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美食与保健——孕产妇菜谱
5451500000012

第12章 月子药膳(3)

木瓜蒸鸡

【材料】

肉鸡1750,木瓜30克,玉蕈20克,酱油20克,白糖15克,味精10克,太白粉20克,葱段5克,料酒15克,鸡油40克,姜块5克,汤少许。

【操作】

1.将玉蕈用开水浸泡,涨发后洗净泥沙。木瓜切成块。肉鸡剔去骨,剁成块。

2.将鸡块用以上调味料搅拌均匀,再加入玉蕈、木瓜,上笼蒸40分钟左右,上菜时挑去葱、姜,盛入盘内即可食用。

【功效】

养血益气、充肌长肉、补益脏腑、散寒除湿、舒筋活络、祛风止痛,适用于产后气血虚弱风寒乘虚入侵而致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等。

桑寄生猴头蘑

【材料】

干猴头蘑150克,桑寄生20克,精盐10克,味精10克,太白粉150克,鸡汤1000克,鸡油50克,白糖10克,鸡蛋3个,葱5克,姜5克。

【操作】

1.将桑寄生入罐,加清水蒸透。

2.将猴头蘑用温水泡发后去掉老根,洗净,切成片,汆水后沥干水分。

3.将太白粉、蛋清调成稀糊,把猴头蘑搅拌均匀,汆水后置碗内,加入精盐、鸡汤及葱、姜,上笼蒸1小时,取出滤去原汤,扣入盘内,将原汁调好口味,加入桑寄生及汁,勾芡后淋入鸡油,撒上味精浇在盘中即可食用。

【功效】

养血生精、祛风除湿、补肾益气、强腰壮膝,适用于产后肾虚、腿脚乏力、腰膝酸痛等。

乌鸡汤

【材料】

乌鸡1只(约1500克),葱末10克,姜末10克,花椒5克,料油10克,精盐6克。

【操作】

1.将乌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

2.将乌鸡放入锅内,加水(约2000克),放在炉上烧煮,撇去血沫,放入调味料,烧开后改用小火煮至肉酥烂即可,吃肉喝汤。

【功效】

养血生精、增补脏腑、益气补肾、填精益髓,对于产后血虚或肾虚者选用其效果卓著。

酸枣仁粥

【材料】

酸枣仁30克,粳米100克,酒30克。

【操作】

1.将酸枣仁放锅中炒后研末,再用酒浸5~7无后滤渣取汁。

2.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煮(加水约500克),煮至粥快熟时放入酸枣仁汁,再继续煮至粥汁黏稠时即可离火食用。每日可服食1~2次。

【功效】

养心生津、通经活血、益气生血,适用于产后心血不足、经脉虚滞所致的身痛酸软,同时还有养心安神作用。

每日可服1~2次。

羊肾杜仲汤

【材料】

羊肾1对(约22克),杜仲11克,五味子10克,食盐2克。

【操作】

1.羊肾(即羊腰子)去脂膜,洗净,切成片。杜仲洗净、切成丝。

2.砂锅中加水约500克,纳入羊肾,杜仲及五味子共煮,加入盐,约30~40分钟即可。空腹食肾,饮汤。

【功效】

益肾填精、舒筋止痛、除湿散寒、增补肾气,适用于肾虚、腰膝酸痛者食用。

枸杞羊肉羹

【材料】

枸杞50克,羊肉250克,葱3克,盐2克,胡椒末0.5克,姜2克。

【操作】

将羊肉洗净,切碎,加水约800克先煮羊肉,煮至半熟,下枸杞,煮至肉烂熟,下胡椒末、葱、姜、盐即可食用。

【功效】

滋阴益肾、温暖肾气、培补肾精,适于肾虚身痛者食用。

杜仲炖腰子

【材料】

杜仲20克,猪腰子1只,食盐2克,味精0.5克。

【操作】

1.猪腰子(约100克)去筋膜,洗净,切开,去臊腺,再切成小薄片。

2.杜仲用干净纱布包好。

3.将腰子、杜仲置锅中,放入清水(约300克)煮至肉烂时放入味精、食盐,再煮片刻即可离火。喝汤吃腰子。

【功效】

养血生精、补益肾气,适用于肾虚腰痛者食用。

六、出血食谱

人参黄芪粥

【材料】

人参15克,黄芪30克,粳米60克。

【操作】

1.先将人参、黄芪入砂锅中,加水约150克,大火烧开后,改为小火慢熬4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

