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备无患
5442300000011

第11章 投石问路—寻求途径策略(3)

(1)职业介绍所

它是指由劳动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名称统一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和职业介绍所,属事业单位性质。具体职责是执行国家劳动就业政策,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进行职业介绍,开展就业指导与咨询,组织劳务交流活动。

职业介绍所的任务主要是:

①对求职人员进行求职登记,对用人单位进行用人调查和登记,进行求职培训;

②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资源信息,推荐合格的劳动者,介绍临时性劳务人员,并对单位用人进行指导或提供咨询;

③为城镇求职人员提供用人信息,进行就业指导、咨询和介绍工作单位;

④为城镇居民介绍家庭服务人员;

⑤为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用工信息,介绍用人单位;

⑥为从事职业教育和就业训练的单位提供职业需求信息,推荐需要培训的人员;

⑦向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和用人需求的信息及趋势预测,为制定就业规划和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⑧在劳动力供求双方相互选择达成协议后,指导他们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签订劳动合同;

⑨组织劳务输出;

⑩代理档案存放等企业劳动人事工作;

11○承办劳动行政部门赋予的其他工作。

(2)人才服务中心

它是人事部门设立的人才服务机构。主要是为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流动、 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人才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①为求职的专业人才进行求职登记;

②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资源信息,推荐各类人才;

③组织人才招聘会,促进人才交流;

④受单位或个人委托开展人事代理业务,负责代理人事关系,包括存放档案,档案工资调整,职称评定,毕业生转正定级等。

⑤进行人才培训;

⑥为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

2职介机构服务的范围与方式

(1)职业介绍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范围

①职业信息咨询;

②职业指导;

③职业介绍;

④招工招聘洽谈;

⑤组织劳务输出与输人;

⑥协助企业开展职工余缺调剂;

⑦职业技能培训;

⑧暂存职工人事档案;

⑨代缴存档人员社会保险费等。

(2)主要服务方式

①日常接待,各中心每周一至周六全天接待;

②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招工招聘洽谈会,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可根据中心发布的信息参加洽谈会;

③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办理招工、招聘、存档、咨询等“一条龙”服务。

警惕假“红娘”

随着各类职业介绍机构的迅猛发展,社会上许多非法中介机构也开始伺机而动,求 职者被职介机构欺骗敲诈的事件时有发生,且呈现增多的趋势。因此,求职者在借助中介求职时,一定要警惕欺人诈财的假“红娘”,要警惕花样翻新的“职介”骗子。

求职者要避免上当受骗,首先要增长见识,了解目前职业介绍中存在的欺诈行为。概括起来,一些非法、违法的职介机构惯用以下种种欺诈手段坑害求职者,骗取钱财。

1非法经营,以假乱真

这些职介机构既无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又无劳动部门签发的许可证,从业人员大都是社会无业人员或非法雇请的外来工,他们没有经过劳动政策法规的学习和上岗培训。这些所谓的职业中介点,常常打着“职业介绍”的幌子,仅凭一间房子,一个横幅、两张桌子、三块牌子、四把椅子就粉墨登场,以道听途说或根本就子虚乌有的所谓“信息”赚取昧心钱。

据报纸披露,在×市有一家借助于别人经营图书的小店一角放张桌子就美其名曰“××职业介绍所”。老板满面愁容道:“我早就从一家报社辞职了,老婆在一家亏损企业只拿70元生活费。没办法,只有干起这行来……”求职者该想一想,连自己一家的生计都“岌岌可危”,倘有好的职业能不“近水楼台先得月吗”?

一些不法分子认为,职介所小本生大利,租间房,摆张桌,抄上几条信息就可以“财源广进”,因而明知无牌无照是非法行为也冒险为之。这些人善于视风辨色,知道要检查了就藏匿起来,等检查人员一走,又堂而皇之开门行骗。

2招摇撞骗,手段卑劣,诈取钱财

一些非法、违法的职业中介机构诈骗求职者的主要手段有:

(1)在车站、码头、外来工流动量大的地段租用宾馆、酒店或私人出租屋开设职业介绍所,诱人上钩后捞一把就退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2)虚张声势,冠以某某劳动局信息部,某某人才交流中心的面貌出现,并私刻公章及介绍信函,利用政府部门的声誉,招摇撞骗,诈取钱财。

(3)虚构高薪、舒适工作招聘信息,以引人上钩,此招不仅欺骗了不少外来工,而且本市的求职者也上当受骗。有位下岗已两年的汽车司机,偶尔在街头看到××社会服务中心发布的劳动信息,称某单位招司机2名,每月工资500元至 1000元,包吃住。这信息多么诱人,于是,他动了心思,可这位司机缴了82元中介费,到指定的几家单位应聘碰壁,回来要求退款时,该中心人员脸色一变,竟然用武力相威胁。

(4)花言巧语骗进来,恶言吓语打出去。部分非法职业中介机构雇有打手,他们到车站、码头和外来工聚集等地,以介绍工作为诱饵,花言巧语把求职心切者骗来, 一旦钱财到手,声称如果上门退款,后果自负。

3滥收费,高收费

目前不少社会职业中介机构无视物价和劳动部门的规定,乱设收费项目,收费项目繁多,如介绍费、登记费、资料费、推荐费、务工证费、暂住证费、带路费、见工费、押金、保证金、预收成功介绍费等。不少职介机构收费混乱,漫天要价,同一工种的中介收费,从数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另外,不按规定退费,一些职介机构为求职者中介不成功拒绝退费或打折退费。有的职介机构还与一些私营、个体企业相互串通行骗,你介绍,我招工,收取各项费用后,求职者上工后没几天便被借故赶走,这种欺骗手段更具隐蔽性。

