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30种能力
5422700000033

第33章 能力十 平衡生活的能力—不让生命之舟搁浅的奥秘(3)

科学家对这种美有特别的感受。"大自然是和谐、简洁和美妙的,是能够被人的智慧所发现和欣赏的。""科学家们之所以研究自然是因为他能从中得到乐趣:他之所以能从中得到乐趣是因为大自然的美。如果大自然不美,就不值得去研究它,生命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大自然的奥秘像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探索真理的人们,激起了他们浓烈的美感和兴趣。爱因斯坦倾心地说:"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有一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对于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

变更心境、感悟人生真谛

心灵有它自己的地盘,在那里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

--弥尔顿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行为学家皮鲁克斯在《心态影响人的一生》一书中的观点:人的心态随着环境的变化,自然地形成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思想与任何一种心态结合,都会形成一种"磁性"力量,这种力量能吸引其他类似的或相关的思想。

这种由心态"磁化"的思想,好比一颗种子,当它培植在肥沃的土壤时,会发芽、成长,并且不断繁殖,直到原先那颗小小的种子变成了数不尽的同样的种子。

这就是心态之所以产生重大作用的原因。积极的心态,能够激发起我们自身的所有聪明才智;而消极的心态,就像蛛网缠住昆虫的翅膀、脚足一样,束缚我们才华的光辉。有一首诗对此有着这样的描述:

"如果你认为被击败了,

那你必定被击败。

如果你认为不败,

那你必然不败。

如果你想胜利,但你认为你不可能获胜,

那么你就不可能得到胜利。

如果你认为你会失败,

那你就已经失败。"

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她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华氏125度。她没有人可谈天,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塞尔玛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她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塞尔玛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物态,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观看沙漠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

是什么使这位女士内心有这么大的转变?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但是这位女士的念头改变了,心态改变了。念头之差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为此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她从自己造的牢房里看出去,终于看到了星星。

在此,我们相信:事业成功的人,往往都能够充分地运用积极心态的力量。人人都希望成功会不期而至,但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的运气或条件。就是有了这些条件或运气,我们也可能感觉不出来。很明显的东西往往容易被人忽略,每个人的积极心态就是他的长处,这是毫不神秘的东西。

积极心态是一个人成功的起点,它能激发人的潜能,让你愉快地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快速地接受突如其来的变化,宽容意想不到的冒犯,做好想做又不敢做的事,获得他人所企望的发展机遇,从而超越他人迈向成功!

可见,一个人能否成功,主要在于他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心态、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而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

当然,有了积极的心态并不能保证你事事成功,因为事情的成功与否只是你整个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阶段,而积极的心态则肯定会改善你的日常生活,让你在一个惬意的环境中坦然地生活、充实地学习和工作,最终形成惯性的成功心态。

与此相反的是,如果你始终抱着一种消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那么,你不但无法真正享受青春的美好和活力,你也一定很难取得成功,至少是很难取得持续性的成功。

具有积极心态的青少年,是乐观的、热情的、善于行动的人。

具有积极心态的青少年,心理是健康的、思维是积极的、性格是随和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的。

具有积极心态的青少年,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无论是在学习和生活上,还是在工作和事业上,都要比普通的人、消极的人容易获得成功!

走出苍白的生活

跟生活的粗暴打交道,碰钉子,受侮辱,自己也不得不狠下心来斗争,这是好事,使人生气勃勃的好事。

--罗曼·罗兰

年过八旬的吴阶平教授在谈及精神养生时介绍的一条主要经验就是"不把悲伤的事放在心上"。他认为"人生不如意的事常八九",总要想得开,以理智克制感情。著名学者季羡林老教授的养生经验是奉行"三不主义",其中有一条就是"不计较"。因为太过计较生活会变得苍白、索然无味,但生活的本色应该是五颜六色的,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试图走出苍白的生活,那就是"放得下"。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难。所谓"放得下",是指心理状态,就是遇到"千斤重担压心头"时能把心理上的重压卸掉,使之轻松自如。

我们要学会在"拿得起"与"放得下"之间去平衡自己的心态。

在通常情况下,"放得下"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财能否放得下。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能在这方面放得下,那可谓是非常潇洒的"放"。

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理智失控,剪不断,理还乱。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谓是理智的"放"。

名能否放得下。很多人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累得死去活来。倘若能对"名"放得下,就称得上是超脱的"放"。

忧愁能否放得下。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实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狄更斯说:"苦苦地去做根本就办不到的事情,会带来混乱和苦恼。"泰戈尔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如果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可谓是幸福的"放",因为没有忧愁就是一种幸福。

人的一生真的很短暂,有如烟花般的短暂炫目,一闪而逝。快乐也是一辈子,痛苦也是一辈子,为什么你不让自己活得更快乐一点呢?当你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别人时,你会觉得其实在这个地球上还是有许多快乐的事情的。

彼得是一个快乐的邮递员,他十分喜爱自己的工作,并且做得也非常好。凡地址不详或字迹不清的死信,经他辨认试投,几乎无不一一救活。彼得每天下班回到家,总是会把一天内开心的事情讲给妻子听;晚饭后,他会带着妻子和一对儿女到屋子外边去散步。他的生活像是一派晴空,没半点云影。

