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没有落实,想法再好也是零
5434600000007

第7章 落实关键要看业绩 (1)

业绩是能力的最好说明

当今是市场竞争的时代,一切企业均以业绩为目标。业绩是所有企业的生存法则,无论是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还是顶尖的世界500强企业,没有哪一家是不崇尚业绩的。

西门子评价员工就是看业绩、行为方式,而不是看国籍;在沃尔玛,拥有一张MBA文凭不一定能够赢得主管的赏识,除非用杰出的工作业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两个人同时进入宝洁公司做业务员,应聘时两人不分伯仲,各有千秋。进入公司后在同一个部门工作,同样的积极,同样的活跃,俨然就是该部门的两颗明日之星。

但一年以后,两人的待遇却大相径庭,第一个人月薪近万,而且屡屡获得公司的培训机会,已经位列该部门业务经理候选人之一。第二个人则仍然拿着每月两千多的工资,虽然他对公司的事很积极,而且到处为公司做宣传,但年终奖仍然没有他的份。而年终奖的最大赢家正是第一个人。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人如此悬殊的差别呢?部门经理的一番话揭示了个中原因。

原来,决定公司报酬的标准是业绩,业绩是衡量员工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虽然第二个人表现很积极,对公司也很忠诚,但他一年来创造的业绩非常有限,所以工资一直徘徊在基本工资线附近。而第一个人则在短短的一年内为公司创造了近千万的业绩,他的薪水和奖金当然比第二个人要多很多了。

业绩是能力的最好证明,老板给你薪水最根本的就是要看你所做的事情能产生多大的业绩,能创造多大的价值。一个员工拥有再好的想法、再远大的志向,如果不能落实到业绩上,不能创造出价值,那么这个员工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没有价值的。

非凡的业绩只属于那些肯为目标百折不挠的人。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的业绩是平均每天销售6辆轿车,保持了连续12年的全球汽车销售的最高纪录,被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但谁会知道他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

传记作家汤普生为乔·吉拉德作传时发现了一些秘密。

1928年,乔·吉拉德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东郊的一个贫民窟,他居住的地方离他少年时期的偶像乔·刘易斯家只有一英里。当乔·刘易斯成为世界拳王时,乔·吉拉德只是一名挣扎在贫困沼泽里的穷苦少年。

但自从进入销售行业,乔·吉拉德就把行业里一些销售业绩惊人的同行的照片贴在墙上,发誓要超过他们。初入这个行业,他非常年轻,没有经验,那些员工们的业绩让他望尘莫及。但每天早上面对这些员工的头像,他都要在心里默念自己的誓言:一定要超越他们。

这个习惯支撑着乔·吉拉德度过了最初艰难的几年。

没有经验,频频失败,朋友渐少。乔·吉拉德却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终于在这个行业有了不起的业绩。最终,他成为美国汽车推销的翘楚,被世人封为最伟大的推销员。

业绩是企业的生命,也是员工的生命。每一个企业都把业绩作为衡量员工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能为公司带来业绩的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再有耐心的老板,也不能容忍一个长期毫无业绩的员工。所以,员工必须树立起强烈的业绩观念,才能出类拔萃。

与其抱怨,不如做出成绩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年轻时曾经在一家电器商店当过学徒。同时在这家店里帮工的还有另外两个学徒,他们都是同时进入这家商店的。开始时,三人薪水很低,另两个学徒时常发牢骚和抱怨,对工作日渐马虎起来。

松下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电器方面的事情,这次到了一家电器商店工作,面对着那么多的电子产品,他感到了自己的无知。他每天都比别人晚下班,用这些时间阅读各种电子产品的说明书;在其他两个同事外出休闲的时候,他却参加了电器修理培训班。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学习电器知识上,因为他决心用学习让自己成为这方面的行家。而在这时候,他的两个同事却因为这些而嘲笑他,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止松下先生继续学习的决心。

终于,通过不断的努力,松下从一个对电器一窍不通的学徒变成了一个能够向顾客清楚明了地讲解电器知识的专家,并且还能自己动手修理与设计电器。这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店主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对松下先生的学习精神非常赏识,不久便将他由普通学员转为正式员工,并且将店里的很多事情都交给他处理。这为松下先生以后的创业打下了极大的基础。与之相反,他的两个同事最后的结果却是,因为一直没有学识上的进步,最终只能被商店解雇。

工作中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的工作缺乏机遇,认为从事自己当前的工作“没有前途”。他们整日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却不曾认真想过在自己当前的工作中是否作出了成绩,表现出了优于众人的才华。

我们要懂得,回报意味着业绩的产生,提供价值才是创造成果的原因,想要更多的回报,就要多为公司创造价值。那些整日抱怨的人之所以流于平庸,原因在于他们没有付出与成功相应的代价。他们希望到达辉煌的巅峰,但不希望越过那些艰难的梯级;他们渴望赢得胜利,但不希望参加战斗;他们希望得到丰厚的薪水,却不想拿出业绩。

