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一样的奋斗
5448500000025

第25章 人在江湖走,练达人情才能做高手 (8)

这礼物最好是对方旧有的嗜好,也可以是土特产,也可以是烟、酒及钱。

当然,礼物不同,见面时的说法也不同。若是旧友的嗜好之物,就说是“特意带给老兄(老弟)的,我知道你最喜欢这东西”;若是土特产,就说是“带给嫂子(弟妹)和孩子尝尝的”;若是钱,那就得说是“给大侄子大侄女的,买一件合适的衣服或买书”之类。只要走进了门,便有了开口求老朋友办事的机会了。

2.对朋友以利益相诱

如果你意识到这事办成的难度大,或者对方是一个一切向“钱”看的人,即使他帮你办成,也会欠下一个天大的人情。这样,你不妨干脆以合作的态度去找他,以利益来驱动。

如果你把实情道出,说这是我自己的事,事成之后,我给你多少多少好处,对方可能会碍于旧交之面不好接受。那么,这时,你可以撒一个小谎,说这事是别人托你办的,事后可以怎么怎么的,这样,对方就会很坦然地接受,你也可以显得不卑不亢,事后也避免欠下还不完的人情债。其实,这种方法也是当今社会很普遍的办事手段,运用这种手段办事,成功率往往很高。

当然,求朋友办事也不能无所顾忌,否则,就会破坏朋友之间的感情,使友谊出现裂痕和不愉快的阴影。为了避免这些,要注意两点:

1.不勉强

当你事先不作通知,临近登门提出要求,或不顾朋友是否情愿,强行拉他与你同去参加某项活动,这都会使朋友感到左右为难。他如果已有活动安排不便改变就更难堪了。或许他表面乐意而为,但心中有几分不快,认为你太霸道,不讲理。所以,你对朋友有所求时,必须事先告知,采用商量的口吻讲话,尽量在朋友无事或情愿的前提下提出。

2.留面子

求朋友办事,与朋友及其家人闲聊过去,如果他的孩子和老婆在场,切忌大量提及让其孩子老婆当成笑料的“乐事”及尴尬事,这样可能会伤害对方在家庭中的权威,引起对你的反感,而达不到办事目的。

《办事的艺术全集》

学会找远亲为你办事

张军在武汉某学院上学,在大学四年中,本来知道有位比较远的亲戚在学院任教,但是总感到好像是要讨好人家,从来没有拜访过。临近毕业了,看到同学个个找关系、走后门,于是他也开始急了。没有办法,只有硬着头皮找那位亲戚。待自我介绍完毕后,那位亲戚比较友好地招待了他,并聊起了亲戚的情况。其实张军已经将这些都淡忘了,只好含糊其辞。尴尬地坐了一个小时后,那位亲戚说:“张军,我今天还有事,有空来玩吧。”张军一听下了逐客令,感到事情没有办就这样回去了,那不是白来了,于是讲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位亲戚一听马上绷起了脸,说:“张军,学校里对我们都有分配,有些名额是必须满足的,我也不好参与什么。”张军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了寝室,感叹着人情冷暖与世态的炎凉。

遇到麻烦事,一般首先想到的是利用亲戚关系来解决。亲戚有远亲和近亲,对于近亲,一般都能帮助解决问题;而对于远亲或平时不走动已经疏远了的亲戚,如果要求其帮忙办事就要考虑对策了。

这时,一蹴而就的办法不仅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会使人产生厌烦情绪,“有事情了才来找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使其能够接纳你,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情境中的张军之所以失败,原因就是太过突然,未让对方产生心理接纳过程。毕业分配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关系到一生的前途,轻易找人办事,人家在心理上还没有接纳你,又如何能够答应帮你这样重大的事情呢。不要说多年没有打过交道的亲戚,即使是经常见面的也只能慢慢商榷。

诸如像张军这样的一种情况,应当提前做准备。在一年之前做工作都来得及。经常到亲戚家里串串门,聊聊天,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逐渐加深感情。待到毕业时,经常向亲戚提示一下,请教注意事项,适当的时候开口委婉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基本上就水到渠成了。当然,必要的花销是应该的。

有很多人觉得,现在是经济社会,只要有钱,什么事也能摆平。其实,真正到了事情上,就怕“烧香都找不着庙门”,即使再认钱的亲戚也会注意避嫌的,况且,势利的人最忌讳的也是势利。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预料到的,也许是刚刚认识的亲戚,如果遇到麻烦事就直接说明情况,有很多亲戚也会通情达理,在关键时刻给予帮助。张军的做法给人的印象是,“求人才知道联系,纯粹是利用的感觉”。

因此,在平时注重亲戚关系,用到时才能方便。我们再来看看会来事的小郭是如何通过远亲达到自己求人的目的的。

小郭是一个从山区出来的,在一家国企打工。人事科科长是他们村子出五服的爷爷的外甥女的丈夫。小郭初到这个城市,当时并没有任何目的,只是想自己闯一闯,一直做杂工混口饭吃。开始根本不认识那位外甥女,后来街坊邻居串门讲起来这件事情,才知道有这样一个所谓的亲戚。小郭的父亲急忙请人修书一封,予以告知。通过在城市的这段时间,小郭也慢慢学会了一些城市的生活。得到消息后,于是提礼物登门拜访。

科长对于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亲戚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是感到还算懂礼貌,从说话中觉得小郭还算机灵,收下礼物,随便应付了两句,就此告一段落。

此后,小郭经常到科长家去坐坐,慢慢地熟了起来,于是遇到诸如搬煤球等的事情帮忙弄一下。后来科长家有些力气活总是等小郭来了做。

过了半年,公司准备再招收一批短期合同工,于是科长及时通知了小郭并找人代考,将小郭招收了进来,小郭从此结束了流浪的生活,成了家乡羡慕的工人。

小郭成功的秘诀在于主动出击,积极沾亲。

中国自古就有“沾亲带故”一词,“沾”可以理解为攀附,它是利用亲戚关系的一个好方法。

“沾”这一字是关键。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处于困难之中,需要就某事求助于别人时,不妨拿出“踏破铁鞋”的精神来,就不怕没有“觅处”。

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的发展,人际关系的复杂,许多人的信念开始蒙上了一层金色的膜,他们已不再重视原先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了,一切都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当先。因此,成功者有之,失败者更有之,成功了固然可喜,可失败的人呢?许多人也因此困惑于求助无路的烦恼之中,这时,大部分人会顺应“时代的潮流”,在“送礼风”的鼓吹下,去求爷爷、告奶奶,当然,这“爷爷、奶奶”也不会那么轻易地帮你,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之上,你有可能会摆脱失败的痛苦。

但,这时的你,不妨拿出这种精神,去求助于你的亲戚,哪怕是一个已经关系疏远的亲戚。毕竟,在任何社会,亲情永远是最可贵的!

当然,这就需要有一种“踏破铁鞋”的毅力,一种不怕吃苦的精神。只要你主动出击,积极沾上这份亲,那么你就可拉近与远亲之间的距离,甚至变远亲为近亲,以使其为你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