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聪明会导致大损失
一家商店正在清仓大甩卖,有一套餐具:8个菜碟、8个汤碗和8个点心碗,共24件,每件都完好无损。还有一套餐具,共40件,其中有24件和前面那套的种类大小完全相同,也完好无损;此外,还有8个杯子和8个茶托,不过有2个杯子和7个茶托已经破损了。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套餐具比第一套多出了6个好的杯子和1个好的茶托,但人们愿意支付的钱却反而少了。
大多数人做出这样的选择,无非出于这样的心理:一套餐具的件数再多,只要有一件破损,就认为整套餐具都是次品,理应价廉;而件数再少,如果全部完好,理所当然全都是合格品,当然应当高价。
在经济生活中,我们都是理性人,然而这种理性一般是有限理性。理性人的主观意愿就是最大限度地为自己谋福利,至于能不能谋到福利则是另外一回事。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但由于人对事物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们的理性往往表现为有限理性了。这种有限理性就是我们常说的“小聪明”。
生活中的我们往往自认为自己是聪明的理性人,处处为获得最大收益而算计,却不知道自己只是在某些方面的小聪明而已。实际上,我们和“掩耳盗钟”故事中的人比起来,并不高明多少。
春秋时候,有个人跑到晋国的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他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拼命朝钟砸去,但是钟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小偷想办法解决,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小偷是一个精于算计的人:要把大钟偷回家,就必须把大钟砸碎,但砸钟会发出声响,必须阻止钟声的传播,他选择了堵住自己的耳朵。可以说,小偷的行为不失理性,然而,他却为后世所嘲笑。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完全理性人,他忽略了,只有堵住所有人的耳朵,才能阻止钟声的传播。
我们在嘲笑这个小偷时,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有限理性的“聪明人”呢?再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工人体育场将上演一场由众多明星参加的演唱会,票价很高,需要800元,这是你梦寐以求的演唱会,很早就买到了演唱会的门票。演唱会的晚上,你正兴冲冲地准备出门,却发现门票没了。要想参加这场音乐会,必须重新掏一次腰包,那么你会再买一次门票吗?假设是另一种情况:同样是这场演唱会,票价也是800元。但是这次你没有提前买票,你打算到了工人体育场后再买。刚要从家里出发的时候,你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把刚买的价值800元的MP4给弄丢了。这个时候,你还会花800元去买这场演唱会的门票吗?
与在第一种情况下选择再买演唱会门票的人相比,在第二种情况下选择仍旧购买演唱会门票的人绝对不会少。同样是损失了价值800元的东西,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会有截然不同的选择呢?其实对于一个理性人来说,他们的理性是有限的。他们对每一枚硬币并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视它们来自何方、去往何处而采取不同的态度。这其实是一种非理性的思考。
在纷繁的世界中,需要以理性人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分析事物,做一个精于计算的人,更要警惕那些“小聪明的陷阱”,千万不要做理性的傻瓜。
【陷阱提示】 人们往往会陷入这样的思维:一套餐具的件数再多,但即使只有一件破损的,人们就会认为整套餐具都是次品,理应价廉;而件数再少,但却全部完好,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合格品,当然应当高价。
成本越大,收益越高?
作为基本的常识,我们都知道这样的道理:投入成本才会获得收益。那么,我们的投入和收益,会不会真的如“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投入越多,收益才越大?事实上这是很多人都容易走进的一个误区: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投入越多并不必然收益越高,一味增加投入有时甚至会损害自己的收益。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投入越多但收益越少的情况。比如在农业生产中,一味地往田地里增加肥料,所获得的产量一般是:随着肥料的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先逐渐递增,当达到一个高度后,再增加肥料,农产品的产量是递减的;如果肥料太多就会把庄稼都烧死,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再如很多国有企业,人员很多,也就是劳动投入多,但是效益却很低,于是“减员增效”使之达到合适的规模,便能达到用适度的成本投入达到最佳的收益。
现实告诉我们,成本与收益并不总是正比例递增的。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事实往往并不是这样,投入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等,才是现实世界中的真相。
托尔斯泰写过农妇和鸡的故事:农妇希望她的母鸡多下蛋,于是多喂吃的,结果她的母鸡肥胖得根本不能下蛋了。多给母鸡喂食,反而导致母鸡不下蛋,这说明,投入过多有可能就会“打水漂”。投入成本后,并不意味着收益就会滚滚而来,也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生活中,我们必须掌握投入成本的“度”,只有投入适度成本,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最佳收益。“画蛇添足”的故事能带给我们一点启发。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便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正好。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那壶酒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费力不讨好。其实,“画蛇添足”的人正是没有把握好投入的“度”:画出蛇形就能获得收益,倘若再增加自己的成本投入——“添足”,只会最终没有收益——不能喝到酒。
