨教点问题。老板看他挺虚心,总是认真回答他的问题。

老板那里知道,这位刚刚涉世的年轻人,已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自己开一间米店,自己来当老板!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一年工夫,王永庆对米店的经营运作已了如指掌,并已成竹在胸。

16岁时,王永庆决意创业,他用父亲借来的200元做本钱,在嘉义开了一家小米店,以此为起点,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史。

由于米店规模小、本钱少,又缺乏知名度,开始经营时困难很大。刚开张时,王永庆的米店冷冷清清,有时候甚至一天都没有一个顾客光顾。后来王永庆背起米袋子,一家家地登门推销,好不容易争取到几家客户,也只是勉强同意试用他的米。怎样才能打破局面,把顾客从其他米店挖过来?经过一番考察和思考,他决定在提高米的质量和改善服务态度上下功夫。

30年代的台湾,稻谷收打与加工的技术很落后。打下的稻谷都是铺在马路边上晒干,人来车往的,把砂粒、小石头子之类的东西都卷在稻谷之中。稻谷碾成米后,这些砂粒、小石头子等杂物掺杂里面无法清除出来。

细心的王永庆从中找到了突破口。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不辞辛劳,一点点地把夹杂在大米里的米糠、砂石之类的杂质统统捡干净,然后再卖。去掉杂质的米卖给顾客后,赢得了顾客的好评,米店的生意日益红火起来。

王永庆做生意时,还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顾客往往在揭锅做饭时,才发现米缸没有米,等到再买米回来,大人小孩已满口怨气,有些做饭馆生意的,还会因此得罪顾客。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王永庆从中找到了第二个突破口,主动为顾客送米上门。

顾客来买米,王永庆主动把米送到顾客家中,并且把米倒顾客的米缸中。后来,他还记下客户米缸容量,家里有几个大人,几个小孩,大人一顿吃几碗,小孩一顿吃几碗,一天大概吃多少米等等,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出这家米的用量以及这次送来的米大约能吃几天,等这些米吃完前两三天,他再把米送到客户家中。

在送米的过程中,王永庆了解到,嘉义城中的大多数家庭都是以打工为生,相当一部分并不富裕,许多人家不到发薪日,就已经囊中羞涩。由于王永庆是主动送米上门的,如果要马上收钱,碰上顾客手紧的,会弄得大家都尴尬。为扩大影响,争取更多的客户,王永庆采取按时送米,并不急于即时收钱,而是到发薪之日再上门收钱的办法,极大地方便了顾客。

为进一步完善服务工作,王永庆在送米时还增加了一些额外的服务,比如米送去后,先把顾客家米缸里的旧米淘出来,将米缸清洗干净,然后把新米放在下层,旧米放在上面。他还把米店的营业时间比其它米店延长4个多小时。

王永庆经营的米店由于米的质量好,服务周到,收款方式又另辟蹊径。这些创新的做法大受顾客的欢迎,招徕了大批顾主,米店生意蒸蒸日上,日渐兴隆,营业额十数倍地增加。刚开业时,一包12斗的米一天都卖不掉;一、二年之后,一天可以卖出十几包甚至更多。

王永庆对此却并没有乐观。因为卖米的利润实在太低,卖1斗米只能赚1分钱,1包米才赚1角2分钱,钱实在不好赚。

开办米店一年,王永庆已经有了些积蓄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固定客户,于是,王永庆买了些碾米的机器和设备,办起了一家碾米厂。当时,台湾是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人经营的米厂无论从技术、设备,还是其它待遇、条件上,自然要比他们统治下的中国人的米厂优越得多,远远不在同一水平上。在王家碾房的隔壁,就有一家叫福岛正夫的日本人所经营碾米厂。福岛正夫正是凭着日本占领者给与他的很多优惠条件,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在嘉义的碾米厂中排在前列。

虽然外部环境不利,经营条件差,但争强好胜的王永庆决不甘心向日本人低头,他暗下决心,要通过加倍的辛勤劳动、苦干的精神打败对手,努力超过福岛正夫!福岛正夫经营的碾米厂每天下午6点就停工休息,王永庆的厂子到晚上10点半才收工,每天比日本人整整多干4个半小时。

碾米厂的活很脏。福岛正夫每天都要花3分钱洗个热水澡。忙了一天的王永庆,虽满身粉尘,却不舍得花3分钱去洗个热水澡,只用他家屋外的水龙头冲一冲,即使冬天也不例外。有道是细水长流,积水成渊。几年下来,王永庆的米厂在嘉义26家碾米厂之中,名列第三,福岛正夫经营的碾米厂位居第四。

在日本人统治下,王永庆有如此成绩,实在不易。因为王永庆所付出的要比日本人多好几倍的辛劳。

王永庆后来说:“贫寒的家境,以及在恶劣条件下的创业经验,使我年轻时就深刻体会到,先天环境的好坏不足喜亦不足忧,成功的关键完全在于一已的努力。这个信念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深深影响并支配着我的处事态度。”

正当王永庆经营的碾米厂和米店业务蒸蒸日上,生意越做越大之时,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略战争,日本占领者突然宣布实施配给制度,王永庆的米店和碾米厂因无米可卖和无米可加工,只好关门停业。

