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一样的奋斗
5448500000046

第46章 要做富人,先学学富人的思维方式 (4)

当然,假如双方能遵守维持高价的强制协定,就可以互蒙其利。但这种协定很难维持,因为它就像是囚徒困境中的警察和犯人一样,博弈双方想要假装遵守协定,然后等对方打出高价的时候再打出低价,以拿下所有的市场。

因此,穷人只要以对方为敌手,不管对方的决策怎样,自己总是采取低价策略会远离恶性竞争获取更大利益。而一旦陷入恶性竞争,最终便会落得一个双输的下场,这是不可取的。

结成攻守同盟,在竞争中胜出

博弈论中,还存在着一种多人博弈的情况,譬如:

宋朝时期有三个剑客,他们之间的仇恨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这一天,他们三人在华山之巅不期而遇,每个人的手中都握住一柄利剑,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每个人都知道,一场生死决斗马上就要展开。三个剑客对彼此间的实力都了如指掌,剑客甲剑法精准,十刺八中;剑客乙剑法平平,十刺六中;剑客丙剑法拙劣,十刺四中。

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三人同时拔剑,谁活下来的机会大一些?

假如你认为是剑客甲,结果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最可能活下来的是丙——剑法最劣的那个家伙。

假如这三个人彼此痛恨,都不可能达成协议,那么作为剑客甲,他一定要对剑客乙拔剑。这是他的最佳策略,因为此人威胁最大。这样他的第一剑不可能瞄准丙。同样,剑客乙也会把甲作为第一目标,很明显,一旦把甲干掉,下一轮(如果还有下一轮的话)和丙对决,他的胜算较大。相反,如果他先刺丙,即使活到了下一轮,与甲对决也是凶多吉少。而丙呢?自然也要对甲攻击,因为不管怎么说,剑客乙到底比甲差一些(尽管还是比自己强)。如果一定要和某个人对决下一场的话,选择剑客乙,自己获胜的机会要比对决甲多少大一点。于是第一阵乱剑过后,甲还能活下来的机会少得可怜(将近10%),乙是20%,丙是100%。

通过概率分析,你会发现丙很可能在这一轮就成为胜利者,即使某个对手幸运地活下来,在下一轮的对决中,也并非十拿九稳,毕竟丙还有微弱的机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多人博弈中常常由于复杂关系的存在,而导致出人意料的结局。一位参与者最后能否胜出,不仅仅取决于自己的实力,更取决于实力对比关系以及各方的策略。因此,聪明的富人在面临这种多人博弈的情况时,不是向穷人一样考虑打败哪个对手,而是思考如何先保全自己,这时他们就会从另几个竞争对手之中选择一个,建立攻守同盟,以做多人博弈中的胜者。

现代商业竞争中,这种多人博弈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而穷人和富人的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穷人不明白,在这种多人博弈中一位参与者最后能否胜出,不仅仅取决于自己的实力,更取于实力对比关系以及各方的策略,因此往往在这种多人博弈中败北。

而很多富人都是这方面的博弈高手,都像剑客丙一样,善于与竞争对手合作,从而在多人博弈中取胜。

例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一般消费者看来,他们是饮料市场上两个水火不相容的对手,两家的市场竞争也可谓你死我活,似乎每家都希望对方忽然发生重大变故,而把市场份额拱手相让。但是多年来,这种局面让每一家都赚了个盆满钵满,而且从来没有因为竞争而使第三者异军突起。

其实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两位饮料市场的龙头老大,实际上在进行着一种类似于剑客丙和乙之间的攻守同盟,从而形成了一种有合作的竞争关系。他们真正的目标是消费者,以及那些虎视眈眈的后起之秀。只要有企业想进入碳酸饮料市场,他们就必定展开一场心照不宣的攻势,让挑战者知难而退,或者一败涂地。

麦当劳和肯德基在市场上的布局,与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攻守同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麦当劳店开在哪里,肯德基店很快就会出现在附近,形成一种十分默契的“遥相呼应”,很少有第三者在他们中间出现。两大巨头表面上的竞争关系,往往能够为他们排斥新进入的竞争者提供更多的策略选择。

这种与竞争对手结成攻守同盟,以对抗两者现实潜在的更大的敌人的博弈方法,是穷人必须掌握的智慧策略。

运用重复博弈,用信用来赚钱

何谓重复博弈?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路边一个水果摊买水果,当你担心上当受骗而犹豫不决时,卖水果的师傅往往会对你说:“你放心,我不会骗你的,我天天在这儿卖水果,又跑不了,要是我骗了你,你可以随时到这儿来找我。”这句朴实的话中其实包含了华丽的博弈论思想:我卖与你们买是一个次数无限的活动,我今天骗了你,你们今后就不会再来我这儿买了,所以我不会骗你的,水果的质量、口味肯定没问题。而你在听了师傅上述的话后,常常也会打消疑虑,买下水果回家。

由此可见,所谓重复博弈就是指同一种结构的博弈反复进行所构成的博弈过程。

在重复博弈中,如果博弈的次数是无限的,博弈方会选择相互合作的策略,因为如果一家企业采取不合作的策略(如低价倾销),其他企业也会采取相同的策略进行报复性竞争,长期下去,这些企业都将完蛋。企业深明此理后,便会在相互默契中将价格维持在一个合适水平,尽量避免长期性、大规模的低价杀伤战。美国水表生产的四大巨头企业(班琪表业等)在长达几十年的时期内都维持了这种定价方面的良好合作关系,成为博弈论中经常被提及的案例。

进行重复博弈可以减少欺骗,增加相互的信任,因为正如上例中卖水果的师傅所说,他天天在这儿,如果你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则可以进行“一报还一报”的报复行动。报复来报复去的长期结果是,理性的人们会认识到,这样做大家谁也没有好处,于是就把相互的欺骗行为减少了,诚信就产生了。