2.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兑入药汁,再加适量清水,煮至米烂汁粘时即可食用。

【功效】

健脾摄血、益气养血,对于产后气虚所致的出血疗效甚佳,亦可用于气虚所致的其它疾病,如产后自汗,恶露不止等。

人参粥

【材料】

人参30克,粳米30克。

【操作】

1.先将人参放入砂锅中,加水约100克,煎煮约40分钟后去渣取汁。

2.粳米洗净,放入锅中,兑入人参汁,再加适量清水,煮至米烂汁粘即可食用。

【功效】

大补元气、益气摄血、健脾养血,能有效地治疗产后气虚失血。对于产后气虚所致的昏厥、自汗等疗效极佳。

人参大枣红糖汤

【材料】

人参20克,大枣20个,红糖20克。

【操作】

先将大枣、人参放入砂锅中,加入约120克水,煮约40分钟后去渣取汁,再将红糖放入药汁中搅化即可服用。

【功效】

和胃调胃、益气健脾,兼有化淤养血,对于产后气虚或气虚兼有淤血所致的产后疾病如产后自汗、恶露不止等有极好的疗效。

山楂香附汁

【材料】

山楂340克,香附15克,红糖20克。

【操作】

1.山楂洗净。用干净纱布包好香附。

2.将山楂、香附同时放入锅中,加水约120克,煎约半小时,去香附,取汁,放入红糖搅化,即可服用。

【功效】

化淤止痛、行气活血、养血止血,此方重在行气活血而止血,故对气滞血淤所致产后出血甚为有效。

茜草猪蹄汤

【材料】

猪蹄250克,茜草30克,大枣5枚,葱10克,姜10克,精盐5克,料酒10克。

【操作】

1.猪蹄洗净,切成块。

2.将荽草、猪蹄、大枣及调味料放入锅中,加清水约750克,先用大火烧开,再改小火炖至肉烂即可。

【功效】

益气养血、调中和胃、化淤止血,对于产后气虚血弱,兼有淤血而致出血者有效,既可祛病,又可补益,相得益彰。

三七炖鸡蛋

【材料】

鸡蛋2个,三七粉3克,红糖20克。

【操作】

1.先将锅中加清水(约150克),放炉火上烧开,打入鸡蛋,再把三七粉放入。

2.煮至鸡蛋凝固时即可离火盛入碗中,再加入红糖搅化即可食用。

【功效】

化淤出血、通络止痛、养血活血,故淤血内停所致的产后出血者食用甚为适宜。

桃仁粳米粥

【材料】

桃仁30克,粳米100克,红糖30克。

【操作】

1.桃仁去皮尖,洗净。粳米淘洗干净。

2.将粳米与桃仁放入锅中,加清水(约500克),煮至米烂汁粘时即可离火,放入红糖搅化即可食用。

【功效】

养血益胃,化淤止血,对于淤血内停所致的产后出血较为有效。

当归肉桂粥

【材料】

当归20克,肉桂10克,红糖30克,粳米100克。

【操作】

1.将当归、肉桂加水约150克,煮约30分钟,取汁去渣。

2.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药汁,再加适量水,煮至米烂汁稠时放入红糖搅化即可食用。

【功效】

温经散寒、益气养血、化淤止血,适用于淤血内阻,产后寒凝所致的产后出血者食用。

七、腹痛食谱

姜楂茶

【材料】

焦山楂12克,生姜3片,红糖30克。

【操作】

将山楂、生姜及红糖放入茶杯中,倒入滚开水,盖上茶杯,浸泡约30分钟后开始饮汁。

【功效】

温经散寒、养血活血、化淤止痛,适用于寒凝血淤而致的产后腹痛,还可治疗产后血淤所致的恶露不下或恶露不净等。

八宝鸡

【材料】

肥母鸡1只(约1500克),猪肉50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当归15克,熟地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食盐15克,葱10克,姜10克,味精3克。

【操作】

1.猪肉洗净、切成小块。鸡宰后去毛,剖腹去内脏,洗净,切成小块。

2.八味中药用干净纱布包裹。

3.将鸡、猪肉放入锅中,加水约4000克,并把药包放入锅中,置炉火上煎煮,先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加入姜、葱、食盐,改用小火炖至鸡肉及猪肉烂熟,去药包,加入味精,分次食鸡肉,喝汤。

【功效】

益气养血、补养五脏、生精濡脉,对于产后气血虚弱,筋脉失养所致的腹痛疗效显著。

桂皮红糖汤

【材料】

桂皮6克,红糖12克。

【操作】

锅中加水50~80克烧开,放入桂皮及红糖,煮约20分钟,取汁饮服。

【功效】

温经散寒、养血活血、化淤止痛,适用于产后寒凝血淤,经脉不畅所致的产后腹痛者。

桂皮鲫鱼

【材料】

鲫鱼1000克,桂皮5克,京葱250克,酱油10克,糖7.5克,味精10克,料酒10克,精盐10克,香油30克,太白粉10克,汤750克,葱末5克,姜末5克,蒜末5克。