可是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他的小儿子病了。医生赶到,一筹莫展。第二天,孩子就死了。

跟着,彼得的心也死了。他以后的生活就像是一封地址不详的死信,失却了寄托。他每天早早起床,出门上班,走路像个梦游者。他坐在办公桌前,默默办公,下班回到家,默默吃饭,吃完饭,早早上床。可他妻子知道,他常常整夜整夜看天花板。

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丈夫百般安慰但总是不见效。

圣诞节近了,周围的欢乐气氛也不能冲淡这一家的悲哀。本来是年初便跟弟弟一起翘首盼望年尾的安,也变得沉默寡言。

一天,彼得坐在自己的屋子里分发一摊信件。他捡起一个用彩色纸做成的信封,但见上边用蓝铅笔写着"寄交天堂奶奶收"几个大字。--真是来无头去无尾!彼得轻轻嘘口气,正要顺手丢到一旁,但"寄交天堂"的字样似乎把他的心触动了。他拆开信,信写道:

"亲爱的天堂奶奶:

弟弟死了,爸爸妈妈很难过。妈妈说好人死了到天堂,弟弟跟奶奶在一起。弟弟有玩具吗?弟弟的木马我也不骑了,积木我也不玩了,我藏了,怕爸爸看见伤心。爸爸烟也不抽了,话也不说了。我爱听故事,也不要爸爸讲了,让他早点睡。有一次我听见妈妈说:'只有主能解救他。'奶奶,主在哪里呢?我一定要找他,请他来解救爸爸的痛苦,叫爸爸仍旧抽烟斗,讲故事。"

这天下班时,街灯已经亮了。彼得快步回家,也没注意自己的影子一会儿在前,一会儿移后,因为他把头抬起来向前看了。他踏上门阶,没有马上推门,而是静静地站在门外,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和头发,缓缓地呼出了一口气,他要让自己的家重新看到自己脸上久违的笑容。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难免会遭遇生死离别,但是,我们不能让自己长久地沉湎于悲伤的忧郁之中,要尽快摆脱忧郁的心理,享受正常的生活。

适者生存,不适者则被淘汰,这是社会规律。世上的事物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改变,如果你跟不上社会的步伐,你会被社会抛得越来越远。面对这样的状况,只有改变才是出路。

生活不能死缠着一根经,这边不行,我们走那边,这个没味道那个肯定有味道。如果把生活勾勒成苍白的底色,那对自己简直是最大的委曲,因为这样根本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就让"放得下"来帮你走出苍白的生活吧!

人人都会遇到不如意,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在心理上做自己的对手,我们要有信心,要自信地从苍白中走出来。有了必胜的信心,才会有成功的可能。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下面一些具体的措施:

(1)向别人倾诉。一旦决定"要好好过日子",就要找个倾诉对象,跟过来人谈谈也许最有帮助。

(2)大哭一场。专家都说伤心一阵子很有作用。这并不可耻,流眼泪不仅是伤心的表现,而且是悲哀或感情的发泄。即使悲痛在伤心事发生后一段时间才显露出来,也没有关系,只要终究能发泄就行。

(3)写日记。许多人把遭逢不幸之后的平复过程逐一记载下来,从中获得抚慰。此法甚至可以产生自疗作用。

(4)阅读。初期的震荡过后,重新集中心神开始阅读。阅读书刊尤其是教你自助自疗的书籍,能给予你启发,使你放松。

(5)学习新技能。到社区学院去选一门新课,找个新嗜好,也可以学打球。你可以有个异于往昔的人生,可以借新技能加以充实。

(6)安排活动。要想到人生中还有你所期盼的事,这样想可以加强你勇往直前再创造前途的态度。不妨现在就决定你拖延已久的旅行日期。

(7)运动。体力活动的疗效特别显著。 (1)

(8)奖励自己。在极端痛苦的时刻,哪怕是最简单的日常事务--起床、洗澡、做点东西吃--都似乎很难。应把完成每一项工作(不论多么微不足道)都视为成就,奖励自己。

太阳永远是新的

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而出现的是成功的朝霞。

--霍奇斯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一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他人生的结局。

张海迪的童年是幸福的。她和同时代的孩子一样,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有美好的梦。可是,命运却无情地向她挑战:五岁时突然患了脊髓血管瘤,到十岁就先后做了三次大手术,活泼好动的海迪从此瘫痪了。

每天,小海迪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看窗外灿烂的阳光,听窗外小朋友们欢快的嬉戏声,数滴答的钟表声。看到活泼可爱的女儿失去了往日的欢笑,她的父母很着急。他们担心孩子一旦意志消沉,对明天失去了信心,就会一蹶不振。为了帮助女儿找回昨日的快乐,父母鼓励她不要灰心丧气,虽然不能动了,但是自己还有健全的双手和大脑,要相信自己,要向窗外的向日葵一样,迎着每一天的朝阳,努力向上。在父母的开导下,笑声渐渐地又回到了小海迪身上。

为了能够活动,海迪坚持天天握紧拳头,拉腿,搬脚,忍着剧痛锻炼。记不清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按摩,她才能倚着被子坐起来,从此开始了她的轮椅生涯。

海迪虽然不能去上学,但她从治病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在病床上学习了。