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卓越青少年的6项修炼
5428100000006

第6章 自我认知修炼 (5)

沉浸于负面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正视负面情绪的勇气,往往很小的一点点失望,失落,都会引发成大的情绪振动。多数负面情绪的产生都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的内心受到了伤害,或是感觉别人的行为触犯了自己的利益,或是因为不自量力地去做了自己根本办不到或办不好的事情,受到挫折而感到难过委屈,还有可能是因为缺乏表现的机会,没人让人看到自己的实力,为自己才华的被埋没而感到遗憾……其实,我们都是常人,每个人都可能产生一些小小的消极情绪,这是完全正常的。前几天我看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一本书,惊讶于像她那样优秀的学者还恨自己不能像百科全书一样别人说什么都能引经据典,但读她的书我会大呼过瘾,因为我们普通人就是这样的。正视自己的消极情绪,了解这也是我们性格中的一部分,不要为了浇灭它而火上浇油,那样它就不容易“蔓延”。

2.利用转移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受到无法避免的痛苦打击时,与其长期沉浸在痛苦之中,还不如尽快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负面的情绪也得到转移或分散。我们可以试着到一个新的环境去调节和放松下心情,也可以把自己的兴趣和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上,转移到那些能让你忘记不良情绪的活动上去。

3.尝试着回味那些愉快的生活体验。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多样化的,酸甜苦辣咸,味味俱全。在不良情绪来袭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回忆积极向上、愉快的生活体验,这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比如说在考试失利的时候,不要总是沉浸在懊丧里自怨自艾,而可以想想自己在这次考试中表现好的方面和自己的收获。也许有些题目你做对了,可很多人却没有做出来,这说明你还是有能力的,这次的成绩也不能说明什么,总之就是要尽量往好的方面去想。

另外,我们在情绪不好的时候,还可以搜集和回想一些美好的记忆,让它们激起我们的愉快情绪。

4.适当地宣泄。

我们是要调控好自己的情绪,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总是要压抑着情绪,有时候还得学会适当宣泄消极情绪。如果你总是克制着自己,一些不良的情绪就会越积越多,最终将吞噬你积极乐观的心,所以,我们还得学会倾吐,学会适时宣泄。比如,在你感到很不愉快的时候,可以向你的好朋友倾诉一下;可以选择一个空旷的地方大声地喊出来;甚至可以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

对于想要成就卓越的青少年来说,在情绪方面的自控力很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掌控好了情绪的“开关”,我们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和实现自我价值,这样,我们才能离成功更近一些。

诱惑当前,学会控制自己

爱玩是每个青少年的天性,现代社会可供青少年玩乐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倘若青少年一味贪图玩乐,就极有可能会失去最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有些人追逐时尚,热衷于模仿明星的一举一动,甚而不惜耗费巨资去参加选秀,全身心地沉浸于中难以自拔;有些人对网络游戏似乎有种天生的热忱,对其总是乐此不疲,甚至可以废寝忘食;有些人一看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不加节制地乱吃,直到撑得要上医院,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则不闻不问;还有的人,个性张扬到了极致,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总想将好的的东西占为己有……这些都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现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使我们很多人在诱惑面前变得不堪一击。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当无法控制自己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后就倍感后悔,可下一次还是难以控制去重蹈覆辙,这常令我们苦恼不已,这其实就是缺乏自控力导致的。缺乏自控力,不仅会造成我们时间和金钱上的浪费、影响预设目标的达成,甚至还会严重扰乱我们人格的健康成长。就比如沉迷于网络这件事上吧,青少年在家长和学校正确的引导下,适当地接触电脑和网络是无可厚非的,遗憾的是,在面对网络游戏和其它一些网络的诱惑时,很多人经常分不清当前自己要做的主要事情,因意志力不坚定而沉溺于这些诱惑中,结果是错失了学习的机会,同时还给自己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抱憾终生。

我相信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人,没有哪个是不面临着诱惑的。但是,我们在面临诱惑的时候能选择自己的态度,能进行自我控制,懂得抗拒诱惑的人更能把握成功的机遇。那么,对于青少年来说,应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训练自己的自控力呢?

要训练自控力,不妨从日常的行为习惯着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你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些日常行为的计划,如学习计划、零用钱管理办法、日常时间安排表等。如果你是那种一拿起电视遥控器就控制不了的人,在放学后就一定要给自己订好计划,规定自己下课后一定要做好作业才开电视,你还可以通过找朋友玩或培养其他兴趣爱好的方式,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也可以请父母或者朋友做自己行为的监督人,从而控制和约束自己。如果你总控制不住自己乱买零食的习惯,就可以为自己每天的消费额定一个标准,并让父母配合一下,分次给你零花钱。你还可以把自己的平常行为记下来,过段时间回过头来再检查一下自己的执行情况,不断反省,努力改进。

警惕自我认知的“杀手”

青少年处于品质培养和人格塑建的关键时期,心理上的波动常常会影响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如果被一些消极不良的情绪左右着,那么就很容易影响我们对自我的正确认知水平。