想要真正远离平庸,就要努力取得辉煌的业绩,用业绩来拒绝平庸。

伍尔夫和吉姆都是设计部的设计师,因为交易会的来临,他们都接到了新的任务。这是两个著名企业的展位设计,两个公司都对设计标准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老板把两个项目分别交给了吉姆和伍尔夫。

吉姆看到客户的要求,不由得抱怨起来:“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达到这样的要求,简直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吉姆觉得很烦恼。他想,反正交给谁做都是一样做不出来,于是,他仍按照以往较低的标准设计了这个展位。客户看到初稿之后,大失所望,并明确表示,他们会考虑转换另一个设计公司。这样的结果令吉姆更为沮丧。

伍尔夫接手之后,感到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项目,不同以往,又没有往例可以参考。但另一方面,他又从心里感到高兴,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为了获取新的灵感,他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最后,他从海洋世界的纪录片中获得了灵感,设计出来的展位美轮美奂,老板和客户都非常满意。

在职场上,每一个人都将面对很多的不如意,有很多人在做着简单的工作,有些人怀才不遇,苦于自己的才华得不到赏识。但如果你总是抱怨,我的职业不好,我的职位不好,我的环境不好……你就会为没有取得好成绩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这就会对你造成心理暗示,使你敷衍工作,以为凡事只做到差不多、说得过去、上司挑不出毛病来就行了。殊不知,这种“并不多”导致的最后结果却是“差很多”。试问这样的工作效果和业绩,你又怎么会得到赏识和提拔呢?不如积极起来,停止抱怨,每天带着热忱去工作,拿出业绩,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回报!

忙到点子上,才能出结果

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个人要在客厅里钉一幅油画,请邻居来帮忙。油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钉钉子,迟疑了一会儿,他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挂在上面。”邻居觉得有道理,就帮他去找木块。木块很快找来了。正要钉时,这个人说:“等一等,木块有点大,最好能锯掉一点。”于是便四处去找锯子。找来锯子,才锯了两下,他们很快发现这锯子太钝了,该磨一磨。这个人家里正好有一把锉刀,就把锉刀拿来了,却又发现锉刀没有把柄。为了给锉刀安装把柄,这个人去附近的一个灌木丛里寻找小树。要砍下小树时,他又发现他那把锈迹斑斑的斧头实在不能用了。又找来磨刀石磨斧头,可为了固定住磨刀石,必须得制作几根固定磨刀石的木条。为此他又去寻找一位木匠。然而,这一走,就没见他回来。下午邻居再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街上帮助木匠从五金用品商店里往外抬一台笨重的电锯。

看完这个故事,你也许会从心底发笑。这个人折腾了一天,却什么也没有干成。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常常有一些人整天为工作忙得晕头转向,却忙不出来任何结果,也使得他们的忙碌失去了价值。

某天中午,李先生出门办事,和同事在一家餐厅,想吃顿较为简单的午餐。

餐厅生意不错,人非常多,赶时间的李先生,在吧台旁边坐了下来。几分钟后,一个年轻的服务员看见了他们:“先生们,你们要点什么?”

李先生说:“我们赶时间,每人来碗牛肉面。”

“那您还想喝点什么?”

“来瓶可乐吧。”

“对不起,我们只卖茶,可以吗?”

“啊,那就不用了,谢谢。”李先生面带微笑,说道:“请给我们水吧。”

“好的,马上就来。”她一溜烟不见了。

过了一会儿,她为李先生他们送来了牛肉面和水。

又过了一会儿,年轻人突然为李先生送来了一听冰凉的可乐。

李先生很高兴,却又有疑问:“我以为你们不卖可乐。”

“没错,先生,我们不卖。”

“那这是从哪儿来的?”

“街角杂货店,先生。”李先生惊讶极了。

“谁付的钱?”他问。

“是我,才2块钱而已。”

他很疑惑:“你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去买呢?”

“不是我买的,先生。我请我的经理去买的!”

有时候,总是忙碌不一定能出效果就像那位要钉画的先生,如果总是不问结果地一阵瞎忙,那么也必然不可能取得多好的结果;而像上文这位服务员这样,自己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分内的工作,同时还善于找方法利用闲着的人帮自己做一些比较重要的事,这样在不打乱自己的工作秩序的基础上,也取得了令顾客满意的成果,实在是明智之举。

所以,忙忙碌碌不一定出成绩,只有懂得取舍,忙到点子上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平凡的岗位,非凡的业绩

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非凡的业绩,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把自己工作做好的决心。辩证法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以踏实的态度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大师;如果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去从事崇高的职业,最终只能流于平庸。

一个人精通一件事,哪怕是一项平凡的技艺,只要做得比所有人好,也会成为独一无二的员工。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上,你想占有一席之地,并拥有名誉和至高的地位,你就必须选择一项职业作为进取的目标,并且踏踏实实地从最基础的做起。世上没有毫无理由的成功,不愿意从基础做起,不愿意干平凡工作的人,永远不可能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