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六
5451800000102

第102章 冒天下之大不韪

【释义】韪:对。表示公然去做天下认为是最大的错误的事,必然要惨遭失败。【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

春秋初年,河南省中部有两个小国家紧密相连,它们是郑国和息国,同为周室宗亲,皆姓姬。

息国虽然比郑国还小,但它的国君不能与郑国友好相处,经常发生口舌。

公元前712年,息国的国君由于一些小事,与郑国国君发生口角,继而又派兵攻打郑国。

有人事先就知道,息国这样下去是要灭亡的。因为它犯有五大错误:一是没有度量这次出兵是否正义,二是没有权衡自己的力量,三是没有想到与自己同姓的亲戚应该亲善和睦,四是没有分清是非曲直,五是没有审察自己的过错。息国存在这五个致命弱点,自己全然不知,毫不醒悟。

结果当然是如此,息国遭到惨重失败,国君狼狈逃回。后来,息国被强大的楚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