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没有落实,想法再好也是零
5434600000028

第28章 员工应奉行的落实格言 (1)

要结果,不要理由

事情都做完了,你有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事情的结果是什么。因为我们是靠结果生存,我们不可能靠理由生存。

不重结果,却喜欢为失败找理由的人不可能是好员工,也不可能成功。在公司里,这样的人迟早会被请出局。

名牌大学毕业的小林,被北京一家知名的报社录用了。但是,上班没过多久,他就经常迟到,和同事一同出去采访时也经常丢三落四。对此,办公室领导也找他谈了好几次话,小林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来搪塞。

一天,报社接到消息:某地有特大新闻发生。当时其他记者都出去采访了,只有小林在,没办法,办公室领导只有派他独自前往采访。可没过多久他就回来了,说:“路上太堵了,等我赶到时事情都快结束了,并且已经有别的新闻单位在采访了,我看也没什么重要的新闻价值了,所以就回来了。”

领导非常生气:“北京的交通是很堵,但是你不知道想别的办法吗?那为什么别的记者能赶到呢?”

小林又争辩道:“路上交通真的是很堵嘛,再说我对那里又不是特别熟悉,身上还背着这么多的采访器材……”

领导更气了,于是说:“既然这样,那你另谋高就好了,我不想看到我的下属不但没有完成报社交给他的任务,反过来却还有满嘴的借口和理由!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想方设法完成任务,并且比别人做得更好的人。”就这样,小林失去了令许多人羡慕不已的好工作。

其实,小林完全可以想办法完成任务,但他只想找理由。落实的本质就在于抓住结果。结果第一,理由第二。拿出最好结果的人,就是最有能力的人。

为什么我们绝大多数的人不是执行型人才?因为当我们以为自己在执行的时候,其实是在完成任务。完成任务是一个执行假象,因为你没有结果!

没有结果的努力,是无用功;不出结果,意味着我们将回到起点,一切从零开始。当事情都做完了,你有一千、一万个理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事情的结果是什么!

仅仅有行动而不产生任何结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落实责任过程中,我们必须拿结果来复命,因为企业购买的是结果,也就是员工劳动的结果,而不是劳动!你的劳动是不值钱的,只有劳动的结果才值钱。也就是说,功劳是价值,苦劳却不是价值!

心态创造行动,行动创造结果。如果我们要用结果来复命,那么我们首先要树立一种能够激发行动的“结果心态”。 一名落实型的员工,一定是一个关注结果的人,因为关注结果,所以在遇到问题时,才能够竭尽所能为求目标全力以赴, 也只有这样的员工才是企业需要的人。

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不用费劲就可以自然做成的,假如你想找一百个借口,那么就能找一百个甚至比一百个还要多的借口,这样,你表面上得到了安慰,但事实上一事无成!你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就应当记住这句话。

要聪明,更要认真

不认真与过于聪明,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我们鼓励找方法,但不鼓励找捷径。如果每个人都想要“少聪明”,都想走捷径,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人是一条龙,三个人是一条虫!从“龙”变成“虫”,就是因为每个人都耍小聪明!

就拿中国足球来说吧,中国足球输就输在“不认真”三个字上。中国的足球队员在职业联赛开始之初,还在球场上拼命争高低,迎来了中国足球短暂的春天。但是好景不长,踢着踢着,大家的“聪明劲儿”就来了。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呢?贿赂裁判也可以赢啊!贿赂对方球员也可以赢啊!后来干脆发展为转会、地下赌球、自己办公司、开饭店开酒楼,中国足球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唯独球技与职业精神这两朵最骄傲的花蕾,却凋谢了。论个人素质和天资,不也有中国运动员在欧洲赛场成为主力吗?可为什么在中国就不行呢?就是因为他们都太聪明了,每一个人都想占便宜,都想靠舒舒服服地耍一些小伎俩赢球,从没有想过认认真真地把对手打败。

米卢曾在中国足球队的训练场上,旗帜鲜明地将一个标语挂在训练场上,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米卢用这句话告诉我们,中国足球队之所以踢不好,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不认真。球踢不好,是因为大家都在耍小聪明。每一个人都想少付出多获取,结果丢掉了大智慧。

有句话“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告诫人们工作生活中少点小聪明,多点大智慧。小聪明往往不如傻认真。电影演员王宝强的成名就是最好的说明。王宝强不是帅哥,家又在农村,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进过大学学习表演,为什么他就能大红大紫起来,并拥有成千上万的粉丝呢?难道仅仅是他运气好吗?

娱乐圈是个名利场,拥有很多潜规则,多少人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多少演员为了出名,不是用心地去工作、用心演好角色,而是不惜用各种手段去炒作,制造绯闻吸引眼球。但是王宝强不是这样的人,他不是靠这些获得成功和出名的。在拍摄电影《盲井》的时候,由于一些人为原因,剧组不得不停止拍摄,甚至连女主角都不辞而别,但是王宝强没有走,他坚持拍完了。为了真实,剧组要冒着塌方和瓦斯爆炸的危险在三百米深的井下拍摄三十多个小时,王宝强没有退缩,他认真地演戏,坚持到拍完。他的努力,他的汗水,他的这些在别人看来很“傻气”的老实,带给了他成功,使他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盲井》导演李杨对王宝强的印象很好,王宝强在2003年台湾金马电影节靠《盲井》获得最佳新人奖时,李杨送了他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演戏”。王宝强一直按着这句话去做,无论是在《天下无贼》里演配角,还是在《士兵突击》里当主角,他都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句对白。王宝强回忆,他在当群众演员的时候,经常给别人当替身,有一次需要替主角从梯子上“摔”下来,他不知道什么是假摔,就老老实实地摔下去,结果收工时,副导演就拍拍他的肩膀:“演得不错,很真实。”如此认真、老实的王宝强,他的成功自然毋庸置疑。