面对着自己苦心经营10年之久的米店落得如此下场,王永庆知道,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一年后,王永庆转而在嘉义郊区的乡下租地开设砖厂。由于燃料等问题得不到解决,砖厂只惨淡经营了几个月,就被迫关门大吉。

米店、砖厂的相继落马,使王永庆受到一次次挫折,但王永庆没有泄气,没有妥协。1943年,27岁的王永庆又把目光投向木材。但是,由于王永庆缺乏经验,木材生意又大蚀其本。落得血本无归。这是王永庆经营史上最失败的一次经历,也是最暗淡的时期。王永庆自米店关门后,似乎走进了逆境之中。

1945年正月,与王永庆一起做米店生意的大弟王永成,因肺病在嘉义去世,享年只有26岁,对此,一家人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怀着几分失落、几分怅惘,王永庆回到了养育了他的故土。

王永庆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回到家乡无事可做,心中十分茫然。于是,他养起了鹅。那时候,老百姓饭都吃不饱,哪还有饲料喂家禽呢?因此,只得在野外放养,吃野草小虫。鹅养了4个月,只有2斤来重。王永庆灵机一动,买了一批瘦鹅,用包心菜的粗叶子喂养,结果,原来瘦得皮包骨头,只有2斤重的鹅,两个月后,重量高达七八斤,每只都肥美异常。

王永庆失意养鹅,赚了钱,重要的是从中悟出了道理,受到深刻的启示:第一,一个人失意时,要像瘦鹅一样,锻炼自己的忍耐力,只要饿不死,一旦机会到来,足吃足喝,就会迅速强大肥壮起来。第二,瘦鹅之所以瘦,问题不在鹅,而是养鹅者饲养方法不当所致。创业经营之道也一样,企业经营不善,问题不在员工,而在老板管理方法不当。

经过这次挫折和总结,王永庆的心智更加成熟和稳健。他决定: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于是,王永庆又继续经营木材生意。为了了解有关木材的产销情况,他的足迹踏遍了嘉义的阿里山林场、罗东的太平山林场、丰原的大雪山林场等。在这段时间里,王永庆积累了丰富的木材经营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湾脱离日本统治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备受战乱之苦的台湾百废待兴,展开了全面的建设,建筑业欣欣向荣。王永庆所经营的木材业自然水涨船高,尤其是木材价格大幅度上涨。

王永庆从事木材业,如昔日做米店老板一样,对客户坚持一个“信”字,使木材生意日趋火红,到1946年,三十而立的王永庆积蓄资本达5000万元,可以说,台湾的光复成了他事业由衰转兴的标志。

从1932年到1946年的14年中,王永庆从一无所有的米店小工成为拥有千万资产的木材老板,其间不乏酸、辛、苦、辣,但重要的是练就了王永庆深厚的经营功底,为以后塑胶事业的突飞猛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49年国民党溃败台湾岛后,台湾建筑业突飞猛进,材价格猛涨,王永庆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发展,几年之间,他从一个小商人变成了大商人。

3.铤而走险进军塑胶

王永庆成为世界级大富豪,靠的是塑胶工业。

50年初,台湾推行第一个4年计划,其中,化学工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都有美国援助的配合款的支持。

此时,王永庆作出了进军工业的决定。“工业委员会”向他推荐建立塑胶厂,生产PVC。“塑胶”在当时的台湾算是个新名词,它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有什么用途,知道的人不多。

王永庆也是第一次听到“塑胶”这个词,所以根本不懂塑胶是什么,不知道PVC是什么玩艺儿?

王永庆了解到塑胶工业是一项大有前途的工业,并且有美援和“政府”的支持,有许多的优惠措施等等,经过周密而理智的分析后,决心铤而走险,投资塑胶业。

当时一名台湾有名的化学家知道此事后,嘲笑王永庆不懂塑胶为何物,开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王永庆周围的人也都认为王永庆是昏了头,异想天开。但这些都没有减弱王永庆进军塑胶行业的信心。

1954年3月,王永庆登记设立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按计划,王永永自筹资金50万美元,美援60—70万美元。

正当筹建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之时,谁知平地起风波。1955年7月,台湾当局突然收到华盛顿国外业务署的加急电报,电文很简单,只有两行字:PVC项目美援授权书暂停;美国将重新考虑塑胶厂的经济价值。

原来,美国的一家大化工企业——孟山都,为了减少竞争对手,通过关系,让美国参议员薛明敦在国会上提出,要求取消对台湾兴建的塑胶厂提供美援款项。主要理由是:援助70万美元的巨额款项,每月才生产100吨,不合乎经济效益;台湾缺乏原料和技术人才。

针对上述情况,台湾经过多方交涉、极力争取,终于在12月获得美方同意。美国国际合作总署于1956年3月底宣布:拨款67万美元,协助台湾成立塑胶原料厂。其中62万美元用于购买机器设备以及支付工厂工程监工费,另外5万美元则支付给美国纽约一家塑胶原料制造厂波登公司,作为技术援助的报酬。

1957年3月,台湾塑胶建厂完成。6月15日,经过两个月的试产后,在高雄举行了正式开工典礼。台塑从建厂到开工(包括试产)只用了9个月时间,似乎很顺利。然而,开工典礼的爆竹声尚未结束,王永庆已感到情况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