【操作】

1.大葱择洗干净,中间破开切成条状。

2.将鲫鱼刮鳞,去鳃及内脏,洗净。

3.锅上火,倒入油,将鲫鱼两面煎至金黄色后放入桂皮及少许蒜、葱、姜,稍爆香后加入汤及糖、味精、酱油、料酒,放置小火上烧烤20分钟左右,待汁浓鱼熟后将鱼盛入盘中。

4.另取锅倒入油,放入剩下的葱末爆至金黄色时再倒入原汁,待开后用太白粉勾芡,淋上香油,浇在鱼身上即可。

【功效】

温经散寒、益气养血、通络止痛、催乳下奶,适用于产后寒邪内凝、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腹痛,亦有促进乳汁分泌的功能。

田七炖鸡

【材料】

母鸡肉300克,田七15克,姜3克,葱3克,料酒5克,食盐2克,味精1克。

【操作】

1.母鸡肉洗净,切块。田七烘干,研成粉末(或直接用粉末)。

2.将鸡肉放入锅内,加清水(约1000克),置旺火上烧开后,撇去浮沫,加葱、姜、料酒,移至小火上炖至鸡肉熟烂,再加精盐、田七粉及味精,稍煮片刻即可离火食用。

【功效】

生精补脏、益气养血、化淤止痛,对于经脉阻滞、淤血内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的产后腹痛疗效较佳。由于鸡肉可养血益气、生精补脏,故对于产后兼有气血虚弱者亦为适宜。此外还可治疗产后恶露不止,恶露不下等。

软烧三七鸭

【材料】

鸭子255克,三七10克,冬菜150克,猪肉11克,酱油50克,味精10克,白糖20克,蜂蜜25克,料酒30克,花生油150克,葱5克,姜5克,蒜5克。

【操作】

1.将葱、姜、蒜、冬菜切成末。三七洗净入罐,加清水,上笼蒸透,再切末。猪肉切成丝。

2.蜂蜜用水调稀。将锅上火,倒入油,下猪肉丝,炒熟后加入葱、姜、蒜末,炒香后再加入配料及调味料,即为冬菜馅。

3.将鸭子在腋下开口,取出内脏,择毛洗净,上锅用开水烫皮后浇上蜂蜜水,挂通风处吹干。

4.将冬菜馅置于鸭腹内,挂暗炉内烤35分钟,呈现枣红色时取出,制成块,将冬菜馅、鸭块分开排于盘中即可食用。

【功效】

益气益血、滋阴活血、生精补脏、下乳催奶、化淤止痛,对于产后淤血内停所致的产后腹痛较为适宜,亦可治疗恶露不止、恶露不下等。

三七鹿筋汤

【材料】

鹿筋750克,三七5克,味精10克,料酒0.5克,清汤1500克,精盐7.5克,葱5克,姜5克。

【操作】

1.将三七置罐内加清水蒸,蒸软后切成片。

2.鹿筋用沸水煮软,切成长短一致的条状,再用水加葱、姜、料酒煮之。

3.取一个汤罐,放入烧开的清汤及三七片、鹿筋,调好口味,用油纸将汤罐封严,蒸1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

补益肝肾、化淤止痛、生精壮筋,对于产后淤血内停所致腹痛较为适宜,如患者兼有腰膝酸软服用则更佳。亦用于治疗产后恶露不下或恶露不止等淤血内停。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

羊肉500克,当归15克,生姜15克,精盐6克,料酒15克,味精5克。

【操作】

1.生姜、当归洗净,切成长片。

2.羊肉剔去盘膜,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后捞出凉凉,然后切成5厘米长、2厘米宽的肉条备用。

3.取净锅(最好为砂锅)加入清水适量,然后将羊肉条放火锅内,再加当归和生姜,在旺火上烧沸后,撇去浮沫,加入调味料,改用小火炖约30分钟至羊肉熟烂即可食用。

【功效】

温中暖肾、补气养血,适用于治疗产后阳虚失温、气血虚弱所致的腹痛,亦可用于治疗血虚乳少、虚冷腰痛、恶露不止等。

山药羊肉汤

【材料】

羊肉500克,山药150克,精盐5克,料酒20克,葱15克,姜10克,味精5克,胡椒粉0.5克。

【操作】

1.姜、葱洗净后拍软待用。剔去羊肉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

2.山药切成0.2厘米厚的长斜片,与羊肉一起置于锅中,注入适量清水,加入姜、葱、胡椒及料酒,先用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移小火上炖至烂熟,捞出羊肉凉凉。