戏里戏外的王宝强似乎一直给人“傻乎乎”的憨厚印象,但也正是因为他自始至终的认真使他一步步被观众和导演认可,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

很多人都在问:我们究竟为了什么工作?我们工作这么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既然是为别人打工,何必这么投入地工作,不如得过且过……职场中经常有人这么想,觉得认真工作实在是一种“吃亏”的举动,踏实工作的“老黄牛”是人们嘲笑的对象。事实上,认真工作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一个人工作认真、踏踏实实,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自己,因为认真工作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最佳方法。“认真第一,聪明第二。”我们要明确一点:一件事情要想真正做好,支撑你的不是得失,而是内心的责任感,一种对待事情是否认真的信念。如果一个组织中的成员都把认真远远地抛到脑后而去耍小聪明,那么唯一的结果就是整个团队都没有战斗力。

要完美,更要速度

晚上十一点钟。孟菲斯。联邦快递的超级运转中心。

一架飞机呼啸着划破寂静的夜空,拉开了联邦快递人争分夺秒忙碌工作的序幕。

飞机刚降落,一支提着手持扫描器的15人小组已经整装待命。他们分为两拨,一拨登上飞机,操纵运货机将数吨重的货箱从机舱搬上卸货机。货箱一抵达地面,另一拨立刻着手向台车转移货箱。货箱在台车上的排列并非由抵达的先后顺序决定,而是根据目的地的远近,在同一辆台车上安放运往相邻地区的货箱。整个卸货过程基本控制在20分钟以内。

进入“进货区”后,台车上的货箱进行卸货、拆封。一部分员工负责向曼苏传送带投放体积庞大的包裹,而另一部分员工则根据包裹地址标签上的邮编号码从传送带上分拣包裹。货箱内的大多数包裹将通过快递传送带进入“矩阵”的心脏地带——“主出货区”。

主出货区前面,传送带上方及周围的电子眼在包裹经由传送带传输的一路上不断“阅读”着包裹的投放地资料,并根据邮政编码把包裹分送到12条次级传送带中。包裹在从接收到交付的全部运输过程中将至少经历12次扫描,国际包裹则总共经历23次扫描。传送带的上方,两名员工在工作室内,通过调节控制传送带移动的80多个金属分流器,操控着包裹的移动,以防过多的包裹涌入同一进货站。

随着包裹即将进入飞机,机场工作人员开始研究如何在飞机内摆放各个货箱,他们必须考虑货箱的重量、货箱送载地、货物特性等决定货箱的位置,最终装载完成需要耗费他们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2:07”,是装载完成,飞机起飞的时刻。在多数夜晚,巨大的黄色字样“2:07”将出现在中心各个显眼位置的显示屏上,提示着决定性的行动时刻即将从这一刻开始。所有进入中心的包裹必须在此刻投入传送带,以确保离港的飞机能够准时装载,并能在第二天按时进行交付。

为了确保在第二天10:30之前把包裹送到收件人手中,每个夜晚,超级运转中心的联邦快递人都是在这样争分夺秒的工作中度过的。

这就是以使命必达为信念的联邦快递的执行速度。在联邦快递里每天有演绎着和时间赛跑的高效落实的真实案例。

信息时代,一切都在飞速发展。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中,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优势。而在落实中尤其如此。一旦落实开始,速度就是第一位的,完美就是第二位的。很多企业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速度总是很慢,原因在于研发人员有一种完美主义倾向,希望能够做得尽善尽美。成功的产品开发,应当是速度最一,完美第二。

微软的软件每次推出的时候,总是毛病多多,但丝毫不影响它的市场领导地位。而惠普公司,拥有人才济济的队伍,技术卓越、品质出众,但业绩却为什么不好呢?就是因为惠普的产品,是要在各方面都要达到九十五分以上才推出,结果惠普的行动总比市场慢好几拍。惠普前CEO卡莉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惠普“先开枪,再瞄准”。很多人认为她疯了,但是她没有疯。因为她明白:在变化多端的市场竞争中就像滑水一样,想要站稳脚跟,就要有足够的速度!卡莉改变了惠普的思维方式,为惠普在市场份额的角逐中扳回了重要的一局。

当然,过于追求速度很可能会带来问题。我们不能将速度放慢,但是我们可以解决速度带来的问题。当改革开放的方针遭遇质疑时,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发展来解决!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如何解决速度带来的问题。微软公司在推出新产品后,接着就开始改进这个产品,然后适时地为市场提供服务,就这样,微软一直占领着市场。

在任何一个位置上,在任何一项工作中,你所面临的机遇总是稍纵即逝的。如果我们让每件事都完美无缺,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做。追求完美,从道理上讲,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方法论上讲,却是很难行得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在一个现实环境中进行的,怎么可能尽如人意?一定是在落实的过程中,先要速度,再考虑完美。

要能力,更要态度

态度胜于能力。一个人的出身和学历很难改变,而态度则不同,态度可以靠自己把握。态度往往比能力更重要。

美国哈佛大学罗伯特博士曾做过一次印证“态度”神奇力量的实验。

他首先选定了三组学生和三只完全一样的老鼠。

他对第一组学生说:这是一只世上最聪明的老鼠,你们要在六周的时间内好好训练它,以便使其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冲出迷宫。为奖赏它,你们要在终点上多备些可口的乳酪。

他对第二组学生说:这是一只很普通的老鼠,它智力平平,经过六周的训练它能否走出迷宫还是个未知数,你们不要抱太高的期望。终点上的乳酪随便你们给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