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千古中医传奇
5430000000009

第9章 本草典故(1)

鹤血染苍术

江苏茅山出产的苍术,异香扑鼻,切开后有七个朱砂点,经久不变。《本草纲目》和《金坛县志》中都有记载:“术产茅山石门,切开有朱砂点者为珍品。”

相传,李时珍到茅山采集药材,在悬崖间发现一株长得又高又大的苍术,芳香异常,更为奇特的是这株苍术长在一块鹤嘴石上,石头突兀山岩之外,活像一只仙鹤。

李时珍来到岩石边,用药锄去挖这棵奇异的药草时,蹦起了一块小石块,正好蹦到仙鹤岩的丹顶冠上,冠上竟一滴一滴地滴下7滴血珠。

李时珍颇为惊异,只听“砰”的一声响,这岩石竟变成一只美丽的仙鹤,长鸣3声,然后展翅飞向云天。李时珍拾起苍术切开一看,里面印着七颗鲜红鲜红的朱砂点。从此,茅山苍术的朱砂点,永不褪色,功效也远比其他各地产的苍术好。

苍术,味辛、苦,性温,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等病症。

《本草正义》中说:“苍术,气味雄厚,较白术愈猛,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凡湿困脾阳,倦怠嗜卧,肢体酸软,胸膈满闷,甚至膜胀而舌浊厚腻者,非茅术芳香猛烈,不能开泄,而痰饮弥漫,亦非此不化。”

又说:“夏秋之交,暑湿交蒸,湿温病寒热头胀如裹,或胸痞呕恶,皆须茅术、藿香、佩兰叶等香燥醒脾,其应如响。而脾家郁湿,或为膜胀,或为肿满,或为泻泄疟痢,或下流而足重跗肿,或积滞而二便不利,及湿热郁蒸,发为疮疡流注,或寒湿互结,发为阴疽酸痛,但有舌浊不渴见证,茅术一味,最为必需之品。”

古人云:“术者山之精,服之辟谷长生,故有山精、仙术、天精之雅号。”苍术是一味古老的中药,《神农本草经》中说:“苍术,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南阳文氏,汉末逃难至华山中,饥困欲死,有人教之食术,遂不饥。数十年乃还返乡里,看上去比以前更年轻,身体也更为强健。

古人以苍术作为延年益寿之方者颇多,如《刘松石保寿堂方》的“少阳丹”,以制苍术1斤,为末,熟桑葚20斤,压汁和末如糊,待干,蜜丸赤小豆大,每服20丸,酒下,日3服,“一年变白发返黑,三年面如童子”。

湿为长夏的主气,可分外湿与内湿两种。湿邪由外入侵,以肌表、经络的病占多数;湿从内生,以脾胃病居多。湿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湿邪致病,常感沉重、秽浊,其证多见头重如裹、身体困倦、肢体沉重,面现垢色、大便溏泄、下痢脓浊等。

湿性黏滞,从证候言,可有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滞涩不畅等;从病性言,湿邪缠绵,病程较长,起病较缓,常留着难移,固定于一处。

丁香除口臭

丁香,又名鸡舌香,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还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药,对由寒邪引起的腹痛、泄泻等,均有良好的疗效。

古代,丁香曾为治疗口臭立下过汗马功劳。因此,有人趣称丁香为“古代的口香糖”。相传,唐代著名的宫廷诗人宋之问在武则天掌权时曾充任文学侍从,他自恃长像仪表堂堂,又满腹诗文,理应受到武则天的重用。可事与愿违,武则天一直对他避而远之。

宋之问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写了一首诗呈给武则天以期得到重视,谁知武则天读后对一近臣说:“宋卿哪方面都不错,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宋闻之羞愧无比,从此以后,人们就经常看见他口含丁香以解其臭。

