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诸葛亮职业生涯的十大败笔
54359800000001

第1章 序

因为一部《三国演义》,诸葛亮成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经久不衰的“明星”人物;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俗语则使他成为国人心目中智慧的象征。身为“蜀汉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能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三流公司”一跃而发展成全国排名第三的“大型企业”,当然有他成功和优秀的地方所在。然而,人无完人,没有缺点的“圣人”是不存在的。诸葛亮也是血肉之躯,所以也不能例外。不管《三国演义》如何神化诸葛亮的形象和智慧,也无法掩饰他职业生涯中的斑点和瑕疵。

《隆中对》三分天下,诸葛亮藉此成功地通过了老板的“面试”,迈出职业生涯的第一步。然而,《隆中对》是诸葛亮执迷于知识分子的时代理想下的产物,实际上有“对”无“策”,不切实际。没有目标就会迷失方向,而偏离轨道同样危机重重,《隆中对》不仅使诸葛亮陷入“入错行”的无奈和悲哀之中,也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所有败笔的起点。

初涉职场的诸葛亮,虽然深得老板信任,但他与老板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刘备所说“如鱼得水”。他身为公司的CEO,却不能及时指出老板的原则性错误,也不能在公司的发展大计上有效说服老板,甚至将老板的话当耳旁风,致使公司陷入危机而后悔莫及。《出师表》千古传颂,却暴露出他在处理上下级关系中的不成熟。此为诸葛亮职业生涯中的第二大败笔。

与同事融洽相处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由于有合作与竞争这一对矛盾而又统一的因素存在,所以同事间相处显得极其微妙。诸葛亮权高位重,左右逢源,但他与同事间的矛盾确实存在,并因此严重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内部稳定和外部发展。此为诸葛亮职业生涯中的第三大败笔。

不能与同事和谐相处,进而产生了令人生畏的办公室政治。诸葛亮出于政治需要而使用政治手段,虽然维持了内部的派系平衡,可是办公室政治也使得“蜀汉公司”内耗严重,人才不济,终于给人留下“蜀中无大将,瘳化作先锋”的笑柄。这一败笔“罪莫大焉”。

诸葛亮用人,历来被认为“唯才是举,任人唯贤”。历史没有淡忘他因用人失误而对整个“蜀汉公司”造成的巨大损失。同时,用人不当,势必埋没人才,使下属不能完全“燃烧”,影响到团队建设和发展。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诸葛亮用人不当的错误不能不算他的一大败笔。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事必躬亲,面面俱到,其精神虽然可嘉,但其行为实不可取。利用他人工作是领导的天职,也是一个团队正常运作所必不可少的环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领导者自有领导之道。而诸葛亮不擅授权,分身乏术,实为缺乏领导力的表现。此为诸葛亮职业生涯中的第六大败笔。

诸葛亮谨小慎微,步步为营,却因过于迷信完美主义而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因过分谨慎而错失发展良机。不完善的个性又使得他过于自负,缺少进退之道,不撞南墙不回头,最终跳不出“守业难”的怪圈,积小胜而不能成大功。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七大败笔。

竞争和扩张是任何一个公司发展的必经之路,可是竞争必须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否则终将被淘汰出局。诸葛亮六出祁山皆无功而返。“出师未捷身先死,”完全是实力不济,盲目竞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必然结果。而他注重外部竞争,忽视内部整顿的错误,则为“蜀汉公司”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他发动的“竞争马车”滚滚向前,使他和继承人皆陷入盲目竞争中难以自拔。此为诸葛亮职业生涯中的第八大败笔。

诸葛亮名就而功不成,虽是大势使然,但也与他缺乏执行力的现实不无关系。罗贯中笔下的孔明未卜先知,睿智过人。“借东风”、“摆八阵图”、“空城计”、“七擒孟获”……诸葛亮似乎无往而不胜。这一切不过是演义家的神化而已。实际上,诸葛亮一生中败多胜少,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九大败笔。

“职吴抗曹”成为企业合作的代名词,诸葛亮却陷入了合作“双赢”的误区。没有诚信而妄求合作,又不能与合作伙伴同舟共济、携手共进,最终没能达到“双赢”,反而在合作过程中表面给笑脸,暗中使绊子。此为他职业生涯中的第十大败笔。

有此十大败笔,似乎要将诸葛亮驳得一文不值、体无完肤,这不是事实,也不是本书的出发点。所谓“瑕不掩玉”,诸葛亮职业生涯中的十大败笔。并不能埋没他的智慧和能力,反而使他更加“人性化”而非“神化”。同时,我们不能以现代的目光去透视1800年前的古人,而只能带着审视的眼光去评论和探讨。

斯人已逝,诸葛亮连同他所在的时代都已经离我们而去。透过诸葛亮职业生涯中的十大败笔,为今天的我们总结一点职场生存之道,同时吸取我们职场的失败经验和教训,重新开拓职业生涯的新天地,才是本书的出发点,也是本书作者的衷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