通过职业介绍机构求职本是求职者的一条重要途径,但面对市场上防不胜防的“骗子”,求职者往往只能望而却步。但如果我们能练就一双慧眼,多了解、多比较,还是不易上当受骗的,毕竟正义永远占优势。

如何利用中介求职

大学毕业生们第一次求职,往往没有经验,没有耐心,在求助于那些职业中介公司时,通常都比较被动,因而有时很难找到一份自己十分满意的工作。如何有效地求助于中介公司对于大学毕业生们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要选准目标。现在社会上各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不计其数,你不必浪费时间跟每一家职业介绍所打交道,最好能找到与你专业相关的职业介绍所。一开始,可以看看报上哪一家介绍所刊登的广告和你的志趣较为相投,如果有的话,便可以去那里投寄一份求职登记表。

接下来,多给自己几次机会。如果你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接到了职业中介公司打给你要求进一步接触的电话,不要紧张,那代表你在“市场”上已经有若干知名度,是可喜可贺的现象,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理由,即使对所讨论的职位没太大兴趣,也不妨互相见个面认识一下。无论如何在现今的工商社会,人面广也是个人的一项资产,说不定哪天也能派上用场。

最后,假若你有意与哪家职业介绍所联系,那么接着要做的几件事是:

第一,明察暗访。要靠直觉和胆识,如一家介绍所若是门面破旧,四周脏乱,那么,很可能门可罗雀;要是办公室新颖又坐落在热闹的市街,营运情况应该不错,那么这里可以作为你的考虑对象。

另外在与其交谈的过程中也可以了解该机构是否可以成为合作的对象。

第二,谨慎行事。不要放过条约的每一个字句,特别是该介绍所收取佣金的方式。与介绍所签下条约前,一定要看清楚佣金的缴纳方式。一有问题,一定要问个清楚,若某一条款暧昧不明或不合理,一定要设法要求修改。

第三,保持联系。介绍所是不会每周都向你报告进度的。他们业务繁忙,不可能常常主动提供消息。记住:要勤于联系。

如果你已和职业介绍所接上了头,徒然在家里等待“猎人”上门是一种消极的做法。其实,这类人才中介公司,更欢迎各方英雄豪杰主动与他们联系接触,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充实的人才资料库就是最有价值的资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求职者择业都离不开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同样,用人单位也需要了解哪些人更适合自己单位的需要,也必须对求职者进行多种比较。如果没有准确及时的信息,则可能出现求职者不知到哪里去求职,用人单位不知到哪里去招聘合适人才的现象。

因此,职业介绍机构是架在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一座桥梁,它以专业作业的形式,集中了大量的供求信息,有效解决了个体信息封闭、不连续、不共享的缺陷,从而表现出自身特有的优势,因而成为求职者重要的求职途径。而且可以预见,随着我国职业机构软硬件的不断完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求职者愿意通过职业机构寻求职业。大学毕业生们若能把握机会,掌握技巧,职业介绍机构定能当一位替其寻求满意工作的“红娘”。

四 借助人际关系技巧

中国人向来十分讲究情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君子之交淡如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可见,中国人眼中的关系网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关系社会,关系就是财富,具体到求职来说,关系可能就是就业的机会。据说有80%的好工作是很少公开登广告的,那么,这些工作又是怎样被人知晓和获得的呢?正是靠人际关系的作用。可见,非广告形式的就业良机存在于潜在的就业市场上,但遗憾的是,一般求职者对此却重视不够。求职者要明白,在我们这个注重人情、关系而劳动力市场尚不够规范的现实社会,求助人际关系网实现就业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也是明智的选择。特别对刚跨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们来说,其掌握职业信息的途径有限,可选择的职业范围十分狭窄,这时就要学会充分利用人际关系的信息传递功能,即这里所说的’“关系网”,为自己开辟出一片广阔的职业选择天地。

编织“关系网”

求助人际关系求职的首要工作就是编织你的关系网。在平时学习、生活、社交活动中,做一个有心人,将凡是你所认识的人,不管关系亲密程度如何,都要有意识的纳人你的关系网内,多多益善。不要先入为主,以为某些人可能没有用而将其排斥在网络之外;说不定你认为起不了什么作用的人恰恰能给你带来机会。关系网络越大,获得的信息就越多,找到称心如意工作的机会就越大。

在求职择业即将到来之际,大学毕业生应该将平时建立起来的各种交往和联系的关系网,如电话本、名片册、校友录、同乡录,以及参加各种会议和学习的名册找出来,进行分类整理,重新排列组合,以便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寻求帮助。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同学、校友、教师(小学、中学、技校、大学等);

(2)自己的朋友(幼时交往的、现在结交的);

(3)自己的亲友(父母、兄弟、姐妹等);

(4)个人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接触过的各种各样的人。

将这些人员分类后,便可列一个表,以便自己对人际网络中的成员资料有个粗略了解: 通过你建立的这种人际关系,可以争取得到他们的各种帮助:如直接给你介绍工作,告诉你可能存在的求职机会,转告他的朋友谁有可能介绍工作,提供能够帮助你的各种信息等等。

巧用“关系网”

毕业生求职时也许会对其同学或同伴通过他父亲的熟人找到一份称心工作而嗤之以鼻,斥之为“拉关系”“走后门”,他们表示要凭借自己的能力来找工作。但这些人却犯了一个大错误:忽略了“关系网”,以及“关系网”对求职的重大作用。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关系网”都是取得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提高协助求职的成功率,求职者在利用人际关系网求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确定人选

一般来说,所要求助的人应是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如自己的老师、领导、同学、朋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