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一样的奋斗
5448500000044

第44章 要做富人,先学学富人的思维方式 (2)

当这群人都拿到啤酒之后,克罗克问:“谁能告诉我我是做什么的?”当时每个人都笑了,大多数MBA学生都认为克罗克是在开玩笑。见没人回答他的问题,于是克罗克又问:“你们认为我能做什么呢?”学生们又一次笑了,最后一个大胆的学生叫道:“克罗克,所有人都知道你是做汉堡包的。”

克罗克哈哈地笑了:“我料到你们会这么说。”他停止笑声并很快地说:“女士们、先生们,其实我不做汉堡包业务,我真正的生意是房地产。”

接着克罗克花了很长时间来解释他的话。克罗克的远期商业计划中,基本业务将是出售麦当劳的各个分店给各个合伙人,他一向很重视每个分店的地理位置,因为他知道房产和位置将是每个分店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同时,当克罗克实施他的计划时,那些买下分店的人也将付钱从麦当劳集团手中买下分店的地。

麦当劳今天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商了,它拥有的房地产甚至超过了天主教会。今天,麦当劳已经拥有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一些最值钱的街角和十字路口的黄金地段。

克罗克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的目标是建立自己的事业,而不仅仅是卖几个汉堡包赚钱。克罗克对职业和事业之间的区别很清楚,他的职业总是不变的:是个商人。他卖过牛奶搅拌器,以后又转为卖汉堡包,而他的事业则是积累能产生收入的地产。

追求财富应该成为一个事业而不是为单纯的享受。在富人的成功因素中,他们把追求财富当做一种事业,这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如果你把追求财富当做一种事业,就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它,因而也就更容易在生意场上取得成功,因为你已经获得了超越、获得了幸福。从对许多经济成功人士的采访来看,赚钱使他们感到快乐,不在于他们的金钱增加了多少,而在于他们通过赚到的钱,证明了自己行,这种满足感才真正是快乐的源泉。这种满足感使自己在赚钱的时候感觉自己是在从事一种事业,从而极大地激发了自己的创造性和幸福感。

富人在乎赚钱方法,穷人关心赚钱多少

穷人看中钱,富人则看中赚钱的方法,所以富人不但知道如何赚钱,而且总会赚比穷人多得多的钱。

穷人在没钱的时候会打工,富人在没钱的时候也会给别人打工。

然而,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即便他们在同一家公司里打工,二者的目的也是不同的。

穷人关心的是赚钱的多少,这是他在这个公司打工的唯一目的。如果公司给他的薪水能令他满意,他会把这个公司当做是自己生命的依靠。

富人也打工,但他不会把自己的一生全部托付给一家公司,可是他对公司是绝对忠诚的。只要他在这个公司里待一天,他就会对公司尽一份责任,把自己所有的才华和智慧全部用于公司的发展壮大之上。

这样的人绝对不是为了挣钱而打工的。他会把公司当成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了解这个行业如何运作,怎样才能更好地运作。他会认真了解运作这个行业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程序。富人打工时所关心的是赚钱的方法。

穷人是甘心打一辈子工的,挣一辈子省心省事的“有限”的钱,所以这样的人只在乎能拿多少钱,他所在的公司福利如何。只要这个公司能满足他的要求,无论这一行业发展前景如何,这个公司存在着什么样的危机,他都不会关心。

而富人不会老死在一个地方,只要他在这个地方学不到新的东西,这个行业没有可挖掘的潜力和前途,他就不会再做下去。只要他有了一定数目的资金,他就会离开这个公司,另起炉灶,或者去从事更有潜力、更有前途的事业。

穷人,无论做什么,眼睛盯着的始终是手里的算盘和手里的银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念金钱经,这样的人在商场里只能算得上是菜鸟级别的,在棋局中只能是臭棋篓子。只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只盘算脚下的一步,想杀对手又怕伤自己,患得患失。

富人,无论是做什么,眼睛盯的是全国甚至是全世界,考虑的是时局发展之必然。胸装天下事,一叶知春秋。这样的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在乎一车一炮的得失,抢时机,占有利地势,控制全局,要的是结果的胜利。

要致富,必须首先将注意力从赚钱的多少上挪开,转到赚钱的方法上来。

富人学习为了力量,穷人学习为了饭碗

穷人的思维习惯永远是见到佛才准备供品,也就是说,穷人学习,那是因为他们看见所学的东西能给自己带来眼前利益,所以就盲目地学,学其皮毛而不学其精髓,学其形式而不学其根本。而富人学习是为了从中获取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

很多穷人是不爱学习的,他们只能掌握生存必要的技能,或者接受祖宗遗传下来的、落后的生存哲学和生存理念。他们不知道哪些东西对自己有害还是有益,只知道继承而不知道发展。

穷人把学习当成苦差事。当然,穷人是最能吃苦的,但他们只能吃透支体力之苦,绝受不了由学习而带来的枯燥之苦。他们能吃得被别人盘剥欺诈之苦,但吃不了为夺回别人手中的皮鞭而进行的修炼之苦。

有的穷人也爱学习,但穷人学习的出发点是为赚钱,因为穷人的习惯是见到佛才准备供品,也就是说,他们真正想学的时候,那是因为他们看见所学的东西能给自己带来眼前利益,因为这一点,穷人学习往往就比较盲目,学其皮毛而不学其精髓,学其形式而不学其根本。