那么如何把握“度”的界线呢?简单说,当一次新增的成本投入不能带来更长远的更大利益时,这样的成本投入就应该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投入多少成本才能获得最佳收益,往往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这个投入与产出其实并不好把握。有的人通过几只鸡,就能收获一个家禽集团;有的人付出数百万元投资家禽养殖,却最终亏本。把握好成本与收益的“度”,不仅与个人的素质相关,还跟个人生存的环境和社会因素有关,如家庭出身的因素,如所在地区的大环境,还包括政策限制以及倾斜等软环境。
把握投入与收益的“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它既需要睿智的理性,更需要阅历的积淀。但是我们在这之前一定不要迷信量的积累,如果笃信投入越多,收益越大,我们往往会陷入投入多却收益小的陷阱中。
【陷阱提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事实往往并非如此,投入成本与收益并不总是正比例递增的,才是现实世界中的真相。
选鱼还是熊掌,需要从长计议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我们必须不断地决定如何使用我们有限的时间或收入。当你决定是否购买汽车,或是否上大学时,在每一种情况下,你必须考虑做出一个选择需要放弃多少其他的机会。有时必须做出选择,但也会因此丧失许多既得利益。有一得,必有一失,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选择吃鱼,那么就不能吃熊掌,熊掌就是选择吃鱼的机会成本。
萨缪尔森曾用热狗公司的事例来说明机会成本。热狗公司所有者每周投入60小时,但不领取工资。到年末结算时公司获得了22000美元的可观利润。但是如果这些所有者能够找到其他收入更高的工作,使他们所获年收达45000美元。那么这些人所从事的热狗工作就会产生一种机会成本,它表明因他们从事了热狗工作而不得不失去的其他获利更大的机会。对于此事,经济学家这样理解:如果用他们的实际赢利22000美元减去他们失去的45000美元的机会收益,那他们实际上是亏损的,亏损额是45000-22000=23000美元。
机会成本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成本,也就是说,为了得到一种东西而必须放弃另一种东西。 选择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曾经有一则“布利丹毛驴”的寓言流传颇广,大意是有一头驴子看到了两堆青草,却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堆,在犹豫徘徊中,最终这头驴子饿死了。布利丹毛驴面临的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机会成本问题。经济学认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要决定用什么资源去满足哪些欲望。每个人也和布利丹毛驴一样,面临在不同选项中作出选择的问题。生活中不乏选择,比如有两个男孩喜欢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就面临选择的机会成本问题。《艺文类聚》中的女子却具备非凡的“智慧”。
齐国有一个人家的女儿,有两家男子同时来求婚。东家的男子长得丑,但是很有钱;西家的男子长得俊美,但是很穷。
父母犹豫不决,便征询女儿的意见:“要你自己决定愿意嫁给谁要是难以启齿,不便明说,就以袒露一只胳膊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你的意思。”
女儿便袒露出两只胳膊。
父母感到奇怪,问其原因,女儿说:“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其实,对于“齐女”来说,东家、西家都具有吸引力,无论选择哪个,都会造成机会成本的损失,这也就是为什么齐女不能做出选择的原因。
人生面临的选择何其多,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选择。比如是继续工作还是先去吃饭;是在这家商店买衣服还是在那家商店买衣服;是买红色的衣服还是黄色的衣服;心中有个秘密是告诉朋友还是不告诉朋友,如果告诉又告诉哪些朋友……这些选择在生活中很常见,不过似乎并不重大,所以大家轻松地做出了选择,也不大会慎重考虑。
作为理性人,只有权衡利弊得失才能做出科学的选择,盲目做出某种选择终究会后悔的。人生也就是一个大麦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麦田里兜兜转转,想要寻找到最满意的麦穗。可惜的是,就如一句广告语所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很难在走遍整个麦地之前就看准那一枚麦穗是我们最中意的,而当你走到麦田的尽头,人生也就到了尽头,这个时候,也只能“忆往昔,空悲叹”。
但是经济学告诉我们,必须学会面对选择。如果去KTV和去电影院对你同样有吸引力,不妨掷硬币决定去哪儿。当然,如果是重大决策,还是多犹豫一些为好。如果选择爱人,可不能用掷硬币的方法。机会成本越高,选择越困难,因为在心底我们从来不愿轻易放弃可能得到的东西。
选择的同时必定意味着机会成本的损失,做出选择之前,全面的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毕竟,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但是,我们也不能像“布丹利毛驴”一样,成为在同样鲜美的两堆青草中的“饿死鬼”。
【陷阱提示】 有一得,必有一失,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不要在鱼和熊掌之间犹豫不决,选择过后,就不要后悔。
何必为失去的东西耿耿于怀
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投入很大的精力去认真做某件事情,但最终却落得个功败垂成。我们往往会为自己付出的艰辛努力而唏嘘不已,以至于“肠子都悔青了”。但是,事后的后悔还有用吗?作为一个理性人,我们应该懂得运用“沉没成本”来开导自己。什么是“沉没成本”?“覆水难收”的故事足以解释。
西汉时期有个读书人朱买臣,家境贫寒,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几年时间过去了,他的妻子实在受不了贫寒的生活,终于决定离开他而嫁给了一个家境比较殷实的人。
几年后,朱买臣出人头地,做了太守。当他衣锦还乡时,很多人挤在街道两旁,他的前妻也在人群中。当她看到朱买臣穿着官服、戴着官帽,威风凛凛地过来时,她不禁为以前离开他而自责,主动上前要求和朱买臣复婚。朱买臣叫随从端来一盆水,泼在地上,对前妻说:“泼出去的水,是再也收不回来了。”
“覆水难收”意思是一切都已成为定局,不能更改,这里的“覆水难收”就是一种沉没成本。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而且不能退票。但是看了一半之后觉得很不好看,但是你付的钱已经不能收回,电影票的价钱就是沉没成本。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比如在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结果: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