宋代《太平御览》记载,汉桓帝时期,侍中刁存因年老而患有口臭,帝赐以鸡舌香,令含之。刁存对丁香没有什么了解,不知皇帝所赐何物,置于口中感到辛辣刺舌。

刁存误以为自己有什么过错,皇帝给毒药赐死,回到家中一说,家人哀泣不止。有识者查验他所带回的药物是丁香,方知皇帝所赐乃香口之药。

胡椒除用作调味品外,还是常用中药之一,具有温中散寒、醒脾开胃之效,可用于腹部受寒所致的胃脘痛、呕吐、腹胀、腹泻、肠鸣等症。

古人认为,胡椒性热,过食会损肺、发疮、齿痛、目昏、破血、堕胎等。《本草纲目》中说:“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时珍自少食之,岁岁病目,而不疑及也。后渐知其弊,遂痛绝之,病目亦止。”

据说,李时珍年轻时经常患眼疾,双目干涩,视力模糊,最初找不出病因,后来才发觉自己的眼疾竟与平时特别爱吃胡椒有关。当李时珍停食胡椒后,眼疾便慢慢的康复。为此,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收录胡椒时,特地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以示后人。

因祸得福的太守

蝎的尾部毒刺有毒,能刺人。被称为毒虫的蝎子蛰一下,自然不是一件好事。但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因祸得福的“蝎子太守”。

清代钱泳《履园丛话》中载,清朝雍正初年,一位任同知的官员去朝见皇帝,不想帽子里藏着一只蝎子,他很想把蝎子弄出来,可在皇帝面前又不敢脱帽。

蝎子蛰这位同知的头,痛得他鼻涕眼泪一起流。世宗皇帝(胤祯)见了,十分惊异,问他何故。他乘机脱帽磕了几个头,假托说:“我想到圣祖仁皇帝(即康熙)在位六十一年的深仁厚德,我家两代人都深受皇恩,在不知不觉中感激得眼泪鼻涕都流出来了。”

世宗皇帝夸奖这位官员说:“你这人还算有良心。”于是记下他的名字,让他做了知府。后人因此戏称他为“蝎子太守”。

蝎,又称全虫,《诗经》中称为“虿”。其入药始见于《蜀本草》,味甘、辛,性平,有毒,功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可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半身不遂、风湿顽痹,以及疮疡、瘰疬等。

蝎全国各地均产,以长江以北为多。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载,江南原无蝎,唐朝开元初年,有位叫杜伯的主簿,用竹筒盛蝎子过江,蝎子从竹筒中跑了出来,之后江南一带才有了蝎子。因此蝎子也叫“杜伯”,又叫“主簿虫”。

一味紫菀扬美名

北宋宋徽宗时,蔡京任宰相,权贵一时。因大肠秘结不通,痛苦异常,虽经御医调治,然病情毫无好转。由于蔡京不想使用泻药大黄,害怕损伤正气,众医皆感束手无策,只好贴出告示说,能治好宰相之病者,赏银千两。后来,有人推荐史载之(名堪,四川眉山人)为其诊治。

当时史载之刚到京城,还尚无啥名气。入室后,史载之详细切脉诊查一番,并不处方,而是直接向蔡京讨要二十文钱,蔡感到莫明其妙,问其何用,答曰用作购药之资。

史载之仅买来紫菀一味药,研为细末,让蔡京用水送服。蔡服药后不久,其肠“须臾遂通”,立即见了奇效。蔡京感到惊奇,问其用紫菀的理由。

史载之说:“气与肺相连,肺与大肠相表里,肠乃肺之传送器官。若肺气不宣,则可导致大便不畅。紫菀功能肃降肺气,肺气得以肃降,大便就会得以畅通。”仅用一味紫菀就治好了蔡京的病,从此,史载之名扬京城。

紫菀味辛、苦,性微温,功能润肺下气、消痰止咳,可用于咳嗽气逆、咯痰不爽,以及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治疗外感咳嗽宜用生品,治疗久嗽虚嗽宜用蜜制品。

