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观点新鲜看】
你还在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吗?还在质问它为什么厚此薄彼吗?这些想法占用了你太多的时间,你必须了解有些东西注定不可改变,有些则可以,比如你自己。当你觉得被不公平现实地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来时,改变自己的视角,你才能看到未来的路。
有些事情注定不可改变
美国著名基督教神学思想家尼布尔有一句著名的祈祷词说:“上帝,请赐给我们胸襟和雅量,让我们平心静气地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们力量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们智能,去区分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
有哪些事情是不可改变的,你对此无能为力的呢?比如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都认为公平合理是生活中应有的现象,而现实里却有太多的不公平。实际上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你寻找绝对公平就如同寻找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一样,是永远也找不到的。
这个世界不是根据公平的原则而创造的。譬如,鸟吃虫子,对虫子来说是不公平的;蜘蛛吃苍蝇,对苍蝇来说是不公平的;豹吃狼、狼吃獾、獾吃鼠、鼠又吃……只要看看大自然就可以明白,这个世界并没有公平。飓风、海啸、地震等都是不公平的。公平是神话中的概念。人们每天都过着不公平的生活,快乐或不快乐,是与公平无关的。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也说:“有一次我拒不接受我遇到的一种不可改变的情况。我像个蠢蛋,不断作无谓的反抗,结果带来无眠的夜晚,我把自己整得很惨。后来,经过一年的自我折磨,我不得不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实。”面对不可避免的事实,我们就应该学着做到诗人惠特曼所说的那样:“让我们学着像树木一样顺其自然,面对黑夜、风暴、饥饿、意外等挫折。”
承认生活中充满着不公平这一事实的一个好处,便是它激励我们去尽己所能,而不再自我伤感。我们承认生活是不平等的客观事实,并不意味着一切消极的开始,正因为我们接受了这个事实,我们才能放平心态,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定位。
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
晓涵家世代采珠而她大学毕业后到了另一个地方工作。工作的压力加上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让她觉得情绪低落。久而久之她甚至觉得同事们都在排挤她,上司也总是挑刺,难以坚持的她辞职回到了家里。母亲郑重地把她叫到一旁,给她一颗珍珠,告诉她说:“当人们把沙子放进蚌的壳内时,蚌觉得非常不舒服,但是又无力把沙子吐出去,所以蚌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以敌视的态度憎恶这粒沙子,让自己的日子很不好过,另一个是想办法把这粒沙子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处。于是,蚌开始把它的精力营养分一部分去把沙子包起来。
“当沙子裹上蚌的外衣时,蚌就觉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异物了。沙子裹上的蚌成分越多,蚌越把它当做自己的一部分,就越能心平气和地和沙子相处。”母亲启发她道:“蚌并没有大脑,它是无脊椎动物,在演化的层次上很低,但是连一个没有大脑的低等动物都知道要想办法去适应一个自己无法改变的环境,把一个令自己不愉快的异己,转变为可以忍受的自己的一部分,人的智能怎么会连蚌都不如呢?”
就像蚌一样,我们也叫经历很多类似“心里揉进沙子”的不公平的经历,我们是无法逃避的,也是无所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已经存在的事实并进行自我调整,抗拒不但可能毁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也许会使自己精神崩溃。因此,人在无法改变不公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
美国小说家塔金顿常说:“我可以忍受一切变故,除了失明,我绝不能忍受失明。”可是在他60岁的某一天,当他看着地毯时,却发现地毯的颜色渐渐模糊,他看不出图案。他去看医生,得到了残酷的事实:他即将失明。有一只眼差不多全瞎了,另一只也如此,他最恐惧的事终于发生了。
塔金顿面对最糟糕的环境是如何反应的呢?当有些浮游的斑点妨碍了他的视力,他会说:“嗨!又是这个大家伙,不知道它今早要到哪儿去!”完全失明后,塔金顿说:“我现在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也可以面对任何状况。”
为了恢复视力,塔金顿在一年内不得不接受12次以上的手术,而且只能采取局部麻醉。他了解这是必需的、无可逃避的,只能接受。他放弃了私人病房,和大家一起住在普通病房。他想办法让大家高兴一点。当他必须再次接受手术时,他提醒自己是何等幸运,“多奇妙啊,科学已进步到连人眼这样精细的器官都能动手术了。”
平常人如果必须接受12次以上的眼部手术,并忍受失明之苦,可能早就崩溃了。塔金顿却说:“我不愿用快乐的经验来交换这次的体验。”他因此学会了接受,因此相信人生没有任何事会超过他的容忍力,他也重新认识到一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松树无法阻止大雪压在它的身上,蚌无法阻止沙粒磨蚀它的身体,但它们可以弯曲自己,可以包裹沙子来适应这悲惨的遭遇,学会和环境化敌为友,这是一种适应性,也是一种生存的技巧。正如席慕容所说:“请让我们相信,每一条所走过来的路径都有它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前途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我们也许没有选择的权利,但我们有改变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