3.将羊肉切成片,装入碗中,再将原汤除去姜、葱,略加调味品,连山药一起倒入羊肉碗内即可食用。

【功效】

养血虚气、健脾开胃、暖肾温中,适宜产后血虚,经脉失养所致小腹疼痛者服用。亦可用于治疗恶露不尽、血虚乳少、腰膝酸软、虚冷腰痛等。

荠菜汤

【材料】

鲜荠菜60~90克,红糖60~90克。

【操作】

将鲜荠菜洗净切碎,切入锅内,加红糖用微火炒香,加水煎10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功效】

养血活血、和血利水、清肝调脾,适于治疗产后淤血内阻所致的腹痛。又因其有利水之功,可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淋漓涩痛等。

山楂粥

【材料】

山楂20,粳米60克。

【操作】

1.将山楂洗净先煎,去渣,取汁约200克。

2.将粳米淘洗干净。

3.上粳米放入锅中,加入山楂汁,置炉火上煮,煮至米烂汁黏时即可,亦可加入白糖食用。

【功效】

化淤止痛、养血益气,对于产后血淤所致腹痛,以及恶露不尽、恶露不下等均有治疗功效。

温热服食,每日1~2次。

生姜红糖茶

【材料】

生姜3片,红糖30克。

【操作】

将生姜和红糖放入锅中煮约10分钟,去姜饮汤。

【功效】

温经散寒、化淤止痛、养血活血,适于治疗产后寒凝血淤所致的腹痛,对于外感风寒,产后发烧者亦可连用。

黄芪南枣炖鹿肉

【材料】

鹿肉500克,黄芪6克,南枣6粒,大麦片2片,绍酒2茶匙,滚水4杯或适量。

【操作】

1.鹿肉飞水洗净,南枣去核、洗净,黄芪洗净。

2.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加水,隔水猛火炖20分钟,再改慢火炖3小时即可。

【功效】

鹿肉可补五脏、调气血;黄芪补益气血;南枣滋阴润燥。此汤对肢冷畏寒、身体虚寒、易风湿寒痹、生冻疮、产后小腹冷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与补益效果。

八、出汗食谱

小麦粥

【材料】

小麦30克,糯米10克。

【操作】

1.糯米淘洗干净。

2.将小麦淘洗、晒干,炒香后研为细粉。

3.将糯米放入锅中,加入400克左右的水,置火上煮,待米烂后下小麦粉,至粥汁黏稠时即可。温热服之,每日2~3次。

【功效】

收敛汗液、益气健脾,凡气虚自汗产妇均可食用。

糯米小麦麸散

【材料】

糯米50克,小麦麸40克。

【操作】

1.将糯米、小麦麸同时放入锅中炒焦,研末。

2.将上述材料放入锅中,加入500克水,置火上煮,至粥汁黏稠时即可。

【功效】

摄津敛汗、健脾益气,对于气虚自汗者可用。

每次服10克,一天服3次。

枣梅桑麦煎

【材料】

红枣20克,乌梅肉10克,桑叶12克,小麦12克。

【操作】

将上述各种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350克,上炉大火煎开后改中火,煮约半小时即可取汁饮用。

【功效】

健脾益肺、生津养目、和胃敛营、摄津敛汗、产后盗汗者食用较为适宜。

龙眼莲芡汤

【材料】

龙眼肉20克,芡实(去壳)15克,莲心15克,白糖20克。

【操作】

砂锅中放入清水150克,煮开后下莲心、龙眼肉及芡实,再煮约20~30分钟后,放入白糖即可食肉喝汤。

【功效】

养心安神、健脾生血、敛精止汗,对于产后盗汗、贫血、失眠、心悸、多梦等均有一定治疗作用,为产后补益佳品。

每天1~2次。

砂锅人参鸡

【材料】

嫩母鸡1只(约1250克),人参5克,奶汤1500克,猪油75克,精盐5克,料酒5克,味精5克,葱段20克,姜块10克。

【操作】

1.母鸡宰后,去净毛,剁去爪,放入开水锅中汆透,捞出控去水分。

2.将人参用清水洗净,切成精制薄片。

3.锅内放入猪油,烧热,放入葱、姜(拍松),煸出香味,烹入料酒,加入精盐、奶汤、味精,待汤开几次,拣出葱、姜,倒入砂锅内,再把母鸡及人参放入锅内,小火炖至肉烂(用筷子能扎洞),撇去浮油即可食用。

【功效】

益气养血、增乳催奶、补养脏腑,产后气虚自汗者食用可益气而摄津,达到止汗目的。

黄芪猴头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