因为不是有准备、有目的地学,而是不切合实际地学,所以学的东西往往是用不上的。学,只能给穷人带来时间、金钱和精力的浪费,甚至是伤害。

富人爱学习,不是盲目地爱,也不是盲目地学。他到什么时候都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学这些东西干什么用。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实现自己目标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和技能,增强自身的力量。

富人学东西,都是为自己学,都是主动地学,哪怕是学的东西当时看起来可有可无。无论所学的东西如何地难以掌握,他都把这件事当成快乐,还能发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窍门。

富人无论选择学什么,都是用心来学,能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精髓,并能学以致用,而且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他能把所学的东西变成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变成自己真正的财富。

或许你听到许多穷人这样说:“我要是在××年买××股票该多好啊!我今天一定是腰缠万贯了。”通常,穷人想到的是对股票、固定资产或其他形式的财产等方面进行投资。而实际上,最有益的投资是自我投资,即对那些能够增加精神力量和效益的学习和训练进行投资,从而提高自己赚钱的能力。

富人们知道,他们5年以后多么强大,并不是取决于他们未来5年做些什么,而是取决于今年他们做了些什么,学习了什么知识。要得到利润,要想在将来得到高于“正常”人收入的额外收入,你必须不断地学习,进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力量。富人们从不吝惜于对自我的投资,即为教育的投资和为开动自己的思想机器进行投资,因为他们懂得这会在将来给自己带来可观的利润。

确实,教育是一个人对自己进行的最重要的投资。有些人常说,一个文凭或学位也许能帮助你找一份工作,但它不保证你在工作上的进步。商业最注重的是能力,而不是文凭。对某些人来说,教育意味着一个人的脑子里储藏了多少信息和知识。但死记硬背事实、数据的教育方法不会使你达到目的。我们越来越依靠书本、档案和机器来储存信息,如果我们只能做一些一台机器所能做的事情,我们就真的会陷入困境了。

因此,真正的教育、值得投资的教育是那些能开发和培养你的思维能力的教育,也就是说要通过教育获取力量。富人们并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而去学习,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开发大脑思维能力。这一点才是对将来进行的最保险的投资。

富人懂得管理时间,穷人却被时间管理

穷人总是很忙,总觉得手头上的工作杂乱无章,没有头绪,被时间牵着鼻子满世界走。而富人总是把自己的时间打理得井井有条,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所有的工作,牵着时间的鼻子走,让时间为自己赢取更多的财富。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富人能够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歌德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可让重要的事情被细枝末节所左右。

穷人在处理问题时,却总是为一些表象、肤浅的事情所湮没,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不应该做的事情”上,这也是为什么穷人总是在贫困线徘徊的原因。

格林从少年时代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没有时间概念,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更不知道如何合理地安排时间。他的这种习惯,是乡土生活养成的。大多数在乡下过惯的人都养成了这种习惯,格林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到了现代都市,这种不分轻重缓急的作风就不行了,格林的失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格林第一次来到芝加哥,经朋友介绍,要他去见一家银行的经理,因为银行要雇用一个年轻的助理员。格林第二天一早就给那位经理拨了一个电话,询问他该在什么时间去求见,银行经理考虑一下,说:“请您在9∶30来罢!”格林答应了,他看看表,距约会的时间还有整整三十分钟。为了给经理一个好印象,他认认真真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表,然后去银行了。他到达银行的时间是9∶40。你猜他获得了什么样的结果呢?结果是,他失掉了那份工作。经理对他说:“在十分钟前,我已将那份工作给另一个求职者了。”

如果想成为富人,必须重视时间的价值。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从而让每一分钟都发挥它应有的功效。

富人之所以能成为富人,在于他们能够管理时间,而大多数穷人都把时间大把大把扔在那些慢腾腾的动作中,扔在毫无意义的闲聊中,扔在发表那些众所周知的夸夸其谈中,扔在那些微不足道的动作和事件的小题大做中,扔在对琐碎小事无休止的忙碌中……

穷人把时间用在并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地方,而把真正与实现重要目标有关的活动排到次要地位。所以即使辛辛苦苦制订了计划,结果也大多是失败了。

上帝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时间都是每天24小时,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别不是他们拥有多少时间,而是如何合理地利用时间。

富人懂得支配别人,穷人却被别人支配

人不满足于自己的处境,往往不是因为一日三餐吃不饱,而是不甘心被人支配,想拥有更多的地盘、更多的资源,也想有更多的支配权。

人类社会中拥有在一定范围内的支配权的人,就像狼的头领,地盘越大,支配权越大,生命就越成功。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一只鸡虽渺小,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鸡头可以决定一只鸡的生活方式;而凤尾不过是高级附庸,只占据配角位置,受制于凤头,服务于全体,作用并非举足轻重。

所以,富人都想当“头儿”,不管是鸡头还是凤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拥有自己的地盘,才能成为富人。

有一个人一直想成功,为此,他做过种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为此,他非常苦恼,于是就跑去问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个老船员,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却一直在关注着儿子。他没有正面回答儿子的问题,而是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很早以前,我的老船长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老船长告诉我:要想有船来,就必须修建属于自己的码头。”

人生就是这样有趣。做人如果能够做到抛弃浮躁,锤炼自己,让自己发光,就不怕没有人发现。与其四处找船坐,不如自己修一座码头,到时候何愁没有船来停泊。

所以,穷人一定要明白:努力为自己修建一座高质量码头,要让别人为你挣钱。否则,靠自己一双手,就是累死也只能勉强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