李时珍认为紫菀根色紫而柔宛,故名。紫菀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谓“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紫菀治咳嗽,无论得病新久均可用之。

表里是中医学中特有的概念。中医理论中,脏与腑表里互配,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之间由经络来联系,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相互影响。

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经之热可还能移热于小肠,出现小便短赤、尿道涩痛等症;肝与胆相表,肝疏泄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胆汁的排泄失常也会影响到肝。

脾与胃相表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的任务。

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易现呃逆、呕吐等症。脾气不升,反而下陷,易现久泄、脱肛、子宫下垂等症。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治疗上多脾胃并治。

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肺气肃降,则大肠气机得以通畅,能发挥其传导功能。肺失肃降,可引起便秘,反之,大肠传导阻滞,又可引起肺气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等。

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蒸化,使水液下渗膀胱,排泄小便;心包与三焦相表里,温热病邪在三焦时,如未能制止其发展,便由三焦内陷心包,而出现昏迷、谵语等症。

除瘴明珠薏苡仁

薏苡仁,简称薏米、苡仁,又称米仁、干珠、珍珠米等。汉代有一段“薏苡明珠谤”的轶事。《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东汉时期,号称伏波将军的马援,奉汉光武帝刘秀之命,远征交趾(当时境辖相当于今两广一部分和越南的北部、中部),平定南疆叛乱。

南征将士水土不服,多染脚气病(手足麻木无力,疼痛,甚至下肢局部水肿或全身水肿)。马援采用当地民间食疗方,以薏苡仁煎水服用,治愈了该病。

南征胜利后,马援将薏苡仁“载之一车”,准备带回引种,此事却被人诬告,说他搜刮了大量“明珠文犀”(珍珠与犀角)。马援当众将薏苡仁倒入桂林漓江之中,以回击诬陷。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清廉奉公的将军,把这里的山称为伏波山,山中的洞称为还珠洞,它们就是今天桂林漓江边上的“伏波胜境”。

薏苡仁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别名“解蠡”。其味甘、淡,性凉,功能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可用于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等。

宋代张世南《游宦纪闻》记载,辛弃疾从北方回朝,在建康为官,忽患疝气病,阴囊重坠大如杯,后用薏苡仁炒黄,煮烂,入砂盆内研成膏,每次用无灰酒调服二钱,肿胀很快就消失了。程沙先生晚年也得了此病,辛弃疾亲授此方给他服用,亦消。

薏苡仁还是药食两用的佳品,与大米一同煮粥,用于扁平疣的食疗,有良好的效果。《青囊琐探》中载,薏苡仁二钱,甘草一钱,水一盏半,煎一盏温服,四五日,疣脱如扫。

被迫改名换姓的药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古代为了避讳帝王的一些忌讳,人们在言行上常常会受到很大的约束,就连一些中药也是难逃劫难。下面这些中药就是为了避讳某位君主而被迫“改名换姓”。

山药入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名为“薯蓣”。到了唐代,为了避讳唐太宗李豫之讳(因蓣与豫同音),改名为薯药。到了宋代,为了避讳宋英宗赵曙之讳(因薯与曙同音),改名为山药,并一直沿用至今。

玄参入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玄者,黑也,故有黑玄参之名。到了清代,因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改玄为元,元参之名便由此而得。

玄明粉是从中药芒硝中提炼所得,又被称为风化硝。在清代,遭受了与玄参相同的命运,因避讳康熙皇帝玄烨之讳,改玄为元,故得名元明粉。

延胡索在南北朝时期已开始入药,名为玄胡,唐代始有玄胡索之名(见于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元代名医王好古曰:“本名玄胡索,避宋真宗讳,改玄为延也。”该药因此而得名延胡索。明代贾所学在《药品化义》中称其为元胡索,现常简称为元胡。

远志:药中隐者

远志又名小草,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载有一则故事:东晋大臣谢安曾有隐居东山终身不仕的志向,但后来还是担任了桓公的司马。有人送给谢安一些草药,其中有一味远志。

桓公就问谢公:“这药又叫小草,为什么有两个名字呢?”