我一直强调现在的青少年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以自信积极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我认为,青少年在认知自我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调节好以下几种情绪。

自恋

自恋从某些方面来讲,和自信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建立在自我肯定的基础上的。不过,自恋与自信的区别就在于对自我肯定和重视的程度的不同,自恋是一种过了头的自我肯定,是超过了一定的“度”的。“度”的掌握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常说“物极必反”,好事办过头了就不见得是好事了,同样,太过于看重自己,就容易导致眼中没有他人,忽略别人的感受。

自恋的人,一般都因为自我感觉过度良好,太重视自己而无法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我就曾经见过一些这方面的例子。有一个女生其实各方面条件很一般,但却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容貌出众,总是觉得自己是学校的校花,有事没事就拿着镜子出来照,不理身边其他同学,觉得任何人都比不上她漂亮,不配跟她做朋友,这就是自恋得过了头了;还有就是有个初三的男生,本身能力并不怎么样,可到哪里都想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所以在公开场合总喜欢对自己的才华夸夸其谈,一旦觉得有人抢了自己的风头,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嫉妒心。

这些同学的行为就是自恋的一些表现。他们在看待和讨论问题的时候总是从自己出发,无限放大了自己的形象却忽视了别人的感受。一般来说,适度的自恋是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多少存在着一些的,但要是自我膨胀超出了这个限度,就会影响我们的人际交往。

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这个限度?什么样的人属于自恋的人呢?据我们的观察和理解,自恋的人多多少少会表现出如下特征:

·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无论做什么事都希望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才能卓尔不群,因而常常夸大自己的成绩而忽视别人的感受;

·自我沉醉,有时会陷入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对荣誉和成绩的渴求欲望强烈;做错

了事情也会想办法辩解和推诿,看不到自己的过错;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为人显得傲慢而专横,妄自尊大,喜欢抢功劳、占小便宜。

自恋其实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着自我展现和自我满足,但凡事都得有个分寸,不能只顾着自己却伤害了别人的利益。

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总是正确的,而别人总是有缺陷的,这是自恋型人的主要特征。要摆脱自恋情结,首先就是要打破这种观念。青少年必须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评估,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很多凭自己的能力难以完成的事,所以我们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得学会以正确的方式与人相处,要学会与人合作,学会认识自己的不足,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和帮助,在为人处事时,不仅要考虑到自己的需求,还得顾及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其次要学会关爱他人。这就是说,你得改变沉浸于“自我”的习惯,将自己的视线转移到别人身上,以谦逊而友好的姿态去与别人打交道,主动去关爱他人。尤其是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更应该如此。比如说同学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了,你主动去帮助解答;同学身体不适,你送上一份及时的关心与问候;当同学在经济上遇到困难了,你尽力提供帮助。心中装着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你的自恋情结自然就会减轻。

走出自恋的误区,我们才能以更积极的精神面貌去面对人生,挑战自我,迎接成功的到来。

自闭

与自恋一样,自闭也是我们在自我认知过程中应该警惕的一种不良心态和行为。在这么多年的教学中,我曾经接触过不少这种类型的孩子。锐宁是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我一开始觉得他也没什么不对劲的,智力正常,语言能力也似乎正常,阅读水平稍低。可经过观察,才发现他还是有些与别人不一样的举动,如对别人的问话经常不回答或者答非所问,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也总是不看人;平时喜欢一个人看动画片,独处的时候嘴里总是念叨着电视里面的台词,教室里稍微有点吵闹就接受不了。他的这种种行为,其实是因为自闭在作祟。

自闭常常源于儿童早期的心理,很多青少年的自闭症可能也是因儿童时期的这种心理难以摆脱而逐渐加剧的,这种心理还有可能一直持续到成年,常常表现为喜欢独处却常常感到孤独,社交困难,缺乏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等,这样的人即使是和父母也不能敞开心来沟通。

自闭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人际交往,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亟需克服的一种心理。对于那些有点自闭倾向的同学,一定要尽早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来进行矫治。

首先是要明白自闭的危害,然后从心理上进行调节。长期困于自闭,会影响个人的智力发育,造成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交流障碍,甚至还会引起语言功能的退化,这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在明白了这些危害后,我们就应该在心理上对自闭加以排斥和抵制,要学会敞开心门,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生活,让温暖阳光及时照进自己的心里。

其次是要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扩大自己的生活和交际圈,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不要总是守着自己的狭小空间,要多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主动去亲近别人,这样,你就不会轻易陷入孤独和自闭中了。如果你觉得自己很难一下子就融入集体中,可以先试着结交几个为人热情、善良、乐观的朋友,时不时地向他们倾吐自己的心声,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通过他们的帮助,锻炼自己与外界沟通的能力。此外,你还可以观察和学习这些朋友在为人处事上的方法,优化自己的行为,这样,你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就不会觉得与人打交道是件费力的事情了。然后,你就可以大胆地参加集体活动,扩大自己的生活和交际圈了。

克服自闭需要依靠自身的不断努力。只有摆脱自闭的困扰,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融入社会,建立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