开在社区的便利店,赢利靠的就是“重复博弈”,那些“回头客”——周围的居民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如果便利店欺骗顾客,就会失去长期的赢利机会。同样道理,买贵重物品,一定要去大的百货公司,他们一般不至于为了欺骗顾客而逃跑。

相反,地摊、车站、旅游点,这些人群流动性大的地方,不但商品和服务质量最差,而且假货横行,因为在商家和顾客之间不是“重复博弈”。一个旅客不大可能因为你的饭菜可口而再次光临,这种一次性博弈,是“一锤子买卖”,不赚白不赚。卖了谎秤给你,你也只好自认倒霉,多半不会搭车赶回来和人家较真。一些人在快调离原单位或快退休时的拙劣表现也是如此,后者常被称为“59岁现象”。

由此可见,在重复博弈中,信任是参与者谋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若与顾客间的博弈会重复发生,聪明的穷人应该懂得与顾客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让信用为其赢取更大的财富。

所以,聪明的穷人都懂得利用重复博弈,让信用为其打开局面,这不仅仅是一个品格的问题,更是一个智慧的问题。

当然,利用重复博弈是要讲求一定策略的,穷人要想通过重复博弈来为自己的致富之路打开局面,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复博弈中,想要使别人相信自己,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必须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兑现了所许诺的每一件事,诚心诚意地做事,让人无可挑剔,才能慢慢地培养出信用。

2.复博弈中信用的培养虽然倍加辛苦,而要加以破坏则是非常容易的。长期守信得来的信用,很可能只因为一次失信就被破坏,所以穷人一定要谨慎行事,千万不可走错一步。

运用酒吧博弈,成为股市赢家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WBArthur)于1994年提出了酒吧博弈这个理论,其理论模型是这样的:

假设一个小镇上总共有100人很喜欢泡酒吧,每个周末都要去酒吧活动或是待在家里。这个小镇上只有一间酒吧,能容纳60人。并不是说超过60人就禁止入内,而是因为设计接待人数为60人,只有60人时酒吧的服务最好,气氛最融洽,最能让人感到舒适。第一次,100人中的大多数去了这间酒吧,导致酒吧爆满,他们没有享受到应有的乐趣,多数人抱怨还不如不去。

于是第二次,人们根据上一次的经验认为,人多得受不了,决定还是不去了。结果呢?因为多数人决定不去,所以这次去的人很少,享受了一次高质量的服务。没去的人知道后又后悔了:这次应该去呀。

问题是,小镇上的人应该如何作出去还是不去的选择呢?

小镇上的人的选择有如下前提条件的限制:每一个参与者面临的信息只是以前去酒吧的人数。因此只能根据以前的历史数据归纳出此次行动的策略,没有其他的信息可以参考,他们之间也没有信息交流。

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困惑,也即如果多数人预测去酒吧的人数超过60,而决定不去,那么酒吧的人数反而会很少,这时候作出的预测就错了。反过来,如果多数人预测去的人数少于60,因而去了酒吧,那么去的人会很多,超过了60,此时他们的预测也错了。也就是说,一个人要作出正确的预测,必须知道其他人如何作出预测。但是在这个问题中每个人的预测所根据的信息来源是一样的,即过去的历史,而并不知道别人当下如何作出预测。

这就是著名的“酒吧博弈”。

酒吧博弈的发问在现实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股票买卖。每个股民都在猜测其他股民是在买进还是在卖出,以便作出与他们相反的策略而投资获利。可是现实生活中的股市,有几个人是炒股致富的?神话确实听过很多,但具体到自己头上,不亏就已经是万幸。有的大户、中户,100万炒成了30万,50万炒成了20万,本来身处富人行列,这下也在穷人的边缘徘徊了。而散户更加可怜,中午一个盒饭,能买三元的绝不买五元,结果一个跌停,不知要多少个盒饭才补得起。

在股市炒股获利的富人都是精通酒吧博弈的高手,他们明白只要知道其他人作出何种选择,便可作出与之相反的策略而驰骋股市。

富人明白在股票市场上,每个股民都在猜测其他股民的行为而努力与大多数股民不同。如果多数股民处于卖股票的位置,而你处于买的位置,股票价格低,你就是赢家;而当你处于少数的卖股票的位置,多数人想买股票,那么你持有的股票价格将上涨,你将获利。富人就是运用这种博弈智慧从而在股市上无往无利。

穷人往往不懂酒吧博弈,即便懂,也不知道如何将它运用到股市中去帮自己投资获利,其实,在实际生活中,穷人完全可以运用酒吧博弈的智慧,将以往的数据记录下来,汇成图线或抛弃这种原始的制作方法,采用同步市场上流行的股市图形软件,分析步段时间的买卖情况,总结出其中的规律,作出与其他股民相反的选择,从而投资获利。

实现正和博弈,懂得分享财富

对于赚钱,穷人一直认为它是一个“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但在富人们眼中,他们相信一个人可以不靠抢别人的蛋糕来加大自己的蛋糕。他们选择一种“双赢”的策略,追求财富中的“正和博弈”。

在博弈论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正和博弈、零和博弈和负和博弈。这三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用下面这则寓言来予以说明:

一天晚上,狐狸来到水井边散步,低头俯身看到井底水面上月亮的影子,它认为那是一块大奶酪,便跨进一只吊桶下到了井底,把与之相连的另一只吊桶升到了井面。下得井来,它才明白这“奶酪”是吃不得的,自己已铸成大错,处境十分不利,长期下去就只有等死了。如果没有另一个替死鬼来打这月亮的主意,以同样的方式,落得同样悲惨的下场,而把它从眼下窘迫的境地换出来,它怎能指望再活着回到地面上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