当时有人借此调侃谢公说:“这很容易理解。隐于山中时叫远志,出山之后就叫小草。”

这实际上是对一些所谓的名士假作隐居而实则求仕的讽刺。

远志入药较早,《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谓之“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

宋代陈言《三因方》中说:“治痈疽,发背,疥毒,恶候侵大,不问寒热虚实;远志(汤洗去泥,捶去心)为末,酒一盏,调末三钱,迟顷,澄清饮之,以滓敷病处。”

清代医家程国彭《医学心悟》亦云:“凡治一切痈疽肿毒,初起之时,随用远志肉二三两,去心,清酒煮烂,捣为泥敷患处,其效如神。”

盐山名医张锡纯还善用远志治疮疥,用水煎远志取浓汁,去渣重煎,令其汁浓如薄糊,以敷肿疼疮疡及乳痈甚效。若恐其日久发酵,每一两可加硼砂二钱溶化其中。

华佗试茵陈

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茵陈蒿又称茵陈、绵茵陈,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陈蒿或滨蒿的幼苗。

据说,华佗曾三试青蒿草。相传,有一天华佗给一黄痨病人治病,苦无良药,无法治愈。不久,华佗发现病人突然好了,忙问他吃了什么药。他说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

华佗一看是青蒿,便到地里采集了一些,给其他黄痨病人试服,但试了几次,均无效果。华佗又去问他吃的是几月的蒿子,他说三月里的。

来年春天,华佗采集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给黄痨病人们服用,果真有效。后来,华佗又把根、茎、叶分别进行尝试,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病,并取名“茵陈”。

茵陈,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效,为中医常用的利胆退黄要药。《本草纲目》中说:“主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

《神农本草经》记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食而在夜。”

一般说来,病在上焦,宜食后服;病在下焦,宜食前服;补益药与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临卧服;对肠胃有刺激的,宜食后服。

急性重病则不拘时服药,慢性病应按时服药,治疟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十枣汤服在平旦,鸡鸣散服在五更。这些服药时间对提高疗效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冰糖葫芦话山楂

山楂又名山里红、红果,用山楂制作的风味食品如冰糖葫芦、山楂片、山楂糕、果丹皮等颇受人们青睐。关于冰糖葫芦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

相传,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妃子病了,面黄肌瘦,不思饮食,身体衰弱,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却不见效,于是张贴黄榜招医。

后来,有位民间郎中献方,以山楂加红糖煎熬,每餐饭前食五至十枚。半月后,贵妃的病竟获痊愈。后来,这种酸脆香甜的糖山楂传入民间,成为冰糖葫芦。

山楂入药,始见于梁代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最初是用山楂煮汁洗漆疮。自元代朱丹溪发现山楂有消食的功用后,山楂才成为临床常用之药,被广泛应用。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功能消食健胃、行气散淤。《本草纲目》中记载,一小孩因食积不化,面黄肌瘦,腹胀如鼓。他在山上无意中采食了很多野山楂,食之至饱,回家后即大吐痰水,其病遂愈。所以,《本草纲目》谓山楂“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

《本草图经》中说山楂“治腰痛有效”,并且“核有功力,不可去也”。据说光绪皇帝患有腰痛病时,清宫御医曾用“山楂核,瓦上焙焦,研末,每服三钱,用老陈酒冲服”。

《素问·痹论》曾明确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就是说。如果饮食过量,会损伤人的脾胃功能。《素问·生气通天论》还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这是教育人们不要偏嗜,意思是若经常偏食肥甘厚味之品,会蓄为热,以免生疔疮之疾。

《素问·上古天真论》在论述人们如何才能长寿时,精辟地指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就是说,无论是饮食、起居或行为都应避“过”,才能健康长寿。

杀虫疗疳使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